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學設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學設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學設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經典的語文教授課目,該課目的教學設計怎麼寫才更加全面呢?不妨來參考小編整理的這幾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學設計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把握詩歌的大意。

  2、吟詠誦讀,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感悟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人所表達的志趣與胸懷。

  預習作業:

  1、查作者和寫作背景。

  2、疏通詩意。

  3、熟讀全詩,讀準字音與節奏。

  4、提出一至三個疑問。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同學們,你們有過送別他人的經歷嗎?是否會將送別的經歷用文字記錄下來呢?

  生自由發言

  預設:有過這樣的經歷並且會用文字記錄下來。

  引導:這樣的習慣很好。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歡將“送別”作為題材,以詩詞歌賦等形式來展現自己送別的心路歷程。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首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與詩人王勃同行,感受他情緒的起伏變化,感悟他的志趣與胸懷!

  二、預習交流

  (一)課文朗讀

  1、兩人一組互相聽讀全詩,注意為對方糾正字音與節奏。

  2、兩人不能解決的疑問,可以舉手提問,全班交流解決。

  3、請生展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與節奏。

  ①一生單讀(生評價)

  ②全班齊讀

  (二)說說詩意

  請四位同學每人一句說一說大概意思。

  全詩大概意思:三秦大地拱衛著雄偉的京城,從這兒遙望風煙迷濛的蜀川。想到了我同你即將分別的離情別意啊,我們都是離開家鄉在外做官的人。四海之記憶體在知己,即使是天各一方也像近鄰一樣。我們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像小兒女般哭哭滴滴的把手帕都給沾溼了。

  三、品詩悟情

  引導:跨過剛剛的兩道門檻,我們終於可以與詩人同行,走進他的內心了!

  1、讀全詩,你從哪兒看出這是一首送別詩?

  引導:題目(解題)、“離別”、“在歧路”以及書下注釋。

  2、王勃在哪兒送別有人呢?你是如何知道的?

  引導:送別之地是長安。可以從首聯及書下注釋得知。(讀首聯)

  3、王勃在長安送別友人到蜀川赴任。從地理角度看,兩地相隔千里。詩人在此用一個什麼字將這相隔千里的兩地聯絡了起來?“望”字。

  詩人為什麼要“望”呢?

  引導:好友此去赴任之地,路途遙遠(風煙猶言路途遙遠、艱辛。),不知前路如何,他內心有一份不捨與惜別,有一份淡淡的惆悵與離別之情。這裡運用了誇張的手法,與其說詩人是用眼睛在望,不如說詩人是用心在望啊!

  4、試讀首聯,想想該如何處理語氣語調、重音等,才能讀出這份淡淡的離別之情。

  ①請一生讀,並說說自己是如何處理這一聯的朗讀的。(生評價並再請一生讀)

  ②全班齊讀,試著讀出這份情感。

  板書:不捨

  離別

  5、作為人類生命歷程中有的情感體驗,別離是古今詩詞歌詠的一個重要主題。大家來讀一下我們知曉的一些有關別離的古詩句。

  出示:全班齊讀一遍。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6、面對離別,人們通常充滿了不捨的深情,進而生髮出悲苦悽楚之態。那麼,詩人王勃的送別之情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他的情感有沒有發生變化?發生了變化。

  帶著思考讀全詩。

  ①你從哪裡讀出詩人的情感發生了變化?請結合具體詩句來說一說。

  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內交流一下。(我們可以從頷聯、頸聯和尾聯中讀出這種情感的變化。先講哪一句,視課堂學生回答情況而定。)

  預設:

  同是宦遊人

  詩人對友人說道:“我們都是離開家鄉外出做官的人啊!”相同的身份,使得詩人更能理解友人的心情。同時,他也是在勸慰友人不要傷感,因為他倆這次分別也是客中之別,只是宦遊之路上的又一次離別而已。可以說,這時詩人的感情已經由最初的淡淡的惆悵與不捨,轉為釋然!

