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描寫蛙鳴的散文

描寫蛙鳴的散文

描寫蛙鳴的散文

  窗外,抬眼望去就可以看到一片片的農田,一不小心,便拾起了蛙鳴。

  冷月靜靜地掛在枝頭,夜色匆匆,看不透顏色,載不動水波,緩緩地流淌著,伴著春蟲蛙鳴,沒有方向。蛙鳴是夜的聲音,引領你走向春的土地上,輕踏,不留痕跡,推開夜色,也就打開了希望之門。

  古風輕拂,唱響了一夜又一夜的歌謠,單調而不失韻味,只那麼不經意間低低一呤,便引來了多少歷史的咳嗽,牽起了多少人的神經與心魂。每當傍晚的落日將我包圍的時候,心裡就會升騰起一股莫名的虛無與狂躁,指掌間,有千百種光輝翻覆,變化莫測。此時,我最渴望夜色來臨,諦聽蛙鳴,雖然有些寂寥,我想要的只是安靜。

  風是帶顏色的那種青,天底下誰還能畫出如此美麗的畫面?鳴是帶著思緒的褶皺,舒展,我看見無數帶著尾巴的蝌蚪在抖動。假使真要沒有了這種聲音,多少心事與嘈雜將要繼續?

  輕卷詩書,無數的聲音在心底翻騰。誰的聲音?透過夜色,鑽進我的耳膜。一聲聲蛙鳴摺疊了多少歲月滄桑的腳跡?一隻只青蛙隱匿著,與日月星辰對視著,向著月宮中的蟾蜍,赤裸的與大地接觸,簡單地鳴叫,痛苦並快樂著。

  這聲音的到來,讓我無法拒絕,離去的時候也無需理由,當記憶只剩下回憶,才知道生命中有一些聲音是該銘記的',哪怕是最微弱的呼吸,都會在顫抖的記憶裡做停留。況且這蛙鳴?

  我佇立在空曠的庭院中,任憑月光洗刷,不曾言語,沉默如潮水漫過來漫過去,只有那蛙鳴此刻才是我想要的聲音,只是人物殊途,我始終聽不懂他們說著什麼。然而有時候,不懂才有距離,距離靠心來融合。一種精神,棲息在心靈家園,等待春天,收穫春天。

  這樣的夜晚最易挑起人的回憶,往事雖早已沒必要去詮釋了,天涯孤旅,瘋狂生長的只是寂寞的愁緒。我發不出任何聲音,甚至是學蛙鳴都有些困難。

  喧鬧,靜謐,世間萬物總是恆古不變的演繹著屬於自己的輪迴。滄桑過後,誰還在你的身邊?蛙鳴點點,傾聽心靈,我發現自己的淚早已沾上歲月的痕跡,隨風而舞。聽著蛙鳴,我分明感覺到那裡面有一種快樂的存在,自由的音符,願讓這樣的聲音醍醐灌頂,洗濯我的心魂。在這樣的氛圍裡獲得片刻的歡愉,哪怕是夢。就算是把自己遺忘,我也會記得這樣的聲音,我明白自己內心的一聲聲竊喚正是這樣的語言。當聲音走過之後,我會不會充滿期盼?

  傳說中蛙鳴是為了獲得愛情,那麼今夜的鳴叫也是為此?聲音停止之日,也是愛情散盡之時?只剩下死灰般的沉寂?不是悲哀,是無奈。

  多少冰冷的聲音曾迴響在耳邊,而此刻蛙聲成了這夜晚最柔和的亮光,城市的邊緣才有的溫暖與希望被我這樣輕易獲得,就算是暗淡無光的夜晚我也不會覺得孤寂了。

  清醒的眼睛,在黑夜裡閃爍著,邊緣時代,一聲蛙鳴即可劃傷眸子的淺膜。思維跳躍著,說不盡的密語,是怪誕還是神聖?飛翔的翅膀從一開始就沒有停止過流浪,是誰佔據了它的位置,呈現給我們的是幽深的秘密?

  天籟,是天籟,一聲呤唱,從衍生到流離,從唱響到棲息,感動了多少帶傷的風情?精神的花瓣在平靜中舒展開,我知道,我等待了許久的終於來到了。沉浸在蛙鳴之中,一次次陷入靜止,虛空。

  這也許是春季送給我的最好禮物,在這裡度過的這麼多日日夜夜,我開始了人生旅途的長途跋涉。記憶中的蛙鳴距離今天過去竟有十多年了,十多年過去了,珍貴的是這聲音還未變,每年都有春天,生命中有感動,有啟示、有覺察的春天又有幾回呢?今天的這些聲音和故鄉的蛙鳴一樣雖萬語難及,但在明天是否還可以重新拾得?唐朝詩人賈弇曾有詩曰:“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絃。”其實我想不管管絃還是其它,都與人的心情相關,青蛙它們只管訴說,並不需要誰去聆聽它們的聲音。事實上,它們的聲音壓迫著所有疲憊的、勞累的人的神經,讓人難得有個好休息。它們喋喋不休,滔滔不絕,它們要在美麗的春天就要說出人世間所有的秘密,包括生命的永恆和歲月痕跡。只是從來沒有人會過多的關注它們的真實含義,只是我清楚地記得,在漢朝的繪畫上,蟾蜍一直是以神話形象而存在,備受人們的崇拜!

  也罷,不管了,懷抱著一絲寧靜,在細節中回味與諦悟,我且安然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