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的毀滅 說課稿

圓明園的毀滅 說課稿

圓明園的毀滅 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圓明園的毀滅》。

  一、教材分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以淺近的語言,描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華,講述了圓明園毀滅的過程,作者想讓學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國過去的貧病飢弱而忍受的恥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以及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生在透過課前的預習,基本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對文章進行了初步解讀,對這段歷史有一定了解,但對愛和恨交織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準,尤其是把這份情感昇華為民族的責任感更需要老師的引導。本節課我將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充分挖掘“愛恨變化”的情感主線,不斷激發學生的情感,帶著他們在愛的情感中走進圓明園,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圓明園。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的認知基礎,我將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方面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⑵訓練學生在讀中認真思考,體會,從而獲得真實的感受,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⑴重視讀文,讀中自悟。

  ⑵電教媒體,從旁輔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課外資料和對課內重點詞句的理解,使學生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產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透過閱讀,瞭解圓明園被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熱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輝煌壯觀。

  三、教學方法

  我們知道,“教是為學服務的”,一節課選擇了較為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以我準備在“目標調控法”大前提下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⑴以讀促進,激發情感。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這篇課文文字優美,字裡行間飽含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只有透過讀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教學中設計多種形式的讀:引讀、個人讀、對比讀、自讀、默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⑵電教媒體,從旁輔助。

  對於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難想象的。多媒體的引入,幫助學生解決了語言文字想象艱難的問題。

  四、教學過程

  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是本節課的關鍵。

  根據我們學校的“六段”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我設計了一下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預習彙報

  2.掲題引讀 小組合作

  3.成果交流 精講點撥

  4.總結全文,提升情感。

  5.個性練習 反思矯正

  環節一、匯入新課 預習彙報

  匯入:

  出示法國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說的一句話:“在世界東方的中國,有著人類的一大奇蹟,這一奇蹟,就是圓明園。” 透過這一匯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而然地隨著老師一同走進這個舉世聞名的圓明園。

  預習彙報: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課文的朗讀情況。 出示常規要求“ 三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

  2、在預習中有哪些收穫?可以是收集到的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可以是從讀文中獲得的一句話、一個詞等。

  3、質疑:提出在預習中遇到的不懂得問題。(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決解決的放到文中共同解決)

  環節二、掲題引讀 小組合作

  過渡:總結學生們的預習情況,老師也有幾個問題請同學們幫助解決?

  幻燈片出示:為什麼圓明園被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為什麼稱它為建築藝術的精華?

  學生帶問題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在文章空白處寫出自己的體會,然後小組討論,組織好語言,準備交流。

  環節三、成果交流 精講點撥

  圍繞掲題引讀中提出的2個問題,總體上是分兩部分進行的。

  1.讓學生細讀探究二、三、四自然段,透過讀、悟課文語句,發揮想象感受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激發他們的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無限熱愛之情。在這部分中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

  2.抓住“圓明園中有什麼?”。(1) 宏偉的建築:眾星拱月的佈局、民族建築、西洋景觀(2)珍貴的文物(3)名人字畫 (4)奇珍異寶 出示幻燈片讓學生欣賞這些畫面。並指導朗讀,讀出這種美。

  幻燈片出示一架大炮,問:這是什麼?然後播放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的影像資料!看完資料學生談感受:憤怒 、痛恨、惋惜等等。

  3、抓住文結尾情感表達的空白點——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一片灰燼。此時,學生不得不接受這個慘痛的歷史事實,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讀,說,寫。先讀在寫,讀出這種心情來。

  此時我安排自由創作空間,給學生一個表達心聲的平臺,讓學生抒發內心的真實感受,指導學生了解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明白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激發學生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信心,把這份情感昇華為民族的責任感。

  環節四、總結全文,提升情感。

  這一節課的總結,我主要抓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一點來總結。我是這樣設計的:這把火,燒燬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但是,這把火,燒不毀英法聯軍的滔天罪行,燒不燬炎黃子孫的刻骨仇恨,更燒不毀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讓我們時刻記住——(課件出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生齊讀。這樣,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油然而生。

  環節五、個性練習,反思矯正

  我本著練習設計以學生髮展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特點,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挖掘學生內在潛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習空間,拓展知識面的觀點,因此我設計這樣一道練習題“有人建議在圓明園的舊址上重建圓明園,恢復它的原貌,對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過程。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設計可以說是一個微型的教案,其括性強、條理清楚,突出重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本課的板書設計:

  宏偉建築      勿忘國恥

  珍貴文物 化為灰燼

  名人字畫      振興中華

  奇珍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