  試著讀頷聯,想想該如何處理朗讀才能讀出這份情感。

  請生展示讀,生評價,全班齊讀。

  女生讀前半句“與君離別意”(讀出一份不捨之情),男神讀後半句“同是宦遊人”(讀出一份釋然之情)。

  板書:不捨 釋然

  離別 宦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並背誦。

  2、瞭解詩歌的一些技巧,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3、透過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及珍視朋友間的友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透過反覆吟詠,當堂能夠順利背誦詩歌。

  2、培養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透過詩歌意境的再加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加強修養,陶冶情操。

  教學過程:

  一、匯入:同學們,應該說每一個人都經歷過離別,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王勃在與自己的好友分別時的贈言。

  二、整體感知:

  1、本詩屬於哪種體裁?五言律詩。

  2、回顧關於律詩的知識。律詩有四聯,分別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以數字來判斷是幾言。

  三、學習

  1、師範讀本詩,學生體會詩歌的節奏和感情基調。

  2、學生齊讀,注意把握詩的節奏。

  3、學生自由朗讀,在把握節奏的基礎上揣摩詩歌的感情。

  4、抽個別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點評,大家在朗讀上共同進步。

  5、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情感上有什麼特點?

  這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作者與友人的情誼,感情比較達觀。

  6、你從詩中的哪句話理解到作者的這種感情的?

  7、怎樣來理解這句話呢?用自己的話來說。“只要四海之內知心的朋友時刻關心著自己,即使遠隔天涯,也會覺得跟近鄰一樣。”這句話可以說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的共同心聲。

  8、分析其他三聯

  (1)我們來看一下首聯。它是在寫景嗎?或是寫什麼?

  看似寫景,實則勸慰友人。這裡出現了兩個地點,“我”在長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離別並非遠別,何必傷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別地點,“五津”是上任地點。

  (2)頷聯中的“宦遊人”指的是什麼人?這句話怎樣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勸勉友人,我們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別為別中之別,不必傷感。

  (3)頸聯則推開一層,轉述別後思緒,所以1—6句詩意似悲而作者曠達的胸襟可以顯見,怎樣理解最後兩句呢?

  尾聯由前三聯層層逼出——既非遠別,又同為宦遊,雖別而如比鄰,自當與分別之時不要效仿小兒女的情態,哭泣悲傷。

  9、背誦要求學生默讀,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味,檢查背誦效果。

  四、拓展:

  同學們,結合我們剛才分析詩的方法來看下面幾首詩,首先請大家用兩分鐘時間快速閱讀,找出你最喜歡的一首,分析詩人的感情,最後比較詩人之間相同或不同之處。

  五、作業: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們自己的感情,回贈王勃一首現代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學設計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蜀、闕、輔、涯”等生字。

  2、有感情朗讀、背誦這首詩,大體把握詩意。

  3、感受這首送別詩所表達的人生態度,體會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

  一、自主學習

  (一)文學常識

  學法指導:蒐集王勃的資料,初步瞭解“初唐四傑”的相關知識。可以參看書10頁下面的小資料。

  達標訓練:“初唐四傑”除了王勃,還有    、    、

  (二)字詞積累

  1、學法指導:讀詩,找出生字詞,藉助工具書,註上拼音,認清字形,易混易錯的字多讀幾遍。

  2、達標訓練:用“  ”標出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分歧(qí zhī) 輔導(fǔ pǔ)宦官(huàn chén)

  3、看拼音,寫出美觀的字。

  Shǔzhōu  fǔzhù  tiānyá  qílù   zhījǐ   máojīn

  (   )(   )(   )(   )(   )(   )

  (三)初讀感知

  結合書下注釋,反覆讀詩,把詩歌讀通順。理解下列字詞的含義:

  之:        城闕:

  三秦:       歧路:

  無為:       沾巾:

  宦遊人:

  二、交流展示

  1、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四句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請用個性、巧妙的方法記住“首、頷、頸、尾”的名稱及順序。

  2、創學與生成:比如,我由“比目魚”理解了“比鄰”的意思;我由李白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掌握了“之”的翻譯……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千古名句,表達了詩人面對別離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4、我會背誦這首詩。

  5、我能翻譯成現代詩——

  6、假如你是“杜少府”,能否回贈幾句話給王勃。

  三、鞏固提高

  我們學習過許多送別詩,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適的《別董大》,這些詩有哪些相同點和區別?背一背這些送別詩。

  透過比較學習,我體會到詩人不同的情感……

  本節課,我的收穫是……

  我還有什麼疑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透過誦讀,理解詩歌內容和詩人情感。

  透過品讀,理解此送別詩“贈別不作悲酸語,魄力自異”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無註解、無背景裸讀詩歌。

  二、釋題

  送別詩 官職 到、往 四川

  杜少府=杜審言?

