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一杯茶一本書一時光散文隨筆(通用6篇)

一杯茶一本書一時光散文隨筆

一杯茶一本書一時光散文隨筆(通用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杯茶一本書一時光散文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杯茶一本書一時光散文隨筆 篇1

  午後,一杯花茶,一本書,一些閒散的時光,當花茶飲盡,書裡的故事都幻化成一朵溫婉馥郁的茉莉花。

  很多事,直到某一天某一刻某一個因緣巧合,才會明白;心,才會安然、淡定、不固執。不是我的,帶走也得不到。放在心裡,也只是虛空。是我的,光陰裡,百年、千年,它也會為我默然存在。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漫旅,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遇到的每一個人,也許都將成為驛站,成為過客。總是喜歡追憶,喜歡回顧,喜歡眷戀。卻發現,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已慢慢淡忘,對於曾經的驛站,只能剪輯,不能駐足,對於曾經的過客,只能感激,不能苛求。

  歲月蹉跎,時光荏苒,人的一生中,奔波與勞碌如影相隨,痛苦與寂寞揮之不去!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驚醒的一天,該放棄的決不挽留,該珍惜的決不放手。

  一盞孤燈,一跡飄萍,對晚笑語劃落星辰,沒有酒入愁腸的斷水長流,沒有劍舞月下的冷風悽楚;捧著殘缺的人生,浪跡在雲霄,尋一方安靜之處,細細品味紅塵的冷暖相知;不是菩提,卻願做菩提下的蓮花,靜靜的隨緣而開,隨佛而合。停留再久,終究是要轉身,只為尋心中的那一方靜土;紅顏遲暮,終究是要告別朱唇,花開的再美還是會凋零成塵;奔波俗世再遠,終究還是要虔誠在廟宇的佛光之下;只因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卻又偏偏踏出紅塵。

  緣來緣去,緣生緣滅,萬物之間的糾葛,怕是世人永遠都無法一一參透的。我們記得珍惜這已經參透了的就好。我們來到這世上,本身就是一場緣分。一個人的好,要記一輩子;一個人的壞,即便是忘不了,也不要想著報復。緣分在的時候,好好珍惜,緣分不在了,偶爾想起。累了,在寧靜的夜晚,沏一杯清茶,放一曲淡淡的音樂,將自己融化在嫋嫋的清香和悠揚的音樂中,體味那份溫情和感動。

  賭書潑茶,倚樓聽雨,日子清簡如水。禪的時光,總是寂靜無聲。窗外風雲交替,車水馬龍,內心安然平和,潔淨無物。如此清淡,不是疏離塵世,而是讓自己在塵世中修煉得更加質樸。人生這本蘊含真理的書,其實掩藏在平淡的物事中。返璞歸真,隨緣即安。紅塵之中,為情痴、為愛睏,勞碌奔波,我相信來生,也相信因果,沒有前世的因,就不會有今世的果。

  走得過的歲月,傷不起的人心,每個人都沉甸甸的行囊,需要一種力量,那就是鼓勵和擔待,累了,傷了,過了,忘了。

  人生有時候,總是很諷刺。一轉身可能就是一世。累一場忘一場。

  一杯茶一本書一時光散文隨筆 篇2

  一茶,一書,一人。遠離生活的瑣碎,避開塵世的喧囂,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挽成花,綴於歲月的枝頭。一樹的素淡嫋娜著歲月的深情。閱古城舊事,品人生況味。這樣的一種清靜何嘗不有“園蔬勝珍饈”之感呢?

  [一茶]

  “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春暮景美,茶易解風情,嫋嫋繞繞。陌上飛花,實則,美景倚心而居。喝茶,品的是一份心境。人在草木間曰“茶”,與茶同行,取的便是那份天地間的釋然,那份純淨。

  其實,無論何時,有茶的時光終還是美的。只需將那一枚枚小小的茶朵放入壺中,撿拾一絲絲的記憶,酌量加入適溫的水,細聽那茶朵伸展的聲音。聽著她將你的記憶慢慢開啟,讓一抹暖陽照進來。那幽幽的茶香啊,便也是尋了千里萬里。終於可以停靠於你的鼻息,說不清是茶尋了你,還是你尋了茶,那份妥帖是恰到好處。纖巧的杯盞,清淡的茶色,看著亦是賞心悅目。

