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教學中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同時應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韻文的學習有一定難度,但他們有了一定的學詩經驗,會對本詩的學習、理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兒童特有的表現慾望、探究需要、被認可的需要,利於教者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
設計理念:
以學生學習和活動方式結構課堂教學是本設計突出的理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積極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實踐。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的潛能。抓住兒童心理,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積累。滲透學習方法,促進學習實踐,激發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句情感,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4、在小組交流中,體驗合作的方法、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5、鞏固學習方法,豐富學習經驗,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切入,嘗試背詩,創設情境,欣賞畫面,引出新詩。
[從與學生初次見面實際出發,挖掘學生的已有經驗,既鞏固了學生的知識,又為新課學習作好鋪墊。根據學生愛玩的心理特徵,創設情境,由欣賞畫面引出教學內容,營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習熱情,實現自然過渡。]
二、師生商討,激發動機,滲透學法,組織合作,自主探究。
[深入挖掘學生學詩經驗,幫助學生歸納梳理學詩方法,科學組織劃分小組角色,營造組際競賽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極大限度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方法自己定,小組自己組,任務自己分,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時間和空間的保障。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實踐當中。實現了方法的鞏固,促進學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師深入學習組中,及時瞭解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資訊,以便及時調整學習活動的程序或走向。]
三、小組彙報,組際競爭,相互評價,理解內容,突出重點。
[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組織學生彙報,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表達和評價的能力,促進合作能力的提高。透過彙報、補充、評價、點撥等活動,達成教學目標。]
四、創設情境,引導讀背,加深感悟,增強體驗,提高能力。
[透過多形式的讀書實踐,激發學生的想像,豐富學生的體驗,加深對詩句內容的感悟,以讀促思,昇華理解,促進語言積累,受到美的薰陶。]
五、拓展學習,開發資源,引導創新,促進實踐,綜合發展。
[透過背誦其它描寫風景的詩句,喚起學生的認知,激勵學生閱讀背誦更多的詩歌作品,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祖國傳統文化,促進認識積累,提高語文素養。同時引導學生把對西湖的瞭解和理解,結合自己蒐集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等彙編成冊---《我來帶你遊西湖》,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佈置完成研究性作業,指向課外,促進學生髮展。]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古詩的意境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巧妙的構思描繪出西湖的風采神韻。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領匯入1、同學們,大家以前一定有過旅遊的經歷。那麼,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旅遊?看見過哪些令你難忘的自然景觀?
2、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它的景色異常秀美,吸引著國內外許多人來此參觀旅遊。其時,不僅是現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經聽聞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寫西湖的詩篇,詩的名字就叫——(生齊讀本詩題目:飲湖上初晴後雨)作者是——(蘇軾)
二、讀解詩意,感受詩的語言美
1、學生自由朗讀,指名讀。(指導學生讀準,讀出節奏。)
2、讀懂詩意。請默讀詩,藉助註釋,讀懂詩的意思。
三 、理解詩人,感悟詩情之美
1、讀到這裡你覺得詩人對西湖有著怎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詩人與西湖的故事,加深學生對詩的感情的理解。
2、讓我們帶著這種深情來朗誦《飲湖上初晴後雨》。
四 、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美 1、配樂朗誦,學生聽後討論。
2、南方的天總會下雨,下怎樣的雨?微雨,輕雨,濛濛雨,牛毛細雨;也許是大雨,驟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罷都沒有澆滅詩人的遊興,在他眼裡,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聽他說:“山色空濛雨亦奇”。帶著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誦這首詩。
五、拓展學習,感受詩的魅力
1、讓我們在蘇軾的詩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上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一)
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2、總結:蘇軾與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詩情畫意只有蘇軾的才思豪情才能寫出她的美妙,而蘇軾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詩情畫意才能盡展出來。讓我們在音樂中再次朗誦《飲湖上初晴後雨》。
六、作業:(任選一題)
1、做一張蘇軾的詩詞手抄報。或有關西湖的詩詞手抄報。
2、寫一篇學習本課的感想。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教材根據單元主題“水”選編了《浪淘沙》和《飲湖上初晴後雨》兩首古詩。第一首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作為實際主義詩人,他既用恢宏的筆觸形象再現了海面的壯美廣博,又用寥寥數語描寫了海上的變化,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第二首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蘇軾,他用細膩的筆調,描寫了寧靜素雅、美侖美奐的西湖景緻。此詩寫於公元1073年,描寫了西湖剛晴又雨時富於魅力的美景。晴天裡的西湖波光閃閃,旖旎可愛,濛濛雨天的山色,同樣嫵媚動人。她宛如那美麗的西施,不論怎麼打扮都是那麼動人。詩人的想象新奇,寫出了西湖的神采和韻味。
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市區小學,學生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接觸過不少古詩,加之上學期我們開展的“古詩文誦讀競賽”,提高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很多學生能夠透過誦讀、藉助工具書對古詩有初步的感悟,但也存在極大的差別。作為在海邊長大的小朋友,對大海十分熟悉,但對西湖卻缺少形象的感受,教學本課時需要教師有針對性的製作課件。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並能做到正確書寫、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兩首古詩。
