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鄉愁> 《鄉愁》教案蘇教版

《鄉愁》教案

《鄉愁》教案蘇教版

  《鄉愁》彷彿凝聚了作者一生的鄉愁。誦讀時語氣要低沉,壓抑,語速要緩慢,音調要延長。黃土的內外是天人永隔,墳墓雖矮卻無家書達意,此時的鄉愁更悲哀,更濃稠。下面是蘇教版《鄉愁》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一 教材分析

  《鄉愁》是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誦讀欣賞課。它是一首文字淺顯但內涵豐富外延寬廣的新格律詩。它語言質樸卻富有生活氣息,它意象簡單卻自有搖曳的韻致,它運筆平常卻蘊含著蕩氣迴腸的愛國情懷。從課型上看,《新課程標準》對誦讀欣賞課的要求是“學生在大體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從所在單元教學的總目標來看,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使學生學會在閱讀中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展開聯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從編者的意圖來看,《鄉愁》放在《散文家談散文》《小說家談小說》《詩人論詩》三篇極富個性的評論性文章後面,目的是將這首詩作為學生閱讀實踐,形成閱讀感受,學會評價作品的材料。

  二 學情分析

  我們班級學生大部分來自縣城的棚戶區及農民家庭,他們的課外閱讀積累有限,語文基礎薄弱。從知識佔有角度來說,他們必竟接受過八年正規的語文學習,對於誦讀並積累這首詩,不成問題;從人生閱歷來看,學生們缺乏深厚的感情體驗,不能完全理解詩歌中逐漸遞升的情感,要真正理解這首詩,必須完成情感的遷移,把余光中的鄉愁變成自己的鄉愁。這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了;從學生分析能力和寫作水平來看,要把《鄉愁》作為閱讀實踐材料,嘗試著寫評價性文章就更不容易了。我的設計理念是淺文深教,整體把握,重在領悟,將這首文質兼美的詩鐫刻在學生心中。

  三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誦讀欣賞課的要求及教材學情的分析,我制定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能力:學會現代文的朗讀技巧,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反覆誦讀,聽讀,品讀,想象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對作品的獨特感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四 教學重點

  在學生反覆誦讀中加深體會,形成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完成本單元的主題要求。

  五 教學難點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編寫說明中談到:教師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看清教科書的編寫意圖及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創新性地使用教材。如果讓學生寫《<鄉愁>詩評》太難,有四分之三的學生達不到要求,如果像以往散文或詩歌閱讀那樣讓學生進行簡單的“鄉愁是…”的仿寫,又沒有體現出九年級學生的教學梯度,不利於學生們寫作水平的提高。為此,我制定教學難點為:向朋友推薦《鄉愁》詩,並說出推薦理由。

  六 教學方法

  《現代教育學》理論中指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是學生創新和智慧的欣賞者。本堂課透過教師的點撥,學生思想的碰撞,富有個性的品味表達,爭論,點評,畫面、音響等輔助手段,促進學生學習。

  七 學法指導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八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開啟多媒體螢幕,播放畫面。一輪皎潔的明月倒映在水中,水面波光粼動,伴隨耳側的是陳立新的《思鄉曲》)

  《鄉愁》是一首抒情性很強的詩歌,詩行之間充溢著蕩氣迴腸的濃濃的情緒,而這種濃濃的愁緒正是我們首先要讓學生領會的東西,只有在理解這種愁緒的基礎上,一切的創新才有實現的可能,為此創設情境,創設激發情境的導語很關鍵。

  我們班級裡有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他們寄宿在親戚家或是陌生人家裡,有的十幾天或者是一兩個月才能回去一次,所以我設計的導語是這樣的: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中有一些孩子離家在此地求學,今天老師想採訪他們一下。“你們想家嗎?”“想家的心情是怎樣的?”(略)“是啊,想家。老師也想家,我從家鄉來到林甸工作已經十七年了,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正是想家的時候。我想家中的父親身體可好,我想院門前的柳樹是否已經發芽……家中的點點滴滴都成了我最濃重的牽掛,夜不成眠時,我就在心裡默唸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課件展示詩歌,師配樂誦讀)

  異鄉的天空/我是斷線的風箏/異鄉的水面 /我是無根的'浮萍/異鄉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裝不下/想家的心情/異鄉的人群中/家是一團火/異鄉的路上/家是一盞燈/異鄉的夜晚/家是一個夢/如何也圓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親倚欄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遊子憑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誰都能感受得到/誰也說不清

