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句> 蘇軾的中秋節詩句

蘇軾的中秋節詩句

蘇軾的中秋節詩句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一年中最美、最大的月亮高懸夜空,總是引得人們思緒飛揚,感慨萬千。下面是小編收集的蘇軾的中秋節詩句,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1、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七絕中秋月

  2、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七絕中秋月

  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4、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5、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6、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7、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8、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9、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10、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中秋見月和子由

  11、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中秋見月和子由

  12、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中秋見月和子由

  13、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14、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15、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念奴嬌·中秋

  16、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念奴嬌·中秋

  17、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陽關曲

  蘇軾詠中秋詩詞賞析

  蘇軾詠中秋的詩詞,除了賞月、懷人等主題,更多的是對生活、對社會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先看他的代表詞作《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

  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

  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詞人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當時,蘇軾因與當權派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熙寧九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宋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此詞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詞一開始就提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把青天當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李白的《把酒問月》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裡的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為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關注、更迫切。“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驚歎造化的巧妙,可以從中感受到詞人對明月的讚美與嚮往。

  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明月的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裡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唐人稱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己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風歸去”之想。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裡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詞人之所以有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來自他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是來自對現實人間的不滿。人世間有如此多的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詞人幻想擺脫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不過,在詞中這僅僅是一種打算,未及展開,便被另一種相反的思想打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兩句急轉直下,天上的“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裡高寒難耐,不可久居。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同時,這裡依然在寫中秋月景,讀者可以體會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氣逼人。這一轉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嚮往天上的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歌詞帶來一種曠達的風格。

  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與自己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 “高處不勝寒”並非詞人不願歸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的清影為伴。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裡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詞人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於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佔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

  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詞人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光透過窗戶,照著失眠的人。這裡既指自己懷念弟弟難於入眠,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詞人無理地埋怨明月說:“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月圓人不團圓,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這裡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脫:“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這幾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裡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透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絡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為佳句,與“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的《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都可以互相參看。但願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著美好的月光,表達了詞人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了詞人曠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蘇軾就是把前人的詩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鑄成一種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詞前小序所說,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的懷念之情,但並不限於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第二年,蘇軾任徐州知府。蘇轍於二月與東坡相見,四月間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後方才離去。這是闊別七年來兄弟首次相聚並共度中秋。東坡寫下了《陽關曲中秋月》,抒發了詩人與弟弟相聚後不久又不得不離別,不知以後何時才能再相聚的哀傷與感慨: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詩人以一種忐忑的憧憬,從暮雲沉沉的時候就在企盼,雲彩漸漸消歇下去,清寒之光流溢位來。天上的星斗隨著夜色加深逐漸旋轉,皎皎的月輪,彷彿潔白玉盤,在靜謐的天空緩緩轉動。面對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居然有一絲隱隱的疼痛,隱隱的不甘:“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這美麗的夜晚終將會過去,相比起顛簸的人生,這種美麗是何等短暫,多麼希望人生像今夜一樣“長好”啊!而在明年,再見明月的時候,我已不知身在何方。為什麼人人都說中秋月好?就是因為它太難得,太美麗,太短暫,而為了這一刻皎潔圓滿,人心又要經過多少不同形態的殘缺?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元豐三年正月到黃州,開始了他人生歷程中最艱難的一段日子。這一年中秋節,他寫了一首《西江月》,表現了謫居後的苦悶心情:

  世事一場大夢,

  人生幾度新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

  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

  把盞悽然北望。

  在這首詞中,蘇軾以“中秋”這一深具情感意義的節日為背景,抒寫了遠貶黃州的孤獨悲苦的心情,同時又在感嘆時間的流逝中,表達出對人生歷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對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戀。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圍的營造中,讀者可以見到豪放詞人蘇東坡在曠達超然背後悲情婉約的一面。

  上片寫感傷,寓情於景,詠人生之短促,嘆壯志之難酬;下片寫悲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險惡,悲人生之寥落。全詞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透過對新涼風葉、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寫,將吟詠節序與感慨身世、抒發悲情緊密結合起來,由秋思及人生,觸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無窮。

