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讀後感(通用14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

《桃花源記》讀後感(通用14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桃花源記》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1

  從古至今,在人們的印象中,桃花源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那裡充滿了快樂,充滿了幸福。

  東晉詩人陶淵明,他一向正直品潔,因看不慣世俗汙穢,辭官隱居。又因東晉的腐敗,作者對社會感到不滿與厭惡,於是藉此文抒發自己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桃花源記》一文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種情感。

  桃花源中的環境之美,美在土地平曠,良田和美池;又美在屋舍及旁邊翠綠的桑竹。在這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桃花源中人們和諧相處。這裡沒有腐敗政權的壓迫,沒有繁重的賦稅,沒有飢餓,更沒有家破人亡和妻離子散,這裡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這裡“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且男女往來種作,黃髮垂髫也怡然自樂。這裡不僅環境美,人情更美。

  桃花源中的人對於外來的一位客人——漁人,不是冷漠,而是熱情地邀請回家做客,設酒殺雞作食。待客的方式有點兒像大豐收時那種狀況,這裡既突出桃花源中的人們勤勞和諧,也突出了桃源人的熱情好客。當桃花源中的人們都聽說了有位客人來時,都來問訊,並友好的邀請漁人到自己家做客。

  學完《桃花源記》後,我對作者虛構的桃源,倍感親切。正如“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2

  世外桃源”至今已流傳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現在許多人嚮往不已。這樣的藝術效果和社會作用,是陶翁當時創作時做夢也想不到的(文學的社會作用往往會大大地超越作家當時創作意圖),其價值遠遠超過了文學本身!這究意為何呢?經過反覆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嚮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諧快樂的幸福生活。這也許就是人生的真諦之所在!人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第二、在人類社會里,只要有私慾的存在,就始終存在剝削、壓迫、侵略、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等等背離人性的行為。因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就在所難免。“強者為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則死!俗話說: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計,走為上。躲到那裡去呢?!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種意境,是一種理想,是一個美夢,是一個精神樂園。未必要苦苦尋求!只要心中有“佛”,與世無爭,天下為公,樂在其中!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難免有現實和理想的衝突,當你對現實感到無奈的時候,就會想跳出這個圈子,尋求自己的理想王國。這也許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產主義實現之前,桃花源也許永遠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標!

  本文乃東晉名士、一代隱士陶淵明先生的名作。陶先生耳聞目睹東晉黑暗動盪的現實,憧憬著一個環境幽雅無戰火煩擾、平等、自由、安寧祥和的人間仙境。於是,借一位武陵漁人“忽逢桃花林”“欲窮其林”“從口入”“豁然開朗”,一個人間仙境就呈現在他面前。源中人大概擔心從此外人會紛至沓來,打擾他們清靜、幸福的生活,臨別之餘,諄諄叮囑;可不曾想,漁人怎能按捺住內心的狂喜激動?口裡唯唯諾諾,但早已留心,一路細緻的留下記號,立馬回郡報告太守。太守一聽有這麼個好地方,立刻派人隨漁人前去,卻如墮迷宮,再也找不著去路了。

  當我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明白了我們不能夠在逃避了,我們要勇敢地面對眼前的任何困難努力的去克服身邊的各種困難。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3

  我一生以捕魚為生,碰到的事不計其數,但是我最難忘的是那天……我划著我的小船靜靜地在湖上漂流,等待一群大魚投入網中。不知過了多久,漂了多遠,我忽然感到網向下一沉,我以為已經來了大魚,當我把網拉上來的時候,我就傻了眼。滿滿一網都是小巧玲瓏的桃花。當我正沉浸於思考——為什麼只有桃花沒有桃子的問題時。一股清香撲入我的鼻中。放眼四周,都是桃樹,花和草都特別鮮美,桃花紛紛從樹上飄落下來。隱約還有幾隻野兔在奔跑,好像不歡迎我這個來客。我對這裡感到非常奇怪,我有用手輕輕地划動船。我從水裡輕輕地拾起一朵,放鼻子上聞了聞,又添了一下。“好甜呀”我忍不住的說了出來。

