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陶淵明> 陶淵明《形影神(並序)》賞析

陶淵明《形影神並序》賞析

陶淵明《形影神(並序)》賞析

  【作品簡介】形影神這首詩的題目及序文裡,表面上是因為形影之言而引發了神辨,並且,在接下去的正文中,以三者辯論的形式,分別寫出了形影神各自的觀點。但實際上,這場辯論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為什麼要採用這種三者辯論的形式呢 有些學者認為是"自述本懷而兼談人生哲理,則以這樣的寫法較為淺顯,明晰,生動,親切,如談家常,而且淵源有自,不乏先例。

  形影神詩三首並序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

  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適見在世中,奄去歸期。

  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但餘平生物,舉目情悽。

  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願君取君言,得酒莫苟辭。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誠願遊昆華,然茲道絕。

  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

  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

  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酒雲能消憂,方此不劣!

  神 釋

  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結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聖人,今覆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複數。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賞

  這三首詩告訴了讀者,陶淵明為何要淡泊人生。

  淵明透過形與影的一贈一答和神的開釋,闡明瞭自己的人生哲學:凡人都吝惜生命,希望長生留名,在淵明看來這是很糊塗的事。人生苦短,有酒且喝,然而與行善相比,醉酒又是那樣的拙劣,行善固然能使人欣慰,然而誰會長久將你稱述?三皇、彭祖以及老老少少和賢智愚頓之人都難免一死,過慮會傷害我們的生命,最好是聽從命運的.擺佈。隨著大化播遷運轉,沒有狂喜,也沒有畏懼。該結束時就結束,不必再獨自多憂慮。這也許就是陶淵明淡泊人生的緣故吧。

  無論是高貴之人、下賤之人、賢智之人、愚鈍之人,沒有不為了吝惜自己的生命而忙忙碌碌的,這確實是很糊塗的啊。因此,我極力陳述形影的苦惱,而由神辨自然之理來加以開釋。希望喜歡探討這方面問題的君子,一起來了解其中任自然的用意。

  形贈影一首

  天地長久不沒滅,山川也不會有多大的改變。草木遵循自然常規,經歷風霜雨露時而榮時而枯萎。都說人最有靈性和最有智慧,偏偏又不如草木所具有的這種自然現象。適才還看見他安然在世,忽然間又去世不再有歸來的時候。誰會覺得這世上少了一人,親人朋友是否會相思?一旦看見他遺留下的東西,便會悽然落淚。我無飛騰變化成仙的方術,一定會死去而無可懷疑。願你聽取我所言,有酒且喝不要隨便推辭。

  影答形一首

  長生不死是不可能的,養生之術又總是苦楚笨拙的。真的願意上崑崙山、華山尋求長生不老之術,這條路卻已然渺茫斷絕。我影子自從與你形體相遇以來,就未曾有過不同的悲傷和歡悅。休息於樹蔭下面影子和形體若暫時分離,停於太陽之下影子和形體終將不再分開。影子和形體同在一起是很難長久的,我們將黯然同時消滅。身體不存在了名聲也將消失,想到這些五情都猛烈燃燒。多做善事會見愛於後世,為什麼不自我加倍努力?酒說是能消除憂愁,比起行善難道不拙劣嗎!

  神釋一首

  天地造化不偏不倚,萬物自然生長盛而充滿生機。人為三才(天道、人道、地道)之中,難道不是因為我的緣故?與你們形影雖然不是同一物,但是生來就與你們相互依附。結體託身於形影,善惡也不兩樣,怎能不將我的意見陳述。三皇古今的大聖人,也難免一死。彭祖的壽命已算長久的了,想多留於世也留不住。老老少少都難免於死,賢智愚頓之人也就不必細數。天天醉酒也許能夠忘懷,而酒難道不是促使短命的工具?行善固然能使人欣慰,然而誰會長久將你稱述?過慮會傷害我的生命,最好是聽從命運的擺佈。隨著大化播遷運轉,沒有狂喜,也沒有畏懼。該結束時就結束,不必再獨自多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