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飲湖上初晴後雨>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合集8篇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合集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理解本詩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詩中始終所表達的意境。

  2. 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詩,背誦本詩。

  3.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本詩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巧妙的構思描繪出西湖的風采神韻。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大家以前一定有過旅遊的經歷。那麼,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旅遊? 看見過哪些令你難忘的自然景觀?

  (明確: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絡自己的親身經歷,使他們能在頭腦中出現直觀的印象,同時鍛鍊他們對自然景物描寫的口頭表達能力)

  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它的景色異常秀美,吸引著國內外許多人來此參觀旅遊。其時,不僅是現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經聽聞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寫西湖的詩篇,詩的名字就叫——(生齊讀本詩題目:飲湖上初晴後雨 )作者是—— (蘇軾)

  二、理解詩句意思

  1. 讓學生先齊讀一遍,然後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詩歌的節奏。

  2. 讀懂詩意。給出五分鐘,請學生自己藉助註釋,準確解釋出全詩的意思。

  3. 找四位同學解釋全詩,教師在旁作指導,糾正解釋的不恰當之處。

  三、體會詩歌意境

  1. 這首詩描寫了西湖在哪些天氣狀態下的景象?(明確:分別描寫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時的景色。)請說出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2. 在描寫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中的景色之後,西湖的美景又使作者聯想到了什麼?(明確: 美女西施)在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3. 全文讀完,詢問學生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在學生回答後,教師介紹作者的寫作背景。當時蘇軾正在杭州任通判,遊覽了杭州的著名景觀西湖。詩人在西湖上飲酒遊覽,適逢天氣由晴轉雨,於是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天氣狀態下的婀娜多姿。)

  四、瞭解一些文學常識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一首描寫西湖景色的著名詩篇。詢問學生對作者蘇軾的瞭解,包括“三蘇”,唐宋八大家分別指什麼

  (明確: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唐宋八大家分別是: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韓愈,柳宗元 )

  五、教師總結全詩

  全詩語句優美,描寫生動。第一、二句是詩人的實寫,從初晴,雨後兩個角度描寫了西湖美好的景色。第三、四句是詩人的聯想,他把西湖比作春秋美女西施,形象地寫出了西湖的婀娜多姿之態,刻畫出了西湖的風采神韻。因此這首詩裡來被認為是吟詠西湖最出色的詩篇。也正因為本詩的出名,西湖也得了“西子湖”的美譽。

  六、作業佈置

  1. 找出本詩中的名句,反覆誦讀,用一兩句話寫出自己讀了這首詩後的感受。

  2 . 課外再去找找蘇軾的其他名詩,背誦,增加積累。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教學中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同時應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韻文的學習有一定難度,但他們有了一定的學詩經驗,會對本詩的學習、理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兒童特有的表現慾望、探究需要、被認可的需要,利於教者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

  設計理念: 以學生學習和活動方式結構課堂教學是本設計突出的理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積極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實踐。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的潛能。抓住兒童心理,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積累。滲透學習方法,促進學習實踐,激發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句情感,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4、在小組交流中,體驗合作的方法、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5、鞏固學習方法,豐富學習經驗,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切入,嘗試背詩,創設情境,欣賞畫面,引出新詩。

  [從與學生初次見面實際出發,挖掘學生的已有經驗,既鞏固了學生的知識,又為新課學習作好鋪墊。根據學生愛玩的心理特徵,創設情境,由欣賞畫面引出教學內容,營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習熱情,實現自然過渡。]

  二、師生商討,激發動機,滲透學法,組織合作,自主探究。

  [深入挖掘學生學詩經驗,幫助學生歸納梳理學詩方法,科學組織劃分小組角色,營造組際競賽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極大限度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方法自己定,小組自己組,任務自己分,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時間和空間的保障。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實踐當中。實現了方法的鞏固,促進學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師深入學習組中,及時瞭解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資訊,以便及時調整學習活動的程序或走向。]

  三、小組彙報,組際競爭,相互評價,理解內容,突出重點。

  [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組織學生彙報,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表達和評價的能力,促進合作能力的提高。透過彙報、補充、評價、點撥等活動,達成教學目標。]

  四、創設情境,引導讀背,加深感悟,增強體驗,提高能力。

  [透過多形式的讀書實踐,激發學生的想像,豐富學生的體驗,加深對詩句內容的感悟,以讀促思,昇華理解,促進語言積累,受到美的薰陶。]

  五、拓展學習,開發資源,引導創新,促進實踐,綜合發展。

  [透過背誦其它描寫風景的詩句,喚起學生的認知,激勵學生閱讀背誦更多的詩歌作品,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祖國傳統文化,促進認識積累,提高語文素養。同時引導學生把對西湖的瞭解和理解,結合自己蒐集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等彙編成冊---《我來帶你遊西湖》,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佈置完成研究性作業,指向課外,促進學生髮展。]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古詩。

  3、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

  2、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透過學習這首古詩你懂得了什麼?