  我一定要到林子的盡頭,看看到底怎麼回事。我又向前劃了不知多遠,忽然看到了一座光禿禿的大山。在山下,我感到有一股暖風從我身邊吹來。有一個半人多高的大灌木叢,上面的葉子還時不時的在擺動。這時的我既害怕又好奇。

  我害怕裡面萬一有什麼怪獸怎麼辦?我好奇裡面或許有什麼寶藏,夠我家吃喝一輩子。

  我最終還是勇敢的撥開灌木叢,有一個小山洞裡面有光。我慢慢地向裡走有一股說不出的緊張。裡面越來越窄,只能容一個人側身走進去。突然我感覺光越來越亮,一下跳出山洞,來到一片小道上。

  我驚呆了,裡面有一片片肥沃的土地,上面長著一人高的莊稼。還有一座小池塘,荷塘上浮著幾片荷葉,在荷葉上還有幾隻小烏龜在懶懶的曬太陽。在水中還有幾隻小魚悠閒自在的游來游去,這裡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的安寧美好……

  我看到裡面有幾個老人孩子,他們看到我都大驚失色。這時有一個老人走了過來,我問道:“這裡是哪呀?”老人嘆了一口氣,說道:“小夥子,我是這裡的村長,這裡是桃花源,都好幾百年了,還是有人進到桃園來了。小夥子你是怎麼進來的?”我又把我進來的情況原原本本的告訴老村長。“既然你能進來也是一種緣分,你先跟我到我家吃頓飯吧!”

  這時我剛剛從驚訝中緩過來。我看看他們的衣服,和我們差不多,其他東西和我們也相差無幾。我在老村長家吃飯時,屋外面堆滿了村人。“老伯,你們是怎麼進來的呀?”

  “我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地方。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就再也沒出去過,你是到現在第一個進來的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了?”“老伯,現在是晉朝。從晉朝到現在已經好幾百年了。”我又把我所聽說的事都告訴了村人。我又在桃源歇了幾天,也在這看到了不少外面沒有的東西。我就準備離開了。村人們對我說:“你不要對外面的人說這裡的事。”

  我從那以後就把這件事藏在心裡,對誰也未提過。這神奇的經歷好像過去很久,又好像發生在昨天。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4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深深地將我吸引,陶淵明將桃花源寫成一個若真似幻的仙境,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生活圖景。在當時那個能用“黑暗"形容的的社會,所有的人都會嚮往光明吧!

  腦海裡浮現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畫面。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訊息,雖然心裡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立刻動身。不料他的秘書攔住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說你的壞話。”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嘆一聲說:“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他立刻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陶淵明讓我震撼。陶淵明雖然放棄了官職,回到了家鄉,可是他得到了心靈上的解脫。我想這應當就是真正的光明吧!在現實社會中多少人為了利益何止是不擇手段。他們也不想想難道有錢就歡樂了嗎?如果金錢名利與歡樂成正比的話,那陶淵明豈不是一個十足的大笨蛋?其實一切的一切都起源於你的心底。其實你在金錢名利中表現出來的,只是你眼中的貪婪。

  有的人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有的人追逐名利,勾心鬥角;有的人信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的人恪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們能夠做一個資歷平凡,家庭平凡的人,可是我們決不能做平庸的事。

  光明的人,會選擇平凡可是拒絕平庸!平凡的人,要做不平凡的事!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5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所作的一篇文章,它描繪了一個美麗、祥和的世外桃源,以此來寄託陶淵明崇尚自由,也表達了他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不滿。

  本文開頭先寫了漁人看見了美麗的桃花源,描繪了桃花源美麗的風景,在我眼前呈現一幅美麗的畫面,當我看到桃花源安靜祥和的場景時,也不由自主的想去生活在那裡,可是這個可惡的漁人,讓我明白了當時社會的險惡。

  儘管桃花源中人對漁人熱情,可漁人在得到了好處之後,競然直接上報朝廷,還為朝廷辦事,幫助他們去尋找桃花源,雖然他們沒有找到,但仍讓我覺得漁人虛偽至極。

  我不要像漁人一樣,也不會像他一樣趨炎附勢,有的人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有的人追逐名利,勾心鬥角;有的人信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的人恪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們可以做一個資歷平凡,家庭平凡的人,但是我們決不能做壞事,不利於他人的事。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6

