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精選11篇)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精選11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什麼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1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斗轉星移,不知不覺間,隨著歲月的腳步聲,今年的重陽節又如期而至,古語云:百善孝為先。人的一生,紛繁憂憂,有著無數剪不斷的情結:愛情、友情與親情,家庭、事業與信仰,纏綿交織,牽牽絆絆,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在這些所有的情結之中,那要數我們父母的思情是最為說不盡,講不完的文字。

  今天藉著這個節日,我依然要說說我們的老人、親情與關愛!

  人的一生說長則長,說短則短,對於我們來說,每個人都要走進自己的老年,每個人都要經歷自己晚年的寂寞,孝順老人,不僅僅是對一個人道德的衡量,珍惜與老人在一起的日子,其實也是人生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重陽節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在尊敬老人過程中積澱下來的一個厚重的節日,年年此時,歲歲有此情,遭遇濃濃的節日氛圍,我相信,我們不論身在何方,心在何地一樣的都能引起綿綿的思親念親的情愫!

  親情是一個世界的元素,沒有國界的,法國著名的文學家莫泊桑曾這樣說過: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著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情感扎得多深。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之深,我想要從我父親在三年前因病故去事件起,在一個初冬的十月裡,父親再也拗不過病魔殺手走啦,他帶著一份對生活的眷念離開了我們,留給我們兒女的是深深的痛與懷念,一度,面對那份走失的親情我曾走不出父親的影子,常常以淚洗面,特別是父親生前的音容笑貌就像電影裡畫面在我腦海裡浮現著,糾結著我的心,也許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的事情,我想,只有那些親身經歷過這些事情的人,才能更加體會莫泊桑對父母之念那份情感的深度、厚度!

  今天是重陽節,窗外的天氣陰陰沉沉,在唸及天下所有的老人時,更加增加了我對九泉之下父親的深深思念,拳拳之情猶如天邊的雲彩慢慢兒來,雖然父親離開我們,但是,我相信,不管歲月父親離我們多遠,多長,父親總是會以一種別樣的形式,一直心存在於我們兒女的心裡,因為他們那是我們生命的一道風景!

  也許九泉之下的父親再也聽不到我們兒女一聲親切的叫聲:爸爸。可是,親愛的父親在這個濃濃的重陽節裡,您依然是我們兒女心裡第一個要祝福的人,第一個要懷想的人!

  九九重陽節,我們話的是老人,我們談的是親情,我們寫的是親情。俗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順二字只有孝是不夠,做為兒女,我們不僅要給老人足夠的物質幫助,更多的要給予我們老人精神的補償,一如歌曲《常回家看看》寫到的: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孝順,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美德,關注我們老人的生活是一個社會價值觀的體現,也是我們傳承優良傳統道德的具體體現,魯迅先生也曾說:不孝順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惡的人。父母不但給了我們生命,還給予我們生活的力量,沒有他們的愛,他們呵護,我們能走到今天嗎?

  據資料記載,我國當今老人就有一億多,隨著老年化社會日趨的到來,老年化問題可以說是我們當今的一個焦點,於是在今天這個節日裡,我想到了父母、老人,孝順的話題,思緒之情從遠及近,從眼前到古代,到未來,遠慮,近念,混雜著,一族族,一個個,走出自己的思緒走進自己的心田,走過昨天的記憶,走向未來的歷程!

  一種特殊的氣氛就像是一片厚重的土地,讓我們的文字滋生無數的情結,今天行走在重陽節的道路上,我在深思著,我在尋覓著……

  善待我們的父母,善待我們身邊的老人,應是衡量一人道德品質的重要標準之一,今天在這個節日,人們一次次地重溫這個話題,或許會有更特別的的意義吧!

  羊跪乳,鴉反哺。人生於世,長於世。在我們的生活裡,父母的關心與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永遠是我們說不完的話題,我們允吸著母親的乳汁長大,我們踏著父親的脊樑長大,愛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使命!

  有人說社會發展了,人們富有了,可是親情卻淡泊了,然而我要說,再富有的生活倘若沒有了親情,我們的生活也是貧窮的!

