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原文擴寫及鑑賞

《望廬山瀑布》原文擴寫及鑑賞

《望廬山瀑布》原文擴寫及鑑賞

  引導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句詩是李白的手筆,《望廬山瀑布》是七言絕句,全詩充滿誇張和浪漫主義色彩,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望廬山瀑布》原文擴寫及鑑賞,歡迎大家參考。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全文鑑賞

  這首詩是七言絕句。此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詩說,“壯哉造化功!”正是這“造化”才能將這巨物“掛”起來,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讚頌。

  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

  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髮出來的。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餘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詩人用誇張的比喻把景物升騰到更高的境界,達到寫瀑布的極致,極為誇張,但又清新自然,淺顯生動,同時具有動盪開闊的氣勢,飛動流走的章法,跳躍騰挪,縱橫捭闔,亦有歌行的氣勢和特點。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其想象豐富,奇思縱橫,氣勢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騰,又自然清新,似雲捲風清,其詩歌的審美特徵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

   望廬山瀑布擴寫

  早就聽說那氣勢不凡的廬山瀑布。

  一次,遙居廬山的友人邀我入山作客,我也有幸順路觀賞那好似雪白錦緞的廬山瀑布。當我千里迢迢來到廬山腳下時,遠遠地已聽到在香爐峰坡那瀑布擊石的“嘩嘩”聲;來到半山腰,原本若隱若現的流水聲也愈來愈清晰了。我循著這震耳欲聾的瀑布聲,好不容易爬到了香爐峰對面的岩石上。

  此時,正值中午,火辣辣的驕陽把強烈的太陽光照射在香爐峰上,谷裡升騰起紫色的煙霧。這些紫色的煙霧環繞在廬山瀑布旁,像是給瀑布籠罩上了一層輕紗。從岩石上望著對面的瀑布,它好象一匹精緻的雪白錦緞懸掛在山坡上。那飛濺的流水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又好似天上王母的翠玉珠子,叮叮噹噹來到人間。

  這美景就像是桃源仙境,我也陶醉在這其中了。真羨慕友人能長年居住在這樣的仙境中。抬頭望望那瀑布的源頭,忽然想到了那深居在廣寒宮中的嫦娥,不知是否是她思念后羿時流下的傷心淚水,卻又更似那天上的銀河飛瀉到人間。

  望著這如畫的美境,我情不自禁地吟哦起來:“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我正陶醉在這美景中,忽聞身旁友人的呼喚,才猛然從那美妙的遐想裡醒悟過來。無奈離別之時,還不時回頭留戀地望望那氣勢磅礴的廬山瀑布。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