  三、讀詩

  (一)一生讀 關注字音停頓 補充律詩的停頓

  (二)自由讀 提疑:有哪些字詞的意思不太明白?

  可能涉及:城闕三秦五津歧路……

  (三)師生共同賞讀 邊賞邊朗讀

  1、首聯

  由學生提疑的地名引出首聯的賞讀

  寫景特點:一遠一近,一明一暗,對比強烈。

  輔:長安城雄偉的氣勢

  望:站在氣象雄偉的長安城下,舉目遙望蜀州方向,千里迢迢,蒼茫一片,風煙迷茫,路途遙遠,在這想象中,似能看到朋友一路的風霜及日後的艱難,無線依依惜別之情展現在壯闊的境界中。

  形成板書:起——將遠別  平緩 壯闊

  2、頷聯

  將離別,這樣的離愁別緒,我與你,“與君”感同身受,為什麼呢?

  “同”:外出做官,漂泊在外,你的感傷我懂,客居中的話別,別中別,更是多了一份愁緒。

  形成板書:承——同宦遊 憂傷 共鳴感

  3、尾聯

  “共沾巾”:在離別的地方送別,在“歧路”上,如果是你跟最好的朋友分別,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百度搜索,現在西安(長安)到成都(蜀州)乘坐火車快車需要十幾個小時。那麼在交通不發達的唐代需要多久呢!何況“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啊。這一別許是生離死別呀!是常人就會“共沾巾”,這種情況下,詩人王勃怎麼說?

  “無為”:不要,不需要。體現一種勇往直前的積極進取的態度,迎接新生活。

  形成板書:合——莫沾巾 釋然 放下樂觀

  4、頸聯

  “知己”:莫沾巾憑什麼?——知己 “知己”與“友人”的區別

  “比”:靠近、挨著如:其兩膝相比者。心近、情真,即便是遠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身在近鄰。正如秦觀所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幕幕。這是怎樣的一種胸襟和氣魄啊。

  形成板書:轉——若比鄰 豪邁雄渾

  5、結合板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自由讀——師範讀——齊讀

  (四)關於離別詩及詩人王勃

  1、同學的朗讀讓我感到這麼一種豪邁和曠達。下發列印好的離別詩。

  請同學結合詩句談談大部分離別詩所表達的情緒。——悲傷惆悵

  2、《唐詩三百首》選者曾說,“贈別不作悲酸語,魄力自異。”

  王詩一出,其它的送別詩便黯然失色,緣於立意不落俗套。

  生命的長度不以年齡衡量,即便有諸多不如意(官職小,兩度被貶,找人記恨),好好向前看。

  (五)關於離別

  “離別”“告別”這是一個很由情懷的詞語,古人一別許是一生再難相見,因此,古人很重視離別,離別之際,人們不僅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要作詩話別,所以“離別”也就自然成為我國古典詩歌中歌詠的重要內容,形成了送別文化。

  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能讓你黯然銷魂的,只有離別。

  面對離別,有人說離別是獨在異鄉為異客的綿綿情懷;有人說離別是十年生死的哀哀回憶;還有人說離別是別時容易見時難的切切思念……

  王勃說,離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豪邁。就象詩中所說那樣,即使遠在天涯海角,只要那份真情在,我們也能感覺到就在近旁,這是做朋友的最高境界。

  論詩悽婉的離別還是豪邁的離別,都只是一種情緒的表達罷了,無可厚非。作家曹文軒和故鄉和父親的告別,讓我們明白:文學寫了上百年上千年,其實作的就是一篇文章:生離死別。

  這是一種生命的體驗。

  董卿在《朗讀者》第七期卷首開場說得好:離別不是遺忘,而是轉身,離別不是放棄,而是開始!面對告別,最好的態度就是好好告別!

  板書設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起——將遠別  平緩 壯闊

  承——同宦遊  憂傷 共鳴感

  轉——若比鄰  豪邁雄渾

  合——莫沾巾  釋然 放下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