  念著對天下老人的祝福,想著這人世間的親情,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心裡的躁動那份情愫便漸漸的安靜下來。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2

  過完了中秋,重陽節就快到了。夜幕降臨,幽風拂面,記憶的長河恰似一江春水在我心絃縈繞,其中最刻骨銘心的一頁,始終屬於我的母親!

  母親一生勤勞、儉樸、正直、善良,為了兒女不捨得吃穿,她的美德一直在激勵和鞭策著我們去勤奮工作,好好做人。她的育兒經給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讓她的子子孫孫受益無窮。

  做人要孝順。奶奶有六個兒女,父親是老大,奶奶家很窮。“我們有的,老人要先有……”母親始終用行動執著她的信念!小時候,每到週末母親買些好吃的東西帶著我和哥哥一起回老家看奶奶爺爺,有時父親出差回來帶一些“稀罕物”兒,像葡萄乾、香蕉等水果,母親總是先挑一些好的給奶奶爺爺送去。特別是過年,母親辦年貨都要準備兩份,炸雞塊、炸魚塊、炸藕塊、炸豆角、炸饃丸子,樣樣都得給奶奶家送去。有一年的臘月二十九雪下得特別大,母親讓哥哥步行十幾裡把年貨給奶奶送去,由於雪大路滑,哥哥身上被摔的青一塊紫一塊。母親就是這樣,始終用她的實際行動來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我們結婚成家後,母親又教育我們要孝敬愛人的父母,要善待愛人的家人。

  做人要節儉。母親一生勤儉持家,精打細算,即使在過去最艱苦的年代,母親也想方設法變著花樣給我們改善生活。做饃時母親把白麵和雜麵鋪成兩層做成花捲,既好看又好吃。母親做的饃團更好吃,母親把玉米麵拌著蔥花在鍋裡炒炒做成陷,外面用紅薯面裹著上鍋蒸,蒸熟的饃團吃起來特別香。母親的手很巧,常把她過去的衣服經過修改,在胸前或褲邊繡一些小動物、花草樣式的圖案,穿在身上很好看,同學們都羨慕我穿的衣服漂亮。相比之下,那個艱苦年代我們吃的穿的都比別人家的孩子強。受母親的影響,我們長大後也很儉樸,從不與別人比吃穿,擺闊氣,而是能節省者皆節省。

  做人要感恩助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母親教育我們做人的原則。她時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抱有一顆感恩之心,才能孝敬父母、善待親朋、回報社會。“幫助別人也是一件樂事。”這是母親幫助別人時常說的一句話。母親很熱心腸,我小時候耳聞目睹了母親幫助一個殘疾孤兒的感人事蹟。鄰村一個殘疾孤兒與老奶奶相依為命,生活很困難上不起學。母親就經常幫助他,給他送錢、送衣服、送吃的,一直資助他上到初中畢業,又託人在工廠裡給他找份工作,幫他娶上媳婦。他也很感激母親,逢年過節不忘來看看母親。

  做人要樂觀敬業。“幹工作沒有累死的。”這是母親生前經常告誡我們的一句話,母親最看不慣工作上偷懶的人。母親是生鐵冢鄉供銷社收購點的一名會計,當時收購點的工作特別忙,收購菸葉、棉花、紅薯片、紅薯粉條、草帽、廢舊物品等,母親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到深夜。記憶中我們是伴著母親那劈劈啪啪的算盤子聲入睡、長大的。讓我記憶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弟弟出生的那年冬天,在弟弟出生的前一天晚上,天氣突變下起了大雪,母親在忙完自己的工作後,拖著笨重的身體又幫助其他人把院裡收購的棉花全部搬到大棚裡面,一直忙到深夜,姥姥責怪母親不能這樣不要命的幹,母親笑著說幹工作累不死人,天亮弟弟就出生啦。母親退休前,每年的先進工作者都有母親的名字。母親是個心直口快、心胸寬廣、遇事想得開的人。她很知足,經常樂呵呵的,母親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種疾病,特別是心臟病很嚴重,經常發作,去北京阜外醫院做手術,因母親的病情複雜醫生都不給做手術,建議保守治療,全家人都很擔心。可母親對自己的病情一點也不擔心害怕,還是樂呵呵的。母親去世時,臉上的表情很安詳,象睡著一樣,沒有絲毫的痛苦。聽父親說,在北京看病時,母親的心臟血管有7處堵塞且很嚴重,醫生說母親最多能活一年多的時間,因母親心態陽光生命又多延續了4年。