  2、師小結.

  二、學習古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一)、初讀課文,讀準讀通詩句。

  1、師範讀,學生評一評。

  2、學生練讀,互評。

  3、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二)、精讀課文理解古詩

  1、複習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讞詩句,悟詩意。

  2、分級合作學習古詩,學生可以運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問題材與小組交流。解決不了的可以動筆記一記,方便在班上交流解決。

  3、學生彙報所得所感所疑。

  4、師邊小結邊板書。指導朗讀。

  三、回讀全詩,感受意境。

  四、擴充套件思維

  我們被詩人帶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會想到些什麼呢?

  五、指導背誦

  六、作業

  練習題

  1、你還知道那些關於西湖的詩篇?

  引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填寫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課後反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是寫西湖的景色,作者透過大膽的想象,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麗和奇妙。學習這首詩,主要是讓學生透過讀來體驗作者的感情,透過對詩中“美”的理解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美”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理解古詩的字、詞時,我幾乎把詩中所有的字、詞都拿來和學生分析了,在學生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很快就領會詩句的意思了。學生懂得詩句的意思後,就讓他們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然後一起分析,最後透過對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這首詩,體驗這首詩中的“美”。在理解題目時,我用提出質疑的辦法,來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我透過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驗詩句的“美”和領悟作者的感情,然後再有感情朗讀全詩,效果較更好。

  由於學生讀的機會較多,有較多的表現機會,課堂氣氛較活躍,整個效果比較好。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意,認識西湖自然的美;

  深入品味,感受詩人奇妙的觀察、想象和貼切的比喻;

  學習環境不同景物也不同的寫法。

  教學準備:

  1、課前佈置學生預習。

  2、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舊匯入,瞭解西湖

  1、匯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瞭解西湖嗎?請你們說說自己所知道的西湖美景好嗎?(請生談談自己眼中的西湖)聽了你的描述,我看到許多同學的眼中都充滿了對西湖的嚮往,那麼好吧,下面我就帶你們一起去欣賞一下西湖的美景!(課件出示西湖照片,相機介紹西湖景色。)

  2、師:看了這些圖片後,你有些什麼樣的感受?(請生談感受)宋朝大詩人蘇軾, 1071年至1074年在杭州任通判的時候,不是很忙,除了審案,便有很多時間在西湖中游玩,寫下了不少讚美西湖的詩歌,西湖也叫西子湖,提起這個名字的來歷,它是和蘇軾的一首描寫西湖的詩歌有關係的,今天我們就學習這首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板題)

  3、認識詩人:透過課前預習,你對蘇軾知多少?(生交流彙報)

  (課件出示: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故又名蘇東坡,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4、我想請一位同學為我們讀讀詩題(請三四個生讀),透過題目,你瞭解了一些什麼?

  生1:這首詩是詩人在湖上飲酒時作的。

  師:這做湖就是指“西湖”。你還了解了一些什麼?

  生2:飲酒時先是晴天,後來下了雨。

  二、讀解詩意,感受詩的語言美

  1、(課件出示詩文)下面請同學們聽範讀,注意他讀得節奏。(生交流彙報節奏,43、43、25、43)

  自由朗讀,讀出節奏。(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

  2、讀懂詩意。

  下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詩歌,看看從詩句中你讀懂了什麼?

  附註釋(課件出示):

  瀲灩:與水有關,所以是三點水。波光閃動的樣子。 空濛:雲霧迷茫的樣子。

  方好:正顯得美好。 亦:也。 西子:西施。

  3、誰來分享一下,你讀懂了什麼?

