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滕王閣序> 滕王閣序離騷教學實錄

滕王閣序離騷教學實錄

滕王閣序離騷教學實錄

  一導語設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國學大師梁啟超曾以這段意思中包含哲理的話勉勵清華學子,是說以大勇氣,大堅韌來面對困境,以大胸懷大品德來感召世人。尤其是“厚德載物”包含著學校對一切有上進心有抱負的青年學子的殷切期望。下面我們全體同學大聲朗讀這句有著特殊生命體驗的話語。

  師:對,厚德載物,聽了同學們充滿激情的聲音,我前眼前出現了這樣的圖景:二千多年前,正因為一位名叫曹娥的女子的縱身一躍,滔滔的江水因弱小的身軀而有了一個女性溫柔的名字曹娥江,靜靜佇立的江畔的江南第一廟曹娥廟.(東漢漢安二年(143年)五月端午在曹娥江(時稱舜江)上舉行迎潮神(伍子胥)儀式中不幸溺水而死,屍體亦被浪濤捲走。年僅14歲的曹娥痛失慈父,晝夜不停地哭喊著沿江尋找。到十七天時,她脫下外衣投入江中,對天禱祝說:若父屍尚在,讓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讓衣服浮起。言畢,衣服旋即沉沒,她即於此處投江尋父。五日後,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揹負父屍浮出了水面。此事迅速傳揚開去,轟動朝野。漢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上虞縣令度尚上報朝廷將其封為孝女,並將原葬江東的墳墓遷移到江西南首的官道旁邊(即曹娥鎮今址),併為曹娥立碑建廟,以彰揚她的一片孝心。後來人們把流經該地的一段江名改稱為曹娥江。)一千多年前,正因為一位少年天才的完美演出,讓西邊的落霞與孤鶩見證了天才王勃的誕生,一座原本普通的閣樓從此成為世人朝拜的聖地。今天,一位叫潘碧秀的女性作家登臨名樓滕王閣(“中國古代四大名樓” 鸛雀樓,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之一),用女性的細膩和敏感再次祭奠心中的天才,細膩敏感到何等地步,朗讀就知道?

  流淚的滕王閣〇潘碧秀

  江畔小舟、輕搖的蘆葦、南來聚攏的風……贛江上一覽無餘,視野裡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閣的一隅,獨想王勃。

  遊人脆脆的思緒如牽強的秋風,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閣穿越時空的堅強裡。站在清冷的滕王閣上,睜眼閉眼間全是王勃清瘦憂鬱的神情。斜陽擁抱著欲泣的滕王閣,閣影斜斜地躺在江水裡盪漾。帝王君子猶不見,檻外長江空自流。寂寞的閣上,觥籌交錯的場景不復存在,詩弦管樂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閣的階梯上獨自聽江的聲音;江波的皺褶裡藏著絕代的才子王勃。

  閣的憂傷無聲息地讓我追隨。每一寸樓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絃上顫動。想為流淚的滕王閣續一首詩,詩裡面是傷痕累累的王勃。流淚的滕王閣日日孤寂地走入我夢中,獨自徘徊復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詩句,無數醒著的黑暗的夜裡,枕著閣影到天明。

  有人說:所有的風景都會拒絕一部分人,偏愛一部分人;所有人,生來都會屬於不同風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貶,然而層層不得意卻抹不掉他悠遊於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貶到贛江邊任小刺史,他仍意興遄飛地要為自己建一座閣“拍檀板唱歌,舉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臨放歌。那個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獨角戲”正上演著。他深望著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復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卻在紙上無羈地飄灑,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紙背的全是對生活的嚮往。有人說“厚積”是為了“厚發”,王勃客居劍南數年,終有了其巔峰之作。滕王閣只不過是顯其巔峰昂然之姿的一種憑藉罷了。此時的長安,或許已將王勃淡忘得一乾二淨。誰會在撫箏時,思緒在箏上游移間,想起王勃?如今,贛江畔的孤鶩年年此時都要背起王勃饋贈給它們的禮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飛,托起無限秋水長天的風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遊人仍在閣上徘徊留連,眺望閣外水雲間,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欄干。淺雲灰灰地襯著閣,如一雙飽蓄淚水的眼瞼。