3.感受兩首詩的不同風格,積累與水有關的古詩。
4.情感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西湖美麗的風景圖片併為朗誦配音)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瞭解唐朝詩人白居易和宋朝詩人蘇軾的生平,收集、背誦學過的他們寫的詩。
一、導遊介紹,激趣匯入
1.談話:假期中,我們班的×××同學在家人的帶領下到杭州的西湖遊玩,那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就請他來當導遊帶我們一起去遊覽一番。(學生邊介紹邊出示課件,帶領學生領略西湖的美麗風光)
西湖美嗎?從你們專注的眼神,驚異的表情,老師已經感受到了。面對西湖的山光水色,我們只感到語言的貧乏,可古時候的詩人們,卻能用寥寥數語勾勒出西湖的美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瞭解他嗎?(交流蘇軾的資料)
(出示多媒體課件)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績,對後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
3.理解題目: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不大功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於是詩人揮筆寫下了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
你現在能明白題目的意思了嗎?(指名解題,注意調整詞序:“飲湖上”應為“湖上飲”,題目可調整為“雨後初晴湖上飲”,把省略的區域性補充完整,意思是雨後初晴(在)西湖上飲(酒)時(看到的景象))
4.過渡:900多年來,此詩婦孺皆能成誦,成為詠西湖詩中的名篇,為什麼人們最喜歡這首詩呢?讓我們先來讀一讀吧。
二、質疑解疑,理解詩意
1.學生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糾正字音和不恰當的停頓。
3.學生自讀、質疑,將不懂的詞、句標出。
4.學生自讀感悟。鼓勵學生藉助工具書、結合西湖美景圖片瞭解詩文大意。
5.小組交流學習體會:學會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6.集體交流不理解之處。(注意“瀲灩”、“空濛”、“西子”、“總相宜”的意思)
三、吟誦品讀,深入感悟
1.(課件出示古詩的前兩句)指名讀,談感受。
2.從這兩句詩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樣的?用自身的語言描述。(領略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讚美。)
3.體會作者看到這般美景的心情。指導學生朗讀,建議放慢語速去讀。
4.學生練習,指名讀,範讀,齊讀。
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麗,不由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個美女西施,發出如此感慨。
6.(課件出示古詩後兩句)指名讀。為什麼作者拿西施來比西湖呢?(學生首先會想到兩者都有個“西”字,更要引導學生理解兩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無論是化淡妝穿素衣,還是塗濃妝穿錦衣,總是美麗迷人。西湖無論是晴天的波光盪漾,還是雨天的迷濛山色,都讓人流連忘返。還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時期的越國人。那時越國的地域與後來和現在所稱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當。杭州和西湖正處在西施的故鄉一帶。蘇軾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並拿她來與西湖相比。)
7.因為這巧妙的比喻,使這兩句詩成為傳世名句;也因為這傳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感受這美妙的詩句。
有感情地朗讀最後兩句。
8.小結:寥寥數語卻能勾畫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來,人們每每來到西湖都要吟誦這優美的詩句。讓我們也來回味一下,配樂(如《平湖秋月》)朗誦古詩,並配以西湖優美畫面。
四、總結學法
(課件出示:質疑解疑,理解詩意;吟誦品讀,深入感悟)
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第二首描寫大海景象的古詩《浪淘沙》,
五、學習《浪淘沙》
1.瞭解作者:白居易是唐朝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是一位偉大的實際主義詩人,詩經常狀物抒情,表達深刻含義,讓我們看看作者借這首詩來告訴我們什麼。
2.自主、合作學習古詩。
學生藉助工具書,自讀理解,遇到困難在學習小組中一起交流、啟發,對於“淘不住”“遂令”等詞語,教師要給予講解。
教師巡視,關注後進學生,參與小組交流之中,查詢問題,適時點撥。
3.集體交流學習情況:指名讀一讀詩,學生用自身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品味“遂令東海變桑田”蘊含的深刻道理。
4.有感情的朗誦古詩。
六、比較兩首詩的不同風格
說說自身喜歡的原因,並有感情地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七、作業:(第二課時完成)
蒐集與“水”有關的古詩。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古詩。
3、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
2、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透過學習這首古詩你懂得了什麼?
2、師小結。
二、學習古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一)、初讀課文,讀準讀通詩句。
1、師範讀,學生評一評。
2、學生練讀,互評。
3、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二)精讀課文理解古詩
1、複習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讀詩句,悟詩意)
2、分組合作學習古詩,學生可以運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問題與小組交流。解決不了的可動筆記一記,方便在班上交流解決。
3、學生彙報所得所感所疑。
4、師邊小結邊板書。
5、指導朗讀。
三、回讀全詩,感受意境。
四、擴充套件思維
我們被詩人帶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會想此什麼呢?
五、指導背誦
六、作業
根據你對詩意的理解把西湖的美景畫下來。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古詩。
3、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
2、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透過學習這首古詩你懂得了什麼?
2、師小結.
二、學習古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一)、初讀課文,讀準讀通詩句。
1、師範讀,學生評一評。
2、學生練讀,互評。
3、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二)、精讀課文理解古詩
1、複習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讞詩句,悟詩意。
2、分級合作學習古詩,學生可以運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問題材與小組交流。解決不了的可以動筆記一記,方便在班上交流解決。
3、學生彙報所得所感所疑。
4、師邊小結邊板書。指導朗讀。
三、回讀全詩,感受意境。
四、擴充套件思維
我們被詩人帶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會想到些什麼呢?
五、指導背誦
六、作業
練習題
1、你還知道那些關於西湖的詩篇?
