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為何沒有成為皇后
楊貴妃為何沒有成為皇后呢?大家知道原因嗎?下面一起來看看!
白居易《長恨歌》生動地描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楊貴妃生前,有“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等詩句;楊貴妃被賜死後,有“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等詩句。《明皇雜錄》、新舊《唐書》等多種史書的記載,可以證明白居易的描寫基本是屬實,並非文學誇張。楊貴妃,名玉環,字太真,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我國在世界範圍內影響最大的一位后妃。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備受寵愛的美人,卻一直沒有被冊封為皇后,原因何在呢?
唐玄宗將元配王皇后廢為庶人之後,皇后之位一直空著。當初,王皇后為了跟武惠妃爭寵,讓其兄王守一找僧人幫助。僧人明悟領著他祭祀北斗星之後,“取霹靂木刻天地文及帝諱合佩之”,說是這樣可以生子,像武則天一樣尊貴。開元十二年,事情洩露,王皇后被廢為庶人,不久便抑鬱而死。王皇后死後,唐玄宗想要冊立武惠妃為皇后。但是,遭到了御史大夫潘好禮的堅決反對。反對的理由主要是:曾經搞得李唐王朝雞犬不寧的武三思和武延秀都是武惠妃的遠房叔伯,唐玄宗跟他們有不共戴天之仇。加上當時太子又不是武惠妃所生,而武惠妃本人也是生有兒子的。武惠妃一旦被冊立為皇后,爭奪太子的事情就在所難免。結果,武惠妃就一直沒有被立為皇后。只是在她40餘歲死去之後,才獲贈了一個皇后的名號。實際上,楊玉環成為楊貴妃的時候,武惠妃早就已經死了。此後,楊玉環也沒有被冊封為皇后。對於這件事情的原因,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我們只能從有關記載中發現和挖掘線索,進行相關論證和推測。從史書記載中的蛛絲馬跡來看,唐玄宗之所以沒有冊封楊玉環為皇后,很可能與他得到楊玉環的卑下手段有關。
楊玉環進宮前,原為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後來,唐玄宗見到了楊玉環,馬上便被楊玉環的姿色深深迷住了。於是唐玄宗設計了一番表面文章,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下詔令楊玉環出家做道士,並賜道號“太真”。5年之後楊玉環守戒期滿,唐玄宗便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自己養了起來。這件事情,李商隱曾在詩歌《驪山有感・詠楊妃》中有所記載:“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就是說明了當時唐玄宗搶走兒媳婦後,壽王李瑁的鬱悶和唐玄宗的尷尬。
由於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的朝代,採取了相容幷包的文化政策,各種外來風俗在大唐落地開花,封建倫理等級制度得到弱化,因此唐玄宗這樣做並沒有遭到太大的反對。然而將從兒子手中搶來的貴妃封為皇后畢竟有違倫理,雖然其時風俗開化,但綱常倫理的主體還是存在的,讓這麼得來的婦人做了皇后顯然是無法“母儀天下”的。如果封楊玉環為皇后,對壽王李瑁來說,自己的妻子突然變成了自己的母后,必然會激發他的更大怨恨。到時候發生政變也是很有可能的,這一點使得唐玄宗不得不加以提防。
而且楊貴妃雖然聰明伶俐,能夠隨時迎合皇帝的心意。但李隆基對她也並不是百依百順。天寶五載和天寶九載,楊貴妃先後兩次被李隆基驅逐出宮。驅逐的原因,史書沒有明言,不得其詳。當然,每次驅逐楊貴妃後不久,多情、痴情的李隆基就會後悔,思念不已,很快由高力士將其接回宮中,禮遇如初,歡愛如舊。可以說,楊貴妃對李隆基而言,是讓他歡喜讓他憂的女人。這樣的女人,李隆基覺得並不適合做皇后。
唐玄宗晚年雖然有些沉湎於男歡女愛,沉湎於聲色娛樂,但基本上還是一個頭腦比較清醒的皇帝。他也意識到了楊貴妃得寵後仙及雞犬,她的兄妹親戚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已經發展成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再封她為皇后,必將引起大臣的反對和權力的傾斜,這對維護統治是很不利的,所以唐玄宗一直不肯封楊貴妃為皇后。
除了對權力平衡的考慮外,還有一點是唐玄宗不得不考慮的,那就是楊貴妃一直沒有生育。楊貴妃不生育的原因已經無從考證,但是沒有兒子肯定是封她為皇后的一大障礙,因為古代冊立皇后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要君臣參與,詔示天下,冊立的皇后必須是懿德懿容,能起到垂範萬眾、母儀天下的作用,她所生的兒子也將被立為太子,日後繼承大統。因此皇后與太子一般應當是母以子顯或是子以母顯的,但當時太子已立多年,而且成長正常,楊貴妃又遲遲沒能生個兒子出來,所以就沒有理由封她為皇后。
有唐一朝,楊貴妃雖然沒有成為皇后,但她卻集“三千寵愛在一身”,無皇后之名,但得皇后之實,享受的待遇規格早就是皇后的標準了。聰明的楊貴妃也許覺察到,既然已經達到了一個女人所能達到的極致,得到了天子的萬千寵愛,何必還去在乎皇后的名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