  都說,茶裡乾坤大,杯盞人生。這一季的茶,何嘗不是一季生命,淺淡濃墨,或繁華、或落寞,美好,亦或是酸澀,無論是什麼,只此一生……

  [一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沿著歲月的長河跋涉,或是風光旖旎,或是奼紫嫣紅,萬千風景皆在書中。沐唐風,淋宋雨,心與遠古毗鄰,亦可與同行者細數風煙無數。可以有“把酒問青天”的豪情,千里共嬋娟。亦可以有“只如初見”的溫暖,滄海桑田,任世間偷天換地,守一闕遊雲散淡,只向巫山。

  行走世上,看慣職場傾軋,眾生百態。不求“腹有詩書氣自華”,但求遠離塵世喧囂,於心靈深處守一份淨土,讓靈魂有一隅潔淨的棲息場所。

  所謂“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只有內心的澄澈,才能將目光放遠,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擁一份平和的心態,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萬事不困於心,不亂於情。與一滴雨露低訴,與一棵小草談心。把心沉下來。將一份平淡放於字中,都市霓虹的絢爛,或是鄉村田園的風情,絲絲縷縷皆若雲煙。在每一顆文字的稜角都能觸控到那份真實。靈魂與文字共舞,逐可稱人生一大樂事了。

  [一知己]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茶可有,書可有,茫茫人海,知己卻是難尋。早在春秋時,伯牙與子期成就了高山流水覓知心的'佳話。 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

  “人生得一知己”為多少人所向往之。只是,知己,可求不可遇。那是一種靈魂的相遇,一種心靈的相惜。很多時候,人在天涯,可以心若咫尺,千里萬里亦能感受到彼此的氣息。他(她)懂你的欲言又止,懂你的心無所依,懂你的一闋詩心,懂你的一紙桑田。“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若能遇上,便是上蒼的眷顧了。

  當年,蔡鍔引小鳳仙為知己,得以從袁世凱的眼皮底下逃脫出來。龍歸滄海之後,在雲南毅然舉起反對袁世凱的義旗。獵獵戰旗下,成就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偉業。煙花柳巷中的小鳳仙,也因有了蔡鍔這個知己,使其多舛的命運,得到了一個質的昇華。

  賞心不必奢求二、三朵,能遇一人,便是一生無憾了。彼此相知,情深意切,真正的知己之情,有時無關風月,唯心相惜。很多人,窮其一生,未必能尋到……

  一杯茶一本書一時光散文隨筆 篇3

  接連幾天冷空氣肆虐,到處是步履匆匆的人群,風兒刺臉。然而,陽光依舊耀眼,商店裡的年貨也堆得很高,銷售員叫賣聲此起彼伏,又該過年了,紅紅火火,好不熱鬧!

  我對過年好像沒有什麼期許,到是喜歡過年放假,新年許下的願望就是希望利用假期好好休息一下,可以多讀一些書,或者兌現說走就走的旅行。

  不管是在書裡還是在路上,收穫屬於自己的奇異世界,讓心湖盪漾,讓夢想紛飛。

  當然少不了看電影,多年前看過的電影《走出非洲》,就讓我流連忘返,太喜歡那潔淨的天空,總有看不夠的雲海。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女主角魅力非凡,跟著她遊走非洲草原,感知非洲文化。

  想做的事情還真是不少,然而時間的腳步卻也走得太快,你看,新年的第一個月如夢般即將逝去,我似在煙雨朦朧的空間找不到出路。好希望日子可以過得慢一些,像從前,像木子的詩寫過的,“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

  慢慢的走,品味春夏秋冬,慢慢的走,用心靈感應美妙的瞬間。我想把春天的妖嬈印入腦海,那接踵而來的花蕊是溫柔的漣漪,輕輕的撫慰浪子的心。我更懷念深色的秋,銀杏樹變成了金黃,落葉靜靜的偎依在草坪的懷抱,被那深綠襯托得如此嬌豔。

  我知道,是時間讓她們實現華麗的兌變,如絲如縷的浸潤,我們只需要靜靜的等待,就可以享受視覺的饕餮盛宴,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吧!