引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填寫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課後反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是寫西湖的景色,作者透過大膽的想象,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麗和奇妙。學習這首詩,主要是讓學生透過讀來體驗作者的感情,透過對詩中“美”的理解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美”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理解古詩的字、詞時,我幾乎把詩中所有的字、詞都拿來和學生分析了,在學生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很快就領會詩句的意思了。學生懂得詩句的意思後,就讓他們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然後一起分析,最後透過對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這首詩,體驗這首詩中的“美”。在理解題目時,我用提出質疑的辦法,來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我透過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驗詩句的“美”和領悟作者的感情,然後再有感情朗讀全詩,效果較更好。
由於學生讀的機會較多,有較多的表現機會,課堂氣氛較活躍,整個效果比較好。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能背誦。訓練學生自我感悟詩句意思的能力。
3、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4、透過理解詩句,感受自然之美,語言文字之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提高鑑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瞭解古詩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匯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發想象:請同學們仔細聆聽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景象,這使你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3、遷移匯入:詩歌和音樂一樣,它們的美需要我們用心去想象、感受、體會。提起這首詩的作者蘇軾,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你願意讀讀他的詩歌嗎?(學生可以朗讀、背誦、或用歌唱等多種形式來彙報,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吟唱《水調歌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對蘇軾的瞭解。)
4、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欣賞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教師範讀。
二、引導自學,學有所得。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學古詩的方法,再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學習。學生交流自己設計的學習方法。
2、教師推薦學法,
(1)熟讀中理解題意、詩意。
(2)藉助字典、資料來理解題意、詞意,講出重點詞的意思。
(3)由詞到句串講詩意。
(4)熟讀成誦。
(5)提出疑問,合作解決。
3、學生自學、教師參加入學習小組中,適時引導。
4、學生進行自學彙報:教師在彙報環節中主要起到引領作用,使學生彙報有序進行。可以先朗誦古詩,然後彙報題意,再講詞意詩意。
教師提出認真聽取他人彙報的要求:
(1)學會聆聽,找出優點。
(2)不足之處,加以補充。
(3)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三、欣賞古詩,體會意境。
1、過渡:剛才我們初步透過學習這首古詩,瞭解這首詩的大意,但如果我們想領略其中的美,還遠遠不夠,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對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師提出詩歌審美三法:
第一法:讀中感受詩歌韻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詩歌畫面美。
第三法:用心體會詩歌意境美。
4、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5、進行審美收穫的彙報交流。
(1)學生彙報透過劃停頓,標重讀,來朗讀詩歌感受到韻律美。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各種形式,來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學生彙報透過想象看到的美麗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喜歡錶達的同學說說這裡的山、水、雨是怎麼樣的美麗。喜歡畫畫的同學來畫畫西湖晴雨時不同的景象,從而感受畫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課件出示:美女西施)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體會濃妝與淡妝兩種不同風格的美,同時教師要滲透正確的審美思想,使學生從小樹立起正確的審美價值觀。
引導學生質疑:為什麼詩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課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時兩種不同的風光)
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聯想,體會作者用西子的兩種美麗來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體會情感。
空濛的山,閃動光影的水,迷濛細雨構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體會到什麼樣的意境呢,你想說些什麼。
再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詩人的感受——飽含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這時可以適時補充:杭州是蘇軾的第二故鄉,他深受百姓愛戴,所以對西湖有著特殊的愛戀之情。
(5)有感情的配樂朗讀。
四、課外延伸:朗讀描寫西湖的詩詞。
五、師生互相交流學習的收穫。
板書設計:
飲湖上初晴後雨
西湖晴:水——瀲灩
雨:山——空濛比西子(嬌豔、迷人)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瞭解詩句的大概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透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課件
學生準備:
課前蒐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蒐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古詩是我國文學的一朵奇葩,學會古詩對我們有很大的用處。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學們也學過不少古詩了,誰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一、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板書詩題,學生齊讀課題。
2、(課件出示整首古詩)齊讀古詩,整體感知。
師問:你們知道古詩是描寫什麼地方的嗎?(西湖)
3、學生介紹杭州西湖。
4、觀看西湖的美景,老師補充介紹西湖。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西湖就像鑲嵌在杭州城西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自唐代以來就遠近聞名,許多文人墨客在這裡飲酒賞景,吟詩作賦,而“蘇堤春曉”、“曲苑風荷”、“雷峰夕照”等等本身就是一首首優美的詩,一幅幅多彩的畫!
下面,我們就乘坐小船和蘇軾一起去欣賞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讀詩句。
1、詩的題目是(《飲湖上初晴後雨》),透過詩題,你讀懂了什麼?(a、天氣變化——初晴後雨;b、地點——湖上舟中;c、幹什麼——飲酒聊天)誰能連起來說一說。
2、根據提示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說詩題的意思。
3、教師小結:瞭解了詩題是我們學習古詩的第一步,蘇軾寫詩信手拈來,跟大家寫日記似的,常常在題目中介紹一些寫詩時的背景,理解了詩題,我們再來讀一讀。
4、現在,請大家邊讀古詩邊看註釋,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詩寫的是初晴,哪句寫的是後雨。
初晴——水光瀲灩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
後雨——山色空濛雨亦奇(雨天的西湖朦朦朧朧)
三、品讀詩句。
1、短短兩句詩,兩幅神奇的畫卷就在我們眼前出現了。先讓我們來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瀲灩晴方好
(1)在這句詩中哪個詞用得很美?(瀲灩)瀲灩是甚麼意思?
(2)瀲灩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波光粼粼,波光閃閃,波光閃動,湖水盪漾,浮光躍金,湖水耀金……)我們一起來積累這些詞語。
(3)是什麼讓西湖水面波光閃動?(太陽)想像一下,假如你現在就在西湖的遊船上,明媚的陽光照耀著整個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麼特點?(西湖的水在陽光下更加透徹,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陽光下彷彿披上了一層碎金;西湖的魚兒歡快地舞蹈,一躍而起,彷彿穿了一身金縷衣;西湖的荷花和荷葉更加鮮豔了……)這樣的畫面很美!我們試著把這種美的感覺讀進去看,請大家自由地讀讀古詩。
(4)學生試讀。
2、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裡這樣鮮豔明媚,如果你就是蘇軾,你會怎樣吟誦這句詩?(評價:你的心情是愉快的!你的心情就如同這明媚的陽光!我聽出來了,你的吟誦是發自內心的!)面對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們一起來陶醉地讚美——水光瀲灩晴方好!
