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童話> 格林童話 故事

格林童話 故事

格林童話 故事

  《格林童話》語言樸實,清新,又充滿了智慧,是孩子們學習的好書本。

         》》》

  內容簡介/格林童話[德國格林兄弟著童話集]

  《格林童話》帶有濃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富於趣味性和娛樂性,對培養兒童養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質有積極意義。

  格林兄弟出生於萊茵河 畔的哈瑙(Hanau),具有很高創造力,將當時民間的文學資料蒐集起來,併合而為一,哥哥雅各布·格林是嚴謹的史家,弟弟威廉·格林 文筆優美,最後他們共同編成《兒童與家庭童話集》

  (KinderundHausmärchen),亦即《格林童話》,1812年格林童話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話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個故事,內容不斷擴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則,加上聖徒傳說多達210則,再加上補遺就有215則。其中以《灰姑娘 》、《玫瑰小姐》、《受騙的青蛙》、《雪白和玫瑰紅》、《貓和老鼠交朋友》、《聰明的農家女》、《三兄弟 》、《月亮》、《熊皮人》、《石竹》、《白雪公主》、《小紅帽 》、《睡美 人》、《糖果屋》、《青蛙王子 》、《漁夫和他的妻子 》、《野狼和七隻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縫》、《不萊梅的城市樂手》、《穿靴子的貓 》最為著名。[1]

  作者簡介/格林童話[德國格林兄弟著童話集]

  格林兄弟:

  雅可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國著名語言學家之一,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義者交往,思想卻傾向於資產階級自由派。

  從1806年開始,格林兄弟就致力於民間童話和傳說的蒐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兒童和家庭童話集》(兩卷集)和《德國傳說集》(兩卷)。雅各布還出版了《德國神話》,威廉出版了《論德國古代民歌》和《德國英雄傳說 》。1806~1826年間雅科布同時還研究語言學 ,編寫 了4卷鉅著《德語語法》,是一部歷史語法,後人稱為日耳曼格語言的基本教程。1838年底格林兄弟開始編寫《 德語詞典 》,1854~1862 年共出版第一至三卷。這項浩大的工程兄弟倆生前未能完成 ,後來德國語言學家繼續這項工作,至1961年才全部完成。

  格林兄弟對民間文學發生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受浪漫派作家布侖坦諾和阿爾尼姆的影響。他們收集民間童話有一套科學的方法,善於鑑別真偽,他們的童話一方面保持了民間文學原有的特色和風格,同時又進行了提煉和潤色,賦予它們以簡樸、明快、風趣的形式。這些童話表達了德國人民的心願、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國古老的文化傳統和審美觀念 。《格林童話集》於1857年格林兄弟生前出了最後一版,共收童話216篇,為世界文學寶 庫增添了瑰寶 。格林兄弟在語言學研究方面成果豐碩,他們是日耳曼語言學的奠基人。

  作品影響/格林童話[德國格林兄弟著童話集]

  1812年,這些故事結整合《兒童和家庭童話集》的第一卷,於聖誕節前夕在柏林問世,大受歡迎。此後直到1857年,格林兄弟不斷補充故事,並一再修訂,共推出七個版次。第七版後來成為在各國流傳的.原著版本,至今已譯成數十種語言,許多故事都廣為流傳。

  《格林童話》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讚為“歐洲和東方童話傳統劃時代的彙編作品”。

  《格林童話》還被加入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專案中。

  在中國,至少有100種以上的譯本和譯改本。在西方基督教國家中,他的銷量僅次於《聖經》。

  中文譯本/格林童話[德國格林兄弟著童話集]

  早在1925年,國內就有《格林童話》的譯本,由當時的河南教育廳編譯處編成,內收《雪姑娘》、《六個僕人》等10篇故事,名為《格爾木童話集》,譯者王少明。此後名家趙景深也曾譯成《格列姆童話集》,收《烏鴉》等6篇,由上海崇文書局出版,但年代已不可考。

  《格林童話》共收集多少故事,說法不一,有的說216篇,有的說211篇。1934年商務印書館推出魏以新的譯本———魏是翻譯名家,曾譯有《閔豪生奇遊記》等作品。這個譯本共兩冊,據德國萊比錫"德國名著叢書"譯成,含210篇,書前有《格林兄弟傳》一文,名為《格林童話全集》。 這個版本是解放前最全的譯本,出版後備受好評。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分別在1956和1959年將它重版,此後人文社又不斷再版,2005年又在"名著名譯插圖本"系列中將其推出。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版本,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楊武能譯本,早先曾由譯林出版社在1993年推出,後包含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楊武能譯文集》中,含故事206篇。楊武能譯有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多部,是德文翻譯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