  今天我讀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是田園詩歌的鼻祖,也就是自嘲“好讀書,不求甚解”那位。

  《桃花源記》是作者晚年的一大作品,講述了一位打漁人誤入桃花源,那裡與世隔絕,山清水秀,人們生活安康幸福,漁人出洞後試圖去找桃花源蹤跡不見,從此再沒看到那個美麗的地方。

  作者以虛構的方式,描繪了一個沒有戰亂,沒有剝削,平等自由,道德淳樸,安寧富裕的理想社會圖景。這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展示了作者的社會理想,也代表當地人民對太平社會的嚮往。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類似桃花源一樣的地方,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不比桃花源差。但是它們遭受到了垃圾的侵害和嚴重的汙染,使那些桃花源變成一處處垃圾場。而且有些過分的遊客,亂摘花草,踩踏草坪,這樣即使是桃花源哪能長久?就像我的家鄉,聽爸爸說以前就是他們的桃花源。在那裡你能親身體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能親手“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或與農民親身對話,驗證“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爸爸小時候每天都生活在花海里,感受那花兒真實的清香;能生活在竹林裡,品嚐鮮筍質樸的味道;可以在水中游玩,發現魚兒游泳的技巧,每天都能迴歸自然。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到處建起了工業區,濃煙滾滾,瀰漫在空氣裡的盡是令人窒息的灰塵,矇蔽著你的眼睛。竹子開始黃了,河水開始黑了,空氣中飄滿塵土,就連那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也慢慢凋謝。如果陶淵明看到此情此景他會想什麼呢?這就是大家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原因吧!

  人口的急速增長,環境的快速汙染就會使一處處世外桃源慢慢消失,因此環境的保護和人民素質的提高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我多希望中國的未來到處是桃花源,但未來還會有桃花源嗎?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7

  讀過《桃花源記》的人都知道,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亦真亦幻、美麗無比的地方。

  人間最美是田園,桃花源是我向往的地方,那裡的人們生活富足,相處和諧,是一塊人間的樂土。

  陶淵明的寫作很藝術。開頭“忽逢桃花林”中的“忽”,給人一種身處夢境的感覺。第二段中,“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這句話很奇妙,彷彿隔絕外界和桃花源的就是一座小小的山。是不是說,桃花源距離我們並不遠,只要跨過那座小山,我們都可以擁抱桃花源。

  桃花源是個理想的地方。他們熱情好客,看見漁人來了“設酒殺雞作食”,這是豐年待客之道。桃花源人來此絕境的原因是真實可信的——“先世避秦時亂”。如果當時的人找得到這麼一個地方,誰都會這麼想。

  尾聲用真實歷史人物作證,故事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濃郁。

  網上有謠言說:桃花源是個鬼地方。此話怎講?說什麼桃花是避邪所用。他們喝的酒吃的肉,都是活人祭奠的;他們幾百年不換衣裳,衣裳也是活人燒給他們的……簡直是“鬼話”連篇。

  學習歷史的我們知道,陶淵明當時戰亂貧窮的現實很是不滿,他就虛構了一個理想社會——世外桃源。至於有人覺得從秦朝到東晉,歷史過去了好幾百年,怎麼可能“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已經有學者指出,這只不過是陶淵明著文時的疏誤,我們不必太較真。

  現代人,都一窩蜂地往城裡鑽,城裡有什麼好?精神緊張白天黑夜忙得不可開交。孰不知,人間最美是田園。你看那桃花源風景美如畫,你看那田間地頭的綠色無公害蔬菜人人誇,你看那桃花源家家戶戶有餘糧有酒喝有肉呷,你看那桃花源老人小孩都樂呵呵……

  讀著《桃花源》,走進桃花源,人間最美是田園。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8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源記》

  我踏著小碎步,吟著“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那“桃花源”不覺已呈現在我面前。

  放眼望去,滿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繞,沐春臨風,和顏悅色,向人們展示著嬌美的身姿。