  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然而日子呢?狄更斯曾寫:沒有一個人能夠製造那麼一口鐘,來為我們敲回已經逝去的時光。

  是呀!逝去的時光多麼讓人留戀,青春的序曲好像還在耳畔奏起,還沒有好好享受,就華髮已生。曾經聽公司的老同志說,感覺自己的心還年輕呢!怎麼就成了老同志了。當時真不明白,都50多了,怎麼還以為年輕呢?今天,終於明白了他們說的話。斗轉星移,經歷了那麼多,更加明白珍惜的重要,認真梳理歲月,今後絕不再虛度每一秒光陰。

  工作中,甘願平凡,不為無謂的人與事煩憂;不在計較,懂得捨得的含義;不苛求完美,努力了一切隨緣。

  走出腳下的這片土地吧!與所愛的人漫步徜徉,看黃山的日出,看西湖的落日,看那許多讓你驚歎、嚮往的山山水水,你驚鴻一瞥,愛人就懂你的心境,不需要太多的語言,甜蜜感油然而生,湖畔裡的天鵝也由不得羨慕你們呢!

  我愛這世界,今後將更加寬厚待人;我愛我們的家,走過了萬水千山,萬家燈火,那間亮著燈的小屋在像我們招手。

  一瞬間,我知曉了我該怎麼裝點我的美好時光:在悠閒的日子裡,一本書,一杯茶,心靜如水,讓時光陪我們慢慢的走。

  一杯茶一本書一時光散文隨筆 篇4

  忙碌了一天,閒來無事時,我的最大愛好便是讀書、品茶。

  初冬的夜晚,清靜而又漫長。此時,便是我讀書品茶的極佳時節。吃過晚飯看罷《新聞聯播》,我便手捧書卷伏在案前,認真地閱讀起來。隨後,這才沏上一杯清茶,仔細地品味。只見茶葉在杯子裡上下翻滾,顏色逐漸由淺變深,不久一股淡淡的清香便從杯子裡溢位,頓時盈滿了書房。這時,慢慢地品上一口清茶,細細地回味著書裡的情景;品味著茶的苦澀甘甜,領悟著人生的酸甜苦辣。

  我的青年時代正處於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那個年代,人心浮躁,情緒狂熱,老是惶惶不可終日。我因工作原因飲茶後老是休息不好,故很少喝茶。那時的文化生活十分單調,只有八本樣板戲和《地道戰》等幾部電影和《豔陽天》等幾部小說,基本上沒書可讀,只能東覓西尋去讀一點書,根本無法滿足如飢似渴的精神需求。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積澱,我這才逐漸對茶道有了一定的認識;幸喜改革開放後,文學藝術的春天終於來臨,百花齊放一派欣欣向榮,我這才如魚得水,能有機會徜徉在書籍的海洋中。

  讀書是在精神王國裡的不斷探險,是一種心靈中的激情旅行。一本好書,不僅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更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把盞一杯香茶,任幽香慢慢沖淡浮塵,沉澱思緒,讓茶香潤澤心靈,回味著難以忘懷的人生經歷;專心致志的讀書,深入細緻的品茶,便可從中讀出書外、品出茶外的許多人生韻味。

  沖茶時,我們會發現茶葉在水裡上下浮動,浮浮沉沉,這就如人生一路上會起起伏伏,坎坎坷坷。相信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總會瞌瞌絆絆,難免艱難險阻,不可能一帆風順;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去面對各種困難,如何去迎接各種挑戰。人生如同品茶,也能夠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態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從中飽嘗苦澀,得意人往往如飲甘甜,歷經滄桑者總會覺得回味無窮。同是一杯茶,智者常會在慢慢品味中充實人生,而愚者則常常是在暴飲的衝動中耽誤了自己。

