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圓明園的毀滅> 有關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彙總八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有關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彙總八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出示課本114頁的插圖,讓學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曾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現在我們看到的只是殘牆斷壁。那麼圓明園以前是什麼樣兒,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1課《圓明園的毀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意思?課文主要講了幾部分內容?(兩部分:(1)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2)圓明園的毀滅。)

  3.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抽讀生字詞卡片,可採取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比賽讀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三、自學課文,小組交流討論

  1.自學生字詞,不懂的詞語可透過查字典和聯絡上下文來理解。

  2.默讀課文,想想當年的圓明園是什麼樣子的,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3.遇到不懂的問題,在小組討論後,把你們認為有價值的記錄下來。

  (1)小組討論:每人提出自己的問題後,小組進行整理,寫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大問題。

  (2)出示每組同學提出的問題,並對所有問題進行分類歸併,歸納整理出幾個大問題。

  四、交流自己從課外書中查到的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1.這節課的主要任務就是把你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透過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

  2.明確本節課主要解決的問題。(投影出示)圓明園以前是如何的輝煌,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

  二、討論、交流、解決難點

  1.自讀課文,自己思考上面的問題。

  2.小組討論,相互交流。

  (四個人為一小組,由小組長進行組織,爭取小組成員共同參與討論。)

  3.交流討論結果

  (1)透過交流體會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

  ①先從圓明園的佈局來理解它的輝煌。

  (簡單說說圓明園的佈局是怎樣的,然後畫圓明園的平面圖, 教師作簡單解說,重點理解“眾星拱月”一詞,透過這個詞,體會兩點a.小園多;b.當時景色美。)

  ②透過想象,描述圓明園的美景,以體會它的輝煌景觀。

  (結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說感受的一句話,然後對這句話簡單理解。老師讀這一段,請同學們充分展開想象,看看在你頭腦中的圓明園是什麼樣的。老師讀時要把學生帶入情境。)

  ③學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圓明園的美景。

  (用投影出示一些美麗的圖片,讓學生結合圖片想象美景,然後指導他們用優美的語言描述出來。描述時不必每一處景點面面俱到,可選擇學生熟悉的:如“金碧輝煌的殿堂”“買賣街”“平潮秋月”“獅子林”等。同學之間可互相補充。對於“西洋景觀”等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學資料談談。)

  ④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提示:把圓明園夢幻般的美讀出來。)

  ⑤結合第二、三自然段,說說為什麼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可先引導學生找出書中評價圓明園的這句話,然後在理解“瑰寶”“精華”的意思後,讓學生簡單概括。)

  ⑥通過了解圓明園的文化,以體會它的輝煌。

  結合第四自然段,說說為什麼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主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回答:a.東西多;b.物品珍貴;c.年代久遠。)

  ⑦此時,當你瞭解了圓明園的燦爛文化和輝煌景觀之後,你對它產生了什麼樣的情感?

  (學生可自由發言,進行德育滲透,結合學生回答 板書:愛)

  ⑧ 教師點撥: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紹了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請同學們想一想: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麼用較大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

  (2)透過交流體會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①出示圓明園被毀滅後的圖景,引導學生觀察。

  (在出示圖景之前, 教師可用語言進行過渡,感染學生由愛到恨。)

  ②結合第五自然段,談談英法聯軍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

  (在學生簡單概括後,可放錄影,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恨併產生共鳴。看完錄影後,說說自己此時的心情。)

  (學生暢所欲言,結合學生的回答, 教師 板書:恨)

  ③聯絡重點詞句深入理解這一自然段。

  (可投影出示這一段,引導學生抓住“闖進、凡是、統統、實在、任意”等詞語談理解。)

  ④ 教師:圓明園,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奇恥大辱,是英法列強侵略中國。踐踏人類文明的鐵的罪證。

  ⑤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帶著無比痛恨之情來讀。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齊讀,說說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

  ②聯絡全文說說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為什麼是不可估量的?(提示學生聯絡 板書說。)

  (4)聯絡時代背景,進行思想 教育

  ①聯絡當時的背景,談談侵略者為什麼膽敢如此為非作歹(因為清政府的腐敗、落後、無能。)

  ②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需要你們這一代去努力、去奮鬥,那麼,怎樣做才能肩負起振興中華的重任呢?(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總結全文