  扁舟載著一截悠悠的閣影,憂鬱地前行,湧起的江浪層層間依稀可見當年王勃的風姿。這個自幼飽讀詩書、貫通九經的青年,彳亍於線裝書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縮在蜀地的鄉居里,不再想讀書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長安已遙遙又遙矣。無人識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縱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內驚瞻”(楊炯語)。人生有許多門,可其中一些門只對一些人是永遠敞開的;不要試圖去敲門,去敲人生遺憾的門。王勃若一心為文,歷史也許會重新改寫吧。可惜,王勃在劍南之地逍遙了三年,終究不甘寂寞,躊躇北上,到河南任參軍。書生之迂,終惹大禍,龍顏大怒,險丟小命。人生沉浮反覆,王勃心冷了。

  一片閣/躲在雲層下/疲倦和黃昏的鳥一樣/面對江水慟哭。江水緩緩流,終有溫柔得叫人落淚的時候。一介書生咬文嚼字,終有讓人品錯味的時候。該張皇,迷惘,失落,還是憤懣?畢竟人生不是“數點扁舟向斜陽”那樣詩意、簡單而又直觀。——人無語,惟有惆悵地醉去。滕王閣不在出產帝王將相的長安,站在這玲瓏典雅的閣上,贛江無限風情一覽無餘,王勃的夢魂可以與閣相依偎至永遠了。

  昆德拉說:生活是棵長滿可能的樹。王勃在客居劍南的日子裡,也許模擬了日後的種種可能,卻沒料到人生最絕望的一種可能就立在水中候著。

  王勃如斷線的紙鳶一頭栽進江裡去了,靈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魚兒身上?想他經行處會不會開出一江的花來,讓魚兒也欣喜,讓魚兒也惆悵。

  斜陽已成餘輝,閣上人去,鳥去,空留一片寂寥。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讓滕王閣名揚天下的、初唐天才詩人王勃一揮而成的《滕王閣序》。

  二 作品簡介

  老師有一個要求:不許讀資料,用我們自己的語言來介紹王勃的生平經歷和《滕王閣序〉的創作背景,,哪一位同學先來?

  生:王勃字子安,山西河津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同楊炯、駱賓王、盧照鄰並稱“初唐四傑”,詩聖杜甫非常崇拜他們,曾盛讚他們“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但是他一生仕途坎坷,去世時年僅28歲。

  生:王勃聰明過人,少年時就被譽為“神童”,15歲就因文章寫得好被舉薦到朝廷,還做了沛王府的修撰。少年得志的王勃被榮譽衝昏了頭腦,沒有多久就惹禍了,他寫了個什麼《戲為檄英王雞文》,這文章不過是篇寫著好玩的搞笑文字罷了,但觸怒了皇帝,被逐出了京城。後來又出了件王勃擅殺自己窩藏的一個罪犯的事情,也有人說此事是別人陷害王勃,但王勃因此事倒了大黴,被關進死牢,好在後來皇帝改年號大赦天下,才保全了性命,不過卻連累父親被貶到今天越南的交趾做縣令。《滕王閣序》就是王勃去探望父親的途中路過南昌時寫下的。

  師:兩位同學給我們介紹了王勃的生平經歷,誰來介紹一下本文的創作背景呢?

  生:據說當年南昌都督閻伯嶼在滕王閣大宴賓朋,請了許多上流社會的人物和文人墨客,王勃正好路過,也被邀請參加了這次宴會。閻伯嶼事前安排好他的女婿孟學士準備好了一篇《滕王閣序》,想在宴會顯露一手,誇耀於人。所以,當閻伯嶼提出讓賓客們寫一篇記載今日盛會的序文時,大家都有意推辭,年輕的王勃卻當仁不讓,揮毫潑墨寫下了這篇千古名文。王勃剛開始寫時,閻伯嶼因為生氣拂袖而去,只是讓人把王勃的文章讀給他聽,當王勃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時候,他大為驚歎,稱王勃為“奇才”,重新出來接見他。

  生:《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又名《滕王閣詩序》《宴滕王閣序》。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得名。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品行不端,毫無政績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畫蝴蝶,很有藝術才情。他修建滕王閣,也是歌舞享樂的需要。“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或評價性文字,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於贈序類的文章。

