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大象解》註釋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
天下有山①,遁②,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③。
【船山解】
山隮(音擊,升)於天④,處峻絕之極矣。峻以絕物,遁道也。君子之遁,遁以己,不遁以物。居上而不流⑤,“嚴”者其本也。“不惡”者,不屑惡而自遠也。惟遁則可以嚴,惟遁則可以不惡。若憤世疾邪,抑與之交相屈信於是非,不勝而後避之,晚矣。
【註釋】
①天下有山:這是解釋遁卦的卦象。遁卦的上卦為乾、為天,下卦為艮、為山,故有“天下有山”之象。
②遁:卦名,遁在這裡是指的遁退、遁藏。二程解:“遁,退也,避也,去之之謂也。”“遁者,陰長陽消,君子遁藏之時也。”(《二程集》第三冊,第865頁)船山解稍有不同,他說:“尊者出而在外曰‘遁’”,“君子引身而退之”。但君子之遁,第一,應是在小人、昏君當道之時,否則,就會像當年巢父許由之逃避聖君堯、舜,嚴光、周黨之逃避漢光武帝,那是“君臣道廢,以全軀保妻子為幸,孟子所謂小丈夫也。” (參看《船山全書》第一冊,第291頁)在船山看來,君子之遁,應像當年姜太公避紂王,只是暫時的以屈求伸之計,“太公避紂,而終以開周,或屈於一時而伸於萬世。”(同上書,第294頁)第二,因此,君子處於遁藏之時並非與一切人隔絕,對於志同道合的君子應須保持來往。按船山的說法就是“但安處而勿與其事,自不見絕於君子。”(同上書,第292頁)
③不惡而嚴:不惡,按二程的解釋,這裡是指不屑於與小人嚴聲厲色。按船山的解釋則是不屑於與小人爭辯。嚴,按二程解,這裡是指“矜莊威嚴”(《二程集》第三冊,第867頁)按船山解則為:“‘嚴’者,雖求合而必不受,唯超然遁於其外,小人自伏處於下。”意思是以矜莊威嚴的態度與小人劃清界線,使他們望而生畏。此句意為:君子不屑於與小人惡聲厲色地進行爭辯,以矜莊威嚴的態度與之斷絕來往,使之望而生畏。
④隮:登上,升上。《書·顧命》:“太史秉書,由賓階隮。”
⑤居上而不流:居上,這裡是指居於上位。不流,這裡是指不與小人同流合汙。
【今譯】
山升於天,處於高峻險絕的頂點了。以峻絕之勢與外物隔絕,這便是遁卦卦象所包含的遁避的道理。(然而)君子的遁避應是自己(內心)的遁避,而不是不與外物接觸。君子身處上位卻能不與小人們同流合汙,這是以矜莊威嚴地堅持正道為根本的。所謂“不惡”,是指君子不屑於與小人們惡聲厲色地爭辯是非,而是自覺地遠離他們。只有善於運用遁卦之象才能夠矜莊威嚴地堅持正道,也只有善於運用遁卦之象才能做到不屑於惡聲厲色地與小人爭辯是非。假若是因為憤世嫉俗而去與小人爭辯是非短長,直到正不勝邪時才去遁避他們,那就已經晚了。
雷在天上①,大壯②,君子以非禮弗履③。
【船山解】
欲嚴非禮之防,非壯不可④。大壯,大者壯也。秉禮自強,筋骸束⑤,肌膚固,心志定,如乾健行⑥,如震雷動,則雖有留連不去之二陰⑦,不能相誘以之於邪辟。君子進德,從容馴至而勿助長⑧。唯克己之功,則可用壯,而壯在秉禮,不在戰勝,抑非若異端之亟絕倫物以為勇猛也⑨。
【註釋】
①雷在天上:這是解釋大壯卦的卦象。大壯卦的上卦為震、為雷,下卦為乾、為天,故有“雷在天上”之象。
②大壯:卦名,“壯”在這裡是指乾陽之氣很盛,對於人而言,則是指人的志氣盈盛。大壯,指乾陽之氣盈盛之極。參見二程解:“大壯,陽之壯盛也。”“為卦,震上乾下,乾剛而震動,以剛而動,大壯之義也。剛陽大也,陽長已過中矣,大者壯盛也。又雷之威震而在天上,亦大壯之義也。”(《二程集》第三冊,第869頁)船山亦解為:“‘大’謂陽也,‘壯’者,極其盛之辭。”(《船山全書》第一冊,第295頁)
③非禮弗履:非禮,這裡是指儒家倡導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禮教。履,踐履、實行。此句意為:不符合儒家綱常禮教的事便不能去做。