  九月九,重陽久!在這特別的日子,就讓這一頁孤舟承載著我的哀思與祈禱,告慰母親在天之靈。讓我們感謝這個傳統的節日,讓我們更加思念親人,更加珍惜、善待每一位老人;更加哀思我們祖祖輩輩的先人和已過世的親人,送去我們對他們深深的懷念和問候。節日來臨之際,讓我們祝福天下老人節日愉快,身體健康,幸福永遠!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3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古人認為九是陽數,兩九相重,所以叫重九。兩陽相重,當然叫重陽。

  如今的重陽,已被定為老人節,重陽敬老之節,每年至此時,我便會想起遠在異地的父母。大學畢業,一直在異地工作,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年重陽節都無法回家,在老人節的日子裡一直沒有機會和父母相聚一起,每逢九月九,重陽夜卻難聚首。每逢佳節倍思親,才真的體會到這種思親的味道,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重陽是相思的日子,古人更把重陽相思之苦描寫得淋漓盡致。李清照《醉花蔭·九日》:“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李清照寫給在外地丈夫趙明誠的,寄給他的一首相思詞。重陽相思生憔悴之愁,那濃濃相思之情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北宋詞人晏幾道有詞寫道:“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詞中寫秋天的景色,天氣已漸漸寒冷,大雁已開始南飛。重陽飲酒宴樂之時,不禁懷想故鄉。那種思鄉之情,在作者的筆端自然的流露,溢滿著真情和相思。

  重陽節對我來說是相思的節日,兒行千里母擔憂,登高處,我都會看到母親在家一針一線的模樣,她那慈祥的目光一直牽引著遠行的腳步,沒有親人在身邊,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滋味也是很令人心傷的,已近佳節我又身在異地,能做的只好寄一份相思給親人,一份發自內心的,血脈相連的相思,我相信父母心與我的心是相連的,他們可以感受得到。

  相思的重陽節登高,賞菊,醉飲,這些都已經成為了蒼白的文字,在這個相思凝聚的日子裡,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用心編織好我的相思,寄給我最思念的親人,無論如何,重陽夜我要給父親打個電話,聽一聽父母親的聲音,並讓他們知道兒子就在他們的身邊。

  重陽夜,登高處突然傳來了一首歌:“九月九的酒/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親人和朋友舉起杯倒滿酒/飲盡這鄉愁醉倒在家門口。”聽到這首歌,我突然感覺眼裡有淚水湧出,重陽節是相思的,相思的人,在這皓潔的月光中,何時才能圓了心中的夢。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4

  記得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就教了我們唐代大詩人王維的名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重陽節的時候這首詩就在我心頭盪漾,我與重陽節有不捨的情緣,我喜歡這個季節,更喜歡這個日子,每年的九月九日是所有老人的節日,也是我母親的生日,當我在祝願所有老人晚年幸福安康的時候,我總會把最虔誠最炙熱的祝福送給自己的母親。

  母親在世的時候,每年的重陽節我都會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帶著女兒,坐上班車享受著醉了的秋色回到母親的身邊,陪母親一起度過她的生日。歲月的刀痕在她臉上刻了一個又一個的深深皺紋,歷經滄桑的面孔是那麼的慈愛,母親高興的給我做著各種好吃的,我和女兒一起享受著這來自母愛的勞動成果,晚上我們睡在熱乎乎的炕頭和母親拉家常,直到月亮爬上枝頭張望,我們才迷迷糊糊的進入夢鄉,每年的這個日子是我最高興的日子,也是母親最開心的日子,我們在家陪伴母親三天才離開。