  三、整體感知

  理清全文結構,重點分析2~~5段。

  問:速讀課文,全文可分為幾部分?明確: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寫洪洲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第三部分(4~~5):寫宴會的盛況,抒發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分析第一段

  1、根據課文註釋,翻譯本段。

  漢代的豫章舊郡,現在稱洪都府。它處在翼、軫二星的分管區域,與廬山和衡山接壤。連帶著三江,周圍環繞著五湖,控制楚地,連線甌越。(這裡)物有光華,天有珍寶,寶劍的光氣直射牛、鬥二星之間;人有俊傑,地有靈秀,徐孺子(竟然)在太守陳蕃家下榻。雄偉的州城像霧一樣湧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樣飛馳。城池倚據在荊楚和華夏交接的地方,(宴會上)客人和主人都是東南一帶的俊傑。聲望崇高的閻都督,打著儀仗遠道而來;德行美好的宇文新州刺史,駕著車馬也在此暫時駐紮。(正好趕上)十日一休的假日,才華出眾的朋友多得如雲;迎接千里而來的客人,尊貴的朋友坐滿宴席。辭采如蛟龍騰空、鳳凰飛起,那是文詞宗主孟學士;紫電和清霜這樣的寶劍,出自王將軍的武庫裡。家父做(交趾)縣令,我(探望父親)路過這個有名的地方;(我)一個小孩子知道什麼,(卻有幸)親自遇到了這樣盛大的宴會。

  補充註釋:

  1.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西漢豫章郡的治所在南昌。故:舊

  2.地接衡廬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帶五湖襟、帶:名詞用作動詞,連線、環繞的意思。

  4.雄州霧列,俊採星馳霧、星:名詞作狀語,像霧一樣、像星一樣。

  5.賓主盡東南之美盡:全都是,形容詞作動詞。美:形容詞作名詞,俊傑。

  6.千里逢迎千里:數量詞作名詞,遠道而來的客人。

  7.高朋滿座高:尊貴

  2、 賞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寫稱名的沿革,道出歷史的久遠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由天及地,寫界域的廣大,可見轄境的遼闊。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襟”“帶”活用為動詞,生動形象,並同“控”“引”一樣,將洪州的氣勢寫出。----具體寫地理位置。

  “物華天寶”和“人傑地靈”,兩個四六句相對,既擴充套件了敘述,又昇華了情感。

  “雄州霧列,俊採星馳”兩句,又轉為四字短句,節奏的變換帶來了文意的轉折,由讚美“雄州”到稱賞“俊採”,另闢話題,漸近本事。

  “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兩句,寫州城形勝,寫賓主才美,作為過渡句,承上啟下。

  “都督閻公”和“宇文新州”大駕光臨,節奏舒緩,語氣雍容,給人一種和樂的感覺。

  “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幾句,又變而為四字短句,起到這樣幾個作用:一、在寫作方法上,由平和的敘述轉為抒情;二、在內容上,由詳寫到概寫;在結構上,分離上下文,避免單調的羅列。

  “騰蛟起鳳”和“紫電清霜”兩句,接著寫來賓。句式又變成四六式,描摹在前,引介在後,節奏急促,格調高昂,造成“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與前面的人物出場相對應,別有情味。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這幾句寫自己的“闖入”,委婉含蓄。讚美而又不失身份,謙遜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處。

  學習第二 三段

  1、 口譯兩段時間是九月,季節為深秋。蓄積的雨水已經消盡,潭水寒冷而清澈,煙光霧氣凝結,傍晚的山巒呈現出紫色。駕著豪華的馬車行駛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嶺中觀望風景。來到滕王營建的長洲上,看見他當年修建的樓閣。重疊的峰巒聳起一片蒼翠,上達九霄;凌空架起的閣道上,硃紅的油彩鮮豔欲滴,從高處往下看,地好像沒有了似的。仙鶴野鴨棲止的水邊平地和水中小洲,極盡島嶼曲折迴環的景緻;桂樹與木蘭建成的宮殿,隨著岡巒高低起伏的態勢。