④壯:這裡的壯,是指人的志氣盈盛。
⑤束:緊束,約束。
⑥如乾健行:按《周易》的思想,乾為天,“天行健”,自強不息。此句意為:堅持儒家綱常禮教,要像天的執行那樣健行不已,自強不息。
⑦留連不去之二陰:這是指大壯卦的六五爻與上六爻。二陰在這裡是指的小人。
⑧助長:這裡是指的拔苗助長,急於求成。
⑨非若異端之亟絕倫物以為勇猛也:異端,這裡是指佛教。亟,非常。引伸為完全、絕對。絕,杜絕、斷絕、否絕。倫物,人倫物理。勇猛,這裡是指佛家用語。佛家認為,要徹底斷滅人間生死煩惱之苦,必須以勇猛精進之心進行修行。此句意為:不是像佛教那樣要人們完全否絕人倫物理才算是勇猛精進。
【今譯】
想要嚴於非禮之防,非得志氣盈盛不可。大壯卦卦象所表示的正是乾陽之氣極盛。(這對於人事而言,那就是)君子們應秉承儒家綱常之禮進行修身以自強,作到筋骨緊束,肌肉強固,心志堅定,像乾卦之德那樣健行不已,像震卦之德那樣雷厲震動,這樣,即使是有留連不去的六五、上六二陰爻所代表的小人,也不能誘使君子們陷於邪僻的境地了。君子們增進德行,應該從容不迫而不可拔苗助長,急於求成。唯有剋制邪念惡行的功夫,才可以運用大壯卦卦象所包含的志氣盈盛之理,而這又是用之於自身堅持綱常之禮,而不是用之於戰勝別人,也不是像異端佛教所鼓吹的,要否絕一切人倫物理才算是勇猛精進。
明出地上①,晉②,君子以自昭明德③。
【船山解】
“明出地上”,物鹹受照。然日之升也,豈有心於照物而為物出哉!唯其有明,是以必照耳。故君子之昭,自昭者也;庸人之昭④,昭人者也。夫明德之藏,非揭竿建鼓以使天下知者⑤。諸葛孔明有言:“澹泊可以明志。”⑥無私無慾,則不待表著於人,而如日之升,有目者共睹之矣。君子之過,天下皆見,況其無過者乎! 【註釋】
①明出地上:這是解釋晉卦的卦象。晉卦的上卦為離、為明,下卦為坤、為地,故有“明出地上”之象。
②晉:卦名,按《彖》辭:“晉,進也。”又據二程解:“晉,進也,明進而盛也。明出於地,益進而盛,故為晉。所以不謂之進者,進為前進,不能包明盛之義。”(《二程集》第三冊,第874頁)船山亦解為:“‘晉’,延而進之也。”又說:“日出地而物皆照,非欲人見之,明盛則自不可掩耳。”(《船山全書》第一冊,第301、302頁)可見,這裡的“晉”,是指太陽的光輝越照越亮。
③自昭明德:昭,明、光、彰明、顯揚。明德,美德,或顯明美德。《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鄭玄注:“謂顯明其至德也。”朱熹《大學章句》:“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此句意為:自己彰明其美德。
④庸人:平常的人,或見識淺陋的人。《荀子·正論》:“罪至重而刑至輕,庸人不知惡矣,亂莫大焉。”
⑤揭竿建鼓:揭竿,高樹旗幟。《漢書·陳勝項籍傳贊》:“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建鼓,設定戰鼓。此句意為:高舉旗幟,擂起戰鼓。
⑥“澹泊可以明志”:語出諸葛亮《戒子書》:“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澹泊,恬淡寡欲。曹植《蟬賦》:“實澹泊而寡慾兮,獨昭樂而長吟。”
【今譯】
太陽的光明出現在大地之上,萬物都會受到她的照耀。然而,太陽的升起,難道是有心要照耀萬物,抑或是為著要照耀萬物她才升起的嗎!僅僅是因為太陽自身有光明,所以便必然會照耀萬物啊!(對人事而言)所以說,君子的“明”是自己內心的“明”,庸人的“明”,是要顯揚於別人的“明”。君子的美德藏於心中,是無需樹旗擂鼓,讓天下人都知道。諸葛孔明說:“恬淡寡欲,可以表明心志。”自己無私無慾,無需炫耀於人們的面前,就像太陽昇起一樣,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會看得清楚。君子有過失,天下人都會看得見,(而不會因此而否定他們是君子)何況並沒有過失呢!
