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楊玉環> 楊貴妃流亡日本之謎

楊貴妃流亡日本之謎

楊貴妃流亡日本之謎

  在日本,關於楊貴妃流亡日本的傳說由來已久,而且眾說紛紜。

  楊貴妃逃脫經歷

  說法一:馬嵬驛兵變時,禁軍大將軍陳玄禮被楊貴妃甘願以身殉國從容赴死的精神所感動,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密謀,以侍女代死。由於執行死刑的是高力士,而查驗屍體的是陳玄禮,因此這個以假代真的“調包計”得以成功。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飛快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東渡日本。按此說法楊貴妃應是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前往日本的。

  說法二:馬嵬驛兵變中,並不是採用了“調包計”,而是楊貴妃一息未絕死而復生。她的復活與高力士、陳玄禮全無關係,而是得力於宮中舞女謝阿蠻與樂師馬仙期的救助,最後在日本遣唐使的幫助下,於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東渡日本。

  說法三:楊貴妃逃離馬嵬坡後,化裝成,輾轉於各地。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乘小船漂流到日本,在瀨戶內海的荻町或久津登陸。

  楊貴妃到達日本後的經歷

  一種說法是:楊貴妃海行染病,登陸不久即病逝。

  另一種說法是:楊貴妃受到了孝謙的熱情接待,在宮廷裡生活了很多年,在政治上頗有作為,並與太上皇李隆基有音信相通。

  今天,在日本山口縣久津、名古屋熱田等處,還有楊貴妃的墓塋等遺蹟,在神奈川縣金澤稱名寺內,藏有楊貴妃使用過的玻璃簾子。據說楊貴妃當年居住的蓬萊宮,就是現在的熱田神社。日本民間傳說,楊貴妃原是日本的熱田大明神,為了不讓唐帝國發兵攻打日本,她化作美女前去消磨唐玄宗的鬥志。“安史之亂”後,她又回到了熱田神社。

  在日本鎌倉時代(公元1185-1333年)的末期,《溪嵐拾葉集》裡已經出現了關於楊貴妃是熱田大明神的記載,及至江戶時代(公元1603-1867年),《今昔物語》等書中列述了以楊貴妃為題材的'無數故事。

  1973年,臺灣作家南宮搏先生髮表了《楊貴妃外傳》等一系列考證文章和文學作品。他分析了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認為楊貴妃流亡日本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學術界的反對意見仍處於主導地位。反對派的基本依據是:

  無論是中國的正史或野史,都沒有關於楊貴妃未死於馬嵬驛兵變的正面記載;

  楊貴妃被處死之後,是經過陳玄禮等人“驗明正身”的;

  即使楊貴妃真的“墮落風塵”,在唐代也並非不能回宮。唐代宗的沈後在“安史之亂”中曾兩次被亂兵掠去,朝廷照樣尋訪她回去當皇后、皇太后便是反證;

  當時的中國,北方是兵荒馬亂,南方(江淮之間)雖然未經戰火,卻也是戒備森嚴。在這種情況下,楊貴妃一行幾乎不可能避開各種關防的盤查千里跋涉,平安到達揚州口岸;

  當時的航海技術落後,前往日本不是那麼簡單。所謂“乘小船漂流到日本”實為無稽之談,而像兩國間互遣使團那樣大操大辦,也不是一個孤立無援的流亡女子所能做得到的。

  可以說,關於楊貴妃馬嵬驛兵變後的生死之謎,不但是當前文藝創作的熱點題材,也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