  開啟精美的閣門,俯瞰雕飾的屋脊,(放眼遠望)遼闊的山原充滿視野,迂迴的河流湖泊使人看了驚歎。房屋排滿地面,都是鳴鐘列鼎而食的人家;船隻佈滿渡口,都裝飾著青雀黃龍的頭形。雲消雨散,陽光普照,天空明朗。落霞與孤獨的野鴨一齊飛翔,秋天的江水和遼闊的天空渾然一色。漁船唱著歌傍晚回來,歌聲響遍鄱陽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氣驚擾,叫聲消失在衡陽的水邊。

  補充註釋:

  1.青雀黃龍之軸青雀黃龍:名詞作動詞,雕有青雀黃龍頭形

  2.彩徹區明徹:普照

  3.雁陣驚寒驚:被……驚擾

  4.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序:時間。屬:是。

  5.潦水盡而寒潭清而:因而。盡:乾涸。寒:寒冷。清:澄清

  6.煙光凝而暮山紫煙光:山嵐。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現紫色。

  7.即岡巒之體勢即:依附。體勢:態勢,形勢。

  2、 分析鑑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兩個短句,點明瞭時令,字面與音韻屬對工整,格調高亢嘹亮,領起下面對秋景的描繪。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這兩個句子都是因果性的推論,“而”字前為因,後為果。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兩個有代表性的特徵來寫秋天,寫水寫山,動靜結合,如詩如畫。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寫滕王閣的自然環境和氣勢,已開始轉入正題。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兩個四六句,“四字”托出敘述主體,“六字”作描繪、渲染,意在指出閣在山水形勝之地

  第三段開頭用三字句,加快節奏。“披繡闥”,是由外至裡;“俯雕甍”是由上視下。僅用六個字,就極簡練概括地寫出登閣的情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兩句,寫登高望遠所見山川之美。

  “閭閻撲地”“舸艦彌津”兩個四六句,極寫人煙之盛,“舸艦”之多,渲染出一片富庶祥和氣象。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又變而為四字句,轉寫自然景物,繪出雨後天晴的景色,由此引發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絕唱,將對滕王閣的景物描寫推向高潮。

  漁舟唱晚”,寫生活之樂;“雁陣驚寒”,寫候鳥之歌。社會與自然各具情趣,又融為一體。

  3、小結本部分寫滕王閣構築之宏,眺望之廣,周圍秋景之美。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二句為描寫秋景名句,展示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秋之圖景。

  4背誦2-3段

  解讀四、五兩段

  1、 翻譯遠望的胸懷頓時舒暢,飄逸的興致油然而生。排簫發出清脆的聲音,引來陣陣清風;纖細的歌聲彷彿凝住不散,阻止了白雲的飄動。(今日的宴會)很像是當年睢園竹林的聚會,(在座的詩人文士)狂飲的氣概壓過了陶淵明;又有鄴水的曹植詠荷花那樣的才氣,文采可以直射南朝詩人謝靈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都有,賢主、嘉賓,難得卻得。放眼遠望半空中,在閒暇的日子裡盡情歡樂。天高地遠,感到宇宙的無邊無際;興致已盡,悲隨之來,認識到事物的興衰成敗有定數。遠望長安在夕陽下,遙看吳越在雲海間。地勢偏遠,南海深不可測;天柱高聳,北極星遠遠懸掛。雄關高山難以越過,誰悲憫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異鄉的人。思念皇宮卻看不見,等待在宣室召見又是何年?

  唉!命運不順暢,路途多艱險。馮唐容易老,李廣封侯難。把賈誼貶到長沙,並非沒有聖明的君主;讓梁鴻到海邊隱居,難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時代?能夠依賴的是君子察覺事物細微的先兆,通達事理的人知道社會人事的規律。老了應當更有壯志,哪能在白髮蒼蒼時改變自己的心志?處境艱難反而更加堅強,不放棄遠大崇高的志向。喝了貪泉的水,仍然覺得心清氣爽;處在乾涸的車轍中,還能樂觀開朗。北海雖然遙遠,乘著旋風仍可以到達;少年的時光雖然已經消逝,珍惜將來的歲月還不算晚。孟嘗品行高潔,卻空有一腔報國的熱情;怎能效法阮籍狂放不羈,在無路可走時便慟哭而返?