  想家的心情誰也說不清,但想家的時候,我們可以拿起電話問候一聲平安,可以坐上汽車常回家看看。可是啊——那些遠離祖國漂泊在外的遊子呢?特別是臺灣同胞,因為海峽之隔而親人不得團聚,他們想家的心情才稱得上真正的鄉愁。下面我們就來朗讀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聽一聽他發自內心的呼喚。

  (二)初步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誦讀這首詩,畫出重音、停頓,力求讀準讀順,然後說說文章四個詩節分別抒發了什麼情感,四個詩節的順序可以調換嗎?(在學生誦讀過程中強調停頓、重音,明確”啊“的變音和疊詞重音卻輕讀的處理)在這個環節中,學生了解了詩歌的內容,掌握了詩歌誦讀的語氣、語調、重音和停頓,完成了知識與能力這個教學目標,理清了文章的脈絡。明確了——這是一首抒發不同年齡段的鄉愁詩,是按照時間順序成文的,各詩節之間的順序不能調換。(板書關鍵詞)

  小時候——思念母親

  ↓

  長大後——思念妻子 時 間

  ↓

  後來啊——孝子之心 順 序

  ↓

  而現在——熱愛祖國

  (三)合作探究

  1、捕捉細節,再讀文字

  《新課程標準》第四階段(7-9年級)的閱讀要求中指出: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所以我設計的問題是,討論:我們看黑板上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是按照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行文的,如果我將“後來啊”改成“中年時”,將“而現在”改成“老年後”怎麼樣?試讀著看看。

  在討論的過程中,讓學生抒發自己的個性解讀,明確不能更改的原因“後來啊”有種綿延的哀傷,彷彿凝聚了作者一生的鄉愁。誦讀時語氣要低沉,壓抑,語速要緩慢,音調要延長。黃土的內外是天人永隔,墳墓雖矮卻無家書達意,此時的鄉愁更悲哀,更濃稠。“而現在”中的“而” 字是轉折關係,文章由鄉愁升至愛國,是全詩的高潮,誦讀時語調要上揚。

  教師總結:大家的意思是,“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 這些變幻了形式出現的時間詞語,一起連綴成了一條變化有致的情感線索,它牽引著讀者去領悟詩人坎坷的一生和複雜的鄉愁。因為語言形式的變化,詩人的情感就呈現出了跌宕之勢,詩人感情的高潮——熱愛祖國,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的願望,就被烘托出來了。非常佩服大家很有個性的解讀。現在,讓我們再次朗誦第三節和第四節,讀出思鄉情感的跌宕和高潮。(指名生讀後齊讀)

  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加深文字的解讀,順序不能調換還因為空間的轉換和感情的遞增。(討論時要注意品味與朗讀指導相結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獨特體驗抒發情感,即興誦讀)

  2、聯絡背景,加深感悟

  我們再讀文字,感情色彩增進了許多,各詩節的語氣語調也有了極大的區別。但我覺得還是少些什麼,少些什麼呢?我們聽一聽余光中親自誦讀的《鄉愁》,找找其中的差別。學生靜聽、靜思、點評、分析,得出結論:余光中的誦讀情緒更飽滿,聽起來更能感染別人,“矮矮的墳墓”用了顫音,多了一份訣別的淒涼和痛楚,“淺淺的海峽”多了一份恨別的滄桑和無助,多了一份自己的經歷。(學生透過品評作者富有表現力的誦讀,不僅再次強化了節奏、重音、語氣和語調,而且更深刻地感受了蘊藏在字裡行間的真情實感)

  那麼這份經歷是怎樣的?

  小組合作,共同歸納梳理課下蒐集的關於余光中的資料。

  詩人的創作與他的生平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瞭解詩歌的寫作背景,無法對詩歌有透徹的瞭解。寫作背景一味由老師來介紹,不免造成學生思想上的懶惰和依賴的習慣,我發動學生自己去收集資料,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去了解余光中,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他們課外自主閱讀的好習慣,也可以加深學生對詩人及其作品的瞭解。然後,老師可以再根據學生的瞭解情況,在課堂上作適當的補充,應該側重於餘詩的特點以及終其一生的鄉愁情結。

  3、展開想象,再現畫面

  余光中把幾十年的情感沉澱下來,在十幾行短詩的創作之中瞬間爆發。他許多作品都習慣於將說不清道不盡的細膩感情濃縮在幾個簡單的意象中,這種高度的凝練和抽象在余光中的《鄉愁》中尤為明顯。那麼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個意象?你能具體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嗎?(小組分工合作:一組:第一詩節、二組:第二詩節、三組:第三詩節、四組:第四詩節,老師也參與到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