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經> 詩經《那》

詩經《那》

詩經《那》

  《那》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與那與!置我鼓。奏鼓簡簡,我烈祖。湯孫奏假,綏我思成。鼓淵淵,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於赫湯孫!穆穆聲。庸鼓有,萬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溫恭朝夕,執事有恪,顧予嘗,湯孫之將。

  譯文

  好盛美啊好富,在我堂上放立鼓。

  敲起鼓來響咚咚,令我祖宗多歡愉。

  商湯之孫正祭祀,賜我成功祈先祖。

  打起立鼓蓬蓬響,吹奏管樂聲嗚嗚。

  曲調和諧音清平,磬聲節樂有起伏。

  商湯之孫真顯赫,音樂和美又莊肅。

  鐘鼓洪亮一齊鳴,場面盛大看萬舞。

  我有助祭好賓客,無不歡欣在一處。

  在那遙遠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

  早晚溫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見誠篤。

  敬請先祖納祭品,商湯子孫天佑助。

  註釋

  ⑴(ē)與那(nuó)與:猶“婀娜”,形容樂隊美盛之貌。與,同“”,嘆詞。

  ⑵置:植,豎立。(táo)鼓:一種立鼓。

  ⑶簡簡:象聲詞,鼓聲。

  ⑷(kàn):歡樂。烈祖:有功烈的.祖先。

  ⑸湯孫:商湯之孫。奏假:祭享。假,“格”的假借。

  ⑹綏:贈予,賜予。思:語助詞。成:成功。

  ⑺淵淵:象聲詞,鼓聲。

  ⑻(huì):象聲詞,吹管的樂聲。管:一種竹製吹奏樂器。

  ⑼磬:一種玉製打擊樂器。

  ⑽於(wū):嘆詞。赫:顯赫。

  ⑾穆穆:和美莊肅。

  ⑿庸:同“”,大鐘。有(yì):即“”,樂聲盛大貌。

  ⒀萬舞:舞名。有奕:即“奕奕”,舞蹈場面盛大之貌。

  ⒁亦不夷(yì):意為不亦夷,即不是很快樂嗎。夷,怡悅。

  ⒂作:指行止。

  ⒃執事:行事。有恪(kè):即“恪恪”,恭敬誠篤貌。

  ⒄顧:光顧。嘗:冬祭為,秋祭為嘗。

  ⒅將: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