  許多年來,母親從不讓我們為她舉辦生日宴會,她說,她的生日是祖母的苦難日,辛苦的是祖母,她生日這天要為祖母祈福,雖然母親從沒享受過生日宴,但母親生日這天一直是幸福的,因為有我們的陪伴,她很知足。

  母親去世整八年了,在這八年裡,每逢重陽節莫大的失落湧上心頭,回到老家,人去樓空,一切都照舊,母親的音容笑貌依舊在耳邊迴盪,?只是多了無盡的荒涼和冷清,眼睛酸酸的,思母情結湧上心頭。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在我心裡讓我倍感幸福美好的重陽節成了永遠美好的回憶,現在的重陽節讓我多了無盡的思念。

  我喜歡秋色,秋色是多彩的,有紅葉,?這個季節是母親的生月,我喜歡重陽節,這個日子誕辰了我善良慈愛的母親,母親就像這個季節的紅葉用她的一生帶給了我們健康向上火紅的激情和愛心。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好日子裡我祝願在天國的母親倖福快樂,我也祝願所有的老人幸福安康!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不在我身邊,卻永遠活在我心裡。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5

  又是重陽節了,我首先想到的還是媽媽,因為曾經每年春節團圓過幸福,最後,她都會送我一次。

  其實,也不是什麼遠行——當時,單身工作在同省的另一個城市,春節的探親假已滿,該回去上班了。

  早晨醒來時,外黑內亮之中,第一眼見著的還是媽媽,雖然六十多歲了,但仍五官端正,短髮圍脖,白淨的膚色顯得儀態俊雅。她正坐在我的床沿——這些我原已想到,只是凌晨太早了,她尚不須忙開家務事。我就敲敲媽媽的背,怨她不該起早,因為昨晚講好由我自己去趕早班車的。媽媽立刻轉身向我,臉上的笑容彷彿一陣驅散愁雲的春風,她撫摸著我的頭兒,說:“沒事!沒事!”

  我不好意思地偎近媽媽。這時,我才發現火爐也拉到了床前,早餐正焐在上面、等著。天還是冷的,所以,她仍未捨得催我起早。面對媽媽無言的關愛,我知道害羞了,趕緊爬起床,一道吃完飯。接著,我拿過媽媽已經幫我收拾好的行裝,正要出門,她卻突然喊住了我:“等一下!”

  她遞過來一個拎包,指著裡面,說:“雞蛋家中還有,這些都是熟的,上面幾個是滷蛋,你路上吃;下面幾十個鹹的,留帶回去吃,每天兩、三個,現在天冷,不會壞的,可以吃十來天。”

  “好……好……”我相顧媽媽滿眼的惜別之情,被動地接過包。她就拉起我的手兒,不知不覺已到了院外,才慢慢地鬆開。

  我又離開媽媽了。

  走著,走著……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種難捨的回望,便轉過頭,發現媽媽還佇立在門口,迎著北風,正投來關愛不停的目光!早晨的殘冷更甚,但我明白,只有將自己尚屬幼稚的身影儘早從她眼中消失,她才會牽掛無依而返回屋裡。

  於是,我趕緊朝媽媽擺手,且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如今,已經二十多年過去,值得安慰的是,我沒讓媽媽失望。而且,“淨境重陽節,仙遊萬乘來”,我還願久久陪她等高、“踏秋”。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6

  今天是重陽節,外婆卻住進了醫院。

  昨晚我帶著全家去看望了住在中心醫院的外婆,她躺在床上,氣色很是不好。我疑惑這是早些日子看到的外婆嗎?聽到我們到來,她掙扎著要起來,我扶著她,生怕她會倒下去。我詢問著情況,因為胸口有一根血管堵塞,呼吸困難,胸痛。問她是否要喝我帶過來的雞湯,她搖頭。她渾身是管子,大口喘著粗氣但仍和我說著話:“我不想住醫院,到處是管子渾身不舒服,我反正也活到八十了,死就死了,怕什麼?可是你舅舅他們一定要我住到這來。我不來他就抱,唉!這把年紀還要他抱也不象話呀!……”我安慰著,要她安心養病。她仍斷斷續續說著,“這醫院害人咧!”母親接著她的話,講醫院不是害人,是救人。我依偎著母親,母親扶著外婆,有母親在就等於有人疼呀!