  生交流對詩文的理解,師總結: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上飲酒,開始天氣還是晴朗的,不大的功夫,竟陰了天,下起了雨,這樣,飲酒還沒有完,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於是詩人讚歎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它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變化萬千又顯出它另外的一番奇妙的景緻。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施,空濛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裝飾,瀲灩的水光是她濃豔的脂粉,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那天生的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三、理解詩人,感悟詩情之美

  1、請同學們結合剛才的理解,想象當時的情景,帶著詩人的情感再次讀讀詩句,仔細地品味詩人所描寫的景和抒發的情。

  2、師相機點撥:

  (1)學習前兩句:

  你感受到了什麼?

  ①你感受到詩人描寫了西湖什麼時候的景色?(生:晴天時和雨天時的景色。)

  ②那麼在不同環境下的西湖的景色又有什麼不同呢?(生:晴天像濃妝,雨天像淡抹。生自由談感受)

  ③詩人是怎麼描寫的?(生:水光瀲灩,山色空濛。引導學生用詩句回答)

  ④詩人又是怎樣評價這些景物的?(生:睛方好,雨亦奇。相機板書)

  ⑤你從中這六個字中感受到了什麼?

  生:西湖真是美呀,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都是那麼迷人。(自由發揮,抒發對西湖美的讚賞)

  ⑥你能加上自己的想象來描繪一下西湖晴天和雨天的美麗景色嗎?

  生自由發揮

  引導品味詩韻: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出西湖山光水色的美,晴天陽光明媚、波光粼粼,雨天氣宇紛飛,山色朦朧,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西湖的景色都是那樣的美妙,各具情態,詩人寫得具體,傳神,具有很高的藝術概括性,所以後來有人再評說,說從古到今多少描寫西湖的詩,全被這兩句給包含進去了,可見這兩句寫得是多麼的美。

  師:請同學們美美地讀讀這兩句吧!

  生齊讀。

  相機點評:這兩句要讀得美,就要讀得慢,要有停頓,給人以回味的餘地,尤其是“晴方好,雨亦奇”要讀得重一些,要讀出讚美的情感。

  指導朗讀:詩之美,美在音律動聽,美在語言優美,詩之美,美在詩情畫意,精練的14個字讓我們欣賞到西湖極致的美,就請大家伴著優美的音樂,自由再讀讀這兩句吧。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誰想來讀讀?(比賽讀)

  師引讀:初上西湖,晴空萬里,波光粼粼,在蘇軾眼中顯得那樣美麗,於是不由得發出感嘆:(水光瀲灩晴方好——生齊讀)南方的天總會下雨,微雨,輕雨,濛濛雨,牛毛細雨;也許是大雨,驟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罷都沒有澆滅詩人的遊興,在他眼裡,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聽他說:(山色空濛雨亦奇——生齊讀)

  誰再來試試?

  (2)學習後兩句:

  師引:這樣生動迷人的西湖,請你用上自己覺得最美的語言來描繪一下她的美?

  引導生用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寫西湖……

  大家不約而同地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看來你們和詩人都有同感,那麼詩人把西湖比作了什麼?

  生:比作了西子,也就是西施。

  課件出示介紹西施: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歷代美女之最。她是春秋末期越國人,姓施,名夷光,世居苧蘿山苧蘿村。苧蘿山現屬紹興諸暨市城關鎮。苧蘿有東、西兩村,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叫她“西施”。

  為什麼這樣比喻?

  生自由談看法,透過西施和西湖的對比,體會西湖的美。

  引導品味詩韻:詩人認為天地之間,人類最具有靈氣,人類之中西施最美,在前兩句描寫的基礎上詩人透過奇妙的想象,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西施的美是一種自然的美,不管怎麼打扮,都是那麼美,而西湖的美也是如此,無論氣候怎麼樣變化,都給人以美的享受,說它和西施一樣,同樣是天下的靈與美的極致,何況又經過或談妝或濃抹的精心打扮呢?

  讀到這裡我們不難看出,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喜歡西湖,讚美西湖的美。

  學到這,你還覺得蘇軾對於杭州,對於西湖的感情單單用一個 “喜愛”就能概括得了嗎?該用什麼詞來描述會更準確?