  補充註釋:

  1.四美具具:具有,都有。

  2.而難並並:會聚一起。

  3.窮睇眄於中天窮:望盡。中:最高處。

  4.極娛遊於暇日極:盡情。娛遊:歡樂。

  5.興盡悲來興:興致。

  6.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悲:悲憐。失路:迷路,不得志。

  7.屈賈宜於長沙屈:被……貶謫。

  8.所賴君子見機賴:依賴。

  9.老當益壯:老了應當更加有壯志。

  10.窮且益堅:且:反而。

  11.不墜青雲之志墜:拋棄。

  2、 鑑賞

  “甫暢”和“遄飛”,都表明興致高昂,情緒激動。

  “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用清新自然的描述,寫管絃之盛,歌聲之美。

  “四美具,二難並”兩個三字短句,變換節奏,心緒也為之—轉,由喜悅漸生悲慨。

  “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放開一筆,視野又擴充套件到宴會之外,感情亦隨之昇華,為下面的抒情張本。

  “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兩句是虛寫,表面上是“望”“看”,實際上是在想。這裡用了雙關的手法,十分巧妙:由日落而想到西北的長安,由雲海而想到東北的吳會,日下即長安,雲間即吳會的意思又暗含其中。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兩句,透過進一步玄想宇宙的廣漠洪荒,來襯人生的渺小,從而引發下面的感慨,即:“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這兩個四六句,一問一答,答非所問,流露出懷才不遇的心緒,充滿了自我悲傷的情調。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兩句,更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懷,寫自己報國無路,濟世無門,言辭哀婉。情意綿綿。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這是比較現實的認識,將人生的窮通得失看作常態;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則是從歷史中擷取的兩個例項,以此來寬慰包括自己在內的失意之人。

  “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言之鑿鑿;“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反問有力。“非無”“豈乏”,一個否定判斷,一個反詰論述,行文搖曳生姿。然後以“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作結,總束上文,開啟下文。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是一種理想的人格境界,表明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觀。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作進一步的補充,同時也表現了樂觀開朗的情懷。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以超越空間為喻,“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以追趕時間為喻,都表現出了不甘沉淪的豪情壯志。

  “孟嘗高潔”“阮籍猖狂”兩個四六句,微譏孟嘗,非議阮籍,來反襯自己堅定的意志。

  3、小結第四段集中筆墨,描寫和渲染閣中氣氛,讚美文人雅士們的氣概和風采。第五段筆鋒陡轉,由盛讚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轉為慨嘆人世艱難仕途崎嶇,大發懷才不遇之感慨,為自己也為別的文人被壓抑被埋沒深鳴不平。

  4 背誦4-5段

  點名提問,複述二至四段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六七段

  1、翻譯課文內容。

  我,地位低下,一個書生。沒有請纓報國的機會,雖然和終軍的'年齡相同;(像班超那樣)有投筆從戎的胸懷,也仰慕宗愨“乘風破浪”的志願。(寧願)捨棄一生的功名富貴,到萬里之外去早晚侍奉父親。不敢說是謝玄那樣的人才,(卻)結識了諸位名家。過些天到父親那裡聆聽教誨,一定要像孔鯉那樣趨庭有禮,對答如流;今天舉袖作揖謁見閻公,很高興登上了龍門。司馬相如倘若沒有遇上楊得意,只好拍著他的賦而嘆息;我今天遇上了鍾子期那樣的知音,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麼羞愧呢?