明入地中①,明夷②,君子以蒞眾③,用晦而明。
【船山解】
“明庶政”則法山下之火④;“蒞眾”則法地中之日。求治之小心,君人之大德,各有所當也。建極於上⑤,則法日之升於地;施治於下,則法地之藏夫日。道盛而民可由⑥,德至而民不可知,抑各有所當也。“用晦而明”⑦,雖傷其明,何傷乎!小人自謂能欺君子,而卒以成君子之大智。蓋愚賤之情,盡於私利,私利之欺,俄頃而已⑧,不能遁照於詰旦⑨,何傷乎!
【註釋】
①明入地中:這是解釋明夷卦的卦象。明夷卦的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離、為明,故有“明入地中”之象。
②明夷:卦名。按二程解:“明入於地,其明滅也。故為明夷。”船山亦解為:“‘夷’傷也。”“‘明’謂日也。……日固出於地以照天下,而時方在夜,則入地中,安以受其傷。”(《船山全書》第一冊,第306頁)可見,“明夷”在這裡是指的太陽光明隱藏的意思。
③蒞眾:蒞,到、臨。蒞眾,即臨眾,治理民眾。
④“明庶政”:庶政,各種政事。明庶政,明察各種政事。
⑤建極:建,建立。極,這裡是指的準則、法度。建極,建立各種法度。《書·洪範》:“皇建其有極。”
⑥道盛而民可由:道,這裡是指的治道。盛,豐、美。由,遵循。此句意為:治道美好人民便有所遵循。
⑦“用晦而明”:晦,韜晦、隱晦。明,這裡是指的明察。此句意為:運用韜晦的方法達到明察的效果。參看二程解:“故君子觀明入地中之象,於蒞眾也,不極其明察而用晦,然後能容物和眾,眾親而安,是用晦乃所以為明也。”(《二程集》第三冊,第879頁)
⑧俄頃:一會兒、頃刻間。
⑨不能遁照於詰旦:遁照,巡照。詰旦,詰朝、早晨。《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詰朝相見。”杜預注:“詰朝,平旦。”
【今譯】
“明察各種政事”,應效法“山下之火”(賁)的卦象;治理民眾則應效法“地中之日”的卦象。謀求治道應謹慎小心,統治萬民應具有盛大的德行,這是各有所當的。君主建立法度於上,應效法太陽昇起於地平線;施行治理於庶民百姓,則應效法太陽深藏於地中。治道盛美,庶民百姓便會知道應該怎樣遵循君上的治理;而君上的德行影響所至,庶民百姓卻未必能夠明暸,這也是各有所當啊!“運用隱晦的方法終於收穫得明察的效果”,這初看起來,似乎對明察有所損傷,實際上又有什麼損傷呢?一般小人自以為能夠欺騙君子,其實恰恰是成全了君子的超凡智慧。這是因為,愚賤的情慾盡是出自於私利,以私利進行欺騙只能是一會兒的事,不可能經受天明時“陽光”的巡照,這對於君子之“明”又能有什麼損傷呢!