  因為兒子還要做作業,就趕著時間回家了。我拿了點錢給外婆,她使勁地推著。後來竟生氣地睡下,別過腦袋不看我了,我便悄悄讓母親替她收著。回家的路上,我和老公說起了早些日子做的那個夢,但願不是真的。然後我想起了他的奶奶,他的外公,我的外公,爺爺,一個個老者,漸漸逝去,不免傷感。

  外公走時,我帶著一歲多的孩子趕了回去。他當時躺在床上,只剩一口痰在喉嚨裡來回吞吐著,整個房間只有系在床上的那個鈴鐺隨著他的呼吸搖晃著。我輕聲的喚了聲“外公”,他微閉的眼睛動了一下,沒有出聲只當是回應了。記得晚上我和幾個舅舅坐在他的床邊打紙牌,剛過二局,我突然心一沉,把牌一丟就跑了出去,大叫:“外公不行了!”然後只聽見裡面的人開始哭泣。然後狂風大作,把門和窗颳得很響,我站在一邊看著他們開始跪著燒錢紙,撕線,抽泣……據母親講外公走之前是冥冥中給我捎了信的,外公那樣的好好先生到了那邊也應當是做神仙了。直到現在我都不能忘懷在我出嫁的當晚,得了老年性痴呆的外公竟然踩著泥深一腳淺一腳的在凌晨二點就來我孃家門前等候的情景。

  外公走了不久,就是爺爺了。

  爺爺是上山撿柴火時摔了,然後腦溢血。趕回家時,他已如外公一樣在床上只存一息了。剛睡到半晚,叔叔說是爺爺走了。我飛快地披上衣服,跑了過去。奶奶說早幾日,爺爺還說要來湘潭看我,興許是對我心願未了,一時之間我哭得很是厲害,雖然爺爺一家小時並沒有給過我一絲溫暖的回憶。我總記得小時候,因為自己父親的不長進,爺爺也沒有把我和弟弟當孫子看待過,每當吃飯時,他總會狠狠的喝斥著我們回自己的家,然後長大後,我也會恨爺爺的偏心眼很少與他親近。可是他走了,我真的哭得很是傷心,沒有誰會明白一個曾經倔強的孫女會哭得如此重,因為恩怨,因為血濃於水,因為一切都來不及了……

  想到這,總會有眼淚溢位。於是我開始每年給孤單的奶奶過生,每回到鄉下,都要去看望自家的老人們。

  這個重陽節,我想起了念親恩。往後日日,都要記得念親恩!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7

  秋菊開,重陽來。今年重陽節,天氣格外晴好。我受保健養生食品“無限極”公司,垣曲總代理惠備良邀請,到歷山鎮神後村看望一位百歲老人。

  聽說這個村的人高壽,有位老壽星108歲。她生活在怎樣的環境,有何養生秘訣?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隨著村長的帶領,我們走向一個農家小院,還未進院我就被眼前的情景吸引。院牆外有盞個性特製的節能燈罩:一根長竹竿挑著半截色拉油壺。石頭夯起的院牆外的大杮樹上,一隻喜鵲在鳴唱。大樹上葉兒已經落光,只剩招人眼球的紅彤彤的“小燈籠”,透過半人高的院牆,探頭向院裡望,柿葉為院子鋪就了彩色的地毯,若不是門簾高挑門開著,老掉牙的太師椅放在石塄上。一定感到這院子沒住人。

  無限極公司眾多拜訪者,在惠備良的帶領下提著慰問品,走進院子。進屋子半天都沒找見人。莫非老人今天不在家?

