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丙寅中秋詠月》詩文相關介紹
晏殊的《丙寅中秋詠月》是他的代表作,影響深刻,下面是詩文相關介紹,歡迎參考!
《丙寅中秋詠月》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玉籥秋初半,冰輪歲有期。
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樓遲。
雁怯波光動,蛩愁葉影危。
烘簾頻卷押,溫酎旋凝澌。
皎外蟾生滴,寒中桂有枝。
星文藏熠燿,露彩見華滋。
苑靜疏螢溼,巢空驚鶴移。
漸穿鳴瑟幌,偏鑑讀書帷。
濛谷徒催曉,纖阿莫放虧。
陳王收妙舞,疑待仲宣辭。
作者介紹
晏殊[1](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漢族,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屬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是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遷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尚書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學士、左庶子,仁宗即位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進禮部侍郎,拜樞密使、參知政事加尚書左丞,慶曆中拜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歷任要職,更兼提拔後進,如范仲淹、歐陽修等,皆出其門。代表作品有《清平樂·紅箋小字》、《踏莎行·小徑紅稀》和《清平樂·金風細細》等。
人物評價
總體評價
晏殊在宋代江西籍名人中是開風之先人物,其後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晏幾道等無不深受其影響。他最早興辦官學,居官亦達五十年,政治上雖無重大建樹,但公忠謀國、知人善任,對推動慶曆新政的發生是有貢獻的。他自奉廉潔,為人風範為當世後人所仰慕。他的詞上承南唐而洗卻鉛華,媚中求雅,對宋詞的發展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檢索晏殊長達五十年的仕宦生涯,其於政治歷史卻無足以彪炳史冊的突出建樹,故難以躋身歷朝歷代名相之列,然其為國蓄才,知人善任,還是比較突出的。就以范仲淹來說,要不是晏殊著意獎掖、薦拔,以致曲意迴護,他恐怕很難成為叱吒風雲的人物。前已提到,晏殊於天聖五年在宋州興辦官學時,就慕名將年齡比自己稍長而職位較自己低的范仲淹聘來掌教,使其才幹得到發揮,聲譽得到培養,且籍此培植了一批日後助其革新事業的門生,這在范仲淹成就功業的道路上固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慶曆三年(1043)三月呂夷簡罷相,改由晏殊接任。晏殊即著力改造中樞機構,使之面目一新。《晏公神道碑》說他“及為相,益務進賢材。當公居相府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皆進用,至於臺閣,多一時之賢。”與此相應的是調整、充實諫院,同時被召還京師入諫院的有歐陽修、餘靖、王素三人。蔡襄欣然命筆志賀,寫下《喜歐陽永叔、餘安道、王仲儀除諫院》一詩,其雲:“御筆新除三諫官,士民千口盡相歡。”不久,蔡襄亦以秘書丞入知諫院。晏殊為諫院擇賢,第一個選中的是歐陽修。
晏殊的性格,中庸之氣稍重,不是那種不避風險,敢於鬥爭的人,較之歐陽修的“果敢之氣,剛正之節,至晚而不衰”,自有一定的差距。經多年宦海風波的歷練,他養成了處事圓通的習慣。慶曆新政時,他已是五十幾的人了,面對洶湧而來的政潮,他的思維既不同於弄潮的同齡人范仲淹等,也不同於慷慨激進的晚輩歐陽修等人。他之採取折中乃至折節的態度,一方面是顧全大局,為國家儲存元氣,為友朋、為後生免遭更大禍患,同時也是為全身避禍,為自己從容進退留下餘地。看來對他的處世態度,歐陽修是有所不滿的。綜觀歐陽修對這位鄉前輩兼座師的評價,總體上極為敬重,然亦未迴避其不滿。在挽辭中歐陽修說:“富貴優遊五十年,始終明哲保身全。”
總起來說,晏殊一生為官為人自有其特色,公忠謀國,豁達大度,待人以誠是他的主要方面,亦因此而受到當世後人的高度讚譽。他“遇人必以誠, 得一善,稱之如己出”,以致“當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輔等,皆出其門。”尤其慶曆三年初甫登相位,招賢進才、起用新人、改造中樞和諫院等重大舉措,對促成彪炳青史的慶曆新政的發生是有重大貢獻的。試想,如沒有晏殊居於宰輔之位,范仲淹、歐陽修等人何能遽參機要? 范仲淹、富弼之《答手詔條陳十事》- - 慶曆新政的施政綱領,焉能出臺? 範鎮挽辭有云:“平生欲報國,所得是知人。”可謂實評!歐陽修《晏元獻公挽辭三首》之一、二雲: 接物襟懷曠,推賢品藻精。謀猷存二府,臺閣遍諸生。常念功臣舊,恩隆袞服榮。春風綠野迥,千兩送銘旌。四海名蕃忽十春,歸來白首兩朝臣。上心方喜親耆德,物論尤期秉國鈞。退食圖書盈一室,開樽談笑列嘉賓。昔人風采今人少,痛哭何由贖以身。情見乎辭,既可見出晏殊一生的德行操守,又可見出歐陽修本人對晏殊的整體評價和終生不能釋懷的`深厚感情。
晏殊在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他能詩、善詞,文章典麗,書法皆工,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他的詞語言清麗,聲調和諧,寫景重其精神,賦於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他既是導宋詞先路的一代詞宗、江西詞派的領袖,還是中國詩史上的一位多產詩人。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行於世。世稱“撫州八晏”(晏殊、晏幾道、晏穎、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名人評價
王灼:晏元獻公長短句,風流縕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碧雞漫志》卷二)
馮煦:晏同叔去五代未遠,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宮右徵,和婉而明麗,為北宋倚聲家初祖。(《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歐陽修在《神道碑銘》對於晏殊一生的概括:“公世家江西之臨川,年始十四,一日起田裡,進見。天子時方親閱天下貢士。會廷中者千餘人,與夫宮臣衛官擁立環視,公不動聲色,操筆為文辭,立成以獻。天子嘉賞,賜同進士出身。遂登館閣掌書命,以文章為天下所宗,逮陛下養德東宮,先帝選用臣屬,即以公遺陛下,由王官宮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輔道聖德,憂勤國家,有舊有勞,自始至卒,五十餘年。”
人物軼事
晏殊少年時,張知白以“神童”名義把他推薦給朝廷,召至殿下,正趕上皇帝親自考試進士,就命晏殊做試卷。晏殊見到試題,就說“臣十天前已做過這樣的題目,有草稿在,請另選試題。”皇帝非常喜歡他的質樸不隱。
入朝辦事後,當時天下無事,容許百官各擇勝景之處宴飲,當時的朝臣士大夫們各自飲宴歡會,以至於市樓酒館,都大設帷帳提供宴飲遊樂的方便。晏殊當時很窮,沒錢出門遊玩宴飲,就在家與兄弟們講習詩書。一天皇宮中給太子選講官,忽然皇帝御點晏殊上任。執政大臣不知為什麼皇上選中宴殊,轉天上朝覆命,皇上說:“最近聽說館閣大臣們都嬉遊宴飲,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與兄弟閉門讀書,這麼謹慎忠厚的人,正可教習太子讀書。”
晏殊上任後,有了面聖的機會,皇帝當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語言質樸不拘,說“為臣我並非不喜歡宴遊玩樂,只是家裡貧窮沒有錢出去玩。臣如果有錢,也會去宴飲,只是因為沒錢出不了門。”皇上因此更欣賞他的誠實,懂得侍奉君王的大體,眷寵日深。仁宗登位後,得以大用(官至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