  1.總結;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拓展延伸

  關於要不要重修圓明園,有幾種不同的意見,你的意見呢?和同學們討論討論,說說你的理由和主張。

  五、佈置作業

  假如此時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想說些什麼?把想到的寫下來。

  附: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蒐集、查閱有關圓明園的資料;自學課文、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直奔 教學重難點,深入探究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圓明園的毀滅這兩部分,運用多媒體演示、朗讀訓練、講解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體會,激發學生情感,然後引導學生回到課文的第一部分,深刻體會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探究活動

  1.課後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影片《火燒圓明園》,並組織學生討論看完影片後的感受,最終完成觀後感。

  2.讓學生蒐集有關資料,愛國詩歌、散文、小故事等,學完課文後,可以組織學生舉辦一次一愛國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

  3.出一期有關圓明園的主題牆報。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我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從而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聖尊嚴的責任感。

  2.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並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並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祖國的強盛與衰敗,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聖尊嚴的責任感。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及與中心思想的關係。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圓明園園景的錄影帶(或幻燈片)、膠片、投影儀、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發興趣

  1.有哪些同學去過北京的圓明園遺址,請舉手?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圓明園呢?(學生說。)

  2.教師:同學們說得對,現在的圓明園是一片廢墟。它是怎樣成為廢墟的呢?圓明園原來是什麼樣呢?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會告訴我們一切的。

  二、範讀課文,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讀後簡單說說。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藉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對照課後生字表讀準字音,利用熟字記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錯的地方。

  2.讀通課文,劃出生字、詞,並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不理解的做記號。

  3.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並思考:圓明園是被誰毀滅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毀滅的。)

  四、檢查自學情況,出示生字卡片

  損失蘇州幻想唐朝博物館藝術統統奉命

  1.指名、齊讀生字卡片,糾正不正確讀音。

  2.讀詞語,說說哪個字字形易錯。區別:“幻”與“幼”、“博”與“搏”、“統”不要寫成“”。

  3.指出不理解的詞語,大家討論。透過查字典或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

  4.讀第116頁第4題“讀讀寫寫”,並對詞義加以理解。

  5.指名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然後回答思考題。

  五、自己朗讀課文,質疑問難

  六、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看錄影(或幻燈片),引入本課時

  透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明園原來是非常美麗的,現在的頤和園只是圓明園的三分之一。現在我們就欣賞圓明園的美景。(放錄影或幻燈片。)

  二、課文是怎麼描寫這麼美麗的景色的呢

  請開啟書,自己朗讀全文,找到課文的這部分描寫。

  三、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從這裡你知道了圓明園的什麼特點

  討論後板書:皇家園林: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

  四、自己朗讀第三自然段

  1.讀後說說這裡向我們介紹了圓明園的什麼特點?聯絡課文前後內容用一句話概括出來。(板書:建築宏偉、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2.理解:什麼叫瑰寶?什麼叫精華?

  3.默讀課文後,談一談哪些地方體現出它是建築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

  4.用書上恰當的詞語概括這幾方面的內容。

  (邊討論邊板書:金碧輝煌、玲瓏剔透、熱鬧街市、田園風光、中外風景名勝。)

  5.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欣賞圓明園的美景。

  6.教師:這一段描寫太妙了,把圓明園的舉世聞名的美景展現在我們眼前,那麼你喜歡這一段中的哪些語句,請你有感情地朗讀,大家一同欣賞。

  7.練習背誦第3自然段。

  五、老師提問

  看來圓明園真不愧為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同學們,圓明園的珍貴還不止這些,還有更令人讚歎的地方,是什麼呢?

  1.請一名同學讀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分析這句話的句式、作用。(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2.朗讀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貴的歷史文物。(讀後回答並板書: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3.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的文物歷史久遠、品種繁多。)

  4.有感情地朗讀並練習背誦這一段。

  六、讀二、三、四自然段,欣賞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的美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2、練習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13個生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瞭解它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三教學準備:

  1、利用計算機教室,網上查詢相關資料。

  2、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交流網上搜集的資料;理清寫作思路,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提出並解決部分疑難問題。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自讀自悟法;合作討論法;感情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

  二、介紹、交流網上搜尋的資料。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部分資料。

  三、讀課文,出示自讀提示:

  1、找出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結合課文理解字詞。

  2、默讀課文,說一說當年的圓明園是什麼樣子的;把寫圓明園被毀滅的句子找出來。

  3、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找出疑難問題,小組提出來。

  四、檢查自學情況,個人彙報與小組彙報相結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自主、合作學習課文,探究寫法,練習從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多媒體演示法;合作討論法;感情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揭示課題。

  2、出示課件:圓明園平面圖。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對圓明園有了初步瞭解,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3、瀏覽課文,提出你不理解的問題。

  4、梳理問題。

  A為什麼說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B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C、圓明園為什麼被毀滅?……

  D、教師相機板書:園林瑰寶;建築精華;博物、藝術;化為灰燼;不可估量。

  二、展標

  這節課,我們採用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重點來研究這幾個問題。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看看課文哪些地方是寫園林與建築的。

  三、自主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一)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邊讀邊動手劃一劃重點詞句。

  (二)指答。

  1、如果學生說到第二自然段,引導理解“舉世聞名”“眾星拱月”兩個詞語。

  A、相機出示課件:圓明園結構示意圖,理解“眾星拱月”的意思。板書:眾星拱月

  B、圓明園佈局獨特、舉世聞名,真不愧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大家再讀原文,讀出你的喜愛、讚美之情。

  2、相機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第一句):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

  A指說理解。教師相機板書:有……也有。

  B教師小結:景觀各有特色,各有風格,大家回讀體會,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C指讀、範讀、賽讀。

  3、相機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2—4句):

  A指說理解。相機把描寫的景物名稱用不同的顏色著重顯示。

  B園中景觀多而優美,風格各異,大家回讀課文,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C出示課件,欣賞圓明園有代表性的景觀,教師相機介紹、激情;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景觀,抒發情感。

  D學生談感想。教師板書:愛

  E教師小結:圓明園真不愧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智慧與才能的結晶。

  F自由讀、範讀、指讀。

  4、相機出示課件:“漫步園內……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

  A指說理解。教師指導:漫步在圓明園中,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讀出這種感受。

  B指讀,範讀,齊讀。

  (三)、總結這一自然段先後寫了什麼,理清寫作順序。

  (四)、引導背誦,積累語言。

  A導語:讓我們把這些優美的語言積累起來,把圓明園的美景常留心中。

  B教師出示課件(背誦提示),練習背誦。

  C師生齊背。

  四、小組合作學習第四自然段。

  (一)出示自學提綱:

  1、為什麼說圓明園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劃出重點詞句。

  2、小組交流意見。

  3、練習有感情朗讀。

  (二)小組彙報:

  1、彙報第一題。重點抓“上自……下至”、“最”等詞語;相機板書:上自、下至。

  2、怎樣透過朗讀讓大家都感受到圓明園的確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3、指讀、評讀、賽讀。

  過渡語:圓明園真是太美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座經過千千萬萬勞動者的雙手一磚一瓦修建起來的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竟在三天之內化為灰燼。是誰毀滅了可愛的圓明園?

  五、學習第三段。

  出示課件:“他們把……煙雲籠罩整個北京城”。

  (1)默讀,找出你認為最能突出英法聯軍罪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4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一)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毀滅來敘述內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1課,讀課題。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識了圓明園,圓明園燒燬之前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呢?(板書:美)

  (二)學習新課,組織學生自學。

  1、上節課的學習,大家意猶未盡,今天我們將透過孩子們的自學進一步品讀課文2、3、4段,感受圓明園的美。上節課,我們透過大家的推選,邀請了三位自學小組的負責人,他們在課前已經做好了準備,今天就將由他們帶領大家進一步品讀課文。請大家看自學提示。

  2、請三位自學負責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學也早就選好了自學的段落,請你們到自學小組負責人那裡,進行今天的學習。

  3、分組學習。學生藉助小黑板進行學習活動,並且彙報自己在自學中的收穫。

  4、按照學習小組的順序進行彙報。彙報時,由學習負責人選擇參加彙報的同學,其他同學面向相關學習小組,聽取其他組學習的收穫。(教師對學生的發言給予點評)

  5、這三個段學完了,孩子們口中傳出的,全是溢美之詞,正是因為我們走進課文,用心去讀了、才能真正領略到圓明園無窮的魅力。請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詞彙來讚美圓明園。

