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春天的記憶抒情散文

春天的記憶抒情散文

春天的記憶抒情散文

  “家裡的桃樹開花了,”爸爸打來電話說,“比往年開得更豔。”每次給爸爸打電話,他除了關心我的身體之外,就是把家鄉的變化告訴我。

  我的家在農村,那裡的春天,是我孩提時最美好的回憶。

  結束通話爸爸的電話,腦海裡浮現這樣一幅美景:一棵棵桃樹上,桃花爭先恐後地爬上樹梢,花團錦簇,歡快地傳遞著春的訊息,好不熱鬧。

  孩子可頑皮了。對著桃樹猛踢一腳,桃花像受驚似的紛紛飄落下來,一場桃花雨把孩童時的頑皮定格在一張張照片的記憶裡。唯有照片裡的花瓣,落在土地裡,甘做春泥,肥沃著桃李的根基。

  最刺激的莫過於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小學放學後,三五成群,不約而同地向開滿映山紅的小山奔赴。採摘映山紅的樣子,就像收割自家農田的麥子一樣欣喜若狂,然後大家圍成一個圈,席地而坐,抽掉映山紅的花蕊,把花瓣放在嘴裡,品嚐著那酸酸甜甜的花瓣,分享收穫時的喜悅。用夥伴的話來說,比考試一百分更快樂更欣喜。

  蘋果花和梨花沒有桃花和杏花開得那麼活潑,那麼熱烈,那麼誇張。難怪古人愛用梨花帶雨來形容楚楚動人的人物或是美景。梨花在春季開得不是最早的,卻是最快的。總是不經意間爬滿枝頭。大詩人也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梨花送春之迅捷。

  春天不似夏天和秋天那樣有很多水果可供放牛娃採摘,卻也有很多小野果為無所事事的他們解解饞,有鮮嫩的毛針,有爽口的楊果,有開胃的酸葉杆……大自然總會給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孩子們更多的饋贈。

  也有懂事的孩子,不似其他的孩子那般頑皮,放假了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或在農田忙活,播種收穫時的喜悅;或約上其他小朋友做做野炊,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或把含苞未放的金銀花收割回家,摘下花骨朵,曬乾後賣到藥材收購店,用賺來的錢置點文具或換個新書包,那種成就感是我們未曾領略的。

  最安靜的`就是我了。總愛抱本小說或是雜誌,在樹木叢中的小石頭上,或坐著,或躺著,聆聽鳥語蟲唱,在書海里徜徉,享受著精神盛宴。

  不過我也有瘋狂的時候,趁爸媽不在家,一聲呼喚兒時的夥伴,悄悄地溜到離家幾里外的公家水庫旁的魚塘裡。把魚塘的水放幹,低窪的地方就圍成一個小潭,光著腳丫在裡面把水攪渾,然後站在岸邊,看著冒出一個小泡,一手抓下去就是一條小魚。到天黑前,小夥伴們在一起分享當天的收穫,高高興興回家去。媽媽一看髒兮兮的小臉和一玻璃罐魚,一邊批評一邊去洗魚剖魚,裊裊炊煙也隨著夜幕的來臨而變得不清晰。

  晚餐我是最老實的,兩耳不聞斥責聲,埋頭苦幹盤中魚。如今,雖早已忘卻了魚的味道,唯有兒時春天的記憶,揮之不去……有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個半圓,在不斷追求人生目標的同時,儘管很疲憊,卻欣賞了很多美麗的風景。當它找到自己的另一個半圓的時候,由於旋轉速度過快,雖然很快達到了目的地,卻錯過了生命中許多美麗的風景。

  人生,總在得與失之間反反覆覆,我愛家鄉的春天,卻不得不放棄在家品嚐春天的味道,只有在閒暇時,回味春天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