(1)面對這樣美麗的湖光山色,請你用一個字來讚歎。(好!美!妙!奇!……)詩人怎麼表達?(方好)
(2)老師用了查字典的方法來理解這個“方”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字典上關於“方”的解釋。①正直;②正當,恰好;③一種形狀。請大家選擇一下。
(3)是怎樣的景緻讓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處?晴天的西湖能不能少這一抹陽光?能不能少西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這晴日裡的西湖讓世人從心底說出了——水光瀲灩晴方好!(齊)
3、正當詩人和友人陶醉在這明媚鮮豔的西湖山水之中時,突然下起了濛濛細雨,幾條細線般的雨絲斜斜地飄進湖中,飄在臉上。
(1)你想用什麼詞語來表達你的感受?(朦朦朧朧)
(2)這朦朧迷茫的景象用詩句中的一個詞語就是(山色空濛)。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濛雨亦奇
(3)同學們請閉上眼睛,一陣濛濛細雨,灑落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之中,這時的山,這時的水,這時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可以用一個字表達?(奇)是啊,這是一種奇妙,也是一種奇特,更是一種神奇,你能把這種感覺讀進詩中嗎?
(4)學生練讀,互評。
(5)因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
因為有雨,西湖的小橋更加秀美;
因為有雨,西湖的小草更加嬌嫩;
(6)師引讀:
當蘇軾看見柳枝在細雨的滋潤下更加柔美,不禁讚歎道:山色空濛雨亦奇;
當蘇軾看見小橋在細雨的沐浴下更加柔美,不禁讚歎道:山色空濛雨亦奇;
當蘇軾看見小草在細雨的澆灌下更加柔美,不禁讚歎道:山色空濛雨亦奇;
在晴朗的日子裡,你來到西湖邊,不禁會吟誦起:水光瀲灩晴方好。
在下雨的日子裡,你來到西湖邊,不禁會吟誦起:山色空濛雨亦奇
4、領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詩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兩種美,真是高興。難怪蘇軾會讚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這時他由西湖想到了什麼(誰)?(西子)西子是誰?(西施)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3)插入圖片和資料,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老師補充的有關西施的小材料。(材料補充: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位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傳說西施在河邊洗衣,魚兒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後都忘記了遊動,沉了下去。)
(4)透過材料,西施你讀到了西施是怎樣的美麗?(生答)所以我們誇讚一位美麗的女子常常說她有沉魚落雁之美。
5、淡妝濃抹總相宜。
(1)從古詩當中找一找詩人是怎樣讚美西施的,哪一句?(淡妝濃抹總相宜)
(2)淡妝濃抹是幾種裝扮,有什麼特點?(淡妝素雅,濃抹鮮明豔麗)舞臺上那些漂亮的演員們鮮豔的妝扮是(濃抹)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妝扮叫做(淡妝)。(看圖說一說)
(3)西施化濃妝美不美?化淡妝呢?不化妝呢?為什麼?(大自然所賦予她天生的美)詩中那些字最能表現她無論什麼時候都美的特質?(總相宜)
(4)淡妝適合西施,濃抹也適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論淡妝還是濃抹都適合。男生,我們來誇一誇西施的美——淡妝濃抹總相宜。
(5)這句話僅僅在讚美西子麼?(還在讚美西湖)誰讀懂了這句話,說一說這句話什麼意思?(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濃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妝,不管晴天雨天都適合西湖)
(6)引讀:女生,我們一起來讚一讚這美麗的西湖,看似說西子,實際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瀲灩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濃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濛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妝)一天之中,詩人看到了西湖濃抹的美,領略到西湖淡妝的奇妙,想到這裡,詩人不禁讚歎——(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7)這個比喻得到後世公認,從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所以當他想到將西湖比作西子這一奇妙而貼切的比喻時,他是那麼欣喜得意,我們要這樣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詩人深深地陶醉了,我們也醉了,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8)同學們,你們想親自去領略西湖的美嗎?雖然我們現在不能去那美麗的西子湖畔,但是詩的美還在於奇妙的想象,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時空,隨著蘇軾再次暢遊西湖吧!
四、朗讀拓展。
1、這首詩是詩人第一次到杭州時所作的,當他第一次見到這人間天堂的奇景的時候,你們猜猜,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帶著這樣的心情,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2、蘇軾喜歡西湖,更喜歡用詩來寫西湖,這裡流下了他許多的詩、墨寶。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望湖樓醉書》。
(1)出示詩歌,生自由讀
(2)這是什麼樣的天氣,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風大雨急的西湖驟雨圖)
3、小結: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讓美麗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氣中盡顯風姿,在詩人心中留下了永恆的畫卷,也讓我們跟隨者這位最愛西湖的詩人度過了一段難忘的西湖之行,現在我們要和它說再見了,讓我們把這幅畫映在腦海中,悄悄地帶走吧!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8
教學理念:
以重點詞句“總相宜”為突破口,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展開教學。引導質疑,先引出對“總相宜”的理解,再圍繞作者為什麼會發出“總相宜”的讚歎為基點展開討論學習,最後迴歸提升對“總相宜”的感悟,進而理解全詩。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覆品讀,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五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是一首讚美西湖美景的著名詩篇。短短四句詩,包含了西湖的種種美景。在詩人筆下,西湖勝景千姿百態,任何情況下都是那麼可愛,具有永久的魅力。
學生分析:
打從一年級開始,班裡的學生就很喜歡朗讀背誦簡短的古詩文,在朗讀中或多或少也能感悟古詩描繪的畫面。可是在吟讀上,學生很難進入作者的意境,因此感悟比較膚淺,所謂的感情朗讀只是浮於表面。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背誦古詩,會寫“亦、妝”兩字。
2、理解古詩,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進入意境朗誦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古詩,體會作者的心情。
教學準備:西湖景色的課件圖、寫有句式小掛板、音樂磁帶
教學流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聯絡生活引入
師:我們壺鎮區的生活用水一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周邊的大水庫起了很大的作用,誰來說說你看到的水庫是什麼樣子?
