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維> 王維《鹿柴》譯文

王維《鹿柴》譯文

王維《鹿柴》譯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王維《鹿柴》譯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王維《鹿柴》譯文

  原文

  唐代: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

  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區域性襯全域性,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最後又寫幾點夕陽餘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寫山水,離不開具體景物,或摹狀嶙峋怪石,或描繪參天古木,或渲染飛瀑懸泉,其著眼點在於景物之奇。而此詩則從一個奇特的現象著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層巖迭嶂,看去空無一人。有時會突然聽得朗朗笑語,但由於回聲的多重反射,一時間很難判斷人聲究竟從何而起。人們大約都有類似的經驗,本來很平常。但是將這種視覺與聽覺互補的觀察事物的方法以詩的形式加以表現,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創造。從詩的表現說,它別出新意,不蹈故常;從作品的接受者說,是那樣新奇有趣,儼如身臨其境,由此引起積極的情感活動。前兩句詩用直白的語言,略作點染,境界即出。詩開頭的“空山”,二字,是相對於無人而言,同時表明詩人的視野比較開闊,可以一視無礙;如果置身於隱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從這兩個字,也可以窺見山中的景物形勢特點。對句的“響”字與“空山”相呼應:只有在沒有太多障礙物的情況下,聲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復迴盪,方才可以說“人語響”。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寫幽靜,因聲傳神;後二句寫幽深,以光敷色。山中的景色會因朝夕晦暝、風雨因時而變化。此詩則選取傍晚時分的景色作為描寫物件。這時夕陽返照射入樹林深處,又有一部分光線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來,各類景物斑斑駁駁的,明暗對比鮮明。近處,投在地面上的蓊鬱的樹影漸漸拉長;樹林深處,因黝暗而顯得十分幽邃。這種景觀的最佳時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須是晴朗的傍晚,陰雨綿綿是不行的。詩的第一個透視點是深林。人的感官無法直接測知樹林深處,此詩以不可見即想象中的“無限”與“神秘莫測”寫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陽明天中為最深。第二個透視點是青苔。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觀其形,可以辨其色。

  青苔生於陰暗潮溼之處,它生長,是濃密樹木遮住日光結果,而此刻卻在夕照中。這兩個透視點合在一起,互相映發,使詩意虛實相生。

  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象徵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修禪過程中豁然開朗。詩中雖有禪意,卻不訴諸議論說理,而全滲透於自然景色生動描繪之中。

  王維不僅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結合。他以音樂家對聲感悟,畫家對光把握,詩人對語言提煉,刻畫了空谷人語、斜輝返照那一瞬間特有寂靜清幽,耐人尋味。

  註釋

  (1)鹿柴(zhài):“柴”同“寨“,柵欄。此為地名。

  (2)但:只。聞:聽見。

  (3)返景:夕陽返照的.光。“景”古時同“影”。

  (4)照:照耀(著)。

  作者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ó jié) ,人稱詩佛,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淨、沒有染汙而著稱的人。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作品介紹

  這首詩描繪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充滿了繪畫的境界,反映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官場的厭倦。宋代劉辰翁在《唐詩品彙》卷三十九中說:“無言而有畫意。”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卷十九說:“佳處不在語言,與陶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同。”王維此詩與陶淵明的空靈、隱逸是類似的境界。這就是說,此詩的優長之處在於蘇軾評論王維時所說的“詩中有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