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篇1
陶淵明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之人。我暫且不討論他的其他方面,僅就他“樂天安命”的思想境界表示讚揚。
在《歸去來兮辭》一文中,陶淵明闡述了他的親情之樂,琴書之樂,跟眾之樂,山水之樂。而這些“樂”的根本是在於“得時”“樂天命”這種順應天時,樂天安命的思想情結。就陶淵明本人而言,他在官場上不得意,不願與當朝政治腐敗同流合汙,且他也沒有能力去抗爭,於是他便辭官回鄉,順應天意。回鄉之後隨仍有淡淡無奈惆悵,心有不甘,但總體還是安命,享受自然的樂趣。
有人說要努力改變命運與命運抗爭,這話不假。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上天一定是對每個人公平的,每個人的命運雖然不同,但命裡的“樂”和“悲”是一樣多的。有人想改變命運,說明他只看到了“悲”的一面,希望自己的命是盡善盡美的,這不免有些貪婪,也有些悲觀。這樣,可能最後是獲得了成功,但歲月不饒人,當你最終對自己的命滿意時,大概也兩鬢斑白了吧!回望過去,一輩子在艱難困苦中掙扎,抗爭,這有有什麼意義呢。這就被“悲”反作用了。而有些人,包括陶淵明,注重命裡的“樂”,對上天抱以信任,順應上天的安排,從任何地方尋找快樂,這樣雖經歷了悲,但終究悲和樂是平均的。而且,這種安然的心境使人內心平和。
就像《深慮論》中方孝孺提的“盡人事以合乎天心”的主張。“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都說明了“天”是凡人無法“謀”的,不如樂安天命,積善德,安然自若地度過平穩的一生。這終究是比轟轟烈烈的一生要快樂。
順應“天道”才是正理。
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篇2
陶淵明是一個寧靜致遠、淡泊名利的君子,作為一個田園裡的隱士,他向來不喜歡委曲求全、放棄傲骨,所以“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是他表明心志和決心的重大舉措,而《歸去來兮辭》更是表明他傲骨和傲氣的佳作。
陶淵明是一個本性善良、性格坦率,不願意矯揉造作、違背良心的有志之士,所以儘管家境貧寒、生活拮据、飢寒交迫,他也一直都有棄官歸鄉的念頭,因為飢餓、寒冷、艱苦雖然是很急迫的事情,但是違反意志卻是身心保守煎熬的事情,所以他總是感到很迷茫、惆悵、糾結、猶豫和憂鬱。但是實在不想要做一個壯志未酬、一事無成、一無所獲的無能之輩,所以他總是找藉口讓自己在忍一忍、再等一等,惟願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是奇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等到的,通達也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得到的,所以要想不同流合汙、自甘墮落,那就只能歸家去了,因為田園就要荒蕪了,心靈也要乾枯了。過去的錯誤是無法挽回的,但是曾經的傷痛卻是可以靠時間來治癒的,所以請不要兀自傷神、失意和悲哀了,你看家裡妻兒環繞多麼幸福,酒樽滿滿多麼恣意,日子祥和多麼靜謐,閒庭散步多麼愜意,琴棋書畫多麼怡然,親朋好友多麼自得啊!
“登東帛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這就是陶淵明的心聲,因為榮華富貴不是他所求,羽化昇仙亦不是他能所求,也因為官場與自己格格不入,所以他不想再繼續懷抱無望的期待了,所以他想好好珍惜有限的時光,肆意自由地去過自己想要的簡樸的田園生活了。陶淵明這種蔑視功名利祿,追求高尚情操的操守很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敬重,但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潔身自好、保持本心、堅守正義、樂夫天命的隱士。
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篇3
今天我讀了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有一句話讓我深思: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心為形役?心為形體所奴役!無論是當今還是以前,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少年時立下了造福百姓的志向。但無奈,在後來的生活中並沒有堅定自己的志向,反而被世俗的塵埃惡垢所汙染,被形體上的貪念利益所矇蔽,逐漸變成了他們少時最不屑的奸逆小人。古如嚴嵩,原有“奸人當道,在下不堪與之為伍”的骨氣。後混跡官場,追逐個人利益,逐漸成為“江右士大夫往往號之為父”的大奸臣;為推翻清王朝,有“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壯志。然而隨著日軍地侵入,他感嘆著“莫向燕臺回首望,荊榛零落市寒煙”,最終降日投敵,成為民國最大的漢奸。雖然歷史上也有如文天祥那樣正直的君子,但始終不是很多,為什麼呢?因為想在亂世而保持清高,非常困難!清高的人不為五斗米折腰,一生貧寒,為常人難以忍受;清高的人不摧眉折腰事權貴,處處受排擠,常人氣節難存。而能堅持自己理想、抱有骨氣的人,就是真正有毅力的人,他們就像石灰一樣,不怕千錘萬鑿,不怕烈火焚燒,哪怕粉身碎骨,也要留清白在人間。當然如周黨、嚴光那樣“不事權貴寧耕田,錚錚鐵骨願釣魚”的隱士,他們厭倦官場的阿諛爾詐,卻個個都是和屈原那樣敢於向命運抗爭的勇士啊!