生:大、美
2、談話揭示課題
師:今天老師就帶領你們去遊覽另一個水的世界
(出示掛圖介紹:這是我們浙江省的杭州西湖)
師:西湖美嗎?面對西湖的美麗景色,我們的小朋友往往無法用語言拿來表達,可古代有一位詩人卻只用了寥寥數語就把西湖的美麗表達得淋漓盡致,今天我們來學習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的大作(出示課題)
3、組織讀課題(個別讀、集體讀)
二、讀通古詩,理解詩句
1、組織讀古詩
自由讀——個別讀(隨機糾正)
讀詩中指導書寫“亦、妝”。(亦:師示範寫,組織書空寫,再再在田字格邊寫一個。妝:組詞,說說後半個為什麼是個“女”字並指導書寫)
個別評價語:
吐字清晰,發音正確。有誰還願意讀讀。
讀得很流利!
讀得很有節奏!誰再來讀讀!
2、引導朗讀感悟
聽得出,大家剛才都在讀上下了一番工夫,很好!對於詩中,你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引出對“總相宜”的理解)
預設內容:
生:“總相宜”是什麼意思?
師:哪位小朋友願意幫助她理解?
生:總是那麼美好,恰到好處。
師:詩人看見了什麼美景,發出了這樣的讚歎,讓我們一起來再讀讀他的詩吧!
生:詩人看見了晴天的美麗景色。
師:還看見了什麼?
生:山的景色?
師:什麼天氣山的景色?
生:雨天
師:你哪裡看出晴天和雨天是美麗的?請讀出來給大家聽聽好嗎?
評議:很美 我還想聽,請你再來一次
還感覺不到美 再來一次
師:再讀讀這個句子,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水波閃動)水波怎麼會閃動?(由於陽光的照耀)從哪個詞看出來?(水光瀲灩)請你來讀讀這個詞
誰來說說平時在哪裡看到過“水光瀲灩”的樣子?請你把你看到的感受讀出來。(請幾名學生個別讀)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9
一、課前談話
1、師:同學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那些地方?你們知道“人間天堂”指的是哪裡嗎?“人間天堂”是說什麼意思呢?
2、你們想欣賞一下西湖的風光嗎?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西湖之旅吧!(出示課件)
二、創設情境,引出新詩,介紹作者
1、師:西湖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的,西湖的確很美,在宋代詩人蘇軾的筆下更是美得獨特。板書“蘇軾”)
2、師:蘇軾曾在杭州做官,他寫了一首描寫西湖景色的詩,這首詩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3、誰能簡單地介紹一下作者蘇軾?
4、再讀、解題:
5、過渡: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各是什麼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古詩,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認識生字,讀通讀順,讀出節奏
1、學生自由讀詩。強調注意課文中注音的生字的讀音及寫法。
2、師:講解生字
3、師:詩之美,美在語言優美,美在音律動聽,這首詩在哪裡停頓是合適的?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用小斜槓畫一畫。
4、學生彙報,師課件演示。
5、齊讀。
四、滲透方法,理解詩句,加深感悟
1、過渡:同學們真了不起!已經能將古詩讀得流利而富於節奏,可是要讀出古詩的韻味,我們還必須理解詩句的意思,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接下來我們一齊學習理解詩句,看看蘇軾如何用這短短28個字展示出西湖的美。
2、學習前兩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課件出示。
①先齊讀。
②提出疑問。(你有什麼讀不懂的地方?)
③解疑。講解單個字的解釋。“瀲灩:水波盪漾、波光閃閃的樣子
可結合註釋、圖畫,發揮想象理解:你還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水光瀲灩的畫面?你有什麼感受?方:正,恰恰。空濛:形容山巒迷濛的樣子。想象:下雨天雲霧迷茫的樣子你見過嗎?這個時候去看山是什麼樣的?
④結合單個字的解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3、這兩句詩分別描寫了什麼氣候下的景色?用一個字來形容詩人所看到的景色{美}
4、齊讀,讀出煙雨迷茫的朦朧美感,和陽光明媚、波光閃動的美。
5、當詩人看見這豐富而美好的畫面,會是什麼心情呢?帶著愉悅的心情讀。
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你更喜歡晴西湖還是雨西湖?為什麼?帶著你的感受讀,讀出你的喜愛。(喜歡晴西湖的讀第一句,喜歡雨西湖的讀第二句)
那麼,詩人喜愛的是晴天的西湖還是那雨天的西湖?從哪裡可以看出詩人都喜歡。(晴方好、雨亦奇)
過渡:對,不管晴天還是雨天,西湖都是那麼美!這不禁讓詩人聯想到了古代的'大美人西施。
6、學習“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①總結學習前兩句的方法。(先解釋單個字,再根據單個字的解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②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詩句。
師:西施美不美?詩人把什麼比作西施?詩人怎樣評價西施的美?西施化濃妝美不美?化淡妝呢?不化妝還美嗎?為什麼?(大自然所賦予的天生的美)
詩句中哪個字最能表現出她不論什麼時候都美的特質?怎樣讀出這種美?(重讀:總)
③詩人為什麼要將西湖比作西子?她們有什麼相通之處?
(引導理解詩人將西湖比作西子,不僅因為都有一個“西”字,都具有婀娜多姿的美,最主要是因為她們都具有不需外物襯托,不需人為修飾的獨特的天然的美!)