  人世間,有的人將功名利祿看得過分重要,遇事總想爭個輸贏高低;有的人為了一己私慾,爭得焦頭爛額,拼得魚死網破,甚至於不惜以身試法挺而走險,到頭來只落得了個兩敗俱傷或身敗名裂。其實,人這一輩子短暫的就像一片茶葉,人生苦短就像流星從天際劃過。我們不要過多地苛求社會給了我們什麼,而應當深思我們為社會貢獻了多少。當你把世事看清了,把人生看淡了,在名祿地位紛爭中選擇公平競爭相信你一定會從中受益匪淺。抑或激流勇退,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我們應當珍惜當下,為社會做出應盡的貢獻,又何必為功名利祿所累,又何必為那些身外之物而耿耿於懷。殊不知成敗得失,都是人生的經歷,酸甜苦辣盡在其中;爭來鬥去,最終輸掉的是人品,丟掉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健康。

  讀書中,品茶時,你不妨細細的品味,就能品出人生的深味。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之人,就如悠閒的老者恬然品茶,於或濃、或淡、或香、或澀的茶水中慢慢品味出生活中的那份清香、那份真諦。看清了,想通了,就會擁有一份淡泊,守住一份寧靜,甘於寂寞,耐得往清貧,人生的底蘊也會愈發厚實、愈有意味!因此,我們應當保持一顆平常心,珍惜親情,善待友情,用愛心回報社會;已經擁有的應當倍加珍惜,不該自己得到的也應該坦然面對;要淡薄名利,多行善舉,盡有限之力做好本職工作,莫要昏昏噩噩,虛度年華。只有這樣,當暮年回首自己一生感覺了無遺憾時,也就無愧今生了。

  茶可清心,書可養智;唯有淡泊,才能寧靜。夜已深,聞著淡淡的茶香,回味著書的清馨,我彷彿忘卻了一切得失和榮辱,此時只留下了一份恬淡的心境。

  書茶如人生,句短味猶長;且行且珍惜,莫負好時光。

  一杯茶一本書一時光散文隨筆 篇5

  茶香四溢,書香涵韻。那份典雅的氣息如微妙的香氣,化為縷縷薄煙輕饒我的心間,幽香四溢,喚醒了人們腦中那份對生活的追求和渴望。——題記

  不知何時,‘壓力’的風暴蔓延到我的心頭,自己像剛從冬天歸來的燕子,還沒攝入過春的明媚,就被‘題海’的大雪重重的碾壓過去。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測驗,心無法平靜,一股急躁的脾氣,衝頭而來。

  軟榻在書桌前,不時用目光打量著貌似封存已久的書架上,深嘆一口氣,準備暫時遠離煩悶,在書海里重拾平靜。

  微翻書頁,輕品一口淡茶。

  往不穿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中那泛嗦的童年舊事,卻看得透作者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

  重讀經典,白瓷中的茶隨時光已經消逝了一半。

  “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裡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沒錯,這就是高爾基的人生格言。那就是他眼中的《童年》,人們眼中的,對生活生命的希望的追求。

  初始讀物只是為了新鮮感;再讀讀物是為了理解作者;但是!重讀讀物不僅僅是一種對知識的渴求,更是一種對美好而光明的未來的追求!!!

  慢合知識的大門,是為了更好地整理心態再次重灌待發!心中急躁的火焰已經不見,因為冷靜的溪流以滋潤了心靈的耕田,書中的知識為我鋪成階梯,去爭奪成功的光!

  茶已喝完,但茶香久久圍繞在人們的味蕾之間;書已讀完,但那種精神在引領者人們,去努力!去爭奪!去創造!那心靈茶茗,書芳。

  一杯茶一本書一時光散文隨筆 篇6

  編輯薦:漫天浮雲眼中過,地上溪流長恨歌,怎是無情堪有情,卻與有情是多情。誰將茉莉陪書檯,如聞林間焚茶音。

  一點子光照在山頂上,這是哪位英雄的劍豎插在最高山上,等著的又是誰可能與他抗衡,期待著那個人與他共主這天下浮沉,也許吧...只是為了一決雌雄,到時候勝者為王敗者寇,昨日一賞長安花,今夜夢裡只為尋她。

  古城門為誰敞開,終是千年你不歸,繽紛絡繹千百人,有人持心於痴,有人刨心看往事,那人剜心是血淋淋的痛楚,微笑說我還好,究竟於誰知。這一切來到,那所有的往昔,看起來好像是奇妙的機遇,讀起來又似那若水的過往。多像莫名的情人,又有了莫名的緣分,全在那莫名的是非中,怎是一個妙字能夠了解的,簡直、妙不可言。

