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句> 傳統節日詩句欣賞

傳統節日詩句欣賞

傳統節日詩句欣賞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詩句吧,詩句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那什麼樣的詩句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節日詩句欣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節日詩句欣賞1

  1、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2、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李賀《七夕》

  3、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文森《九日》

  4、名字因農具,襟懷屬釣蓑。

  5、倚樓起把繡針小。——吳文英《秋蕊香·七夕》

  6、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沈縉凇逗食》

  7、重午佳辰獨掩門。——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8、南雁歸時更寂寥。——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9、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溫庭筠《清明日》

  10、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李商隱《壬申七夕》

  11、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12、滿堂惟有燭花紅。——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3、憶對中秋丹桂叢。——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4、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杜甫《端午日賜衣》

  15、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6、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17、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18、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趙鼎《寒食》

  19、中秋誰與共孤光。——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20、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21、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22、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23、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殷堯藩《端午日》

  24、石榴美豔,一撮紅綃比。——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25、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26、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韓琦《九日水閣》

  27、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28、黃昏疏雨溼鞦韆。——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29、直到城頭總是花。——歐陽修《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0、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韓琦《九日水閣》

  31、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范成大《鷓鴣天》

  32、夜深微雨潤堤沙,香風萬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33、西園日日掃林亭。——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34、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35、塵香明日城南陌。——吳文英《菩薩蠻·落花夜雨辭寒食》

  36、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7、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38、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晴。——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39、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40、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41、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42、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3、巷陌鞦韆,猶未清明過。——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44、暮歸衝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45、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6、春來春去何時盡,閒恨閒愁觸處生。——王禹《清明日獨酌》

  47、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蘇軾《浣溪沙·端午》

  48、一輪秋影轉金波。——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49、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50、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51、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52、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

  53、我來屬芳節,解榻時相悅。——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遊石娥溪》

  54、有個關心處,難相見、空凝睇。——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55、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56、春空雲淡禁菸中,冷落那堪客裡逢。——朱孟德《西夏寒食遣興》

  57、天宇清霜淨,公堂宿霧披。——杜甫《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58、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59、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張養浩《折桂令·中秋》

  60、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王《倦尋芳慢·露向晚》

  61、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62、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63、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64、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

  65、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66、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張先《青門引·春思》

  67、千里暮雲平,南樓催上燭,晚來晴。——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68、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張繼《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69、崔徽休寫丹青,雨弱雲嬌,水秀山明。——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70、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71、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72、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73、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灩灩金。——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74、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吳文英《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

  75、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76、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吳文英《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77、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78、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79、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斷橋西堍。——吳文英《西子妝慢·湖上清明薄遊》

  80、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81、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82、露涼時、零亂多少寒,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83、指點牡丹初綻朵,日高猶自憑朱欄,含共揮錆藪翰小——韋莊《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84、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傳統節日詩句欣賞2

  1、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溫庭筠《清明日》

  2、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孟浩然《清明即事》

  3、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杜甫《端午日賜衣》

  4、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楊萬里《寒食上冢》

  5、更蕭蕭、隴頭人去。吳文英《掃花遊西湖寒食》

  6、行雲去後遙山暝。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7、琅玕碧,花影弄蜻蜓。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8、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9、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10、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殷堯藩《同州端午》

  11、連錢嚼金勒,鑿落寫銀罌。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12、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3、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4、春來春去何時盡,閒恨閒愁觸處生。王禹偁《清明日獨酌》

  15、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16、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7、西風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18、回首西陵松柏路,腸斷也,結同心。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19、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史達祖《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20、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21、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22、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23、直待黃昏風捲霽,金灩灩,玉團團。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4、九日黃花才過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趙可《鳳棲梧霜樹重重青嶂小》

  傳統節日詩句欣賞3

  1、《上元夜》

  崔液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2、《元夕無月·其二》

  丘逢甲

  三年此夕月無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3、《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4、《汴京元夕》

  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5、《上元竹枝詞》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6、《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7、《京都元夕》

  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8、《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9、《正月十五夜燈》

  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10、《十五夜觀燈》

  錦裡開芳宴,蘭紅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傳統節日詩句欣賞4

  1、流陰稍已多,餘光亦難取。柳惲《七夕穿針》

  2、近重陽、滿城風雨。周密《掃花遊九日懷歸》

  3、何妨小駐聽吾語。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分明不受人間暑。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乘雲徑到玉皇家。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6、露蓼香涇,記年時相識。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7、野店垂楊步,荒祠苦竹叢。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8、思親堂上茱初插,憶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賦》

  9、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張可久《風入松九日》

  10、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11、一月可曾閒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慧霖《閏中秋玩月》

  12、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劉鎮《柳梢青七夕》

  13、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鶯。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14、三千粉黛,十二闌干,一片雲頭。仲殊《訴衷情寒食》

  15、聽窗前、淚雨浪浪,夢裡簷前猶滴。張埜《奪錦標七夕》

  16、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沈輅《九日登高臺寺》

  17、回首西陵松柏路,腸斷也,結同心。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18、燕簾鶯戶,雲窗霧閣,酒醒啼鴉。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19、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0、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21、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擬還差。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22、莫遣素娥知道,和他發也蒼華。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23、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餘。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24、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25、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26、巾欹更覺霜侵鬢,語妙何妨石作腸。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傳統節日詩句欣賞5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浣溪沙·重九舊韻》

  (北宋)蘇軾

  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

  異鄉風景卻依然。可恨相逢能幾日,

  不知重會是何年。茱萸子細更重看。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採桑子·九日》

  (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

  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

  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