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執子不悔現代散文

執子不悔現代散文

執子不悔現代散文

  《詩經》雲: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對莊嚴而神聖的宣言。既然深愛著一個人,就應當不離不棄,堅貞不渝,與之白頭偕老。愛情如此,對事物的追求亦應如此。

  材料中的“作家”愛撫著自己收藏的小古玩,一句“我的寶貝,我喜歡”,道出了執子不悔的真情。儘管這些東西在“文物局長”的眼裡沒有什麼價值,但熱愛的“作家”卻視為珍寶,這不正是古人所說的“情人眼裡出西施”麼?

  顯而易見,“作家”與“文物局長”的價值觀迥然不同。如果說沒有歷史價值與經濟價值的東西就要全部扔掉,那麼,生活中還有多少樂趣和情趣可言呢?古人尚且懂得敝帚自珍,我們又有什麼理由隨意糟蹋東西呢?更何況是那些曾經為我們生活帶來過快樂與情調的東西呢!

  小時候,我曾經吵著奶奶要新衣服,奶奶說,舊衣服都是新衣服變成的。然後,她給我講述了一個終生難忘的:

  話說在一個奇寒的.冬天,兩個書生前往京城趕考,途中遇上雲散日出的好天氣,兩人因急於走路天而大汗淋漓。於是,一個書生將行囊中的舊衣物拋棄一空,頓覺身輕如燕,丟下另一個書生揚長而去。另個書生不但沒有拋棄臨行時母親為他準備的舊衣物,還把那位書生扔掉的東西全撿了回來。三天後,氣溫驟降,大雪連天。走在後面的書生一路新增衣服,終於渡過了難關,而另一位書生則倒在途中,被厚厚的積雪掩埋了……

  奶奶說,破衣莫棄,最少還可以留個念想。我想,這應該算作一個普通勞動婦女最樸素的價值觀吧。

  然而,據說某富家子弟揮金如土,收藏名玩名畫,目的只是要把另一個富二代比下去,結果因資金揮霍一空,走上了欺矇拐騙的道路,最終只能在高牆之內度過自己的時光了。

  但是,有一個人雖然一輩子沒有什麼珍貴的收藏,而他的人生卻從來沒有少過快樂與情調。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大師巴金。

  到過巴金故居的人,無不驚歎:這裡簡直是書的世界。無論是主樓,附樓,還是汽車間,凡是有空間的地方几乎都為書所佔領。那麼,巴金的藏書總計有多少呢?目前還難以作出精確統計,依據資料彙總:巴金捐贈給國家圖書館書刊共七千多冊,中國現代文學館九千多冊,上海圖書館6395冊,泉州黎明大學7073冊,南京師大附中六百多冊,香港中文大學七十一種1202冊(以線裝書為主),另外給成都慧園等機構也捐贈過圖書。如此算來,巴金的藏書總有七萬冊之多。巴金並無要做一個藏書家的雄心,對書的熱愛是他聚書的最大動力。

  珍我所珍,愛我所愛,就一定能將快樂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