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範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文學家王勃的詩作。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下面小編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收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一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請別在分手的岔路上,傷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譯文二
三秦護衛著巍峨的長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離別時,不由得生出無限的感慨,你我都是遠離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遊子。人世間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似在身邊。不要在分手時徘徊憂傷,像多情的兒女一樣,任淚水打溼衣裳。
譯文三
雄偉的長安城有輔佐的三秦,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五津。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別的情意,因為都是離家在外做官之人。只要四海之內有一知己朋友,縱使遠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鄰。不要因為我們就要離別兩地,就像普通兒女一樣淚溼衣襟。
譯文四
(即將告別)由三秦環繞護衛著的都城長安,(透過迷漫的)風煙(似乎能)望見(巴蜀的)五大渡口。(我)同您(此時)都懷有惜別的心情,(因為我們)都是離鄉在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內有著知心朋友,(即使)遠隔萬里(也)如近在咫 尺。
譯文五
三秦護衛著長安,遙望蜀州,只見風煙迷茫。我和你在離別時都有惜別的心情,(因為我們)都是出外做官的人。只要全國各地都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像近鄰。不必在告別的地方,像普通兒女一樣揮淚告別。
註釋
1、少府:官名
2、之:到、往
3、蜀州:現四川崇州
4、城闕(què )輔三秦:城闕,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輔,護衛。三秦,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現在的陝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三秦作保護 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裡泛指蜀川。
5、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譯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6、君:對人的尊稱,這裡指“你”
7、宦(huàn)遊:出外做官。
8、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9、天涯:天邊,這裡比喻極遠的地方。
10、無為:無須、不必。
11、比鄰:並鄰,近鄰。
12、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13、沾巾:淚水沾溼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創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賞析
該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千古傳誦,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
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第一句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闕”,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指唐的帝都長安城。“三秦”,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後世稱它三秦之地。“輔”,輔佐,這裡可以理解為護衛。“輔三秦”,意思是“以三秦為輔”。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風煙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絡。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舉目千里,無限依依,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詩人身在長安,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至於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見的。作詩,往往超越常人的視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萬山於几席,覽千春於瞬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河源直看到東海。“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從三峽直看到長安。這首詩運用這種手法,一開頭就展開一個壯闊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別詩只著眼於燕羽、楊枝,淚痕,酒盞是不相同的。
第二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彼此離別的意味如何?同是為求官飄流在外的人,離鄉背井,已有一重別緒,彼此在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其中真有無限悽惻。開頭兩句調子高昂,屬對精嚴,這兩句韻味深沉,對偶不求工整,比較疏散。這固然由於當時律詩還沒有一套嚴格的規定,卻也有其獨到的妙處。開頭如千尺懸瀑,從雲端奔瀉而下,接著便落入深潭,潺潺流來,飛韻清遠,形成了一個大的起伏、一個強的跌宕,使人感到矯夭變化,不可端睨。
第三句
再接下去,第五六兩句,境界又從狹小轉為宏大,情調從悽惻轉為豪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離分不開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麼呢。氣象闊達,志趣高遠,表現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既是永恆的,也是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
第四句
結尾兩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行詩貫通起來是一句話,意思是: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揮淚告別啊!是對朋友的叮嚀,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緊接前兩句,於極高峻處忽然又落入舒緩,然後終止。拿樂曲做比方;樂曲的結尾,有的於最激越處戛然而止,有的卻要拖一個尾聲。這首詩是採用第二種手法結尾的。欣賞古代詩歌,特別是象五律這樣既嚴整又短小的詩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還要領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頓挫、騰躍,變化和發展。文似看山不喜平,詩也如此。
總述
從文學史的.角度欣賞這首詩,不難感到它有一股新鮮的氣息。初唐是我國古代一個強盛王朝的開端。唐代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出現了高峰。延續二百年左右的詩歌的大革新、大發展是以初唐為濫觴的。王、楊、盧、駱等當時的詩壇健將是較早出現的開拓者。首先,他們反對唐初那種從六朝承襲下來的浮豔的詩風。楊炯說,王勃“嘗以龍朔初歲,文場變體: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糅之金玉龍鳳,亂之朱紫青黃;影帶以徇其功,假對以稱其美。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思革其弊,用光志業。”可見他是有意識地改革詩壇的弊病,提倡剛健的詩風的。就拿王勃的這首詩來說,該詩一洗綺麗之習,質樸雄渾,橫溢奔放,曾使那時的讀者耳目一新。這種詩風爾後就大大發展起來,成為盛唐詩壇的一種主導的風格。其次,他們對新詩體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以五言律詩為例,這種在唐代逐漸成熟和盛行起來的新詩體,在王勃等人的筆下已經開始嘗試和形成了。王勃的這首詩,就是二首相當成熟的五言律詩。再讀一讀王、孟的五律,進而讀一讀李,杜的五律,就會發現這種新詩體在有唐一代的發展如大江奔流,一脈相承,而越往前去波瀾越壯闊。
中心思想
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體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拓展閱讀
名家點評
明代顧璘《批點唐音》:讀《送盧主簿》並《白下驛》及此詩,乃知初唐所以盛,晚唐所以衰。
明代郭濬《增訂評註唐詩正聲》:郭雲:蒼然率然,多少感慨,說無為愁,我始欲愁。
明代凌宏憲《唐詩廣選》:顧華玉曰:多少嘆息,不見愁語。胡元瑞曰: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薛華》及此詩,終篇不著景物而氣骨蒼然,實首啟盛、中妙境。
明代陸時雍《唐詩鏡》:此是高調,讀之不覺其高,以氣厚故。
明代鍾惺、譚元春《唐詩歸》:此等作,取其氣完而不碎,真律成之始也。其工拙自不必論,然詩文有創有修,不可靠定此一派,不復求變也。
清代黃白山《唐詩矩》:前後兩截格。前二句實,後六句悉虛,恐筆力不到則易疏弱,此體固不足多尚。
清代孫洙《唐詩三百首》:陳婉俊補註雲:贈別不作悲酸語,魄力自異。
清代王堯衢《古唐詩合解》:此等詩氣格渾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風骨。
清代張錫麟《唐詩近體》:前四句言宦遊中作別,後四句翻出達見,語意迥不猶人,灑脫超詣,初唐風格。
清代盧麰、王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先生曰:通首質序,未免起率易之嫌。顧爾時開拓此境,聲情婉上,正是絕塵處。陳伯玉之近調,高達夫之先驅也。五六直作腐語,氣旺筆婉,不同學究。結強言耳,黯然之意,彌復神傷。
清末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吳北江曰:壯闊精整(首二句下)。又曰:憑空挺起,是大家筆力(“海內”二句下)。姚曰:用陳思《贈白馬王彪》詩意,實自渾轉。
清末俞陛雲《詩境淺說》:一氣貫注,如娓娓清談,極行雲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詩,忌支節橫斷,唐人律詩,無不氣脈流通。此詩尤顯。作七律亦然。
作者簡介
王勃(649—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辭齊名,並稱“初唐四傑”。他和盧照鄰等皆企圖改變當時“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的詩風。其詩偏於描寫個人生活,也有少數抒發政治感慨、隱寓對豪門世族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但有些詩篇流於華豔。其文《滕王閣序》頗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