  此時,一位老太太從廁所出來了。大家一下圍住了她。細細打量,她的一雙纏過的小腳格外引人注目,也許已沒人會做與她合腳的鞋了,買來的鞋穿上很不協調。她走起路來精神還算硬朗。

  大家扶她坐在太師椅上,問寒問暖,她高興得合不攏嘴,笑盈盈的臉上,露出已無一顆齒的牙床。歲月的年輪已在她臉上刻下深深的皺紋,一隻眼睛已深陷成眼眶。那麼多美女眾星捧月般圍著,老太太幸福得笑成一朵山菊花。

  村幹部告訴我,她的年齡應該是108歲。身體好著呢。村上年年組織老年人體檢,她的心臟還和年輕人一樣,吃飯穿衣都能自理。她最小的孩子也近七十歲了。來參加公益活動的年輕人,有的為老人捶背,有的和老人拉家常,有的在院子裡大掃除,老人激動得無以言表,只是樂呵呵地看看這個人的臉,摸摸那個人的手。

  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老人生活的院子。一座老式土丕房座北朝南。院子東西兩邊各有一個小菜園,西邊的菜園裡南瓜蔓兒爬在架上,上邊還結了兩個像碗口那麼大的南瓜,從架子上枯了的豆角蔓兒可想象到,豆角當時長得有多旺盛。還有幾苗西紅柿新抽出的枝兒上,結了幾嘟嚕綠西紅柿。右邊的菜園裡種了黃白蘿蔔,大蔥香菜。我低頭看看院子,院子裡的落葉被大家掃成了一堆,露出了鬆軟有彈性的泥土,院子中間鋪著間距很小平平的搭石。

  不用問老人平時活動範圍,就在這座院子裡。她與泥土同呼吸,與樹木蔬菜同沐陽光。一切的一切都是純天然的,無公害的。我想起一首歌詞: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雨露滋潤禾苗壯……這位老壽星經歷過舊社會的苦難,經歷過戰爭的硝煙,經歷過缺吃少穿的歲月,如今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不缺吃,不缺穿,有病就醫有人管。生活保證金都化不完,在家待夠了還能進敬老院。她不僅享受子孫滿堂的孝順,還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敬重。幸福幸不完。

  出了農家院,走在陽光裡,我又一次被眼前田園風景驚呆了。不僅各家門口有壘起玉米棒子大囤,若大的場院也被金黃的玉米棒子填滿,一柱柱用鐵絲網圍起的大囤裡,玉米閃著金光。明媚輕柔的陽光與一絲不掛的玉米娃娃,交相輝映。太有詩意了!

  我把目光投向遠處,緊挨村莊的菜園裡,白菜大腹便便,胡籮卜翹著綠尾巴……村莊背靠著的山上秋菊黃燦燦,紅葉似一堆堆火在燃燒,加上那一樹樹紅燈籠般的柿子,喜慶和諧又富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舜井就在這個村子中間,難怪這村裡人高壽,原來他們住在仙境裡,吃的是純天然的糧食蔬菜,喝著神泉裡的水,加上黨的富民政策好,天時地利人和,那真是不長壽都難呀!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8

  就要重陽節了,開啟手機,微信群裡滿是暖暖的問候。比如:“今天九月九,久久的情誼,久久的問候。祝你健康久久,平安久久,好運久久,幸福久久,開心久久,快樂久久。”再如《九月初九送祝福》:“每一瓣菊花都寫滿了思念;每一罈老酒都醞釀了濃情;每一縷陽光都灑滿了吉祥;每一陣微風都收藏了喜慶。又是一年重陽節!親們:登高望遠,開啟心窗,放飛快樂心情吧!”當然,也有悲慼戚的盼望。如:《憶秦娥.重陽節》“重陽節,鴻雁聲聲盼兒歸。盼兒歸,心急如焚,群山巍巍。淚眼深深鬢髮白,盼我兒能何時回。何時回,千里迢迢,夢繞魂追。”

  黃土披上,新學年才參加工作走上講臺的東子,恰逢國慶在家裡休息,學生們也放假了,自然玩微信就比較多了。這一天,東子發現有好幾個當老師的同學建立了自己班級的微信群,覺得很有創意。比如東子的妹子在初中109班上學,家長的電話留的是東子的號碼。9月30號109班微信群裡有:“學生下午6點放假,請家長按時來接孩子。7號下午五點返校。家長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請注意交通安全。假期各科我們都有適量的作業,請家長督促孩子完成。”

