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韋應物> 韋應物詩歌研究

韋應物詩歌研究

韋應物詩歌研究

  韋應物是唐代大曆、貞元間詩壇上的一位重要詩人,常寫田園山水詩。

  摘要:語言是詩歌研究的重要物件,本文主要研究了韋應物詩歌語言的古樸清麗的藝術特性,把語言研究細化,主要是針對詩歌語言中某些特殊的字詞來分析,透過比較分析等來說明韋應物詩歌的語言的獨特藝術魅力。

  關鍵詞:韋應物 語言藝術 古樸清麗

  韋應物是中唐著名詩人,後人對他推崇備至。王世貞在《藝苑厄言》中稱讚“韋左司平淡和雅,為元和之冠”,蘇軾在《書黃子思詩集後》中慨嘆“發穠纖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非餘子所及也”??敬崇景仰之情無不溢於言表。由此可見,韋應物詩歌的獨特性,以及韋應物詩歌在詩歌史上的成就。因此,韋應物在唐代詩歌史乃至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都是舉足輕重的。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今中外偉大的語言藝術家們,對文字的運用十分重視。我國古代許多詩人,為寫好一首詩,反覆推敲,錘字煉句,使有限的字在他們筆下,花樣翻新,變化無窮,創作出瑰麗多姿的藝術作品。“吟安一個字,拈斷數根鬚“,就是那種為了表現出美的意境而選擇恰當的字眼,苦苦推敲琢磨的生動寫照。

  韋詩“眾體皆備”,在學古的基礎上學會變通,所以他的語言也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古樸與清麗並存。

  古樸在詩歌語言上表現為簡潔樸實,不加雕琢。在韋應物的各種詩體中,以古體詩最為世人所推重。韋應物的古體詩佔其作品總數的百分之六十;近體詩亦有古詩的風調;從藝術質量上看,韋應物古詩勝於律詩,大部分優秀作品集中在古詩,特別是五言古詩上,並且具有盛唐氣象。而古體詩的語言大多樸實自然,少修飾,如話家常。如《觀田家》: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宴,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這首詩在韋集中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歷代評論家都注重這首詩的思想內容,覺得這首詩的重點在“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但這首詩除了有思想性之外,它的語言也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此詩的語言簡潔樸實,沒有任何雕琢之處。一場春雨,樹木花草都充滿生機。一聲春雷,“驚蟄”季節從此開始。簡短的兩句交待出春耕到了。接下來寫了春耕時農民的忙碌,“丁壯俱在野“。農民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的精神在詩歌中得以隱約的體現。這些勞苦對農民來說算不上什麼,一場春雨就讓他們非常開心,“膏澤且為喜”。但這種幸福只是短暫的,因為糧倉裡己經沒有了糧食,搖役也沒完沒了······一切都濃縮在這樸實無華的言語之中。

  方回在《派奎律髓匯評》中說:“不事雕鑿和色彩,平淡質直,接近生活日常用語。平淡纖徐,優遊善人“,也是對韋應物詩歌語言古樸特點的`準確認識。他用字平常,即使集中名句名篇也不以刻畫取勝。如《採玉行》:

  官府徵白丁,言採藍溪玉。絕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

  讀者一眼就可以看出,在這首短詩中並沒有工巧的語言,也決無高雅的意趣,

  但這卻是韋集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好詩。好就好在它以質樸平淡的語言,含蓄蘊藉的表現方法反映了中唐時期殘酷腐朽的封建統治的一個重要方面,並且詩人寓自己的感情於他所描繪的藝術形象之中。起首二句很平順,但它卻也不單是對事件的一般交代。“官府徵白丁”,他們徵調老百姓來既不是要防邊禦寇,也不是去修堤治水,而是“言採藍溪玉”,“藍溪玉”既不能吃,也不能穿。“採玉採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李賀在《老夫採玉歌》中把它的用途寫出來了。以下四句,分別描寫被徵的“白丁”和留在家裡的“獨婦”的痛苦。在這平淡的語言中蘊涵著詩人深刻的情感。

  清麗也是韋應物詩歌語言的一大特色。清麗主要指清新、秀麗,詩人很好地把這兩種看似矛盾的語言風格統一起來。在韋集中存在著大量的清新淡雅,自然特秀之語,如蕙如靄。如“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氣散“(《禪靜師院》)),其中的“青苔”、“新林”這些詞語讓人感覺特別清新,有一種明亮感:“野舟清景晚,垂釣綠蒲中”(《遊溪》),其中“清”、“綠”無不透露出一種清新感;“果園新雨後,香臺照日初”(《遊開元精舍》),雨過天晴,處處呈現出一派新興的景象??清新之語比比皆是。在自己的創作中,韋應物也有意識地追求秀麗。“韋公亦能作秀語”(施補華《峴傭說詩》)。如他以“豔”來形容雪,“清詩舞豔雪,孤抱瑩玄冰”(《答徐秀才》)、“豔雪凌空散,舞羅起徘徊”(《樂燕行》)、“如伴流風縈豔雪,更逐落花飄御園“(《五絃行》))。這樣本來樸素無華的事物,經他有意識地冠以清麗、秀美的形容詞,便也帶上了清麗的色彩。韋詩語言中的這種清麗傾向,在當時己為他的朋友們指出。如孟郊《贈蘇州韋郎中使君》雲:“謝客吟一聲,霜落群聽清”;如《答韓庫部》:“良玉表貞度,麗藻頗為工“、《答長寧令楊撤》:“瑰文溢眾寶,雅正得吾師”等。可見,韋應物無論在自己的實際創作中還是在對友人詩作的評價中,都是比較注重語言的秀麗這一特點的。雖然韋應物學謝,詩歌語言亦有清麗的一個方面,但他並沒有走上謝靈運那樣的富豔精工、錯彩鏤金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