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安石> 王安石《揚州新園亭記》

王安石《揚州新園亭記》

王安石《揚州新園亭記》

  【作者簡介】王安石,生於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於元祐元年5月21日(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諡“文”。小字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基本內容

  諸侯宮室臺,講軍實,容俎豆,各有制度。揚,古今大都,方伯所治處。制度狹,軍實不講,俎豆無以容,不以逼諸侯哉?宋公至自丞相府,化清事省,喟然有意其圖之也。

  今太常刁君,實集其意,會公去鎮,君即而考之,佔府乾隅,夷?而基,因城而垣,並垣而溝,週六百步,竹萬個覆其上。故高亭在垣東南,循而西三十︷,作堂曰“愛思”,道僚吏之不忘宋公也。堂南北鄉,袤八筵,廣六筵。直北為射,列樹八百本,以翼其旁。賓至而享,吏休而宴,於是乎在。又循而西十有二︷,作亭曰“隸武”,南北鄉,袤四筵,廣如之。如堂,列樹以鄉,歲時教士戰、射、坐作之法,於是乎在。始慶曆二年十二月某日,凡若干日卒功雲。

  初,宋公之政,務不煩其民,是役也,力出於兵,材資於宮之饒,地於公宮之隙,成公志也。噫!揚之物與監,東南所規仰,天子宰相所垂意而選,繼乎宜有若宋公者,丞乎宜有若刁君者。金石可弊,此無廢已。慶曆三年四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王安石 人物簡介

  王安石,生於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於元祐元年5月21日(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諡“文”。小字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長於說理與修辭,善用典,風格遒勁有力,警闢精絕,亦有情韻深婉之作。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 1.作為年號的治平有如下兩個: 治平 (北宋) 治平 (元):元朝時期徐壽輝的年號 治平(元年:1064年 - 末年:1067年)是北宋時宋英宗趙曙的年號,共計4年。語出《抱朴子》:“又於治世隆平,則謂之有道,危國亂主,則謂之無道。” 大事記 農曆:治平三年四月——宋英宗命令司馬光寫《資治通鑑》。 更多>>

  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蘇軾、蘇轍、曾鞏”,並稱“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