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秋思》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漁家傲·秋思》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漁家傲·秋思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譯文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裡,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鬚髮都變白了;戰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時的眼淚。
註釋
①漁家傲: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遊仙關》。
②塞:邊界要塞之地,這裡指西北邊疆。
③衡陽雁去:傳說秋天北雁南飛,至湖南衡陽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飛。
④邊聲:邊塞特有的聲音,如大風、號角、羌笛、馬嘯的聲音。
⑤千嶂:綿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嶺。
⑥燕然未勒:指戰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餘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樂器。
⑧悠悠:形容聲音飄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著。
賞析
宋仁宗朝,西夏是從西北方面侵擾中原的強大敵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陝西延安),在邊城的防禦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敗,敗多勝少,只能堅守以穩定大局。本詞即作於此時。
上片著重寫景。“塞下”二句首先點明地點,時間和邊地延州與內地不同的風光,其次具體地描述風光的不同,西北邊疆氣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風蕭瑟,滿目荒涼,大雁此時奮翅南飛,毫無留戀之意。“四面邊聲”三句寫延州傍晚時分的景象,邊聲伴著軍中的號角響起,悽惻悲涼。在群山的環抱中,太陽西沉,長煙蒼茫,城門緊閉,“孤城閉”三字隱隱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千嶂、孤城、長煙、落日,這是靜;邊聲、號角則是伴以聲響的動。動靜結合,展現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圖畫,形象地描繪了邊塞特異的風景。
下片抒情。“濁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懷抱,作者為前線三軍統帥,防守邊塞,天長日久,難免起鄉關之思。想要借一杯濁酒消解鄉愁,路途遙遠,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戰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之計就無從談起。而要取勝又談何容易,因此更濃更重的鄉愁就凝聚在心頭,無計可除。“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景,緊承“長煙落日,”到了夜晚,笛聲悠揚,秋霜遍地,更引動了徵人的鄉思。全詞結束在“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二句上,此二句從寫景轉入寫情。戍邊將士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本可以戰勝敵人,無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艱苦,又無歸計,人怎麼能睡得著呢!曠日持久的守邊白了將軍的頭,使征夫灑下許多思鄉的熱淚。
把西北邊陲的羌管笳鼓聲帶進詞壇,使詞進一步向社會化靠攏,旁枝獨秀於豔詞之外,本篇即為發端者之一。語氣沉鬱雄渾,風格蒼涼悲壯,上下片之間情景相生,渾然一體。上篇“雁去無留意”移情於物,生動地表現了徵人久戍邊關,更無留意的內心感受。“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在描寫邊塞風光的詞篇中,可稱警策。作者愛國主義的英雄氣概充滿了字裡行間,氣象開闊,開蘇、辛豪放詞之先河。
提到范仲淹,人們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陽樓記》,而很少記起他的詞作;同樣,因為文章,人們大多認他作文官,而很少當他為武將。這首詞,可以彌補這種認識的不足。
1040年(宋康定元年)至1043年(慶曆三年)間,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據史載,在他鎮守西北邊疆期間,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並招徠諸將推心接納,深為西夏所憚服,稱他“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題為“秋思”的《漁家傲》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
范仲淹《漁家傲》一詞開篇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一句極力渲染邊塞秋季風景的獨異,上片寫景,描寫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從視覺聽覺等方面表現了邊塞地區的蕭條寂寥。
起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瞭延州的所在區域。它處在層層山嶺的環抱之中;下句牽挽到對西夏的軍事鬥爭。“長煙落日”,頗得王維名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神韻,寫出了 塞外的壯闊風光。而在“長煙落日”之後,緊綴以“孤城閉”三字,把所見所聞諸現象連綴起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畫面,隱隱地透露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上片一個“異”字,統領全部景物的特點:秋來早往南飛的大雁,風吼馬嘯夾雜著號角的邊聲,崇山峻嶺裡升起的長煙,西沉落日中閉門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鳥瞰圖。邊塞,雖然經過了歷史長河的淘洗,但在古詩人的.筆觸下,卻依然留著相同的印跡。
下片起句“濁酒一杯家萬里”,是詞人的自抒懷抱。他身負重任,防守危城,天長日久,難免起鄉關之思。這“一杯”與“萬里”數字之間形成了懸殊的對比,也就是說, 一杯濁酒,消不了濃重的鄉愁,造語雄渾有力。鄉愁皆因“燕然未勒歸無計”而產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銘》這個典故而來:東漢和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記功,由班固執筆,頌漢威德,就是所謂“勒石燕然”。勒字此處是雕刻的意思。