  生:熱愛、崇尚。

  師總結:是的,詩人這樣寫的目的正是要讚美西湖那自然的,不靠人功雕琢的美,表達了詩人崇尚自然美的思想感情,詩之美,在於詩人獨具匠心的描寫,在於奇妙的想象,只有李白才能想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也只有蘇軾才能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從這足見詩之偉大。一首詩讓一個地方名揚四海,這最是文化的魅力。蘇軾這個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後人的稱讚,從此西湖也被人們稱作西子湖了。

  指導朗讀:現在就請大家閉上眼睛一邊想象,一邊在心中再細細地品味一下這兩句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請生讀。(請你為我們讀讀這兩句——男生齊讀——女生齊讀)

  相機點評:這兩句中的“濃妝淡抹”要讀得舒緩,“總相宜”的“總”要強調,把詩人對自然美的崇尚讀出來。

  3、在朗讀的時候,要想象詩中的景物,把握住讚美的情感,透過重點詞語,把體會到的讀出來,下面就讓我們帶著詩人對西湖的深情來朗誦《飲湖上初晴後雨》。(配樂朗讀全詩)

  四、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美

  過渡:這精練的28個字,在你眼前呈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1、請用你最美的語言把你的所想表達出來。

  晴天時詩人只寫水,你還能想象到水以外的其他景色嗎,請用最簡潔的'詞語表達出來。

  讓我們欣賞一下西湖是不是和你想象中一樣美麗。(課件播放錄相)

  五、拓展學習,感受詩的魅力

  1、我聽到很多同學在欣賞時都不由的發出了讚歎,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西湖的古詩?

  2、老師這也有兩首關於西湖的詩,讓我們在他詩的魅力中再一次感受西湖之美。(課件出示詩歌)

  生自由品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蘇軾 [宋]楊萬里

  黑雲翻墨未遮山, 畢竟西湖六月中,

  白雨跳珠亂入船。 風光不與四時同。

  卷地風來忽吹散, 接天蓮葉無窮碧,

  望湖樓下水如天。 映日荷花別樣紅。

  3、總結:蘇軾與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詩情畫意只有蘇軾的才思豪情才能寫出她的美妙,而蘇軾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詩情畫意才能盡展出來。讓我們在音樂中再次朗誦《飲湖上初晴後雨》。

  4、除了西湖,你還知道哪些與“水”有關的古詩呢?

  生自由彙報。

  作業佈置:(任選一題)

  1、做一張有關“水”的詩詞手抄報。或蘇軾的詩詞手抄報。

  2、背誦《飲湖上初晴後雨》。

  板書: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晴——方好

  比西子——總相宜

  雨——亦奇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理解詩的內容和情感,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1、課前佈置學生預習。

  2、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瞭解詩人蘇軾

  1、說說你知道的中國古代詩人蘇軾。

  2、瞭解詩人蘇軾。(知道詩人蘇軾蘇軾嗎?請知道的小朋友介紹)(1071年至1074年,這三年間蘇軾在杭州任通判,他不是很忙,除了審案,便有很多時間在西湖中游玩。)

  3、課題意思理解。(那天他又一次來西湖遊玩,詩人蘇軾就是詩人蘇軾,每次的遊玩都會帶給他不同的感受,這回他寫下了——,板示課題,齊讀課題,說說讀懂了什麼?)(還想從詩中瞭解什麼?)

  二、讀解詩意,感受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1、學生自由朗讀,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請默讀詩,藉助註釋,讀懂詩的意思。(提出自學要求)

  2、交流詩意。(學了之後你讀懂了哪個詞?哪句詩?我們來交流一下)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水光瀲灩、方、山色空濛、亦)

  晴天時詩人蘇軾只寫水,你還能想象到水以外的其他景色嗎?(請用最簡潔的詞語表達出來。)

  杭州原來是越國之地,屬於江南水鄉,南方的天總會下雨,下怎樣的雨?微雨,輕雨,濛濛雨,牛毛細雨;也許是大雨,驟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罷都沒有澆滅詩人蘇軾的遊興,在他眼裡,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聽他說:“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欲、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與西子的相似之處)

  詩之美,在於詩人蘇軾獨具匠心的描寫,在於奇妙的想象,只有李白才能想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只有蘇軾才能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當初西湖與西子的名字的相似只是偶然巧合,但今天,西湖也叫西子湖,從這足見詩之偉大。

  三、理解詩人蘇軾,感悟詩情之美

  1、讀到這裡你覺得詩人蘇軾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介紹詩人蘇軾與西湖的故事,加深學生對詩的感情的理解。)

  2、讓我們帶著這種深情來朗誦《飲湖上初晴後雨》。

  四、拓展學習,感受詩的魅力

  1、讓我們在蘇軾的詩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上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一)

  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2、總結

  蘇軾與西湖是密不可分的,當年的蘇軾哼著小曲,品著小酒,在杭州的山水間流連忘返,西湖詩情畫意只有蘇軾的才思豪情才能寫出她的美妙,而蘇軾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詩情畫意才能盡展出來。讓我們在音樂中再次朗誦《飲湖上初晴後雨》。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古詩的意境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巧妙的構思描繪出西湖的風采神韻。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領匯入1、同學們,大家以前一定有過旅遊的經歷。那麼,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旅遊?看見過哪些令你難忘的自然景觀?