  教師小結:孩子們說得真好。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歷經一百五十年才建成。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寶匯聚園中,才凝結成這座曠世名園。每一個細節,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匠心獨運,每一處收藏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聽了孩子們的讚美,老師想用這樣的詞語來概括圓明園的美:美的心動!孩子們同意嗎?讀一讀這句話。(美得心動。)一起讀一讀這三個段,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座讓我們怦然心動的萬園之園吧!(學生讀234段)

  (三)師生共學,體會課文首尾兩段。

  1、上節課孩子們留了兩個段給老師講,老師也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講好這兩個段。今天我發現了,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們走入課文,用心去品讀課文,去感悟,我們只要能把自己融入課文,和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鳴,就能真正讀懂課文,這樣,你們在課文學習中所能生成的東西遠比老師能給你們的要多得多。

  學生自讀最後一段,你有什麼感受?把你看到的侵略者的獸行讀給大家聽!(學生自讀最後一段中的句子。)

  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在讀句子的時候,把關鍵詞讀得太好了,老師來讀也不過如此,我知道這是你們真正讀懂了課文,並且很好地表達出了自己情感的結果。

  2、孩子們讀得太好了,似乎讓我們每個人眼前都浮現出了這樣的畫面。(放映影片)看了影片,我看見很多孩子早已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都想說些什麼,我們把自己的感情讀入課文,這一次讀書,你一定會和前一次讀書不一樣。(學生在讀課文最後一段)圓明園隨著侵略者猙獰的大火灰飛煙滅,再也不復存在了,這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無與倫比的藝術傑作,隨著升騰起的煙霧永遠地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成了灰燼。

  圓明園毀滅了,她曾經帶給了我們多少美好的回憶,她的美讓我們動心、動情,與美得心動相比,她的毀滅,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呢?(板書:毀得心痛)

  3、指導學生讀好句子:美得心動,毀得心痛!(讀兩遍)

  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後一句話。

  三次讀書:想想圓明園宏偉的建築,孩子們讀。想想圓明園秀美的園林景觀,孩子們再讀;想想圓明園無數的奇珍異寶,孩子們再讀。

  4、課文主要寫圓明園的毀滅,卻用了整整三個段極力描繪了圓明園的美,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學生髮言。)

  教師小結:正是因為圓明園太美了,所以美到了極點,她的毀滅就讓我們痛到了極點,美到了極點,她的毀滅就讓我們恨到了極點。當侵略者的火把圓明園變成一片火海的時候,他們可曾想到,每燒一天,我們五十年的心血,上千年的珍藏就化為了灰燼,當圓明園徹底被毀滅的時候,他們可曾想到這對世界文化史,對整個人類來說,是怎可估量的損失啊!讀第一段。

  教師小結語:圓明園的美景已經消失,我們痛失了圓明園,這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到無比的痛惜,留給我們的只是對侵略者無盡的痛恨。這把火可以燒燬有著一百五十多年建造歷史的曠世名園,卻燒不毀侵略者罄竹難書的滔天罪行,這把火可以劫掠走無數的珠寶玉器、妙筆丹青,卻燒不毀中華民族的仇恨,更無法焚滅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今天的學習就要結束了,今天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感受到了孩子們用心去讀課文帶給我的那份震撼,我想聽課的老師也會被你們深深地感動。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要我們用心去讀,就能真正領略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最深最真的情感。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絢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情分析

  因為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同學紮紮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並展開想象,使同學對當年的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瞭解。可以憑藉插圖,也可以透過收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使同學歸圓明園有更多、更形象的瞭解。

  教學目的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同學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身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俺們曾經學過一篇課文《頤和園》,知道了北京的頤和園是一座擁山抱水、氣象萬千的古典園林,在園內外享有很高的盛譽。在北京西北郊還有一座被譽為“萬國之園”的皇家園林。遺憾的是,這一園林藝術傑作,被英法聯軍劫掠和焚燒,使一代名園化為廢墟。今天,俺們學習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瞭解一下昔日園林的風采和侵略者對它的毀滅情況。(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身默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被毀滅)

  2、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1)、記清字形。

  “置”是上下結構,下面的“直”字裡面是三橫。

  “統”是左右結構,右邊是“充”字,不要寫成“流”字的右邊。

  “略”是左右結構,左邊是“田”字,右邊是“口”,不要把兩區域性顛倒了。

  注意“損”和“捐”;“銷”和“鎖”;“徵”和“證”幾個形近字的區別。

  (2)、理解詞語的意思。

  西洋:泛指歐、美各國。

  先秦:即秦統一中國以前,一般指春秋戰國時期,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距離清朝20xx多年。

