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感悟冬至
冬至已來,除了帶走這個世界的最後一絲溫暖之外。還帶走了熙熙攘攘的紛擾。
說冬至
冬至,它是我國從古至今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現代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夏朝,古人用最原始的土圭觀測太陽,就推測出每年的冬至大約在十二月下旬初的幾天。冬至又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節”等。而每當過了冬至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晝夜長短迴圈的開始。古人云:“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升。日至南,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
冬至起源於漢朝,鼎盛於魏晉,輝煌於唐宋,一直沿襲到今天。在古代,尤其是在漢朝,“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毫不誇張。漢朝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稱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賀冬”儀式。不僅如此,每年的這個時候,漢朝上至帝王將相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要休假五天,以茲慶賀。
《後漢書》中記載到:“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日而後省事。”這五天,朝廷不僅要放假休息而且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歇業。而親朋好友則互相拜訪問候,以美食相贈。愉快地度過這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魏朝《晉書》上也有記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到唐宋時期,冬至主要是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要在這一天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這時候,冬至與除、清、“盂”、重四節統稱為祭祖的時節。百姓也要在這一天向故去的尊長祭拜,向父母叩首而敬。
冬至週而復始,也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歌讚的物件。例如:陸游有《辛酉冬至》詩:“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杜甫有《小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冬至》:“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白居易有《邯鄲冬至夜》:“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冬至夜懷湘靈》:“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冬至之所以在中華數千年古老文化的演變中,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而一直流傳到迄今,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關冬至的古老神話傳說,所醞釀而成的富有含義的習俗。直到今天的冬至,祖國各地依然刮飛著“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有關冬至所流傳下來的美食佳餚。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等。而每一種可口噴香的食物,又承載著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就先拿餛飩來說。關於冬至裡吃餛飩古老的習俗原因,南北各地說法不一,都存爭議。眾所周知,老北京人冬至吃餛飩是為了驅災辟邪。相傳,漢朝為了平息與匈奴的戰亂,希望能夠過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所以在當時,老百姓把匈奴部落中兩個罪大惡極的首領渾氏和屯氏取諧音叫做“餛飩”,用肉餡包成角兒,恨以食之。還有一種關於冬至吃餛飩的說法:在江浙一帶是讚美西施的聰慧和心靈手巧的。
傳說在春秋吳越爭霸時期,吳王夫差因吃膩了山珍海味而導致沒有胃口,西施進廚房為他做了些小點心,並用畚箕盛給夫差吃。夫差吃後高興問道,這是什麼點心?西施心裡想著,這昏君每天混沌不開,便脫口而出應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創造力和智慧,江浙一帶人民把它定為冬至的美食。
冬至節這一天有關吃食所流傳下來的說法,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具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不僅讓我們真實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勇氣,更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在大河文明的源頭。
龍文的故鄉,豐袤的中華大地上,五千載中華文明滄桑鉅變的故事,在冬至這一天“舌尖上的中國”所烹調出的美食雅典!瑰麗佳話!幾千年“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一直傳承著,而我們的中華民族從遙遠古老的秦漢一直昂首闊步走到了今日。
又一年冬至節的到來,令我感觸良多。是啊!“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開河,八九雁來;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掩卷而思,我還想對這耳熟能詳的《九九歌》再續上一句:“過完冬至過三九,新年不久就來到!”……
冬至感言
今天在網上看到關於餃子的感言,覺得甚是對味,摘抄下來與大家共勉:人生就像餃子,無論是被拖下水,扔下水,還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趟一次渾水就不可能成熟,歲月是皮,經歷是餡,酸甜苦辣皆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餃子皮上的褶皺,人生中難免被人狠狠捏一下,被水燙一下,再下到鍋裡煮一下,被咬一下,倘若沒有經歷,硬裝成熟,總會有露餡的時候,這些經歷都是財富!