  一株桃樹,托起一團花瓣、像姑娘揚起的笑臉,粉紅粉紅,洋溢著青春的光彩。又彷彿一位位美若天仙,有點羞澀的少女,含羞綻放,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多看幾眼。有了星星點點綠葉的陪襯,顯得更美了。

  一朵朵美麗的粉色桃花真是千姿百態,讓人看了眼花繚亂。那一朵桃花像在枝頭沉睡著,這一朵桃花像在她和她身邊的一隻小蝴蝶交談;那一片桃樹和桃花像一朵緋紅的雲;這一片桃樹和桃花在唱歌"沙,沙,沙……"

  我站在叢中,任由那輕柔的春風拂過我的臉頰,任由那和煦的陽光穿過我的指縫,任由那零零星星的桃花瓣灑在我的肩上,我全然不顧。我已被這美景陶醉了,彷彿自己就是那桃花,慢慢悠悠地飄落在地上,碾作塵,化為泥。

  這美景,使人沉醉,也使蜂蝶陶醉。這不,一隻只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使我不禁想起了“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詩句。是啊,這樣的美景,蝴蝶都不願走了。

  當夕陽的第一絲光線照耀了大地,我準備回家了,卻又依依不捨,我只好在心裡說:“別了,‘桃花源’”。

  我忽然悟出了什麼:那花瓣嬌小柔弱,一碰就掉了,可是,正是許許多多這麼嬌小,柔弱的花瓣,艱難地撐起了一片美麗的風景。這不正是在鼓勵我們嗎?

  我望著桃花,會心一笑,燦爛的笑容,如一朵綻放出笑臉旺盛的桃花。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9

  有位哲人說過:“人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幻想。”這句話是不是也能夠理解成“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幻想”。別人幻想的是什麼我不明白,然而陶淵明把他的夢想世界展示在了我們的面前。那是一個花繁葉茂的地方,那裡沒有階級之分,每一個人的'收穫都同他們的付出成正比,他們用自我的雙手創造一切,雖是濃郁的魚鄉之氣,卻也飽含人情味。

  這種唯美的社會風氣幾千年來都未構成,原因很多,而我也悟出其中一個,那就是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或許我這樣說太偏激了,畢竟我的社交圈僅有這麼點,我看到的僅有這麼多,其他的美麗或醜惡我都聞所未聞。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很淺顯地談。

  我小的時候我自認為自我是個競爭欲和佔有慾都很強的孩子。從來都是想什麼就要什麼,從和哥哥搶玩具到與同桌搶橡皮,從和教師爭答案正確與否到和家教吵得面紅耳赤。似乎從來都沒委屈過自我。然而那時候的對手都是那麼地和善、友好,過去就算了,又恢復原有的平靜。隨著年齡漸長,這種競爭欲日漸減少,顯得與世無爭一般,而也正是這樣的日子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那些醜惡的慾望。原先“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情景也是會在我的生活中上演的。那些表面友好,背地裡手段狠辣的小人;那些仗著人高馬大就欺強凌弱的懦夫;那些自以為有錢

  有勢就高高在上的偽君子……這一切自然並非我親眼所見,不然我會更憤世嫉俗些,但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卻開始讓我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確實,往往我所看到的都是那些浮於表面的東西,因為我浮在表面,渾濁的水域讓一切都看不清楚,於是那些遙遠的臉總是顯得很親切,因為沒有人明白那究竟是不是一張面具,至於面具下頭的嘴臉就更看不清了,而我也不想去探個究竟。浮在上頭有浮在上頭的好處,那些汙穢、醜陋、不堪入目的東西就能夠眼不見為淨。雖然我明白這是種軟弱的行為,可是當我要觸及它們的時候我並不能像想象的那樣,大義凜然地撕毀來者的面具,我怕看到我不願意看到的東西,所以我僅有逃,逃得越遠越好。