  瑰寶:特別珍貴的東西。

  估計:量,讀“liang ”,推算、計算的意思。

  眾心拱月:拱,環繞。無數星星環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箇中心。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不要把“碧”誤寫成“壁”。

  玲瓏剔透:玲瓏,精緻靈巧;剔透,剔除多餘的區域性,使透空明晰。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緻奇妙。

  三、簡單介紹圓明園。(見教材簡析)

  四、鞏固練習。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層次。

  1、自身讀課文,想想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練習分段。

  2、全班討論課文的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具體介紹當年圓明園的輝煌景觀。

  第三段(第5自然段)講英法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強盜行徑。

  二、學習課文內容。

  朗讀第二大段,瞭解圓明園的過去。這區域性主要介紹了圓明園輝煌的景觀。是從三方面具體介紹的:先介紹了圓明園的位置與總體佈局;再介紹園中的各種景點;然後介紹了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

  (1)、先讀第2自然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向俺們介紹了什麼?(3句話)

  “舉世聞名”的意思是全世界都有名。

  (2)、讀讀第3自然段。畫畫圖內有哪些美不勝收的景觀,從中你能想像出什麼?

  第一句中有個分號,包括兩個分句,從第一個分句“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可以想像出園內不可勝數的宮廷建築各具風格,千姿百態。第二個分句“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這句中的“象徵”是用具體東西表示事物的某種意義。封建帝王為了變變花樣,換換口味偶爾也想上街逛逛,到農村看看,就在園特造了一座“舍衛城”(即買賣街)和“北村山村”。一旦皇帝興致來了,要逛街,就得馬上把買賣街安排起來:宮監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藝人、遊人,各處響起叫賣聲,做各種交易,很像個熱鬧的街市。

  第二句到第五句介紹了圓明園在園林建築上的幾個主要特點。請同學一一說出來。想想自身說明了什麼?

  一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帝王們為了享樂,不惜代價把全國名勝移置園中。

  二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

  三是吸取了西洋建築的風格。

  第六句對全段進行了概括總結。寫出了在園內遊覽的感受,透過這些感受來讚歎圓明園匯聚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中外風格的建築藝術,讚歎俺國古代勞動人民所發明的這一世界園林奇蹟。

  (3)、讀第4自然段。想想為什麼說圓明園“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有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

  老師適當補充一些具體內容,讓同學易於體會圓明園的文物價值。

  從收藏時間看:先秦——清有20xx多年.

  從收藏時間看:有20xx多年祭奠用的青銅禮器;有歷代名人書畫,而這些絕大區域性是真跡,許多是孤本;還有很多珍寶及外國進貢的珍稀禮品。所有這些文物,對於研究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文明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不少都是無價之寶,所以用“最珍貴”來形容。

  三、鞏固練習。

  熟讀前兩區域性課文,請同學交流讀後的體會、心情。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讀讀課文。想想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2、展開討論:把最讓你氣憤的地方讀一讀、說說你為什麼氣憤?

  重點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闖進”說明他們簡直是強盜,接著一層深一層地揭露侵略者的強盜行徑:只要能拿的,一點兒不留;拿不動的,用大車、牲口搬運,也不落一點兒;拿不動、運不走的,沒有方法了,也不放過,想方法也要破壞掉,毀掉。多麼令人氣憤!有資料記載,講強盜們“遇珍貴不可攜的如銅器、瓷器、楠木擺設等,則以棒擊毀,必至粉碎而後快”。

  侵略者們搶掠、毀壞還不成,進而放火焚燒,“大火連燒三天”,不只使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名園化為一片灰燼,而且國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也被大火燒掉了。

  二、學習第一段

  讀第一段,體會“不可估量的損失”的意思。(說明損失巨大)

  三、討論問題。

  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麼用較大篇幅寫了它輝煌的過去?