“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景,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人不寐”,補敘上句,表明自己徹夜未眠,徘徊於庭。“將軍白髮征夫淚”,由自己而及征夫總收全詞。總之下片抒情,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結合,抒發的是作者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憂國的情懷。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愛國激情,濃重鄉思,兼而有之,構成了將軍與征夫思鄉卻渴望建功立業的複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種 情緒主要是透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綜觀全詞,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場景,表達了作者自己和戍邊將士們的內心感情,讀起來真切感人。
創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慶曆三年(1043年)間,詞人任陝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鎮守西北邊疆期間,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深為西夏所憚服,稱他“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詞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
名家點評
宋代
魏泰《東軒筆錄》卷十一:范文正公守邊日,作《漁家傲》樂歌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歐陽公嘗呼為“窮塞主之詞”。
明代
卓人月《古今詞統》:詩以窮工,惟詞亦然,“玉階獻壽”之語,不及“窮塞主”多矣。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希文道德未易窺,事業不可筆記。“燕然未勒”句,悲憤鬱勃,窮塞主安得有之。
沈謙《填詞雜說》:小令中調有排蕩之勢者,吳彥高之“南朝千古傷心事”,範希文之“塞下秋來風景異”是也。於此足悟偷聲變律之妙。
清代
賀裳《皺水軒詞筌》:廬陵譏範希文《漁家傲》為窮塞主詞,自矜“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玉階遙獻南山壽”,為真元帥之事。按宋以小詞為樂府,被之管絃,往往傳於宮掖。範詞如‘‘長煙落日孤城閉”“羌管悠悠霜滿地”“將軍白髮征夫淚”,令“綠樹碧簾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者聽之,知邊庭之苦如是,庶有所警觸。此深得采薇出車、楊柳雨雪之意。若歐詞止於諛耳,何所感耶。
馮金伯《詞苑粹編》卷四引《古今詞話》:範希文《漁家傲》邊愁雲,詞旨蒼涼,多道邊鎮之苦。歐陽永叔每呼為窮塞主,詩非窮不工,乃於詞亦云。
先著、程洪《詞潔》:一幅絕塞圖,已包括於“長煙落日”十字中。唐人塞下詩最工、最多,不意詞中復有此奇境。
黃蘇《蓼園詞選》:《東軒筆錄》雲:範希文守邊日,作《漁家傲》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苦。永叔嘗呼為窮塞主之詞。及王尚書素守平涼,永叔亦作漁家詞送之。其斷章曰:“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玉階遙獻南山壽。”且謂曰:“此真元帥事也。”沈際飛曰:希文道德未易窺,事業不可筆記。“燕然未勒”句,悲憤鬱勃,窮塞主安得有之。按:文正當西夏坐大,因自請出鎮以制之。所謂“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者也。至今讀之,猶凜凜有生氣。
近代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此詞寫邊塞徵人思歸之情與邊地蒼涼之景。仲淹久任邊帥,防禦西夏元昊。羌人至乎為“龍圖老子”而不名,範時官龍圖閣學士也。此詞雖有思歸之情而無怨尤之意。蓋抵禦侵略,義不容辭,然征夫久戍,亦非所宜,故詞旨雖雄壯而取境卻蒼涼也。相傳歐陽修見此詞,戲呼為“窮塞主”。及王素出守平涼,歐亦作《漁家傲》送之。其末句曰:“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玉階遙獻南山壽。”顧謂王曰:“此真元帥之事也。”後人有謂範詞可使人主知邊庭之苦,歐詞止於阿諛人主耳。此論甚正,然範詞乃自抒己情,歐詞乃送人出征,用意自然不同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公守邊日作。起敘塞下秋景之異,雁去而人不得去,語已悽然。“四面”三句,實寫塞下景象,蒼茫無際,令人百感交集。千嶂落日,孤城自閉,其氣魄之大,正與“風吹草低見牛羊”同妙。加之邊聲四起,徵人聞之,愈難為懷。換頭抒情,深嘆征戰無功,有家難歸。“羌管”一句,點出入夜景色,霜華滿地,嚴寒透骨,此時情況,較黃昏日落之時,尤為悽悲。末句,直道將軍與三軍之愁苦,大筆凝重而沉痛。惟士氣如此,何以克敵制勝?故歐公譏為“窮塞主”也。
范仲淹簡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後移居蘇州吳縣。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謝夫人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權知開封府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宋夏戰爭爆發後,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的方針,鞏固西北邊防。對宋夏議和起到促進作用。西北邊事稍寧後,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樞密副使。後拜參知政事,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發起“慶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請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宋仁宗親書其碑額為“褒賢之碑”。後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至清代以後,相繼從祀於孔廟及歷代帝王廟。
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邊皆有成績,文學成就也較為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