  唉!名勝的地方不能長存,盛大的宴會難以再遇。蘭亭的聚會已經沒了,金谷園(也)成為廢墟。離別時寫幾句話作紀念,有幸接受厚恩參加這次宴會;登高作賦,那就指望在座的諸公了。冒昧地用盡鄙陋的心懷,恭敬地寫下這篇小序,(我的)一首四韻小詩也已寫成。請各位像潘岳、陸機那樣,展現如江如海的文才吧。

  補充註釋:

  1.一介書生介:個

  2.等終軍之弱冠等:等同。弱冠:指二十歲,古代以二十歲為弱年,行冠禮,為成年人。

  3.有懷投筆懷:心思。

  4.奉晨昏於萬里奉:侍奉。

  5.接孟氏之芳鄰接:結交。

  6.勝地不常,盛宴難再勝:美好。再:第二次。

  7.蘭亭已矣已:過去。

  8.奉承恩於偉餞於:在。

  9.是所望於群公是:這。於:對。

  10.敢竭鄙懷竭:使動用法,使……完全表露出來。

  2、鑑賞“三尺微命,一介書生”是自謙之詞,如此簡單地給自己定位,其複雜心情一言難盡。(參見後面附錄)

  “等終軍之弱冠”兩個四六句,又避開了正面表白,仍借古寫懷。先以終軍自比,表示請纓無路;再以班超、宗愨自許,表示投筆從戎、乘風破浪的志向。這兩句,都暗示了自己不甘做“一介書生”的決心。

  “路出名區”的四個六字句,以平穩的語氣,含蓄地敘述了自己棄官事父,得以結識各位嘉賓的人生際遇。

  然後以四字短句,表示明日接受父親的教誨和今日拜謁閻公,都是值得高興的事。

  “楊意”“鍾期”兩個四六句,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嘆懷才難用和知己難遇。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寥寥數語,寫盡古今盛會曲終人散、無跡可尋的淒涼。

  “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歸結到寫詩做序的本事上來,從對宇宙人生的無限感慨中回到現實情境。

  “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是說自己不避淺近,先寫了序和詩;

  “請灑潘江,各傾陸海”是期望在坐的嘉賓各展文才,各賦所懷。全文在這種禮讓中結束,不失分寸,非常得體。

  3、小結第六段在繼續慨嘆人世不平的同時,又有峰迴路轉之筆,抒發了作者運舛志不衰,、正視現實、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第七段除繼續抒發自己抑鬱情感、表明自己的遠大志向外,以謙恭的筆調,表明了自己對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四、課文總結

  本文是一篇序,同時也是一篇優美的駢文,作者用富麗華美的詞藻,稱道洪州,記述盛宴,描寫滕王閣的壯麗;以及寥廓壯美的山川秋景,藉以抒發自己憤懣悲涼而又不甘沉淪的思想感情。本文能夠流傳千古的原因之一,我想離不開“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那麼這一句的藝術魅力究竟何在呢?我們深入的探究一下

  生:這一句對仗工整,“落霞”於“秋水”相對,“孤騖”於“長天”相對,“與”對“共”,“齊飛”對“一色”,字數相同,詞性一致。

  師:分析得很好!對仗的工整的確是這一名句的特色,但對仗除了要求字數和詞性的一致,還有什麼要求呢?

  生:還要求一句之中平仄音節交替,上下句之間平仄音節相對,“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平仄是:“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師:這種工整的對仗真的是這一千古名句的魅力所在嗎?著名學者胡適就曾在上個世紀初號召詩人們“把從前一切束縛詩神的自由的枷鎖鐐銬,攏統推翻”。

  生:胡適先生的話只是一家之言,他的那個時代的學人都比較激進,難道他寫過更高明的詩嗎?

  師:老師很欣賞你敢於懷疑權威的精神,學習既不能盡信書,也不能迷信權威,需要我們運用自己的眼光來鑑別。不過胡適先生還真寫過詩,他的詩集叫《嘗試集》。1916年8月23日胡適寫了首《朋友》,據說是我國第一首白話詩,發表於1917年2月號《新青年》雜誌上,詩題改為《蝴蝶》:“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生:這首詩詩意淺露,格調也不高,唯一值得稱道的倒是平仄和對偶使它看起來像一首打油詩。(生笑)

  師:對仗是一種比較高階的語言運用,它要求作者要有深厚的語言修養,嫻熟的駕馭它不僅不會影響意思流暢表達,同時使句子抑揚頓挫,富於樂感,富於詩意,它充分體現了漢語的藝術魅力。

  有人曾經這樣評價《滕王閣序》,說它“是一曲音韻和諧的天籟,是一幅畫工精美的長卷”。剛才我們從音樂美的角度來欣賞這一千古名句,大家再從圖畫美的角度來探討其藝術魅力何在?

