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古詩詞賞析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作者: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稱“杜少陵”。也稱“杜工部”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2、選自《杜少陵集》
3、詞義:
岱宗:指泰山
了:完
造化:大自然。
鍾神秀:聚集天地間的一切神奇和秀麗。鍾:聚集,彙集。
陰:山的北面。陽:山的南面。
割:劃分
蕩胸:滌盪心胸。
決:裂開。
眥:眼眶
會當:該當,終當。
絕頂:頂峰。
4、背景:杜甫應舉落第後遊泰山做所。
5、主題
本詩透過描寫了東嶽泰山的雄渾景象,讚美了泰山高達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對前途充滿信心的雄心和氣概。
6、句意:
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由於大自然的偏愛,給了這兒神奇秀麗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為一明一暗兩部分。
層層雲升騰,心胸蕩然,極力張大眼睛把飛鳥歸山映入眼簾。
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俯瞰群山會是多麼渺小!
改寫成散文
泰山啊,你究竟有多麼宏偉壯麗!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大地。大自然給你的偏愛,使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你挺拔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盪漾,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餘!
7、賞析:
首聯: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歎仰慕之情。下句: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
頷聯:“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鍾”字為凝聚的.意思,以擬人的筆法突出詩人筆下的大自然是有情的。它格外青睞東嶽泰山,故而把神奇與秀麗集於泰山一身。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割”用在這裡,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側面突出泰山巍峨險峻、遮天蔽日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泰山的熱愛和讚美。
頸聯:“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
尾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不僅寫出了泰山的雄偉,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飽含了生活的哲理:只有不畏艱險地去登攀,才能進入俯視一切的雄奇境界。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和對自己前途充滿信心的情懷。也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8、藝術手法:
(1)語言凝練,對仗工整。對偶句: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2)寫景、抒情、哲理融為一體。
(3)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向嶽而望。落筆由遠及近,筆下之景由朝至暮。由望嶽想到將來登嶽。意境開闊高遠,氣勢雄偉渾樸。
(4)虛實結合。"齊魯青未了"一句表現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鍾神秀"一句描寫了泰山的神奇秀麗;"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寫的是實景,用細節描寫,表達了心情的激盪和眼界的空闊。"造化"句寫泰山的秀美,是虛寫;"陰陽"句寫泰山的高大,是實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