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上岸登臨空靈巖寫景散文

上岸登臨空靈巖寫景散文

上岸登臨空靈巖寫景散文

  在古邑櫧洲,有這樣一個富有神奇傳說的古蹟勝景絕妙之處,那就是遠近聞名的空靈岸。歷史悠久的空靈岸,處於江水碧澄的湘江北岸。欲想飽覽空靈岸的雄奇峻美,須從淥口渡口乘船出發。才二十幾分鐘的光景,空靈岸開始在浩瀚江面上縹緲湧現,待臨至不遠處眺眼而望,忽見一處拔地而起的巖壁,仿如一隻匍匐江邊的雄獅,煞是神奇與驚豔。同行中有人立時歡呼雀躍伸手一指:“快看!空靈岸!”

  空靈岸的雄峻壯美、幽深奇秀果然名不虛傳,絕壁險巖臨江面,恰似神斧劈削而成,氣勢恢宏,雲霧繚繞,尤顯縹緲離奇,宛如身臨蓬萊仙境。上岸登臨空靈絕頂,當係一種心靈和空靈融匯的絕佳時機,卻見千里江山頓收眼底,令人迷醉,不遠處那宛如一泓飛虹跨越湘江南北的高架橋上,來往列車風馳電掣,川流不息,彰顯株洲古今“南北通衢”;江面西邊層巒起伏,一望無涯,當煙霾收盡,蒼山如染,山頭晴朗碧透;驚濤拍岸的空靈巖之下,日夜奔騰不息的湘江,猶如一條白練銀帶蜿蜒北去,秋風拂浪,水石博弈,時而激發悅耳沙沙聲響,震盪共鳴。難怪唐代詩人杜甫曾經四登空靈岸,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次空靈岸》:“法法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空靈霞石俊,楓栝隱奔峭”還有劉長卿、米芾、左宗棠、彭玉麟、郭松林等許多歷代文人墨客都到過這裡吟詩作賦,歌頌空靈岸的雄峻險美、幽深奇秀、勝景異致。

  攀登空靈絕壁之後,不能不去與空靈霞石僅隔約三百米的空洲島。空洲島並不大,長不到兩公里,寬不足兩百米,但別有一番情致韻味。沿著洲岸竹樹夾道小徑繞洲而行,頭上是一片翠蓋蒼籠,山道兩旁,修竹搖曳,林木廕庇,山花香馨,百鳥囀鳴,這一切何止是一般的令人陶醉?

  相傳很早以前,空洲河西一帶有九隻兇獅作惡為害。所到之處,摧毀莊稼,吞食幼童,無惡不作。有一天,這九隻兇獅欲竄往河東作孽,河東人聞訊,無不驚恐惶惶,哭天喊地,一片哀號悽慘。情急之中,家家戶戶秉燭焚香,祈求天界神靈顯威庇佑,於是驚動了慈悲為懷的觀音菩薩。當九隻兇獅奔至巨石巖壁江邊之際,天神奉觀音之令射出九支神箭,霎時九隻兇獅全部喪命,化作了九座山峰,其中首獅被神箭射斷頭顱,便成了空靈岸崖壁,射斷獅頭的神箭掉落江心後,便成了這空洲島。人們為紀念觀音降獅之德,便在空靈岸邊建造了氣勢磅礴的空靈寺,內供觀音大士與諸位神靈。故此,空靈岸又稱觀音巖,空靈寺又稱觀音寺。據悉,空靈寺始建於南北朝梁天監七年,後來隨著歲月的流逝,空靈寺時興時毀,到了清代時,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緒五年(1879年)曾有過兩次較大的維修,但因種種原因被毀。到了上世紀80年代,空靈寺才得以重建,同時不斷加快空靈岸旅遊開發的步伐,歷年來修建了山門、棧道、三聖殿、藏經閣、大雄寶殿、地藏閣、鐘鼓樓、五百羅漢等景點設施,尤是晴空下的空靈寺,金碧輝煌,富麗堂皇,蔚為壯觀。如今香菸繚繞的.福地佛光普照,信徒雲集,歷史悠久的空靈岸,文化底蘊深厚的佛教聖地,聲名再播四方,無不璀璨反射著空靈岸傳說中的神奇故事。

  迷戀目下的空靈景緻中,不可忽略藏於空靈寺深處的一處巖壁洞泉,清純的泉水從近一丈高的巖洞中一瀉而出,泉流叮咚,如歌似曲,終年不息。走進泉邊,捧上清泉暢飲,又甜又涼,頓覺疲勞消逝一大半。洞泉邊側,壁上刻有杜甫等歷代墨客騷人留下的佳句詩篇,前來賞覽者甚眾。在洞口兩邊,還有一詼諧怪聯雲:“洞口開自那年,吞不盡瀟湘奇氣;巖腹藏些何物,怕莫是今古牢騷。”莫不與空靈景緻的奇蹟異貌有交相輝映、異曲同工之妙。

  盡情遊覽不覺間,當一抹夕陽透過密林疊枝一剎那,這不尋常的空靈之旅,就在杜甫等名人的優美詩句中,在一登一陟一回顧的心醉神馳中,空靈岸的驚歎絕美,空靈岸的縹緲傳說,空靈岸的神奇意境,已然深深烙印在腦際與心靈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