  上片起句“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感嘆人生的虛幻與短促,發端便以悲劇氣氛籠罩全詞。以夢喻世事,不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還概括了對整個人生的紛紛擾擾究竟有何目的和意義這一問題的懷疑、厭倦和企求解脫與捨棄。“人生幾度新涼”,有對於逝水年華的無限惋惜和悲嘆。“新涼”二字照應中秋,句中數量詞兼疑問詞“幾度”的運用,低迴唱嘆,更顯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緊承起句,進一步唱出了因時令風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悵。詞人擷取秋風蕭瑟、落葉紛飛這兩個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嘆時光易逝、容顏將老、壯志難酬,以哀惋的筆調道出無法擺脫人生煩憂的悵惘之情。

  下片寫獨自一人於異鄉把盞賞月的孤寂處境和傷時感事的思緒。“酒賤常愁客少”,委婉地點出詞人遭貶斥,勢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雲妨”,隱喻奸人當道,排斥善類,忠而被謗,因讒遭貶。以上兩句,流露出詞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憤,包含的情感非常豐富:有懷念親人的無限情思,有對國事的憂慮和對群小當道的憤懣,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難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淒涼。這一結拍,是一個天涯淪落人帶著血淚的人生吶喊與宣洩。它巨大的悲劇力量,確乎令人蕩氣迴腸。

  元豐五年(1082年),又逢中秋,被貶謫到黃州的蘇軾觸景生情,寫了一首《念奴嬌·中秋》,內容奇幻,情感深沉: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

  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

  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排徊

  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

  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這是一篇內容奇幻、情感深沉的詞作,融合前代的神話傳說,發揮自己的藝術想象,採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描寫登高望遠時幻想中月宮美妙的景象和抒發徘徊月下時乘長風翻然歸去的願望,充分表現出詞人對精神解脫與身心自由的嚮往與追求。

  詞的開頭“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是寫萬里無雲的中秋夜月。本來在中秋月夜,長空萬里無雲,是人們常見的,沒有什麼稀奇。但這裡詞人加上“憑高眺遠”四字,就使得境界全然不同。詞人置身高樓,憑高望遠,所以視野開闊,而使得長空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毫無盡處,引人入勝。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寫到明月。古時稱月為魄,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意思是說,月兒的光輝從天上飛來,它所照射的地方,整個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這兩句描繪了一個月光照耀的清輝夜色,給人以清涼的感覺。這竟引起了詞人無限的幻想,以寄託著他的精神世界:”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詞人讓他的想象翅膀飛翔,幻想出月宮中有瓊樓玉宇,仙女們乘飛鸞自由來往,那裡是一個清涼的境地。由於詞人處在一個不得自由的閒官職位上,才有嚮往月宮清靜自由的幻想。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他想象著從月宮往下界眺望:秀麗的江山像圖畫那樣的美,清晰可辨的煙火,歷歷在望。人間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襯出現實社會越醜,就越能見出詞人內心世界的苦悶。

  然而,詞人畢竟是一個處於逆境而善於自我解脫的人。所以,下片筆鋒一轉寫道:“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這三句化用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句。詞人透過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邊的影子當作知心朋友,一起歡樂。這樣寫,既使詞染上了濃厚的浪漫色彩,給人有一種奇異之感;又真實地展現出他孤單、淒涼的影子。

  詞人儘管邀月賞心,把酒澆愁,但悲愁仍在,這就使他不能不起舞了:“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負這良辰美景。“今夕”句化用《詩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表示這是一個良宵。詞人之所以月下起舞,並非愉快而歌,得意而舞,恰恰是為了消除這股愁悶與抑鬱不平之氣。正如“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知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這裡似乎使人聽到他強顏為笑之聲,但又使人深深地感到他覺得月亮才是自己的知音。唯其如此,所以,他便幻想起遨遊月宮來了:“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他渴望乘風歸去,在明淨的月宮裡,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喚起人們對美好境界的追求與嚮往。豪情溢於紙背,令人讀之神思飄渺。當然這種追求是虛幻的,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但詞人這樣寫,正是人在苦悶時尋求解脫、自我安慰的無可奈何的舉動;它表現出詞人對自由生活、美好現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