是啊,我們擁有這些財富容易嗎?不是被人拖下水,就要被扔下水,總之我們都要親自下水去趟一次人生的水。這一下水所趟的水不一定都是渾水,人的一生究竟是清水還是渾水,這就要取決於趟水的人。你要是喜歡清水,自然要到清水處趟,你要喜歡渾水也儘管去,沒有人會阻攔你,只會有人提醒你。雖然是水至清則無魚,雖然也能去渾水摸魚。就看你能不能守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守得住自己的一汪清水,守得住自己頭上的一方晴空。如果你覺得這清水太過寡淡,無色、無味、無魚,固然也可以去趟趟渾水,也好摸魚。彼時你得到的可能是美女、佳餚、財富,但是這些你看得舒心嗎?吃得順心嗎?用得安心嗎?彼時,你可能會因一時的快樂矇蔽雙眼,也可能會被一時的利慾薰心而衝昏頭腦,也有可能被捧得高高在上而飄飄欲仙。然而,或許最有可能的是,你被重重摔到地上所發出的聲音、或者是落地時的無邊的痛苦。但是,這些也只是假設中的“只是而已”,也許它並沒有實現的好機會、好土壤,並不能夠落地生根。
總之不管怎樣,我們的一生總會經歷諸多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只有經歷了才會知道其中的滋味。就算是有人為你規劃好了人生的軌跡,也需要你一步一步地向前邁進,不向前邁進永遠不知道前進的路在何方。前進的路上或許有荊棘、或許有坎坷、或許前途一片光明、或許是康莊大道也未嘗不可。行進中,或許有人向前推你一把,加快你前進的步伐,或許有人向後踢你一腳阻礙你前進的腳步,或許在炎熱的夏季有你為你端上一碗清涼的水,也可許有人當頭燙你個半死不活……所有這些你都要從容去面對,因為這就是人生成長所必經之路。你可以抄條近路,卻不可能從此繞過。即使繞過也有可能有個人為你指引方向,也有可能有人向你打來悶棍。只要你咬牙挺過去,那麼你就向成熟邁出了一大步,你的人生財富就積累了一大截,下一步前進的方向你就會更加明確、更加堅定。因為你知道了你想要什麼,你知道了應該怎樣去做才是你最好的選擇。
瞧瞧,一個餃子沒吃成,我卻囉嗦了這麼多,你煩麼?
冬至已至
前日收到同學的一條簡訊,“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這才驚覺,歸去來兮,冬至已至,轉眼之間,又是一年。
相傳冬至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冬至各地有各地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而蕪湖這邊似乎是冬至要喝老母雞湯。我本也想入鄉隨俗,但半天沒找到賣老母雞湯的店,便作罷,草草的買了些餃子了事。
坐在桌邊,吃著香噴噴的餃子,看著漸漸蒸騰起的熱氣,忽然就想起了那些逝去的時光,想起藏在歲月裡的一些細節。為了一隻桃子爬樹,為了一塊橡皮賭氣,為了一本小說在課堂上走神,為了一場遊戲扔下飯碗,為了一次賴床被擰耳朵,為了一次考試而徹夜鏖戰,為了一篇文章寫了又劃,劃了又寫,那些散漫的時光,那些散落的點滴,串起了我以前的時光,沒有光華四射,卻也平靜安康。
而回首這一年,走過四季,走過自己,心中的感悟和種種經歷恍若電影中的一個個片段,如果說自己是電影中的主角,卻覺得有點牽強,畢竟回憶中的點點滴滴有太多的人與事,哪些事自己是主角,哪些不是,真的說不清,只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人與心都曾有過疲憊,有過滄桑,當然,也有許多新的希望在不斷髮芽,重生。
而這時冬至的到來,卻讓人格外的欣喜,雖然冬至是寒冷的開始,讓人已有清晨簾幕卷清霜,呵手試梅裝之感,然而“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我卻彷彿能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磅礴而來的氣勢,能聽到地下萬物的湧動,河流潺潺,草木新芽,春天的腳步也便發出了鏗鏘聲響。
畢竟,冬至陽生春又來,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