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篇4
家道的衰落,境況的窘迫,理想的衝擊,陶淵明選擇了出仕為官。那時的他激情澎湃,他想在仕宦之途盡現一身的才華,他想在混亂之局揮灑一腔的赤誠,他更想在生命之巔成就一生的夢想;那時的他猶如一隻羽翼微豐的鳥,帶著晨靄撲翅飛向了心靈天空!
我不願重溫他那段陰雨晦霾的為官生涯,雖然短暫但已讓所有文人為此詠歎千年。我倒願意想象他決意辭官,書寫辭呈的情形,軒昂的眉宇微皺,嚴肅的嘴唇緊閉,一雙灼灼的眼睛直射出睿智而又果決的光芒,手中的筆盡情揮灑,心中的塊壘一洩而出,酣暢淋漓!最為我神往的是他快意地扔掉紙筆,隨後揚長而去!!那份灑脫,無羈,直令其餘的縣令瞠目結舌。在那個門閥等第森嚴的社會,為了五斗米而折腰的人比比皆是,而唯獨他卻做出如此的駭世之舉,也唯有他不媚權貴守住了精神的純淨。很多人驚歎他的傲岸壯舉,卻不能擁有他那般的膽量,更不敢步他的後塵。在我看來他是一位率真的幾近孩童的文人,更是一位孤高的智者。
他看清了世俗的汙穢,他洞明瞭人生的真諦。性質自然,本愛丘山的他只有回到故土才能獲得心靈的自由,才能呵護心中純潔的夢想。四十一歲的他歸心似箭,斂裳宵逝,載欣載奔地回家了。家,那個溫暖的字眼,多少個夜晚讓他魂牽夢縈;家,這個安全的港灣,多少次療治了他的創傷;家,這個熟悉而荒蕪的生命終極,令他熱淚盈眶……他長長地籲出一口氣,壓抑得太久,呼入胸腔的是縷縷的馨香。一絲笑容掛在他疲憊的臉上,一行老淚灑在他眷戀的故土上。
“童僕歡迎,稚子侯門”多麼熱烈的場面,“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多麼溫馨的愛意,家人把他這個漂泊遊子的褶皺心靈撫平,心中的激情洶湧,泛紅了他的臉頰。環視四周,一切如舊,只要那松樹依然挺立著,只要那叢菊淡然開放著,一切都夠了。每天流憩於這生機盎然的庭院裡,有白雲為伴,有飛鳥為友,沒有塵世之人攪擾自己的心緒,那樣的悠閒自得,又那樣的清高孤立,喜悅從心而生,不用言表。
純樸的農人紛紛而來,熱情地講述著春耕之事。對他而言那並不陌生,隨著自己的興致,要不坐著篷車沿著曲折的山路去穿過一座又一座的山丘,要不划著小船順著幽深的溪流去穿越溝壑。那裡都是春天最先到來的地方,木欣欣向榮,泉涓涓始流,生命的律動震撼了他的心。美好的時光過於短暫,他深悔自己在官場錯失了那麼多個春天,他慶幸自己醒悟的還及時,可以從此盡情享受這份自然的饋贈。拄著柺杖隨性地除草培苗,隨性地登上東邊的高地,去長嘯吟詠心中的喜悅之情;隨性地坐在溪邊的草地上,去抒寫精神的自由詩篇。那一句“樂夫天命復奚疑”直吐出他參透人生後的喜悅,這喜悅穿透雲端,向天宇飄去,飄去……千年後的今天,我聽到了他的喜悅之言,那帶著孤高的喜悅,你呢?