  生:色彩運用得好,絢爛的晚霞,碧藍的天空,“半江瑟瑟半江紅”秋水,還有孤鶩綠、褐、紫的羽毛,暖色調和冷色調對比鮮明,整個畫面色彩非常鮮明。

  生:天空的高遠,長河的深遠,使整個構圖有一種宏大的立體空間感,境界開闊。

  生:動靜結合,自由翱翔的孤鶩,緩緩流淌的秋水使靜止的畫面變得生動起來。

  生:畫面留下了大片空白,秋日大地的美麗和豐饒,波光豔影裡搖曳晃動的倒影,站在樓上看風景的人……這種以實寫虛手法的成功運用給讀者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

  師:幾位同學從圖畫美的角度談了對這一名句的理解,同學們注意到他們運用了什麼知識來分析的?(美術知識)學問是相通的,蘇時曾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打破學科知識的界壘,可以給我們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角。

  近代大學者王國維先生在他的著作《人間詞話》裡說,“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這一句屬於哪一種境呢?

  生:“無我之境”。

  師:“無我之境”並非是沒有“我”的存在,王國維先生也曾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無我之境”只是“我”的存在更隱晦一些,這就需要我們透過詞句的表層,深入分析,細心揣摩,讀出“我”的情感和思想。我們以前學習詩詞的時候講過,分析詩句要從意象入手,這一句有哪幾個意象呢?

  生:落霞、孤騖、秋水、長天

  師:當你感知這些意象時,你有一種怎樣的生命體驗呢?

  生:遼闊的天空是我覺得孤鶩是那樣的渺小,人何嘗不是如此呢?在茫茫宇宙中,我們也不過感到“渺滄海之一粟”嗎?

  生:這些意象讓人覺得有一種傷感的情緒在裡面,落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孤鶩是那樣的渺小和孤單,它為什麼獨自飛翔呢?可能是被它的同類或者他的愛人拋棄了吧?秋水這一意象讓人聯想到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秋水伊人……

  生:秋水讓我想起了孔子在黃河岸邊的人生喟嘆:“逝者如斯夫”,時間是永恆的,而生命是短暫的。

  師:幾位同學都從中感受到了一種傷感的情緒,我們的體驗與王勃當時的感情是否一致呢?

  生:王勃曾遭受了一系列的打擊,他這是情緒是很低落的。

  師:有什麼根據嗎?你能否從課文裡找出句子來證明你的判斷?

  生: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嗚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師:王勃傷感失落的情緒因何而起?

  生: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

  生:慨嘆自己命運的坎坷,同時也感到生命的短暫。

  生:希望自己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卻不知何時才能等到這一天,感到前途渺茫。

  師:唐初文人都有著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理想,以及勇於進取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這種對理想的執著往往在遭遇挫折時會產生巨大的痛苦。面對人生的困境,有的人以老莊、佛家的出世思想為寄託,去尋找詩意的人生;有的人執著於其中,痛苦而不能自拔,進而憤世嫉俗,玩世不恭。王勃面對人生困境是如何選擇的呢?從這一句中能找到答案嗎?

  生:這一句描繪了美麗的秋景,可以感受作者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生:孤鶩的姿態表明了王勃的人生價值取向,絢麗的落霞或許是作者生命的寫照,雖然他當時很年輕,他卻感受生命的短暫,即使生命如此短暫他也要以“飛”這一矯健的姿態去迎接,去挑戰!

  師:講得真好!你是王勃的知音!看來年輕人的心靈不會因為歷史的久遠而出現交流的隔膜,有你這樣的知音,王勃一定會感到高興的。你能從文中找出句子來驗證你的理解嗎?

  生: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師:面對人生的困境,王勃的理想更加堅定,鬥志更加昂揚,他以飛翔的姿態定格於滕王閣的秋水長空,那青春的宣言響徹了歷史的天空,今天聽來仍舊讓人怦然心動、熱血沸騰。我想起了美國作家海明威在小說《老人與海》裡的一句名言:“一個人生來不是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你不可以打敗他!”大家一起跟我大聲齊讀一遍:“一個人生來不是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你不可以打敗他!”。

  下課!同學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