哪個字最能體現西湖的這種美?還是一個總字,看起來是在寫西施的美,實際上作者是借西施的美來為西湖增色!
無論晴天還是雨天總是那麼美,一個“總”字將西湖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所以當他想到將西湖比作西子這一奇妙而貼切的比喻時,他是那麼得驚喜、得意,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詩人深深地陶醉了,我們也醉了
五、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你們想親自去領略西湖的美嗎?雖然今天我們不能去到那美麗的西子湖畔,但是詩的美還在於奇妙的想象,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時空,隨著蘇軾再次暢遊西湖吧!
師配樂朗讀,生閉目想象:(如時間不允許,則教師配樂讀古詩)
這一天,陽光明媚,蘇軾與幾位好友相約暢遊西湖,他們泛舟湖上,飲酒賞景,西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波盪漾,閃爍耀眼,向人們展示著它美麗的風貌。詩人不禁深深地陶醉了,正當詩人正沉醉於這山水美景,忽見幾條細線般的雨絲斜斜地飄進湖中,飄在臉上,原來下雨了,你再看這雨天的西湖吧,雲霧迷茫,縹縹渺渺,又顯出另一番奇妙的景緻。最好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空濛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灩水光是她濃豔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是那麼美,那麼令人神往!詩人不禁詠出這樣的詩句,讀——師生齊讀。
就讓這美景留在我們的腦海裡吧,再讀一讀!
能背一背嗎?
7、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詩人蘇軾帶我們領略了西湖的晴姿雨態,同時又用一個奇妙的比喻,讓我們感受到了西湖那天然美的神韻。
六、拓展學習,活化文字,綜合發展
1、過渡:我們的祖國江山如畫,歷代詩人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像這樣描寫西湖風光的古詩還有很多,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首。
2、課後作業:朗誦全詩,鼓勵背誦。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詩句。
2、體會情感,有感情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感受詩中美景。
【學習過程】
一、匯入
學生背誦《遊園不值》
師:我們上節課學了《遊園不值》,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色),現在我們來看看夏天在詩人的的眼裡是怎樣的?(讀全詩)
二、學習新課
1、解決生字(學生自己解決)
瀲灩:與水有關,所以是三點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適。
2、介紹作者。
3、師:生字、詞你們都懂了,現在自己試著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意思說一下,然後小組之間互相說。
4、舉手發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時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麗;下雨的時候水霧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妝還是濃抹都很合適。)
5、引導學生理解題目(飲:喝酒。湖:西湖。初晴後雨:雨過天晴)
雨過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師:這首詩是寫(作者雨過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這四句詩都寫了西湖的美景(學生糾正:不是)
師:同學們怎麼說不是呢?
(前兩句是寫景色,後兩句不是)
師:有些同學知道了前兩句是寫景色,後兩句不是;現在小組交流,每句詩各寫了什麼?為什麼這樣寫呢?
(後兩句詩寫了拿西湖來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妝還是濃抹都很合適。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師:作者每見過西施,西施當時也沒有站在湖邊給作者作比較,那作者怎麼對他們進行比較呢?
(透過發揮自己的想象,並且比喻恰當)
這樣想象和比喻,西湖就(顯得更美了)
師:西湖就顯得更美了,那現在同學們自己想象西湖的美,這麼美的景色,我們一起來體驗。(學生根據自己想象的“美”來讀詩句,體驗美。老師指導和範讀。)
三、背誦全詩
自由背誦然後檢查
〖課後反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是寫西湖的景色,作者透過大膽的想象,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麗和奇妙。學習這首詩,主要是讓學生透過讀來體驗作者的感情,透過對詩中“美”的理解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美”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理解古詩的字、詞時,我幾乎把詩中所有的字、詞都拿來和學生分析了,在學生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很快就領會詩句的意思了。學生懂得詩句的意思後,就讓他們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然後一起分析,最後透過對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這首詩,體驗這首詩中的“美”。在理解題目時,我用提出質疑的辦法,來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我覺得我再讓學生體會作者感情和體驗詩中的“美”之一環節做得不好,我只是透過讓學生思考和提問的方式]還解決這一問題;而學生體驗的機會就少,主要是聽我講和聽其他學生講,很多同學都沒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這麼一回事。所以他們讀詩句時,沒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讓學生多讀幾遍寫景物的詩句,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驗詩句的“美”和領悟作者的感情,然後再有感情朗讀全詩,效果會更好。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古詩《飲湖上初晴後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教學中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同時應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韻文的學習有一定難度,但他們有了一定的學詩經驗,會對本詩的學習、理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兒童特有的表現慾望、探究需要、被認可的需要,利於教者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
設計理念:
以學生學習和活動方式結構課堂教學是本設計突出的理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積極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實踐。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的潛能。抓住兒童心理,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積累。滲透學習方法,促進學習實踐,激發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 認識“亦、妝”兩個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句情感,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4. 在小組交流中,體驗合作的方法、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5. 鞏固學習方法,豐富學習經驗,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設計:
一、 談話切入,創設情境,欣賞畫面,引出新詩。
同學們,你們去過西湖嗎?請同學說說自己的體會,沒去過的同學也關係,今天我們隨著攝影師的鏡頭一起去西湖看看吧!(播放西湖的幻燈片)
二、 組織合作,自主探究,小組彙報,相互補充,理解內容,突出重點
1. 理解詩題意思,介紹作者;
2. 自由讀詩句,讀準字音;
3. 出示詩句中的詞語,開火車讀詞語;
4. 將詞語帶入詩句,自由讀詩;
5. 小組分工合作,出示學習方法:讀——提出疑問——藉助註釋解疑——再讀;
6. 小組彙報詩意,指名補充;
7. 師說詩意,生說對應的詩句;
三、 創設情境,引導讀背,加深感悟,增強體驗,提高能力。
1. 師指導有感情朗讀,注意詩句的重音和停頓;
2. 師介紹西湖與美女西施的相通之處,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3. 配樂有感情朗讀;
4. 師範讀,生想象情境;
四、 拓展學習,開發資源,引導創新,促進實踐,綜合發展。
1. 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指導背誦;
2. 鼓勵學生在課外蒐集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讀給大家聽,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首寫景的古詩,在授課時,老師在課前蒐集了大量有關西湖的圖片,由欣賞畫面引出教學內容,營造學習氛圍,創設了教學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自然過渡。對於課題的解釋深入淺出,本首詩有一些字音較難,所以我設計了比賽的方式賽讀詞語,體現了紮實有效的教學風格,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極大限度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習方法,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實踐當中,促進學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師深入學習組中,及時瞭解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資訊,以便及時調整學習活動的程序或走向。對於詩意的理解在學生互相幫助、補充的基礎上,教師再進一步適時點撥。在師範讀生想象畫面這一環節,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了學生對詩句內容的感悟,以讀促思,昇華理解,促進語言積累,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透過背誦其它描寫風景的詩句,喚起學生的認知,激勵學生閱讀背誦更多的詩歌作品,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祖國傳統文化,促進認識積累,提高語文素養。
不足之處:三年級的學生對於小組合作學習還處於培養階段,小組合作學習的彙報這一環節應更加紮實,學生的合作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另外,從本首詩還可以進行拓展,佈置研究性作業,由課內指向課外。如果教師把古詩板書在黑板上就更好了!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12
一、引入:
過渡語:上節課,我們從李白的詩句中領略了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景色。這節課讓我們在蘇軾的妙筆下欣賞風景如畫的西湖。
師:大家知道西湖嗎?(學生回答)
(出示課件:西湖風光)
教師配音: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因湖在城西,而得名“西湖”。西湖景色宜人。以 “斷橋殘雪”、“平湖秋月”、 “南屏晚鐘”、“雷峰夕照”等“西湖十景”著稱於世。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過渡語:從古至盡,許多名人志士都曾用最美好的語言讚美過它。北宋蘇軾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七言佳句“飲湖上初晴後魚”。(師範讀詩句)
二、讀詩:
過渡語:請同學們自瀆古詩,讀準字音。
1、檢查學生自瀆。
師:誰來讀一讀這首詩?(指名讀)
生:讀詩。(2人)
師:誰來說說讀的怎麼樣?
生:評價。(1~2人)
師:評價。
2、糾正字音。
過渡語:你們讀的很正確,詩中有幾個生字,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嗎?
師: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瀲灩、空濛、亦、妝),指名讀、齊讀。注:“妝”讀並組詞
生:讀。
師:我們再來讀一下古詩。
生:齊讀古詩。
三、學古詩。
1、小組學習。
過渡語:
師:讀了這首詩,你想知道什麼?
生:答想知道……
師:我把大家的想法歸納了以下幾點:(出示課件)
(1)、解詩題;
(2)、知詩人;
(3)、明詩意;
(4)、悟詩情;
(5)、感情讀;
師:下面同學們就按照以上步驟分小組學習古詩。
生:小組學習古詩。
2、小組彙報。
(1)、解詩題;
師:哪個小組彙報解詩題;
生:彙報(在西湖飲酒,起初天氣晴朗,後來下起了雨所看到的景色。)
師:指導讀詩題。
(2)、知詩人。
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詩人蘇軾?
生:介紹。(課件出示詩人簡介)
(3)、明詩意,(4)、悟詩情,(5)、感情讀。
師:結合書下注釋說一說前兩句詩句的意思?
生:彙報前兩句詩意。(小組成員及其它小組成員補充2~3人)
詩意: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在雨霧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雲霧迷茫,若有若無,十分奇妙。
師:這兩句分別寫了西湖什麼時候的景色。
生:晴天、雨天。
師:這兩句詩描寫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A、 出示晴天組圖。
師:看了西湖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生:感受(很美)
師:那詩人是怎樣描繪這幅美景的呢?(出示“湖光瀲灩晴方好”詩句)
指名讀:2~3人。師指導讀:語速慢,輕柔舒緩。
B、 大家讀的真好。那西湖雨天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出示雨天組圖)。
(出示“山色空濛雨亦奇”詩句)
指名讀:2~3人;小組讀;齊讀。
過渡語:是呀!晴天的西湖,水上微波盪漾、風光旖旎;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面對如此美景詩人想到了什麼呢?
師:誰來說一說後兩句詩的意思?
生:回答詩意:我想把西湖比做西施,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很適合。
師:為什麼要把西湖比做“西子”呢?
生:……
師:西施是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西湖和西施同在越國,同有一個“西”字,他們都具有天然美色,西施無論淡妝,還是濃妝,總能展現美的風姿。西湖無論晴姿雨態,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所以詩人把西湖比作“西子”,從此人們又把西湖稱作“西子湖”。
師:表達了詩人對西湖怎樣的感情呢?
生: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
師:(指名、小組、齊讀)讀後兩句。
3、配樂讀詩,整體感悟。
過渡語:詩人用手中的妙筆把西湖的晴姿雨態,描繪的淋漓盡致,我們彷彿身臨其境,讓我們帶著對西湖美景的無限嚮往,有感情地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1)、指名讀詩(配樂);
(2)、男、女生分別讀(配樂);
(3)、誰想讀就站起來讀;(配樂)
(4)、全班齊讀;(配樂)
4、背誦古詩。
師:我們能不能試著背誦這首古詩呢?
