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童話> 安徒生童話《一本不說話的書》

安徒生童話《一本不說話的書》

安徒生童話《一本不說話的書》

  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透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來編寫適合於兒童欣賞的故事。童話具有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的特點。童話常採用擬人的手法,賦予鳥獸蟲魚花草樹木等生命,使其擁有人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安徒生童話《一本不說話的書》,希望能幫到大家!

  【內容簡介】

  在公路旁的一個樹林裡,有一個孤獨的農莊。在一個開滿了花的紫丁香組成的涼亭下,停著一口敞著的棺材。一個死人已經躺在裡面,他的頭底下墊著一大本厚書。這天上午就要入葬。死者是誰呢?他的面布揭開了…

  【安徒生童話:一本不說話的書】

  在公路旁的一個樹林裡,有一個孤獨的農莊。人們沿著公路可以一直走進這農家的大院子裡去。太陽在這兒照著;所有的窗子都是開著的。房子裡面是一起忙碌的聲音;但在院子裡,在一個開滿了花的紫丁香組成的涼亭下,停著一口敞著的棺材。一個死人已經躺在裡面,這天上午就要入葬。棺材旁沒有守著任何一個悼念死者的人;沒有任何人對他流一滴眼淚。他的面孔是用一塊白布蓋著的,他的頭底下墊著一大本厚書。書頁是由一整張灰紙疊成的;每一頁上夾著一朵被忘記了的萎謝了的花。這是一本完整的植物標本,在許多不同的地方蒐集得來的。它要陪死者一起被埋葬掉,因為這是他的遺囑。每朵花都聯絡到他生命的一章。

  “死者是誰呢?”我們問。回答是:“他是烏卜薩拉的一個老學生(注:烏卜薩拉是瑞典一個古老的大學。這兒常常有些學生,到老還沒有畢業。)。人們說:他曾經是一個活潑的年輕人;他懂得古代的文學,他會唱歌,他甚至還寫詩。但是由於他曾經遭遇到某種事故,他把他的思想和他的生命沉浸在燒酒裡。當他的健康最後也毀在酒裡的時候,他就搬到這個鄉下來。別人供給他膳宿。只要陰鬱的情緒不來襲擊他的'時候,他是純潔得像一個孩子,因為這時他就變得非常活潑,在森林裡跑來跑去,像一隻被追逐著的雄鹿。不過,只要我們把他喊回家來,讓他看看這本裝滿了幹植物的書,他就能坐一整天,一會兒看看這種植物,一會兒看看那種植物。有時他的眼淚就沿著他的臉滾下來:只有上帝知道他在想什麼東西!但是他要求把這本書裝進他的棺材裡去。因此現在它就躺在那裡面。不一會兒棺材蓋子就會釘上,那麼他將在墳墓裡得到他的安息。”

  他的面布揭開了。死人的面上露出一種和平的表情。一絲太陽光射在它上面。一隻燕子像箭似地飛進涼亭裡來,很快地掉轉身,在死人的頭上喃喃地叫了幾聲。

  我們都知道,假如我們把我們年輕時代的舊信拿出來讀讀,我們會產生一種多麼奇怪的感覺啊!整個的一生和這生命中的希望和哀愁都會浮現出來。我們在那時來往很親密的一些人,現在該是有多少已經死去了啊!然而他們還是活著的,只不過我們長久沒有想到他們罷了。那時我們以為永遠會跟他們親密地生活在一起,會跟他們一起共甘苦。

  這書裡面有一起萎枯了的櫟樹葉子。它使這書的主人記起一個老朋友——一個老同學,一個終身的友伴。他在一個綠樹林裡面把這片葉子插在學生帽上,從那時其他們結為“終身的”朋友。現在他住在什麼地方呢?這片葉子被儲存了下來,但是友情已經忘記了!

  這兒有一棵異國的、在溫室裡培養出來的植物;對於北國的花園說來,它是太嬌嫩了;它的葉子似乎還保留著它的香氣。這是一位貴族花園裡的小姐把它摘下來送給他的。

  這兒有一朵睡蓮。它是他親手摘下來的,並且用他的鹹眼淚把它潤溼過——這朵在甜水裡生長的睡蓮。

  這兒有一根蕁麻——它的葉子說明什麼呢?當他把它採下來和把它儲存下來的時候,他心中在想些什麼呢?

  這兒有一朵幽居在森林裡的鈴蘭花;這兒有一朵從酒店的花盆裡摘下來的金銀花;這兒有一起尖尖的草葉!

  開滿了花的紫丁香在死者的頭上輕輕垂下它新鮮的、芬芳的花簇。燕子又飛過去了。“唧唧!唧唧!”這時人們拿著釘子和錘子走來了。棺材蓋在死者身上蓋下了——他的頭在這本不說話的書上安息。埋葬了——遺忘了!