  2、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它的景色異常秀美,吸引著國內外許多人來此參觀旅遊。其時,不僅是現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經聽聞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寫西湖的詩篇,詩的名字就叫——(生齊讀本詩題目:飲湖上初晴後雨)作者是——(蘇軾)

  二、讀解詩意,感受詩的語言美

  1、學生自由朗讀,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讀出節奏。)

  2、讀懂詩意。請默讀詩,藉助註釋,讀懂詩的意思。

  三 、理解詩人,感悟詩情之美

  1、讀到這裡你覺得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詩人與西湖的故事,加深學生對詩的感情的理解。

  2、讓我們帶著這種深情來朗誦《飲湖上初晴後雨》。

  四 、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美 1、配樂朗誦,學生聽後討論。

  2、南方的天總會下雨,下怎樣的雨?微雨,輕雨,濛濛雨,牛毛細雨;也許是大雨,驟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罷都沒有澆滅詩人的遊興,在他眼裡,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聽他說:“山色空濛雨亦奇”。帶著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誦這首詩。

  五、拓展學習,感受詩的魅力

  1、讓我們在蘇軾的詩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上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一)

  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2、總結:蘇軾與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詩情畫意只有蘇軾的才思豪情才能寫出她的美妙,而蘇軾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詩情畫意才能盡展出來。讓我們在音樂中再次朗誦《飲湖上初晴後雨》。

  六、作業:(任選一題)

  1、做一張蘇軾的詩詞手抄報。或有關西湖的詩詞手抄報。

  2、寫一篇學習本課的感想。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教學中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同時應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韻文的學習有一定難度,但他們有了一定的學詩經驗,會對本詩的學習、理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兒童特有的表現慾望、探究需要、被認可的需要,利於教者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

  設計理念:

  以學生學習和活動方式結構課堂教學是本設計突出的理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積極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實踐。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的潛能。抓住兒童心理,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積累。滲透學習方法,促進學習實踐,激發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句情感,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4、在小組交流中,體驗合作的方法、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5、鞏固學習方法,豐富學習經驗,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切入,嘗試背詩,創設情境,欣賞畫面,引出新詩。

  二、師生商討,激發動機,滲透學法,組織合作,自主探究。

  三、小組彙報,組際競爭,相互評價,理解內容,突出重點。

  四、創設情境,引導讀背,加深感悟,增強體驗,提高能力。

  五、拓展學習,開發資源,引導創新,促進實踐,綜合發展。

  [透過背誦其它描寫風景的詩句,喚起學生的認知,激勵學生閱讀背誦更多的詩歌作品,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祖國傳統文化,促進認識積累,提高語文素養。同時引導學生把對西湖的瞭解和理解,結合自己蒐集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等編輯成冊---《我來帶你遊西湖》,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佈置完成研究性作業,指向課外,促進學生髮展。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教材根據單元主題“水”選編了《浪淘沙》和《飲湖上初晴後雨》兩首古詩。第一首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作為實際主義詩人,他既用恢宏的筆觸形象再現了海面的壯美廣博,又用寥寥數語描寫了海上的變化,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第二首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蘇軾,他用細膩的筆調,描寫了寧靜素雅、美侖美奐的西湖景緻。此詩寫於公元1073年,描寫了西湖剛晴又雨時富於魅力的美景。晴天裡的西湖波光閃閃,旖旎可愛,濛濛雨天的山色,同樣嫵媚動人。她宛如那美麗的西施,不論怎麼打扮都是那麼動人。詩人的想象新奇,寫出了西湖的神采和韻味。

  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市區小學,學生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接觸過不少古詩,加之上學期我們開展的“古詩文誦讀競賽”,提高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很多學生能夠透過誦讀、藉助工具書對古詩有初步的感悟,但也存在極大的差別。作為在海邊長大的小朋友,對大海十分熟悉,但對西湖卻缺少形象的感受,教學本課時需要教師有針對性的製作課件。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並能做到正確書寫、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兩首古詩。

