查文庫>閱讀答案> 故鄉的月色閱讀理解

故鄉的月色閱讀理解

故鄉的月色閱讀理解

  下面為大家帶來《故鄉的月色》,請大家閱讀文章,回答下面的問題。

  故鄉的月色

  莊園

  常在月影碎於浮華喧囂之時憶起故鄉的月色。

  故鄉多山。分散的鄉村錯落於小盆地的四周和山間,小村之間綠樹掩映,古老的民居似與竹與木共生,展示出一種自然、和諧、寧靜的景象。

  每逢望月之夜,群星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羞澀地躲閃著;遠近山巒在月色朦朧中呈現出一派墨綠;隱約可見的鄰村偶爾傳來人聲犬吠,使人在靜謐和清冷之中感受到生命的溫暖;如水的月光,灑在池面,灑在庭前。人在其間,彷彿溶入了月光之中。因為那靜,生命充滿了自由之美。因為那光,生活的壓力與塵世的煩惱被消解,被稀釋。那詩意般的感受即便是一瞬,卻因為不能忘懷而變得永恆。

  常在春夜,在小鎮看完露天電影,踏著緩慢的步子回家。淡淡的月光灑在地上,伴和著清新的空氣,給人一種特別舒適和諧的感覺。故鄉的山本來是多而不奇,高而不險,可是,春夜的薄霧在月色中給群山拉上一塊乳白色的帷幕,使山峰有如汪洋大海中的島嶼,覺著比原有的印象高得多,遠得多。展現在眼前的,彷彿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這夜,這月色,浸透著難以言表的美!回家的`路,我覺得太近了。為了春夜的留戀和欣賞,我的腳步放得不能再慢。敲門之前,仍久久地佇立在門前的石階上,享受春夜月色之美。

  常在夏日的月夜,三兩同窗從鄰村來,置竹椅小几於池塘邊,納涼,賞月,沏茶,聊天。池塘種滿了蓮藕,茂盛的荷葉爭先恐後地展示其巨大的葉蓋,嚴嚴實實地遮住水面。我們雖因此不能領略“靜影沉璧”之美,但每一片荷葉中心的水珠在月光下有如晶瑩的寶石爭奇鬥豔。偶爾有蛙聲蟲鳴加入我們的傾談,組成一曲輕輕的背景音樂。其時其地,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相互滲透,幾近道家“物我兩忘”的境界。

  ……

  多年以後的今天,雖在月夜,但城市中附庸風雅的人造燈光,似在月光下競相典賣。雜亂、破碎和煩憂之中,自然的月色蕩然無存,使人不禁生悵然若失之慨!那記憶中故鄉的月色之美則更令我心往神馳。

  然而自然的月色之美,乃目遇之而心得之,是主觀心態與客觀環境相結合的產物。倘若沒有淡泊、寧靜的心境,雖然故鄉的月光依舊,而人卻因為世俗功利諸因素再也不能在那鄉間的小路上悠然漫步,又怎能領略到昔日感受過的月色之美?

  柏拉圖說,靈魂可能在美好的地方居住過。隨著人的物慾膨脹,靈魂離開了它的故鄉。靈魂離故鄉越來越遠,它就會因懷念故鄉而不斷地陷入痛苦之中,人與美感因此無緣。

  物慾與美感競不能兩全,造物是多麼的捉弄人!

  可見要領略故鄉的月色之美,不僅是人要回到故鄉,更重要的是要讓靈魂回到它的故鄉。

  問題:

  (1)縱觀全文,作者描寫了哪幾幅故鄉的月景圖?其意境有怎樣的特點?請用簡潔的語言回答。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文章,說說作者藉以達到“幾近道家‘物我兩忘’境界”的條件?(分條陳述)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本文,談談文章最後一段所表現出來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作者透過對故鄉月色的描寫,表明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決心回到故鄉生活。

  B.作者在描寫故鄉的月夜時,多次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如“鄰村偶爾傳來人聲犬吠”、“蛙聲蟲鳴”等。

  C.作者生活在大都市,靈魂時常回到故鄉,因此,只要在月夜裡,就能體會月色之美。

  D.作者把故鄉的美景與城市的浮華喧囂進行對比,流露出一種悵然若失的情感。

  E.文章文筆優美,幾組畫面的描寫中融入了濃濃的情感,結尾哲理的闡述昇華了文章的主題。

  參考答案:

  (1)①望日之月、春夜之月、夏日之月

  ②溫馨、寧靜、悠閒。(答“自然”、“舒適”、“和諧”也可。)

  (2)①同窗相伴 ②生活閒適 ③心靈純潔 ④環境寧靜 ⑤月色優美 ⑥自然之音(答對4條,意思相近即可。)

  (3)只有拋棄塵世的物慾和功利,具有淡泊、寧靜的心境,遠離喧囂和浮華,回到那種自然、和諧、寧靜的環境,才能領略自然之美。(意思對即可)

  (4)A、C(A.“決心回到故鄉生活”錯,文中無此資訊。C.結論錯誤,見文章最後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