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材論》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材論
王安石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夫材之用,國之棟樑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眾﹑不使其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終身無天下之患,材之得失無補於治亂之數,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於敗亂危辱,此一弊也。又或以謂吾之爵祿貴富足以誘天下之士,榮辱憂戚在我,吾可以坐驕天下之士,而其將無不趨我者,則亦卒入於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養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為天下實無材,則亦卒入於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猶可以論其失者,獨以天下為無材者耳。蓋具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於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焉,此其所以異於人者也。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異於眾,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異能於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此徒有見於錐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啼齧,求其所以異者蓋寡。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並驅,則唯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捨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後騏驥騕嫋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為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
噫!今天下蓋嘗患無材。吾聞之,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劉、項並世,而籌畫戰鬥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此數輩者,方此數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廣,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節選自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材論》)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猶錐之在囊 囊:口袋
B.駑驥雜處 駑:劣馬
C.及其引重豐,取夷路 夷路:坎坷的路
D.而謨謀諫諍之佐來 佐:輔佐的人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B.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 其孰能譏之乎
C.且不能自異於眾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D.得之則安以榮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作者在本文中論述了人才的重要性和選拔、使用人才的方法,第一段指出上層社會不重視人才的三個原因。
B.有才能的人外表上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他遇到事情能夠辦好,出謀劃策和治理國家都超出一般的人。
C.作者認為本身有特殊才能的人,自然就會表現出他的才能來,因此有真實才能而沒被發現的人是不會有的。
D.天下那麼大,說沒有人才,作者是不相信的,他覺得人才是有的,關鍵在於上層的人的尋求和使用。
7.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10分)
(1)不患士之不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5分)
(2)故不以天下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5分)
參考答案:
4.C(應為“平坦的路)
5.C(兩個“且”字均為“尚且”;A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B代詞/反問語氣;D表順承/表假設)
6.C(C項是存有偏見的人的看法,不是作者的看法)
7.(1)不擔心士不想有作為,而擔心居高位的人不想要士有所作為。
(2)因此並不認為天下沒有人才,而是用盡一切辦法去尋求人才、考察人才。
譯文:
天下的憂患,不擔心人才不多,只擔心在上位的人不追求人才;不擔心士不想有作為,而擔心在上位的人不想要士有所作為人才是國家的棟粱,得到了就會使國家安定繁榮,失去了就會使國家滅亡遭屈辱。然而在上位的人不想讓人才多,不想使用人才,是為什麼呢?這有三個受矇蔽。他們甘願受矇蔽,認為自己的地位可以遠離屈辱危險,終身沒有天下的大患,人才的得失對於安定和不安定沒有什麼幫助,所以不追求人才,隨著自己的心志辦事,而最終陷於失敗危難之中,這是第一條矇蔽。也有的人認為自己的奉祿富貴足以誘惑天下計程車,盛衰樂憂在於我,我可以在天下之士前驕橫,他們將沒有不到我這裡來的,那麼最終也陷於失效危難之中,這也是一個矇蔽。又有的人不追求用來養育取用的方法,卻恐懼擔心認為天下實在沒有人才,最終也陷於失敗危難之中。這也是一矇蔽。這三條矇蔽,它們所導致的禍患是一樣的,他們的用心不是不好,唯獨說他們的過錯在於認為天下沒有人才。他們是存心不想用天下的人才,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況且有才能的人外表和一般的人沒有什麼不同,只是他遇到事情能夠辦好,出謀劃策能辨明利害,治理國家能使國家安定昌盛,這就是他不同於一般人的地方。所以在上層的人假如不能精細地考察他,慎重地使用他,那麼,即使他有奉、夔、杖、契那樣高的才智,也不能使自己突出於一般人,何況才智不及他們的呢?世上有偏見的人才會說:“人懷有特別的才能在身上,就像錐子放在布袋裡一樣,它的尖端立刻就能顯落出來,所以沒有懷才而看不出來的人啊。”這只是看到了錐子放在布袋裡,而本來沒看到馬在馬棚裡的(情景)。劣馬和良馬混雜在一起,喝水吃粗根,嘶鳴啼叫互相嘴咬,想看出(哪匹)不同於其它的馬是沒有的啊。到了它牽引著沉重的車子,走不平坦的道路,不需要多次鞭打它,也不需要繁多地駕馭,只要一拉它的韁繩就已經到了千里以外的.地方了。在這個時候,讓劣馬和它一起趕路,那麼(那劣馬)即使傾覆了車的輪子,斷了線繩,損壞了筋骨,日夜追趕,遙遠得已經趕不上了,這以後良馬和劣馬才有分別了。古代的人君懂得這個道理,因此並不認為天下沒有人才,而是用盡一切辦法去尋求人才、考察人才。考察人才的方法,就是給他於適合於他的才能的工作罷了。
唉!現在仍然有擔心沒在人才可用的人呢!我聽說,戰國時期六國合縱,辯論遊說的人才便紛紛的出現。劉邦和項羽並起,楚漢相爭,出謀劃策、勇敢善戰的人才就不斷湧現了。唐太宗決心治理天下,而多謀敢諫的輔巨就投奔他來了,這些人才,當那幾位君主還沒出來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被發現,人君假如想求得人才,他們就來了。今天的情況也正是這樣,怕的就是在上層的人不去尋求人才、不使用他們罷了。天下那麼大,人物那麼多.而說沒有人才,我就不相信。
分析:
王安石對如何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有比較全面的看法。他在不少文章中都談到過這個問題。如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就說到人才須人主“陶冶而成之者”,所謂陶冶而成,“亦教之養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而在《取才》裡,又具體說到科舉考試中,“策進士者”、“策經學者”皆應從衡量考生的實際本領出發。而在本文中,主要是強調起用人才的重大意義。他認為能否起用人才實際上關係到國家治亂興衰的命運,因此處於上層地位的人(包括皇帝在內)要十分重視人才、善於發現人才和使用人才。他尖銳地指出:“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這番話表明作者闡述他對人才問題的看法,是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