  (1851年)

  這是一首散文詩,收進安徒生於1851年出版的遊記《在瑞典》一書中,為該書的第18章。這本“不說話的書”實際上說了許多話——說明了一個“老學生”的一生:“假如我們把我們年輕時代的舊信拿出來讀讀,我們會產生一種多麼奇怪的感覺啊!整個的一生和這生命中的希望和哀愁都會浮現出來。”正因為那個“老學生”就要把保留著他“一生的希望和哀愁”的那本書裝進他的棺材裡去……那麼他將在墳墓裡得到他的安息。

  安徒生名人故事

  他是鞋匠的兒子。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他從小忍受著貧困與飢餓的煎熬以及富家子弟的奚落和嘲笑,但他是個愛做夢的孩子,夢想有朝一日能夠透過個人努力擺脫歧視,成為一個受世人尊重的人。

  沒有人願意跟他玩,他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把自己關在屋裡,讀書或者給他的玩具娃娃縫衣服,然後等待晚上父親給他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或者向父親傾訴他想成為一名演員或作家的夢想。

  他11歲時,父親去世了,他的處境更加艱難。14歲時,由於生活所迫,母親要他去當裁縫工學徒。他哭著把他讀過的許多出身貧寒的名人的故事講給她聽,哀求母親允許他去哥本哈根,因為那裡有著名的皇家劇院,他的表演天分也許會得到人們的賞識。他說:“我夢想能成為一個名人,我知道要想出名就得先吃盡千辛萬苦。”

  1819年9月4日,14歲的他穿著一身土得掉渣的大人服裝離開了故鄉。由於家境貧寒,母親實在籌不出什麼東西可以讓他帶在身上,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花3個丹麥銀元買通趕郵車的馬伕,乞求他讓兒子搭車前往哥本哈根。母親看著年幼的兒子兩手空空地遠行,心痛而愧疚,不由淚水長流。他反倒安慰母親說:“我並不是兩手空空啊,我帶著我的夢想遠行,這才是最最重要的行李。媽媽,我會成功的!”就這樣,一個14歲的窮孩子,兩手空空地獨自踏上了前往哥本哈根的尋夢之路。

  也許上天註定了每個人的夢想之旅不會一帆風順,他也一樣。在哥本哈根,他依然無法擺脫別人的歧視,經常受到許多人的嘲笑,嘲笑他的臉像紙一樣蒼白,眼睛像青豆般細小,像個小丑。幾經周折,他終於在皇家劇院得到了一個扮演侏儒的機會,他的名字第一次被印在了節目單上,望著那些鉛印的字母,他興奮得夜不能寐。

  但幸福是短暫的,他後來扮演的角色無非是男僕、侍童、牧羊人等,他感覺自己成為大演員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於是,為了成為名人,他開始投身到寫作中。他筆耕不輟,兩年後,他的第一本小說集終於出版,但由於他是個無名小卒,書根本賣不出去。他試圖把這本書敬獻給當時的名人貝爾,卻遭到諷刺和拒絕:“如果您認為您應當對我有一點兒尊重的話,您只要放棄把您的書獻給我的想法就夠了。”

  在哥本哈根,他的夢想之火一次又一次遭遇瓢潑冷水,人們嘲笑他是個“對夢想執著,但時運不濟的可憐的鞋匠的兒子”,他一度抑鬱甚至想到自殺。但每次在夢想之火瀕於熄滅之際,他就會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己:我並不是一無所有,至少我還有夢想,有夢,就有成功的希望!

  終於,在他來哥本哈根尋夢的第15個年頭裡,在經歷過一次次刻骨銘心的失敗後,29歲的他以小說《即興詩人》一舉成名。緊接著,他出版了一本裝幀樸素的小冊子《講給孩子們的童話》,裡面有4篇童話——《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 《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奠定了他作為一名世界級童話作家的地位。

  他用夢想點燃了自己,用童話征服了世界。也許你已經猜到了,他就是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

  成名以後,安徒生受到了王公大臣的歡迎和世人的尊敬,他經常收到國王的邀請並被授予勳章,他終於可以自在地在他們面前讀他寫的故事而不用擔心受到奚落。但從他的童話中,我們仍可以看到他的影子,他就是《打火匣》裡的那個士兵,就是那個能看出皇帝一絲不掛的小男孩,就是那隻變成美麗天鵝的醜小鴨……

  誰會想到,一個兩手空空來繁華都市尋夢的窮孩子,最終會得到人生如此豐碩的回報?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他有夢,而且在困難面前從不輕易熄滅夢想之火。

  人生也像一場遠行。遠行時你可以沒有車馬盤纏,可以不帶錦衣玉食,可以兩手空空什麼行李也不帶,但一定要帶上你的夢想。因為,夢想是最寶貴的財富,有了夢想,人才可以在無限的時空與未知的威懾下,使呆板的一天24小時有變化萬千的可能。

  夢想是人生唯一樂觀的倚仗,是讓生命澎湃的源泉,是一個必須時刻帶在身上的神奇包裹。帶上它,你的心靈可以忍受任何困苦;開啟它,你的人生可以創造無限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