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楊玉環> 楊貴妃戀上李太白

楊貴妃戀上李太白

楊貴妃戀上李太白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可謂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才華蓋世。

  楊貴妃,本名楊玉環(公元719-756年),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她天生麗質,可謂大唐第一美女,有“羞花”之貌,天姿國色,與西施、貂蟬、王昭君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後世很多人硬要曖昧地將這二人拉到一起,給這對作古千年的才子佳人造點誹聞。

  湖南衛視最近正在熱播的尤小剛秘史新劇《楊貴妃秘史》中,就很煽情地將這“李楊戀”當做戲裡的三大感情主線之一,劇中楊貴妃與李白撲朔迷離的曖昧關係成了一大看點也備受爭議。那麼楊貴妃與李白在歷史上到底有何瓜葛?查閱了一些歷史資料,筆者發現二人年齡相差18歲,與電視劇中的扮演者的年齡倒也相仿,所以,該秘史編劇合理想象這對才子佳人曾經有一段浪漫情史也並不為過。那麼歷史上二人到底是否曖昧,是否有過情史呢?

  經考證,“李楊戀”純屬子虛烏有,李白和楊貴妃絕無愛情糾葛。

  天寶年間的一天晚上,唐玄宗帶著他的寵妃楊玉環,乘月色觀賞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貴牡丹。興慶湖畔,他們漫步長堤,身後是空輦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園弟子。他們在花香月色之中,擺下歌舞。李龜年正張羅著管絃班子準備唱的時候,唐玄宗說:“賞名花,對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舊詞?”叫李龜年拿著金花箋賜給李白,讓李白趕緊寫詞(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詩)。哪想到這時李白正和幾個朋友躺在酒樓裡呢。李龜年趕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進興慶宮,而李白這次奉旨拍馬屁,還是要拍唐玄宗最愛的女人,自然認為接近最高領導,升官進的好機會到了。他就抖精神,賣了十二分的力氣,寫下了《清平調》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其實堅持李白和楊貴妃有私情的人,大多從李白所寫的《清平調》三首上做文章,對於詩中文字的“索隱”真是達到了讓人可笑的地步,例如,“飛燕”來暗喻貴妃當時的處境就像一隻可憐的燕子似的,對明皇沒有真感情卻還要無奈地把自己的`身體倚靠在明皇這新的“妝臺”上。李詩裡令他常相思傷感的景物經常帶有“燕”字,如春思裡的“燕草”及別的詩裡的“燕山”等。莫非貴妃的小名有個“燕”字,李白才常借“燕”來傳情?如果大家都照這個思路來解讀古詩,那就太熱鬧了。首先這裡的“可憐”是誇楊貴妃嬌俏可愛的意思。白居易在出任杭州刺史的途中寫過一首詩《暮江吟》,咱們上小學的時候都學過了。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珍月似弓。”這裡的“可憐”就是用“可愛”之意,兩首詩這個詞的意思是一樣的。然後,遍正史野史,楊玉環的小名裡還真沒個“燕”字,“玉環”的記載最多,也有史書記載她叫“玉奴”。李白借“燕”傳情,可真是“索隱派”的兄弟們坐在屋子裡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我們平日裡見了領導的夫人都要讚兩句,李白是奉旨為楊貴妃的美貌作詩,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眾所周知楊貴妃是肥美人,她本人也挺忌諱的,聽到李詩仙那麼善解人意,說她象古代第一瘦美女趙飛燕,怎能不開心,又怎會向唐玄宗進他的讒言呢?

  而與楊貴妃傳出緋聞的男人裡面,最靠譜的是安祿山和楊國忠,這兩位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

  安祿山是楊貴妃的乾兒子,兒子看娘,天經地義。楊貴妃可以呼啦啦把安祿山給扒光了,唐玄宗來的巧,看到了這一幕,楊貴妃說是在行“洗兒禮”呢,兩人的曖昧關係可想而知。

  楊國忠呢,是楊貴妃的堂兄,在京城裡代表著貴妃孃家,不僅楊大美女自己可以時不時的回孃家串串門,走走親戚。連唐玄宗也認真老實地把情敵當親人了,楊貴妃惹他生氣了,趕她出皇宮也是送到楊國忠手上,那真是機會多多。

  其實,在最近有幸拜讀的蒙曼老師新作《蒙曼說唐·長恨歌》中看到的李白的結局才是證明這段“李楊戀”純屬子烏虛有的鐵證,楊貴妃的兩大緋聞男友中安祿山,權利大的可以擁兵造反了,“安史之亂”鬧得大唐懸的很呢,後來安祿山、史思明都被自己兒子給殺了,我看主要是他們內部起了爭執,大唐打了八年這才平了亂,否則還不定是什麼結局呢。楊國忠呢,其實只是楊貴妃的一個遠房堂兄,一個街市上的二流子,智商不高,無才無德。這樣的人可以位居宰相,其中玄妙不由讓人會心一笑。

  而李白仕途卻何等狼狽!李白之才,昭天皓月的,誰都知道他當了兩年的待召翰林的虛職就被賜金放還了,假如李白與楊貴妃真有情史,楊貴妃只稍稍吹吹李隆基的枕頭風,他自然可以輕輕鬆鬆做上高官。何至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般的興沖沖去當官,竟落到那般悽惶的下場!

  蒙曼老師做客“百家講壇”期間,在《蒙曼說唐·長恨歌》講解裡對李白也有精彩的演說,而從《蒙曼說唐·長恨歌》這本書中更能讓人品味到別樣的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