生:試背
學生彙報。(能背下來的就站起來背一下)
5、拓展。
拓展1: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詩句中想象西湖的美景。
(音樂響起)
師:睜開眼睛,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回答。
師:課後,請你把你想象到的畫面畫下來,準備參加班級的詩文配畫展。
(課件出示)
拓展2:詩人蘇軾當日在西湖共寫了兩首詩,這是其中的第二首。讓我們來讀一讀另一首。
四、詩小結。
晴天的西湖明豔嫵媚,雨中的西湖清秀淡雅。它就象一位美麗的女子,時時展示美的風姿,讓人產生喜愛之情。請大家齊頌古詩。
《飲湖上初晴後雨》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的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蒐集相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點要數西湖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去過西湖嗎?今天,老師把西湖請進了咱們的教室,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播放課件:《動人的西湖》)
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異,四時不同。這兒夏天的荷花很有名。雪後的西湖是否別有一番風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幾分詩意!
西湖美嗎?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無數遊客。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們的筆墨。宋代大詩人蘇軾就在這兒留下了他的傳世佳作——《飲湖上初晴後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板書課題:《飲湖上初晴後雨》)從詩題中你讀懂了什麼?(在西湖上飲酒,開始是天晴,後來下雨了。)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呢?(蘇軾)你瞭解蘇軾嗎?(生答。師補充:蘇軾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當通判,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當杭州市的市長。他在此為官期間,關心人民的生活,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深受百姓愛戴。蘇軾曾無數次在西湖漫步,他對西湖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大詩人蘇軾,一同去領略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讀感知:
1 、自讀課文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 、檢查讀書效果。
3 、師範讀古詩。
4 、根據出示的詩歌朗讀節奏提示,生齊讀詩歌。
5、針對詩歌,學生質疑,師相機板書。
三、精讀詩歌:
1、學習詩歌的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句)
(1)詩句中哪個字提示了我們天氣?
(“晴”)
(2)詩人告訴我們晴天的西湖是什麼樣的?
(“水光瀲灩”)(板書:水光瀲灩)
(3)課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圖片。
創設情境:瞧!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萬里晴空下,寶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風徐徐吹來,親切地撫摸著遊人的臉龐,燦爛的陽光灑在寬闊的湖面上,湖面“水光瀲灩”。
(4)你讀懂“瀲灩”了嗎?
(波光閃動的樣子。)(課件出示)
(5)你還能用其它的詞來形容水光瀲灩的湖面嗎?
(波光閃閃、波光粼粼、銀光閃閃)
(6)詩句導讀。
晴天的西湖裡彷彿滿是金子,刺得人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帶著理解讀第一句)。
(7)晴天的西湖真美啊!假設你就是蘇軾,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涼亭中,迎著徐徐的微風,你愜意地舉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閃閃的湖面,你還會看到哪些美景呢?
(隨風飄動的柳條、開得正豔的桃花、歡唱的鳥兒、魚兒在水中嬉戲、人們在湖中盪舟……)
(8)看到如此美麗動人的西湖,你感覺詩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帶著體會個別讀,全班讀。)
一個“好”字道出了西湖的美!(板書:好)
2、學習詩歌的第二句。
(過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著眼前的美景,詩人有些陶醉了。看著看著,不知不覺,湖面上悄悄下起雨來,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播放課件:雨中的西湖圖片。)
(1)冥想:閉上雙眼,在雨聲中盡情想象,雨中的西湖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播放音樂:《雨中西湖》。)
(2)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景象?
(3)詩人蘇軾看到了什麼景象?(課件出示:第二句)
(“山色空濛”)(板書:山色空濛)
(播放課件:雨後的西湖圖片。)創設情境:雨後的青山,升起了一團團白色的雲霧。它們如輕紗一般,隨風飄動,若有若無。此時的青山如仙境一般,所以詩人說——(引讀第二句。)
(4)你讀懂“空濛”了嗎?
(雲霧迷茫的樣子。)(課件出示)
(5)如此美麗的景色,詩人用了一個什麼字來概括雨中西湖的特點?
(板書:奇)
(6)帶著理解讀詩歌的一、二句。
3、學習古詩的三、四句。
(過渡:西湖時晴時雨的美景讓詩人的心都醉了,他觸景生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齊讀三四句。)(課件出示:詩歌三、四句。)
(1)你從三、四句中瞭解到了什麼?
(2)你瞭解“西子”嗎?
(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3)西施有多美呢?(齊讀第四句。)
(不管是化淡妝還是濃妝,不管什麼時候,西施都很美。)
(4)想見一見西施嗎?(課件出示:西施圖片。)
(5)詩人為何會把西湖比作“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施呢?
(6)導讀: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黃昏,景色各異,美不勝收,所以,詩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齊讀三、四句。(板書:淡妝濃抹總相宜)正因為這個美麗的比喻,西湖從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稱。(板書:西子湖)
讀到這裡,你可以把整首詩的意思說出來了嗎?
4、蘇軾筆下的西湖真美啊!古人有許多描寫西湖的詩作,卻很少有人能把西湖描寫得如此美麗。想想,蘇軾為何能把西湖描寫得如此美麗動人呢?
5、帶著體會讀詩。
6、指名讀詩,配樂齊讀詩歌。
7、齊背詩歌。
四、拓展延伸:
1、賞析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1)詩人描繪了什麼時候的西湖?
(2)你彷彿看到了哪些美景?
2、積累這首詩歌。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跟隨大詩人蘇軾遊覽了人間天堂——西湖。其實,蘇軾不光是一位大詩人,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詞人、書畫家。你想和他走得更近一些嗎?請課外蒐集蘇軾的作品讀一讀,老師相信,你會有不小的收穫的。
【板書設計】: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 (好)
西子湖 淡妝濃抹總相宜
山色空濛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