  3.感受兩首詩的不同風格,積累與水有關的古詩。

  4.情感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西湖美麗的風景圖片併為朗誦配音)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瞭解唐朝詩人白居易和宋朝詩人蘇軾的生平,收集、背誦學過的他們寫的詩。

  一、導遊介紹,激趣匯入

  1.談話:假期中,我們班的×××同學在家人的帶領下到杭州的西湖遊玩,那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就請他來當導遊帶我們一起去遊覽一番。(學生邊介紹邊出示課件,帶領學生領略西湖的美麗風光)

  西湖美嗎?從你們專注的眼神,驚異的表情,老師已經感受到了。面對西湖的山光水色,我們只感到語言的貧乏,可古時候的詩人們,卻能用寥寥數語勾勒出西湖的美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瞭解他嗎?(交流蘇軾的資料)

  (出示多媒體課件)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績,對後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

  3.理解題目: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不大功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於是詩人揮筆寫下了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

  你現在能明白題目的意思了嗎?(指名解題,注意調整詞序:“飲湖上”應為“湖上飲”,題目可調整為“雨後初晴湖上飲”,把省略的區域性補充完整,意思是雨後初晴(在)西湖上飲(酒)時(看到的景象))

  4.過渡:900多年來,此詩婦孺皆能成誦,成為詠西湖詩中的名篇,為什麼人們最喜歡這首詩呢?讓我們先來讀一讀吧。

  二、質疑解疑,理解詩意

  1.學生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糾正字音和不恰當的停頓。

  3.學生自讀、質疑,將不懂的詞、句標出。

  4.學生自讀感悟。鼓勵學生藉助工具書、結合西湖美景圖片瞭解詩文大意。

  5.小組交流學習體會:學會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6.集體交流不理解之處。(注意“瀲灩”、“空濛”、“西子”、“總相宜”的意思)

  三、吟誦品讀,深入感悟

  1.(課件出示古詩的前兩句)指名讀,談感受。

  2.從這兩句詩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樣的?用自身的語言描述。(領略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美。)

  3.體會作者看到這般美景的心情。指導學生朗讀,建議放慢語速去讀。

  4.學生練習,指名讀,範讀,齊讀。

  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麗,不由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個美女西施,發出如此感慨。

  6.(課件出示古詩後兩句)指名讀。為什麼作者拿西施來比西湖呢?(學生首先會想到兩者都有個“西”字,更要引導學生理解兩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無論是化淡妝穿素衣,還是塗濃妝穿錦衣,總是美麗迷人。西湖無論是晴天的波光盪漾,還是雨天的迷濛山色,都讓人流連忘返。還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時期的越國人。那時越國的地域與後來和現在所稱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當。杭州和西湖正處在西施的故鄉一帶。蘇軾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並拿她來與西湖相比。)

  7.因為這巧妙的比喻,使這兩句詩成為傳世名句;也因為這傳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感受這美妙的詩句。

  有感情地朗讀最後兩句。

  8.小結:寥寥數語卻能勾畫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來,人們每每來到西湖都要吟誦這優美的詩句。讓我們也來回味一下,配樂(如《平湖秋月》)朗誦古詩,並配以西湖優美畫面。

  四、總結學法

  (課件出示:質疑解疑,理解詩意;吟誦品讀,深入感悟)

  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第二首描寫大海景象的古詩《浪淘沙》,

  五、學習《浪淘沙》

  1.瞭解作者:白居易是唐朝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是一位偉大的實際主義詩人,詩經常狀物抒情,表達深刻含義,讓我們看看作者借這首詩來告訴我們什麼。

  2.自主、合作學習古詩。

  學生藉助工具書,自讀理解,遇到困難在學習小組中一起交流、啟發,對於“淘不住”“遂令”等詞語,教師要給予講解。

  教師巡視,關注後進學生,參與小組交流之中,查詢問題,適時點撥。

  3.集體交流學習情況:指名讀一讀詩,學生用自身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品味“遂令東海變桑田”蘊含的深刻道理。

  4.有感情的朗誦古詩。

  六、比較兩首詩的不同風格

  說說自身喜歡的原因,並有感情地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七、作業:(第二課時完成)

  1.蒐集與“水”有關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