  課文用較大篇幅寫了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突出了他的雄偉壯觀和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而正是這樣一座世界聞名的園林,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這兩區域性內容緊密聯絡,更能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無比憎恨的感情。

  四、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想?(自由發言,暢所欲言)

  圍繞兩方面內容:對優美園林和勞動人民的讚歎,對侵略者的憎恨。不忘國恥,激發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

  五、鞏固練習。

  分段練習背誦課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研讀文字,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想象並再現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3、瞭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歷史,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之情。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學準備

  1、課前收集圓明園的相關資料。

  2、製作相關課件。教學過程一、匯入

  1、板書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這是一座圓滿無缺的皇家園林,這是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這座園林的名字就是——圓明園。然而這座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卻被無情地毀滅了!

  2、齊讀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昔日究竟是怎樣的輝煌?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走進圓明園,瞭解圓明園的昨天與今天。

  二、研讀文字

  (一) 感知昔日圓明園(2-4段)

  1、自由讀課文,小組交流:我知道了昔日的圓明園是怎樣的?

  昔日的圓明園 (昔日的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昔日的圓明園建築宏偉。 昔日的圓明園有許多奇珍異寶。 圓明園中有……有……有……) (重點分析第三段)

  2、仔細閱讀第三段,找一找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幾個

  “有”? (學生讀課文)

  說一說圓明園中有怎樣的7個“有”。 (生齊讀課文中的7個有)

  2、圓明園中到底有幾個有呢?僅僅只有7個嗎?

  有無數個。

  圓明園的美是這短短文字無法例舉出來的。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圖片,感受一下這醉人的圓明園之美。

  (播放圖片PPT)

  在文中,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

  (漫遊、飽覽、流連忘返,這醉人的圓明園!) 3、圓明園除了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這些宏偉建築之外,還有別的嗎? ( 珍貴文物 )

  4、深入領悟圓明園的歷史文物

  理解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學生帶著自豪與驚歎的口氣朗讀第四自然段。

  這就是人間天堂的圓明園,這就是萬園之園的圓明園,

  這就是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的圓明園。然而,這都成了我們的夢!我們再也看不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經化為了一片灰燼。

  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是怎麼被一點一點毀滅的

  呢?

  齊讀第五段。

  (二) 研讀“毀滅” 1、是誰犯下了這滔天罪行?

  2、“侵略者”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指名讀

  “他們把園內凡是....統統.....;拿不走的.....;實在運不走的.......,就.....。”

  3、聽到這裡,你有何感想?(憤慨、痛苦、痛惜.......) 4、請大家帶著你對這些殘暴的侵略者的憤恨讀一讀最後一個段落的`最後兩句。

  “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這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同學們,是什麼被化為了灰燼呢?

  (是建築藝術的精華,文化藝術的瑰寶)

  還有什麼被化為了灰燼?

  (中國人民的最高智慧,中華民族的尊嚴........。) (三) 體味“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同學們,你們怎麼理解這句話呢?讓我們親眼目睹一下當年這些強盜野蠻搶奪、肆意破壞的情景。 (播放《火燒圓明園》的影片片斷

  這把火燒燬了什麼?請你把它寫在紙上的任何一個空白地方,把它寫到你的心上。 (學生寫自己的感受,理解)

  生:這把火燒燬了中國人心中的天堂啊。 生:這把火燒燬了中國最珍貴的文物、珍品。 就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偉、最珍貴的皇家園林,卻在一場空前的浩劫中化為灰燼。所以作者要說: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3、面對這把罪惡之火,面對如今只剩下的殘垣斷壁,此刻,你最想用一個什麼詞語形容你此時的心情?

  生:悲痛、痛惜、痛恨

  同學們,在歷史的學習中你們會找到更多的答案,我想告訴你們的是,落後就要捱打,我們除了痛恨甚至仇恨英法聯軍的強盜行徑,還應該反觀自省,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三、教師總結:

  師激情朗誦詩:圓明園裡,荒野的風, 嗚咽地講述著—— 一個古老的故事;殘留的柱,痛苦地書寫著——一個國家的恥辱。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讓我們時刻銘記 學生讀: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7

  一 、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語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本組共有四篇課文,以“勿忘國恥”為專題,展現的是在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受盡屈辱、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一幕。《圓明園的毀滅》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 、談談教學目標的設計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舉世聞名、玲瓏剔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搜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了解圓明園的宏偉建築和珍貴收藏,瞭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讀文、感悟中,透過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

  四、 說教學方法

  本課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變序教學法,引導學生讀、思、畫、議、說,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蒐集與處理資訊的能力及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蒐集有關圓明園的圖片及影片《火燒圓明園》的片段製成課件。