  月老手中紅線貴,有錢難買是姻緣,一斗情意換不來一個錢,再多情意終究是抵不過一句似水流年。那她究竟是誰,在未知天空的領域裡,或許就連幻想也是空曠的,有力無處使這是無可奈何,有力卻胡亂使這是徒勞的奔波,那一點點力只要用對了地方,隨處鶯飛草長,三月可謂春之末,誰說四月又不是春。

  夢中求得上上籤,醒來卻與真真假假面對面,這一心真歡喜,就像你拋向空中的硬幣,是正是反誰也不知道,要是一個不小心也許就會掉進臭水溝子裡。有人長守空歡喜,卻對一個真正在乎自己的人虛情假意,太多人常喜歡問累不累,卻從來不問值不值。

  那個“人”字寫在紙上都會念,活在世上都難做,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最終只不過是逝水東去,人朝西歸。一生這條單行線,不管左拐右拐,還是怎麼拐,都扭轉不了大方向的走勢,生老病死都相遇,喜怒哀樂永不離。活著都能遇到,活著就有感受。

  可能、我羨流雲常自在,又羨流水任東西,可能、詩不寫意,才有了題在懸崖上的斷句,剝開一層層的委屈,全是那一個又一個的心意。或許世上都是同一種人,難活,只是想起來,卻不難過,那是怒放在鮮花上的豔陽,你我都能看到,因它美麗而展顏的笑,只需一瞥便是萬紫千紅。看它因喜歡而喜歡,看它因過往而淡然,陪春看秋收,只是今時不遇,明朝何期。如你琵琶怨,我只能欣賞這一曲,只覺曲意悠揚在天上,尋那人卻彷彿不在人間。

  常言道:心歡喜是空歡喜,那滿心歡喜,為何又不是真歡喜。大海是萬水的歸宿,死亡可以結束眾生的痛苦。若把時光比作水,它承不住情,也渡不了人,若我們不作為,時間會讓人們知道的,也許它所會的、僅僅只是殺戮。

  那紙上信箋是誰的留念,寫白了時間,它是蒼茫的,又是無力的。“對不起”這三個字,承受了多少虧欠,回頭才發現最對不起的那個人,是自己。關於你,只是沒能在一起。有些事,能,有些事是不能,太多的事,我無能,卻把無能為力念成了無可奈何。

  把我的故事對你說,再把我們的故事對他人說,也許我有太多的故事這一輩子都說不完,所以才會用自言自語發現其中的樂趣。

  那隨風舞動的柳葉,被我看成青梅,青梅煮酒論往事,可能是青梅竹馬亂了年華,浮塵如墨寫上了蒼穹,白了天邊的雲。

  留在心目中的景色,怎麼也畫不出來,如果它能變成一幅畫,那將就會多了另一層意思,一個人能寫美相思,卻怎麼也寫不對感情事,彷彿就是一個永久又古老的話題,卻怎麼也得不到永恆。所謂永恆,只不過是人類為了欺騙自我,所以才創造出了這麼一個美麗的謊言,用一笑掩飾悲意,也好過千言萬語難梳理。

  那是太陽的眼睛,黑夜在黎明之前就已經放開了他的手,是因為抓不住那道白色的亮光,還是因為他已經被那道白灼傷了手掌,透過手指縫隙的光,讓眼前一亮,因為那道光看清了世界。就像有些人,只是愛過就好,有一種情,刻骨銘心就是深情,有一句話,我難以忘記,最不敢說的是“我愛你”。

  這世間的種種,林林叢叢,把想看的看了,把喜歡的那個人喜歡了,把我眼界中能夠看到的、也看清了,這就是好。如果捨不得是一篇最動人的故事,你在這個故事上加了個期望,那將就會有一個同樣的失望,如果還是捨不得心心念到絕望,那或許就是自我創造的傷。

  漫天浮雲眼中過,地上溪流長恨歌,怎是無情堪有情,卻與有情是多情。誰將茉莉陪書檯,如聞林間焚茶音。這一切的一切,原來是...山頂草上露,文中一筆霜,究竟是雅還是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