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篇5
前段時間,我讀了出自東晉詩人陶潛之手的《歸去來兮辭》,這篇美文讓我受益匪淺。對於陶潛的遠離官場,只為追求內心的寧靜這種做法感到惋惜。當國家重任與個人不幸的衝突時,他毫不猶豫地棄前者奔後者。可是,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比,孰輕孰重?我認為:身為國家的一份子,應心繫九州,胸納赤誠之志棄小幸而懷大志。
“三十畝地一頭牛”是幸福,“安得廣廈千萬間”是幸福,“珍珠如土金如鐵”也是幸福,“重整江山待後生”更是一種幸福,那“修國齊家治國平天下”又怎麼能不是一種幸福?
當暮靄沉沉時,我們或許彷徨過,想要卸下身上之重任追求自然;當草長鶯飛時,我們或許嚮往過大雁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陶淵明又何曾不是為了這些世外桃源而放棄了對國家的大志。
但是,小幸為己,大幸為天下,當國家利益與自身利益相沖突時,應毫不抉擇地選擇前者。因為唯小不壯志而國大幸,推己幸而達家國,方為君子。自古以來前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而天下之樂而樂”的這種兼濟天下的偉大情懷,後有王進喜的“寧可少活二十年,拼死也要為祖國拿下大油田”的這種壯志豪情。只有心繫江山之大,胸懷千鈞之任方能忠義於自己的祖國。
歷為小幸,拋大志者也不是沒有。身為當時秦朝大丞相的李斯,在面對趙高的威逼利誘時,竟然為了其小幸與趙高同流合汙。歷史並沒有因他犯下的錯誤而原諒他,最終還是難逃在咸陽城的一刀,這一刀定格了他的歷史與宿命,並且讓他臭名遠昭。這種一心為己的的“上蔡小吏”的意識終究還是會將你毀之於刀下。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出身於貧寒家庭的陳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但卻能“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揭開了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序幕。如果不是胸懷大志,辛棄疾又何會在深夜低吟“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壯志。文天祥又何會在身陷困境中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志向。
我們應向先人學習,發揚自我,視忠義天下為自任,以鴻鵠之志而自勉。博愛懷仁而心安,開拓分發則業成,天下為公則國安。如此,則天下幸甚,中華幸甚。
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篇6
辭是戰國後期楚地創造出來的一種形式比較自由的韻文;賦體起源的時間要早一些,都是散文的濫觴。兩漢時期,辭賦不分,均重文采、講鋪陳、善用典,區別在於辭重韻而抒情,賦重在詠物說理。《歸去來兮辭》是辭賦的結合,既詠物說理,又抒發情感。全文537字,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序,闡述入仕和出仕的原因。陶淵明坦陳是為貧而仕,“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於是,“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諸侯、家叔幫忙,“遂見用於小邑”。最後,“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辭官歸隱的原因是“質性自然”,與官場的汙濁格格不入,在彭澤當縣令“八十餘日”,“自免去職”。第二部分是正文的第一、二、三段,寫了歸途的心情、到家時的心情和在田園裡的心情,洋溢著詩人欣慰無比、怡然自樂的幸福。歸途的心情是立於船頭,歸心似箭,盼早日到家。到家時的心情是“乃瞻衡宇,載欣載奔”。意思是,遠遠地望見簡陋屋門,且喜且奔地飛跑回家。在田園裡的心情是“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意思是,整天在園中散步而自得其樂,雖然設有門戶卻常將它關閉。拄著柺杖隨處漫遊歇息,不時抬起頭來向遠處眺望。第三部分是最後一段,抒發詩人的人生感悟,“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意思是,順其自然走向生命的盡頭,樂天知命還有什麼可以猶豫的呢。這是一種哲學思考,是陶淵明對生存價值和生命意義的終極追求。
品讀《歸去來兮辭》,我們深深為陶淵明的自然品格所折服。做人自然、自然做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很難,難就難在人有七情六慾,容易為物慾所困和名利所累。陶淵明真正做到了自然。陶淵明確信,自然是他的血脈、他的生命和他的全部,只要迴歸自然,他才會有幸福。這種自然是質性自然,不是作秀的自然,更不是作偽的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有了質性自然,陶淵明才會感嘆:“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像天上的雲,雲捲雲舒,自由飄蕩,無所繫羈;像空中的鳥,飛來飛去,翱翔藍天,依戀樹林。這種自然是田園風光。田園是最真切的自然,是人類詩意地棲居的大地。在陶淵明看來,田園代表著寧靜、和諧、安詳,代表著溫情、善良、真誠,代表著對世俗的拒絕和對權力的蔑視。田園是他質性自然的載體,是他安身立命的處所。因而《歸去來兮辭》正文一開篇就動人心魄地喊出“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真是天籟之音,在歷史上的蒼穹久久迴盪,深深震撼著士大夫的心胸。這種自然是平淡語言。