  所以,當我看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時候,我無法不被這種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樂業的人們、歡樂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裡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都擁有享受自由與平等的權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與世無爭的平靜生活。這一切竟讓如今的我深深嚮往。雖是虛構的世界,卻給了我無限的暢想空間,似乎那些沉於水底的黑暗社會只是我做的一個惡夢,夢醒了,窗外依舊是生機盎然的大地美景。我再沒有任何奢望,只是請求:“主啊,讓我的夢快醒來吧。”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10

  文字優美,故事動人,一篇桃花源記,大千世界有了詩情畫意,芸芸眾生有了陶醉嚮往。

  巍巍權勢終將被歷史淹沒,赫赫財富終將被時間流逝,煌煌功名終將被世人淡忘,浩浩學識終將被光陰塵封。

  征戰殺伐、皇圖霸業何如黃髮垂髫、怡然自樂的人生愜意,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何如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世界美好,廊腰縵回、矗不知乎幾千萬落何如屋舍儼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隨意,能言善辯、才智超群何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真誠?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世界原本如此美麗,人類何須再有建設創造?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風已經如此淳樸善良,人類何須再傳春秋大義?

  桃花美景,人生何求?淳樸善良,戰亂何來?

  四代昏聵,三國殺伐,兩晉混亂,一代英明,怎如生活在桃花源神仙般的人生?

  求索終極人生,尋覓世外桃源。

  道家說,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儒家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陶淵明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美麗的桃花相陪,有淳樸的善良相伴,有酒喝,有肉吃,幸福的人生已經完美,生命的價值已經沒有缺憾,一切的努力和追求都將失去意義和價值,一切奮鬥和執著都將破壞美麗和幸福。

  美麗和幸福是一件輕鬆和簡單的事情,醜惡和痛苦是一件沉重和複雜的事情,而我們總是把美麗和幸福的人生努力奮鬥成醜惡和痛苦的生活。

  放下紅塵歸隱田園,叩問心靈探索真諦,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人生不能失卻真善美,生命不需要追求假惡醜。

  一千六百年後,重讀桃花源記,依舊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桃花,最淳樸的善良,有世界上最真誠的嚮往,最明達的智慧,有世界上最完美的人生,最幸福的生活。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桃花源記,淨化了人類的心靈,昇華了人類的生命,重新定義了價值,再度規劃了人生,為世界帶來了春天,為人類帶來了智慧。

  一篇桃花源記改變了追求,改變了人生,改變了世界,改變了民族。從此,天空有了彩虹,沙漠有了綠洲,世界變得美麗,人生變得幸福。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11

  一片漫無盡頭的桃林,桃花如雨般飄灑,林子的盡頭是溪水發源的地方。前方小山林被薄霧籠罩,看不真切,其中透出一束光亮,指引人走進虛無的世界,一片安靜祥和,充斥著歡聲笑語,沒有紛爭和戰亂,這,便是桃源?我有些迷惑,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場美夢,無論夢中的景象如何的迷人,等到你一睜開眼,便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過過眼雲煙罷了。而比起患得患失的夢,我更喜歡眼前觸手可得的美好。

  世外桃源的美好的確令人嚮往,即使明知是夢,也仍舊有人願意捨身赴一場。但我不一樣,我寧願只要眼前簡簡單單的美好。“不求獨避風雨外,只笑桃源非夢中。”

  我認為,美好可以有很多種,可以在我們的身邊,不一定非要窮盡一生尋找一個如世外桃源 般的地方。美好,無處不在:美好,可以是與家人在一起放鬆的閒談;美好,可以是與摯友一起開懷大笑;美好,可以是剛好買到一直想看的一本小說;美好,可以是連續幾天的大雨迎來彩虹;美好,可以是一直以來的努力被認可……美好,就在我們身邊。不要等到失去後,才懂得珍惜。現實雖然沒有夢境那樣讓人心生嚮往,但它真實;現實也許黑暗,但並非尋不到瑩瑩光亮。

  比起夢裡沒有紛爭的桃花源,我更喜歡吵鬧與歡笑並存的現實生活;比起避世隱居的桃花源,我更喜歡隱於生活中,既與世無爭亦與人為樂;比起那杳不可得的桃花源,我更喜歡眼前簡簡單單的幸福。“身在無間,心在桃源。”只要融入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熱愛生活,就在哪都像身處桃花源一樣。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12

  “讀過一篇好文章,像交了一個益友。”只有你真正排除任何雜念時,你才會深有感觸。

  《桃花源記》是一篇好記敘文,它是我國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所記的,是一幅反對戰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民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美好大理想圖景,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和平的嚮往。

  人們嚮往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作者在描述桃花源時說:“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就是人們嚮往的樸素、勤勞、和平的生活。沒有秦時的戰亂,怎能逃到桃花源呢?