風自火出①,家人②,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船山解】
“風自火出”,和煦而無盛烈之致者也。言不蘄盡古今之變③,但適事物之宜;行不蘄備經緯之能④,但保初終之素⑤。無速於致遠之心,而守約者其施將博⑥,此君子所取法於家人者也。
【註釋】
①風自火出:這是解釋家人的卦象。家人卦的上卦為巽、為風,下卦為離、為火,故有風自火出之象。
②家人:卦名,“家人”在這裡是指的家人之道。“家人者,家之人聚順之象也。各正其位以盡其道,而以剛嚴統之,無不利矣。”所謂“各正其位以盡其道,而以剛嚴統之”,是指此卦中“四爻(即二、三、四、五爻)皆得其位,(即二、四為陰爻、三、五為陽爻,均為當位),而初、上以剛(陽爻)閒之,陽之為德充足而無間,御其浮游而閒之之象也,故化行於近,而可及於遠。”(《船山全書》第一冊,第312頁)這是說,家人卦中的二、四兩陰爻代表女主人,她們處於自己所應處的地位,儘自己的婦道,而代表男主人的三、五陽爻也是處於自己所應處的地位,儘自己的夫道,而以初、上兩爻的陽剛之嚴“閒之”“統之”,故有一家人“聚順”之象,故而此卦取名為家人。又據二程解:“家人者,家內之道,父子之親,夫婦之義,尊卑長幼之序,正倫理,篤恩義,家人之道也。卦外巽內離,為風自火出。自內而出,由家而及於外之象。二與五正男女之位於內外,為家人之道。明於內而巽於外,處家之道也。”(《二程集》第三冊,第884頁)這是說,家人卦卦象表現的是“家人之道”或“處家之道”。 ③蘄:(音其)祈求。
④經緯之能:經天緯地的才能。
⑤素:素來,引申為一貫。
⑥守約者其施博:約,儉約、檢束。《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任眆《王文憲集序》:“在物斯厚,居身以約。”此句意為:君子檢束自己的言行,堅持嚴格要求,而在施與別人時便能顯得非常博厚。
【今譯】
“從火中生出的風”,是和暖的,風勢所及也不會十分猛烈。(對於人事而言)人們的言論不需祈求能完全揭示古今之變的道理,只求能適應事物的發展變化就行了。人們的行為不需要祈求具有經天緯地的才能,只求能始終一貫就行了。沒有急於實現長遠目標的心態,只堅持嚴格檢束自己言行的人,其對人們的施與必定會非常博厚。這便是君子們應從家人卦卦象中取法的內容。
上火下澤①,睽②,君子以同而異③。
【船山解】
火上炎,澤下流,情亦睽矣,而各成其用,固不相害。唯不相害也,故可以睽。君子之用睽,用之於所同者,以各成其用也。同而異,則為和;同而同④,則為黨⑤;異而異⑥,則為爭。各成其用,無所爭矣。若夫皎皎孑立⑦,以與異己者競異,雖道之正,猶為畸人⑧,況其非正而獨與斯人忿戾者乎⑨!