陶淵明的詩文幾乎找不到怪僻字,用的.都是農家語,以致同時代的文學批評家鍾嶸認為不夠高雅。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用語是否高雅,有沒有怪僻字,而在於是否有真情,是否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有了真情,田園可以顯現為風光,農家日子可以提升為詩意,簡單事物可以喚起美的享受,這正是陶淵明詩文最大的特色,也是他質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人評價《歸去來兮辭》是“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見有斧鑿之痕”;評價陶淵明的詩文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歸去來兮辭》告別了官場生活。“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這段話既有悔恨又有醒悟,富於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覺悟到以往的過失已無法挽回,知道將來的美好還來得及補救,其中今是而昨非,就是陶淵明徹底否定了13年甚至是30年的宦海沉浮。
陶淵明28歲才做官,40歲告別官場,實際只有13年時間,但他在《歸園田居》中說:“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這大概是算上了他少年時就有了入仕做官的願想。其實,陶淵明年輕時是很想為官從政的,他自己說的原因是“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也就是在子多且幼、謀生無術的情況下,不得不外出做官;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大濟蒼生”的宏願和“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志向。陶淵明也著實做過幾次官。他第一次入仕是28歲。《晉書》記載:“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意思是,他那時家貧,到江州任祭酒一職,屬於州府的普通辦事員,但他不願仰人鼻息,沒過多久就辭職回家了。
據說,不久州里又來召他做主簿,屬秘書類的差事,他沒去就辭謝了。第二次入仕是36歲左右,他到荊州府桓玄門下做屬吏,而桓玄當時控制著長江中上游,正伺機篡奪東晉政權。陶淵明不願與桓玄同流合汙,藉故母親去世,歸家居喪,辭別了官職。第三次入仕是40歲那年,陶淵明遠赴京口在劉裕那裡做過建威參軍和鎮軍參軍,也是一種文職小官。對於東晉而言,劉裕與桓玄一樣都是篡國謀逆者,陶淵明不滿劉裕,很快就辭了職。半年之後,叔父陶逵介紹任彭澤縣令。當了81天縣令,又一次掛印而去,寫就了千古名篇《歸去來兮辭》,宣言徹底告別仕宦生涯。這一年他41歲。陶淵明辭官隱退的表層原因,按《歸去來兮辭》的說法是“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按蕭統《陶淵明傳》的說法是“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這也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典故出處,後人對此有疑問,認為在陶淵明的詩文中得不到印證。然而,這倒比較符合陶淵明的思想邏輯和性格特徵。深層原因,卻需從陶淵明自身和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中尋找。
其一是由於陶淵明的個性,他崇尚自然和追求心靈自由的品質,與仕宦生活的諸多羈絆不能相容,這應該是主要原因。
其二是東晉士族文人普遍談玄說理、不拘形役的社會風氣,不能不對陶淵明的人格世界產生深刻的影響,從而為他辭官隱退奠定了思想基礎,發揮了催化和促進作用。
其三是黑暗的政治現實,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與南北朝初期,軍閥混戰,生靈塗炭,一生遭遇亂世,這不僅是他無法改變的歷史現實,而且也為宏圖大志的實現設定了無法逾越的障礙。綜合歷史與現實、社會與個人的種種因素,終於釀成了陶淵明辭官退隱的結局。這對陶淵明個人來說,可能是一杯苦酒,而歷史地看,卻是一杯精神美酒,為我們釀造了“隱逸詩宗”的美好詩篇和士大夫超凡脫俗、清高自潔的光輝形象。
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篇7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一句包含自悔的話語從不遠處傳來,只見那人一襲青衣,手持酒杯,身處菊花叢,與月爭輝。細看,月與他交相襯托,竟有些莫名的和諧,在不禁間散發出生命的芳香。