  2、學生準備:蒐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資料。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並佈置學生蒐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現在我著重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第一步 交流資料,匯入新課。

  出示書中圓明園殘垣斷壁圖片,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圓明園的資料。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課前讓學生蒐集資料,課上進行交流,使他們進一步地瞭解了圓明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步 直面毀滅,激發情感。

  1、默讀第五自然段,思考英法聯軍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

  2、說說讀後的感受,用一兩個詞形容一下侵略者,並引導討論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板書:化為灰燼)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透過前面查閱、收集、交流資料,切實瞭解了圓明園的價值,這時直奔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學習,瞭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引導學生抓住“闖進、凡是、統統、任意”等重點詞語來理解、體會英法聯軍貪婪、無恥、野蠻的強盜行徑,激發學生的悲憤、痛惜等情感,也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並透過朗讀使學生心中的情感得以抒發和強化。

  第三步 再現輝煌,深化情感。

  1、圓明園的佈局 。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圓明園佈局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2)小組合作,畫出圓明園佈局示意圖。

  (3)課件出示圓明園佈局圖。(板書:眾星拱月的佈局。)

  《新課標》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所以在這一環節上,我讓學生小組合作,用簡筆畫的方式畫出圓明園佈局示意圖,有機地整合了語文和美術學科,又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讀書、思考和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探究,透過完成簡筆畫及課件展示理解了“眾星拱月”的意思,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2、圓明園的建築風格。

  (1)默讀第三段,想想這段共有幾句話,講到了圓明園的哪些景點,用筆在文中畫一畫。

  (2)出示小練習,將圓內的景觀分類。

  (3)課件出示圓明園中的建築風景圖片。(板書:風格各異的建築)

  (4)選擇一處最感興趣的景觀想像說話。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並試著背誦。

  心理實驗證明:任何視覺上的觸控產生的效果都遠勝於文字的表述,因為它能更直接地將讀者或觀眾帶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讀者或觀眾產生共鳴。圓明園的瑰麗畢竟已成為過去,單憑文字要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生動的形象是比較困難的,課件中圖景的直觀再現更利於學生感受毀滅前圓明園的輝煌,豐富了他們感觀上的認識,使得課本中的文字在學生的頭腦中變得立體起來,鮮活起來,還能幫助他們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詞語,如“金碧輝煌”、“西洋景觀”等,突破了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化語言。再進行想像說話,使全體學生入情入境,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圓明園的熱愛之情,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3、圓明園珍貴的歷史文物。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2)課件出示圓明園中的歷史文物、奇珍異寶。(板書:珍貴的歷史文物)

  (3)指導朗讀。

  出示圖片資料,讓學生更直接的體會到圓明園文物價值的不可估量,損失的不可挽回,從而更加深對英法聯軍的憤恨。

  4 、模擬導遊,介紹輝煌。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因此我設計了學生最感興趣的語言實踐活動 ——讓學生模擬小導遊,任意選擇課文2、3、4自然段中的一段內容,也可以結合自己課前蒐集到的有關圓明園的資料來解說,給學生提供了一次語言發展和創造的機會,訓練了他們口語交際的能力及感知文字和運用文字的能力。

  第四步 歷史再現,昇華情感。

  1、播放影片《火燒圓明園》的片段。

  2、畫面定格,出示:這把大火燒燬了什麼?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情分析】

  因為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並展開想象,使學生對當年的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瞭解。可以憑藉插圖,也可以透過收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使學生歸圓明園有更多、更形象的瞭解。

  【教學目的】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我們曾經學過一篇課文《頤和園》,知道了北京的頤和園是一座擁山抱水、氣象萬千的古典園林,在園內外享有很高的盛譽。在北京西北郊還有一座被譽為“萬國之園”的皇家園林。遺憾的是,這一園林藝術傑作,被英法聯軍劫掠和焚燒,使一代名園化為廢墟。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瞭解一下昔日園林的風采和侵略者對它的毀滅情況。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己默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被毀滅。)

  2、或聯絡上下文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⑴ 記清字形:

  “置”是上下結構,下面的“直”字裡面是三橫。

  “統”是左右結構,右邊是“充”字,不要寫成“流”字的右邊。

  “略”是左右結構,左邊是“田”字,右邊是“口”,不要把兩部分顛倒了。

  注意“損”和“捐”;“銷”和“鎖”;“徵”和“證”幾個形近字的區別。

  ⑵ 理解詞語的意思:

  西洋:泛指歐、美各國。

  先秦:即秦統一中國以前,一般指春秋戰國時期,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距離清朝20xx多年。

  瑰寶:特別珍貴的東西。

  估計:量,讀“liang”,推算、計算的意思。

  眾心拱月:拱,環繞。無數星星環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箇中心。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不要把“碧”誤寫成“壁”。

  玲瓏剔透:玲瓏,精緻靈巧;剔透,剔除多餘的部分,使透空明晰。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緻奇妙。

  三、簡單介紹圓明園

  四、鞏固練習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層次

  1、自己讀課文,想想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練習分段。

  2、全班討論課文的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具體介紹當年圓明園的輝煌景觀。

  第三段(第5自然段):講英法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強盜行徑。

  二、學習課文內容

  朗讀第二大段,瞭解圓明園的過去。這部分主要介紹了圓明園輝煌的景觀。是從三方面具體介紹的:先介紹了圓明園的位置與總體佈局;再介紹園中的各種景點;然後介紹了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

  1、先讀第2自然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舉世聞名”的意思是全世界都有名。

  2、讀讀第3自然段:

  畫畫圖內有哪些美不勝收的景觀,從中你能想像出什麼?

  第一句中有個分號,包括兩個分句,從第一個分句“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可以想像出園內不計其數的宮廷建築各具風格,千姿百態。第二個分句“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這句中的“象徵”是用具體東西表現事物的某種意義。封建帝王為了變變花樣,換換口味偶爾也想上街逛逛,到農村看看,就在園特造了一座“舍衛城”(即買賣街)和“北村山村”。一旦皇帝興致來了,要逛街,就得馬上把買賣街佈置起來:宮監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藝人、遊人,各處響起叫賣聲,做各種交易,很像個熱鬧的街市。

  第二句到第五句介紹了圓明園在園林建築上的幾個主要特點。請同學一一說出來。想想自己說明了什麼?

  一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帝王們為了享樂,不惜代價把全國名勝移置園中。

  二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

  三是吸取了西洋建築的風格。

  第六句對全段進行了概括總結。寫出了在園內遊覽的感受,透過這些感受來讚歎圓明園匯聚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中外風格的建築藝術,讚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所創造的這一世界園林奇蹟。

  3、讀第4自然段:

  想想為什麼說圓明園“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有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

  老師適當補充一些具體內容,讓學生易於體會圓明園的文物價值。

  從收藏時間看:先秦~清有20xx多年。

  從收藏時間看:有20xx多年祭奠用的青銅禮器;有歷代名人書畫,而這些絕大部分是真跡,許多是孤本;還有很多珍寶及外國進貢的珍稀禮品。所有這些文物,對於研究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文明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不少都是無價之寶,所以用“最珍貴”來形容。

  三、鞏固練習

  熟讀前兩部分課文,請同學交流讀後的體會、心情。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讀讀課文:

  想想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2、展開討論:

  把最讓你氣憤的地方讀一讀、說說你為什麼氣憤?

  重點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闖進”說明他們簡直是強盜,接著一層深一層地揭露侵略者的強盜行徑:只要能拿的,一點兒不留;拿不動的,用大車、牲口搬運,也不落一點兒;拿不動、運不走的,沒有辦法了,也不放過,想辦法也要破壞掉,毀掉。多麼令人氣憤!有資料記載,講強盜們“遇珍貴不可攜的如銅器、瓷器、楠木陳設等,則以棒擊毀,必至粉碎而後快”。

  侵略者們搶掠、毀壞還不成,進而放火焚燒,“大火連燒三天”,不僅使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名園化為一片灰燼,而且國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也被大火燒掉了。

  二、學習第一段

  讀第一段,體會“不可估量的損失”的意思。

  (說明損失巨大。)

  三、討論問題

  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麼用較大篇幅寫了它輝煌的過去?

  課文用較大篇幅寫了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突出了他的雄偉壯觀和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而正是這樣一座世界聞名的園林,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這兩部分內容緊密聯絡,更能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無比憎恨的感情。

  四、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想

  (自由發言,暢所欲言。)

  圍繞兩方面內容:對優美園林和勞動人民的讚歎,對侵略者的憎恨。不忘國恥,激發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

  五、鞏固練習

  分段練習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