【註釋】
①上火下澤:這是解睽卦之象,睽卦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兌、為澤,故有上火下澤之象。
②睽:卦名,“睽”的本義為不合、違背、分離。據二程解:“睽者,乖也”;“為卦,上離下兌,離火炎上,兌澤潤下,二體相違,睽之義也。又中二少女,雖同居而所歸各異,是其志不同行也,亦為睽也。”(《二程集》第三冊,第888頁)船山亦解為:“‘睽’,乖異也,中四爻皆失其位,而初、上以剛強束合之,而固不親,故成乎睽。”(《船山全書》第一冊,第318頁)
③同而異:這裡指君子與人相處,應求大同而存獨異。不能求大同,就會喪失原則,乃至“亂常拂理”;不能存獨異,就會流入一般的世俗庸人之輩;惟有“同而異”才是正確的,這叫做“和”。參看二程解:“夫聖賢之處世,在人理之常,莫不大同,於世俗所同者則有時而異。”“不能大同者,亂常拂理之人也;不能獨異者,隨俗習非之人也;要在同而能異耳。”《中庸》曰:“和而不流”是也。
④同而同:這裡是指與人相處,只講一切求同。
⑤黨:這裡是指形成、結成私黨。
⑥異而異:這裡是指與人相處,一切都只講“異”,與一切人都處於矛盾爭執之中。
⑦皎皎孑立:皎皎,清白貌。孑立,孤立無依。皎皎孑立,指自恃清白不與任何人交往,孤立於世。
⑧畸人:不合於世俗的異人。《莊子·大宗師》:“子貢曰:‘敢問畸人?’(孔子)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成玄英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無有,而疏外形體,乖異人倫,不耦於俗。”
⑨忿戾:忿怒而乖戾。《論語·陽貨》:“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戾。”戾,乖張、暴戾、違反。乖戾,不合、不和。
【今譯】
火焰向上燃燒,澤水向下流動,它們的本性是相背離的,但卻各有自己的作用,二者之間並不相互損害。正因為它們不會相互損害,所以才能形成睽卦。君子應用睽卦之象,正是要善於運用它這種(秉性不同卻不相互損害的)“同”的內涵,以便使各種秉性不同的人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與人相處,於大同之中又存某些獨異,這叫做“和”,只講一切求同,便會(喪失原則)形成私黨;只是一味求異,(與一切人都格格不入)便會引起爭鬥。如果在求大同之中,只是存某種獨異,使各種性情的人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這樣相互之間就不會發生爭鬥了。假若自恃清白,孤立於世,爭著與一切異己者劃清界線,即使是堅持正道,也會成為一個不合世俗的怪人,更何況有的人堅持的並非正道,而只是與別人爭意氣而不和呢!
山上有水①,蹇②,君子以反身修德③。
【船山解】
夫欲反身修德者,其若蹇乎!事不求成,功不求立,名不求達,實不求遂,其言訥④,其行樸⑤,約如不敢⑥,遲如不欲⑦。故山上之水,幽咽靜流於坎坷,乃以不竭;蹇躄者之行⑧,趦趄遲步於道左⑨,乃以不顛;君子之自修,從容抑畏而無馳驅之心⑩,乃以不疾。
【註釋】
①山上有水:這是解釋蹇卦的卦象。蹇卦的.上卦為坎、為水,下卦為艮、為山,故為“山上有水”之象。