“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陶淵明辭官歸隱,只因他看破了世俗,官場的腐敗令他心灰意冷,他寧可要匕首方宅,寧可“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也不願趨炎附勢,放下尊嚴去做那個自己不願做的人。
“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若是真的放下名利之心,縱然身處鬧市,亦如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言雖如此,但陶淵明還是選擇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放下了繁華,遠離了仕途。陶淵明隱逸南山時,他“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採菊東籬下,或臨清流而賦詩。他遠離了喧囂,以一葦渡江抵擋人世的滄浪。
雖說如此,表面上看起來陶淵明身處桃花源地,與世隔絕,別有洞天?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心中的苦?當他滿腔熱血想要效忠於國家時,卻看到了官場的虛偽、黑暗。
同時,他也明白憑藉他一人之力,是根本無力挽回曆史潮流,便只能選擇憤然出世了。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無奈,走得悲傷,走得落寞,甚至還有幾分淒涼。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這渾濁的世俗掩埋,嗟嘆自己的才華竟在這官場中充分的施展。或許就是他這樣的一個人,才能在這渾濁的世俗中散發出生命的芳香吧!同時,他的做舉在當時的封建社會里,是不被認可的,甚至是對他嘲諷,認為他辭官簡直是荒唐之至。在當時許多老闆姓都以做官為一生奮鬥的目標,在他們的認知裡,做官,可是一件能飛黃騰達、光宗耀祖的大事。而陶淵明的做舉,在他們看來無異於一個瘋子所做的事。
所以說,看似恬淡的歸隱並不意味著痛苦的消失,而是苦難的加劇,即“自以為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已矣乎”“胡為乎湟湟欲何之”都表明陶淵明在惆悵悲苦中飽受折磨。
渾濁的世俗中,誰獨樹一幟風采?唯他恰如秋霜中傲然綻放的菊花,在嚴寒下挺直自己的脊樑並散發出生命的芳香。
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篇8
今天學完了《歸去來兮辭》,才慢慢的開始有了對“隱士文化”的初步瞭解,在沒學這篇課文之前,我對陶淵明也是非常不理解,明明是那麼的才華橫溢,明明以前有那麼大的雄心大志——大濟與蒼生,可到最後他卻放棄了,為此,我不得不對他,他這個人有著莫名的好奇心。
他曾經是個怎樣的人呢!
他的詩質樸,沖淡,充滿了詩意。他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形象代表,他那“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與富貴”的曠達的情懷確實讓我欽佩。就像老師說的,如果在現今社會,我們憑藉自己的千辛萬苦,終於拿到了一張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們能夠堅定地說放棄,不要嗎?我想是不可能的。畢竟我們有自己的理想,我們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我們應該用汗水來獲得成功的喜悅。
我們常人看來,陶淵明秉承了老莊的哲學,思想是消極的,是在逃避對家人負起的責任,但看一個人生活的是否消極,關鍵是看他有沒有理想,沒有理想就像小鳥沒有翅膀。陶淵明的棄職歸田,不能說是消極處世,恰恰相反的,是他所追求的。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書卷中追求安逸,在田園裡追求自己的平靜心境。陶淵明的歸隱,是對前途和命運的理性抉擇,源於對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他不狂放,不沉淪,是對生命和自然滿懷真摯與熱愛,他所追求的,是內在的生命自由,將心靈寄託于田園,在平凡的現實中將主觀情感與自然萬物合一,在耕耘中咀嚼人生的真正價值,從而獲得精神上的大解脫,他那曠達的處世情懷是值得我們敬之佩之的。
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篇9
作為文學作品,這首辭的成就很高,歷來為人所稱頌。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曾經說:"晉無文章 ,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而已!"可見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讀《歸去來兮辭》,並不能給人一種輕鬆感,因為在詩人看似逍遙的背後是一種憂愁和無奈。陶淵明本質上並不是一個只喜歡遊山玩水 而不關心世事的純隱士。由於受儒家的影響,陶淵明曾對統治階級抱有幻想,希望通過出仕的途徑,來實現"大濟蒼生"的宏願。但作者所處的東晉時期,正是軍閥制度的全盛時期,高門士族壟斷了高官要職,庶族寒門則遭到無理的壓抑。陶淵明29歲出仕,在以後的十多年裡,他幾次做官,但不過是祭酒、參軍一樣的小官,不僅濟世的抱負無從施展,而且必須降志辱身地同一些官場人物 周旋。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恥辱。因而屢屢辭官回鄉。東晉安帝義熙元年,陶淵明為彭澤縣令,上級派督郵(督查屬縣政績的官吏)來縣,縣裡說應當冠帶整齊,前往迎見。他嘆氣說:"我豈能為五斗米,這要問鄉里小兒。"就辭官歸隱,他在回家 時,寫下這篇文章表明意志。