  面對當時戰亂黑暗的社會,陶淵明和劉子驥卻消極避世,被困難打倒而沒有勇敢面對,並克服困難。

  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各割據勢力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晉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殺害晉恭帝,這引起陶淵明的不滿,加深他對社會的憎惡。但他只能撰寫此文,抒發情懷,無法改變現狀,於是虛構了人情淳樸、安靜自足的與黑暗社會相對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是意境、境界、樂園。這種理想雖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批判了黑暗社會,但難以實現。如果現實中的人也能像桃花源中人那樣的話,夢想將變成現實。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味地沉浸在桃花源的寂靜與和平中是不行的,困難總在風雨中,彩虹總在風雨後。

  每個人心中的桃花源多姿多彩,我的桃花源更是絢爛無比:有桃花,有麥香;有田園,有書海;有吃苦,有樂觀;有真誠,有奮進;有家人,有摯友;有電子智慧;還有小動物。我將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在自己的世外桃源裡,創造出不一樣的人生佳話。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13

  我最近重讀陶淵明的一首詩《桃花源記》:“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人生之塵在風中漫遊,經歷了磨難,已經不是原來的生命。這首詩,看起來平淡,其實深刻,人生的漂泊不可測,人人都會有體驗,尤其是在動盪不安的年代。有過漂泊曲折的經歷,生命已經非原來的樣子。這首詩,表達的是陶淵明當時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悲涼沉鬱,但是最後四句,流傳最廣:“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卻頗有生趣。人生的曲折磨難,並沒有使詩人失去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歡樂,是和鄉親鄰里聚會飲酒,這是平凡世俗的樂趣,陶淵明在很多詩中作過描繪,譬如:“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都是提醒人們,要及時行樂,生命如此短促,人生如此匆忙。那麼,活著就趕緊做自己以為快樂的事情。

  這樣的人生目標,對現代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在陶淵明的時代,卻是一種美好的理想,他的《桃花源記》正是對這種理想的生動描繪。

  我想,現代人將這四句詩單列,作為一首惜時勵志的詩,其實也沒有違背陶淵明的本意。惜時,古今如一。勵志,內容發生了變化,以古人之詩,勵今人之志,有何不可呢?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14

  讀完《桃花源記》後,我深深的被吸引,陶淵明選取用淋漓盡致的字句構造了一種安詳、寧靜的環境。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人浮想聯翩,彷彿我已身處於飄飄渺渺,若已成仙,粉紅的桃花,透著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卻憂愁與煩惱。只是靜靜的享受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我又曗出桃花源人民的熱鬧,我們又彷彿看見了男女老少紛紛來迎接這個外來人,你爭我搶,熱熱鬧鬧。

  陶淵明選取武陵人誤入桃花源而道出了期望世間的和平,在當時那個社會中,“桃花源”的確是令人們嚮往的一個地方。

  但是,“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但是是一個完美的幻想。

  此刻的社會,醜陋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侵蝕瞭解類的心靈。甚至一些人產生了片服世界的想法,這些看來無知、可笑的想法,卻塑造了一個醜惡的人。

  想到這《桃花源記》的完美感覺頓時戛然而止,似乎感覺醜陋的思想逐漸籠蓋了湛藍的天空,籠蓋了孩子的笑臉,籠蓋了人類純潔的人靈。

  但是,我們卻不能讓醜陋的思想繼續蔓延下去,我們因努力去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把不乾淨的東西排斥出去。而此刻的我們,則就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糾正生活中不良習慣,要善於與人和平相處,這樣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純潔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