②蹇:卦名,“蹇”的意思是艱難、險阻。《周易·彖》:“蹇,難也,險在前也。”二程解:此卦“坎上艮下,坎,險也;艮止也;險在前而止不能進也。前有險陷,後有峻阻,故為蹇也。”(《二程集》第三冊,第894頁)船山解有所發揮,認為《彖》曰之“難”,“與《論語》‘先難後獲’之難同。不恃其道之正,行而且止,其難,其慎也。”(《船山全書》第一冊,第326頁)又說:“不達於行之謂‘蹇’,為卦中四爻皆得其位,道可以行矣,而初、上皆柔,有始終畏慎,不欲遽行之象。”(同上書,第325頁)意思是說,人們行事雖然堅持的是正道,仍將遇到艱難險阻,必須小心翼翼“行而且止”,謹慎前進,這就叫作“蹇”。
③反身修德:反身,反省自身的過失。二程解:“故遇艱蹇,必自省於身:有失而致之乎?是反身也。”(《二程集》第三冊,第896頁)修德,自修德行。此句意為:遇到艱難險阻之時,應反省自己的過失,更加修養自己的德行。
④其言訥:指某人語言遲鈍。
⑤其行樸:樸,樸實。其行樸,指某人的行為樸實。
⑥約如不敢:約,檢束。這裡是指檢束自己的言行。此句意為:時刻檢束自己的言行,像是有所畏懼,不敢輕舉妄動的樣子。
⑦遲如不欲:遲,遲凝不決,踟躇不前。欲,欲求、慾望。此句意為:做起事來踟躇不前,似乎沒有什麼欲求的樣子。
⑧蹇躄者之行:蹇躄,跛足。行,走路。此句意為:跛足的人走路。
⑨趦趄遲步於道左:趦趄,且前且卻,猶豫不進。遲步,慢步。道左,道旁。此句意為:且前且卻慢步行進於道旁。
(10)馳驅:這裡是指放縱自恣。《詩·大雅》:“敬天之諭,無敢馳驅。”毛傳:“馳驅,自恣也。” (11)不疾:疾,缺點、過失。不疾,不會出現過失。
【今譯】
大凡想要反躬自省修養德行的人,應該像蹇卦卦象所啟示的道理那樣吧!事業不要求(必定)成功,功勞不要求(必定)建立,名聲不要求(必定)聞達,實際的利益不要求(必定)獲得,講起話來言語顯得遲鈍,作起事來卻樸實無華;小心翼翼似乎有些畏縮的樣子,踟躇不前好像沒有什麼欲求。所以說,山上的泉水,輕輕幽咽著緩緩地流經坎坷(的山谷)之間,而不會枯竭;跛腳的人,且前且卻慢步行走於道路之旁而不致摔倒;君子修養自己的德行,應從容不迫又是畏縮小心地而不敢懷有放縱自恣之心,便可以不出大的過失。
雷雨作①,解②,君子以赦過宥罪。
【船山解】
雷出雨降,其作甚疾;散鬱舒憂,其用甚快。君子於民不能過徇以遂其忻驚③,唯時一用之於赦宥④。蓋非常之恩,如盛夏雷雨,偶一作耳。
【註釋】
①雷雨作:這是解釋解卦的卦象。解卦的上卦為震、為雷,下卦為坎、為水、為雨,故有“雷雨作”之象。
②解:卦名,這裡是指的緩解。按二程解:此卦“震為雷,坎為雨,雷雨之作,蓋陰陽交感,和暢而緩散,故為解。解者,天下患難解散之象。”又說:“震,動也,坎,險也。動於險外,出乎險也,故為患難解散之象。”(《二程集》第三冊,第900頁)。又據船山自解:“‘解’者,解散其紛亂也,中四爻(按:指九二、六三、九四、六五爻)各失其位,而交相間以雜處,於是而成乎疑悖。解之之道,使陰陽各從其類以相孚,而君子小人各適其所欲,則雖雜處而不爭。如雷動而興,陽雖在下而升,陰雖上凝而降,則陰陽交戰之患息矣。”又說:此卦“陰陽雖失(按:指陰陽不當位),而猶為相應(按:指初六與六三、六五爻,九二與九四爻相應),則上下猶和,而君子小人不相爭。”(《船山全書》第一冊,第331、332頁)
③不能過徇以遂其忻驚:徇,曲從。忻驚,驚喜。此句意為:不可以過於遷就曲從以使人們獲得驚喜。
④赦過宥罪:赦,縱釋。宥,寬宥。過,誤犯。罪,故犯。此句意為:縱釋那些過失犯罪,寬宥或從輕判處那些故意犯罪的人。
【今譯】