《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的述志作品,著重表達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與鄙視,讚美 了農村 美好 的自然 景物 安適的田園 生活 ,顯示了他歸隱的決心。詩的開篇,隨口而出"歸去來兮"四字,積蓄已久的壓抑和不快如決提之水,一發不可收拾。而詩人歸去的理由卻僅僅是"田園將蕪"這個簡單而平淡的原因。詩人想到"田園將蕪"本應回家,但心在官位,為形體所役而不能自主 ,這是何等可悲!表明詩人已有歸意。而後一層是之詞。詩人已知過去求官為非,今日棄官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遠,還來得及回到正道上來,因而感到欣慰。緊接著,寫作 者回到田園後的愉快生活。作者乘舟返家途中既輕鬆又渴望抵家的心情,和望見家門時欣喜若狂的心情,這跟在官時"惆悵而獨悲"的心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飲酒自遣,這是室中之樂;涉園觀景,流連忘返,這是園中之樂。這是真正的隱者之樂,跟遷者們的閒適心情絕不相同。以"息交以絕遊"進一步表示對當權者和官場生活的鄙棄。"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描寫 了農村初春生機勃勃的景象,觸景生情,為結尾 是人生 觀張本。詩的結尾,抒發詩人"樂天安命"的情懷。
這篇《歸去來兮辭》寫於陶淵明辭官歸田之初,但不是抒寫歸田後生活實況,而是他登舟啟程之前對歸途及歸田後的想象 ,讓讀者從中深刻體會 到了他結束十三年仕途生活的堅決與暢快,表明了歸隱田園的決心。
論陶淵明的樂天安命—《歸去來兮辭》讀後感 篇10
“三十不學藝”。我想測試一下記憶力是否嚴重退化,就決定背誦一下陶淵的《歸去來兮辭》和王勃的《滕王閣序》。前者完成,略有所思。
一、迴歸山林有一定經濟保障
“僮僕歡迎”、 “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等說明陶公是一個小地主,可以養得起家僕,也能收些地租,否則如何生計?這說明,首先,現今,即有與陶公同類者,所謂市民、文化人、知識分子,連陶公之微薄保障亦不可求;其二,該保障實不足以令人放棄“昨非”而擁抱“今是”,陶公心性高潔、高遠拔俗之形象未稍有減,退一步講,沒有保障,該辭依舊可能賦得。
二、經濟保障不過聊勝於無
他在《歸去來兮辭》小序中說是“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缸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可見一斑。陶公是窮困潦倒而死的,另有足證。全辭刻畫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人,一個能坐在椅子上把自己托起來的人,一個違背了定式和規則的人。其胸襟氣韻、人格涵養、淡泊心境完全是靈魂深處的自由與迥異、純潔堅定的信念使然。
三、心中幽憤不平激盪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等都可以揭示其縱浪大化、逍遙浮世的自由自在背後蘊含著心酸無奈與焦慮。治國平天下的宏圖大志、兼濟天下的道德使命今天都不得不“相違”,滿腹詩書與無暇理想只能相伴自己,終老林泉。這種憂心與屈原相比,肯定略弱,因為陶與屈畢竟志向有異,且背景不同。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士”的職責――“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以仁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人生有限,而其志不得展,空對日月,怎能不自嘆自咿!愈不平,愈顯其真,愈才厚,愈彰其卓。天然雕飾的文字方讓人開悟:陶公的自然之筆來之不易。
四、眼觀手應,心靈 筆巧
“舟遙遙以輕?,風飄飄而吹衣。”、“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等都以純樸自然的語言描畫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觀和心胸,連讀者都覺得留連忘返。“由來意氣合,直指性情真。”這些都揭示了陶公不僅是第一流的思考者和自我踐行者,也是第一流的寫者,口心相一、文筆卓然。固然言為心聲,其文字功夫鏤刻眼球,清新之風更無來者。
五、定義了詩歌語言的標記
風、晨光、松菊、酒、園、雲、鳥、琴書、車、舟、木、泉、富貴、良辰、天命等都成為陶公之後中國文化詩歌中大成之作的標記,這些詞經其推敲後被默定為中國詩人的標誌性語言,就這個意義而言,其一代文壇領袖,開詩派之先的功勞又怎能為後世所淡忘。若有異議者,請君讀罷東坡《琴詩》再來辯論吧。“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