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望嶽> 杜甫《望嶽》 "望"的角度有什麼不同?

杜甫《望嶽》 "望"的角度有什麼不同?

杜甫《望嶽》 "望"的角度有什麼不同?

 引導語:杜甫《望嶽》是他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的浪漫豪情。學習這首詩,我們要領略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色,體會杜甫詩歌中包含的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透過欣賞詩歌,讓學生熱愛祖國河山,陶冶美的情操。詩中的“望”字角度有什麼不同呢?

  杜甫詩望嶽 "望"的角度有什麼不同?

  詩人從遠望(首聯)——近望(頷聯)——細望(頸聯)構思全詩,由遠而近體味著泰山巍峨與雄奇之美,有整體印象,也有區域性描摹.

  全詩可分兩大層,都是切著“望”字寫的.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嶽懸想將來的登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寫遠望所見.“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這是近望所見.“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寫的是實景,乃細望所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由望嶽懸想將來的登嶽,寫俯視。

  《望嶽》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作者杜甫生平及相關的文學常識,學會從意象入手,分析意境進而體會詩歌藝術特色,提高鑑賞能力。

  2、 能力目標(過程及方法目標):

  透過詩歌賞析——明義——抓意象——析意境四步驟的方法

  理解詩歌,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鑑賞古詩的能力。

  3、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領略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色,體會杜甫詩歌中包含的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透過欣賞詩歌,讓學生熱愛祖國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借物抒發的不同情感,學會意象—意境—詩情的鑑賞方法。

  2、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詩歌賞析四步法,學會透過此方法鑑賞詩歌。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設計意圖

  一、引入新課,介紹基本常識。多媒體展示詩歌賞析四步法:明背景、抓意象、析意境、賞手法。介紹杜甫基本情況,並引述詩的四時期,講解本詩寫作背景。做好筆記,課堂上應掌握基本的'文學常識。讓學生對如何賞析詩歌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並對作者的生平等基本情況進行掌握。

  二、明詞義。講解重點字詞及詩歌的結構。對通假字、“陰、陽”二字等重點字詞進行講解,如“夫”的讀音。同時透過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這四部分分析詩歌結構,從中體會詩歌藝術特色。對重點字詞做好筆記,按照老師的教授步驟,對每一句詩的藝術特色進行賞析。掌握詩歌中重點字詞,有助於學生更好理解詩歌內涵,同時對每一句詩進行深刻的分析。

  三、抓意象。透過字詞的含義教學生如何領會詩歌的意象。如:“青未了”、“鍾”、“割”、“生”等字,讓學生明白作者為什麼這樣寫,這樣用字。欣賞多媒體泰山的畫面,在結合字詞的講解,讓學生抓住詩歌的意象,解答學生的疑問。字畫結合,有助於學生形象的理解這些字詞用的精妙之處。

  四、析意境多媒體繼續播放泰山的畫面,並播放朗讀錄音,讓學生進入畫面中,老師結合第三部分的講解,深刻分析詩歌的意境,點明本詩歌的思想感情。學生會感覺到熱血沸騰,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懷揣遠大抱負,這時可以運用“隨機點撥,因文入理”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賞析詩歌。透過運用“隨機點撥,因文入理”的方法。讓學生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並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和遠大抱負的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