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講解:臺灣廟宇的杯筊
現在廟子裡求籤有叫辦杯的,這叫“杯筊”,也作桮筊。這在我國古代是非常重視、非常講究的。古時的杯珓,最早是用玉作的,後來為了簡便,也有用兩隻蚌殼或竹根的。有一本書叫《石林燕語》,上邊記載著“高辛廟有桮筊,以一俯一仰為聖筊”,可見這在我國是很久的'事了。
現在我們臺灣普通的廟宇裡邊都有這種桮筊,這是從古時的“卜”演變來的。至於求籤,那是梅花易數演變過來的。但是你說靈不靈呢?不要迷信,小事非常靈,靈得很,大事包你不靈。有人說廟裡求籤毫無道理,那也不盡然!我可以做很多籤數,做出來一定靈。
籤數有籤數的做法,從小到現在,始終只有兩支籤數,決定了我這一生。那非常奇怪,到現在還感到很奇怪、很不可思議。假使將來我年齡大了,要寫回憶錄,我會把它寫出來供大家研究,現在還不能寫,這是個秘密。事情的大概是這樣的:
從小我們都在廟子上讀書,讀完了一個階段,我要到杭州求學。那時候從一個小縣裡到杭州省會去讀書,等於現在到美國一樣,是很重大的舉動,甚至比現在出國還要嚴重。
明天同學們都要回家了,我卻要出遠門,大家也不免有點離情別緒。於是我們三三兩兩在附近廟裡逛,也不管廟裡有菩薩沒有菩薩。
我們走到一個道士廟裡,因為我要到杭州去,抽支籤吧!當時的心裡很恭敬,也很不恭敬。因為這些廟子天天看到,在意識上知道它只是一個廟子。
這時也不管菩薩靈不靈,不過求籤的時候心裡倒是很恭敬的。先求了一支籤,我不相信,又求了一支籤,還是一樣的內容。
十年後回家到另一廟裡去玩,順手一拿又是那兩支籤,與過去的完全一樣,那就很碰巧了!真是像四川人講的:斫竹子遇節,碰巧了一斧頭砍到節巴上。
就那麼巧!現在想想還是感到很奇怪,似乎在冥冥中有一個力量主宰著這一切。這兩支籤差不多決定了我這一生的歷程。如果說巧,也真是碰得巧。
但是這中間,各位也不要迷信。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個不迷信的本身,就已經是個很深的迷信了。究竟宇宙間這個道理在什麼地方?這是一個很大的秘密。
後來到日本,又發現日本人用這個方法,把六爻變成活動的,隨便來裝、來配,不需要畫卦的麻煩。回來後,同學們把它作成壓克力的,可以隨便用來擺卦,減少畫卦的麻煩,也算是玩易的一種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