雷聲震鳴而出,大雨驟然而降,其發作是非常迅疾的;散發鬱悶之氣,舒緩憂慮之感,其作用也是很快的。君上治理民眾,不可過於遷就曲從,以使其獲得意外的驚喜;只能偶爾一時地用之於對罪犯的赦宥。這是因為,君上特殊的恩澤,就像盛夏的雷雨,只能偶爾施作一次而已。
山下有澤①,損②,君子以懲忿窒欲③。
【船山解】
剛過則忿,柔過則欲。兌下二陽之很④,以六三之柔,悅以釋之⑤,“懲忿”之象也;艮下二陰之溺⑥,以上九之剛靜以止之,“窒慾”之象也;皆以損情之有餘而使之平也。夫損者,損情而已矣。若道,則不可得而損也。樂而不以為淫⑦,怒而不以為戾⑧,和平欣暢之心,大勇浩然之氣,非欲非忿,而欲損之,釋氏所為戕性殘形以趨涅槃⑨,老氏所為致柔守錞以保嬰兒⑩,皆不知《損》而戕道以戕性矣。
【註釋】
①山下有澤:這是解損卦的卦象。損卦的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兌、為澤,故有“山下有澤”之象。
②損:卦名,這裡作損下益上的減損、損傷、損害解。據《二程集》:此卦“艮上兌下。山體高,澤體深,下深則上益高,為損下益上之義;……在人,上者施其澤以及下則益也,取其下以自厚則損也。譬諸壘土,損於上以培厚其基本,則上下安固矣,豈非益夫?取於下以增上之高,則危墮至矣,豈非損乎,故損者損下益上之義,益則反是。”(《二程集》第三冊,第906頁)據船山自解則為:損卦是由泰卦變來,“泰三(按:指九三)之陽進而往上,上(指上六)之陰退而來三,為損。”故“損者,陽之損也。”又說:“內卦在下為民,外卦在上為君。……內卦在中為情,外卦在外為事。內卦方生為德,外卦立製為刑。損民以養君,……損情以適事,損德以用刑,皆損道也。”(《船山全書》第一冊,第340頁)可見,船山之解與二程基本一致,但又有所發揮。
③懲忿窒欲:懲,懲戒。窒,窒塞。懲忿窒欲:懲戒其忿怒,窒塞其情慾。
④兌下二陽之很:很,同狠。這裡是指陽剛之狠。兌下二陽之很,指損卦的下卦兌的下面二陽爻的過剛。
⑤釋:消融、消失掉。《老子》:“渙兮若冰之將釋。”
⑥艮下二陰之溺:溺,沉溺。艮下二陰之溺,指損卦的上卦艮的下面二陰爻的沉溺。
⑦淫:淫蕩、淫亂。
⑧戾:暴戾。
⑨釋氏所為戕性殘形以趨涅槃:釋氏,指佛家。戕,殘害。涅槃,梵語,又譯為泥洹、滅度,佛教修行要達到的最高境界。此句意為:佛家所搞的一套戕害人的本性和形體的修行方法以求得達到徹底解脫的最高境界。
⑩致柔守錞以保嬰兒:致柔守錞,即至柔守錞。至柔,這裡是指道家養氣必須“專一純固,無所發露,所謂純氣之守也。”如“有一毫失之粗,則剛而不能柔。必如嬰兒之和氣內充,一而不雜,而後為至柔也。”(魏源:《老子本義》第8頁)錞,一種古代樂器。守錞,保持一種和諧狀態。
【今譯】
過於剛便會導致忿怒,過於柔則會引起情慾。兌卦下面二陽爻的過剛,以六三爻的陰柔把它加以消溶,這便是“懲忿”——懲戒忿怒的卦象。艮卦下面二陰爻的沉溺,以上九爻的陽剛將它加以安住與遏止,這便是“窒慾”—— 窒塞情慾的卦象。這些都是指要減損情慾。至於道,那是不能夠減損的。一個人要做到安樂而不至於淫蕩,忿怒而不至於暴戾。至於和平欣暢的心情,大勇浩然的正氣,它們既不是需要加上節制的情慾,也不是需要加以遏制的憤怒,而卻說要減損它,那就是佛家所搞的用殘害人的本性和形體的修行方法,以求進入徹底解脫煩惱的涅槃境界,也像老子所鼓吹的摒棄外物,以專一“守錞”的功夫,以求修養保持體內和合純一的“嬰兒”之氣,實際上他們都是不瞭解損卦的真諦,以至於殘害了天道,從而也就殘害人的本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