  這則微信東子看了好幾遍後,就想自己也建一個微信群,搞一個家校平臺,聯合管理。好在東子在棗莊小學教的四年級班裡也只有七個學生,都還留著聯絡電話。東子便試圖加上家長的微信,也建立一個班級管理群。

  但是東子的熱心,在國慶這一天從早上到中午竟然慢慢地冷卻了。僅有的七個學生家長就有三個提示微信沒有開通。東子便打電話,一遍一遍地打電話。沒人接,還是沒人接。東子便在連同自己僅有五個人的微信群裡發了這樣的一條資訊:“為了交流溝通,促進孩子成長。麻煩大家把家長朋友都拉進來,共同培養好咱們的孩子。”

  過了半天,不頂事。群裡就一直是這五個人。東子便又發了這樣的一條資訊:“人在該教育和照顧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管理,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雲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林格(寫給所有父母)”

  東子在棗莊上班僅僅一個多月,早就深深地愛上了這裡的孩子。東子多想在這個邊遠的小山村裡出一把力,改變一下這裡的狀況呀。

  但一直等到中午,群裡就一直是這五個人,還沒有一個說話的。東子內心深處已經是拔涼拔涼了。便在群裡又發出了這樣的一條資訊:“親愛的家長朋友,管理孩子不該只是教師的事情,建一個家校聯合溝通的群不該太費勁。麻煩大家努力一下,把全部的家長拉進來好麼?”

  鍋裡還有早上母親蒸好的紅薯,棗子。灶上火沒有滅,鍋裡還熱著。早上,東子說是想給學校裡乾點活,父親母親去地裡種麥時也沒有說什麼。群裡就一直是這五個人,東子感到沮喪。揭開鍋胡吃了一口,騎上摩托準備去地裡看一看父親,看能不能幫著做一點什麼。反正學校的這一點子事是沒有辦法再做了。雖然地裡幾乎全機械化了,父親本來就沒有指望他。父親母親也多次強調:既然走上了教學崗位,不說賺錢多少,千萬千萬不能耽誤了人家孩子。

  出了村子的時候,東子犯了心思:反正距離棗莊也不遠,乾脆去自己任教的棗莊學校看看,再搞一個家訪。聯絡不上的也就三個學生的家長,佳佳,倩倩,靚靚。都是好名字,但是就都聯絡不上。東子的摩托就拐上了去棗莊的路。

  棗莊村口路邊有一把大大的遮陽傘,傘下面支著一塊預製板,上面擺著幾袋子棗,預製板後面一個老人坐在小馬叉上。

  “要棗?都是剛從棗樹上摘下的。正宗的稷山棗,不放心也可以自己去摘。”老人蠻熱情的,見東子的摩托停了下來,弓著腰,手扶著預製板,就要站起來。

  “不要棗,我就是想找學生佳佳的,家長。娃在咱棗莊唸書。”東子說。之所以先說佳佳,是東子知道倩倩母親去世了父親常年在外打工不回來,爺爺奶奶照管著,放假前東子去過倩倩家;東子知道靚靚的父母都去世了,是和奶奶一塊生活的。

  “我是他爺爺。你說,唉!他媽走了後,他爸又找了個,娃死活就要我和他奶奶管,沒法呀。”老人站了起來,“要做什麼,要不我給他奶奶打個電話……”

  路邊的田野裡玉米幾乎都收完了,有一個老太太在地裡提著小桶桶撒化肥,耕地的機子在旁邊的地裡吼著。老人說著掏出一個已經看不出到底是什麼顏色的手機……看著老人粗糙的手和佈滿皺紋的臉,東子才知道這也是一個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

  “他奶奶帶著佳佳在槐樹下給人剝玉米去了,也沒有什麼事,賺幾個是幾個。”

  “我過幾天去家裡看看佳佳吧。”東子內心裡開始自責了,竟然不知道佳佳這情況。東子從口袋裡掏出煙,給老人遞上一支,“我還有點事,先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東子的摩托騎得很是慢,東子的心情變得很是沉重:在黃土坡、在棗莊,留守著的也許就只有老人和兒童了,他們不發紅包,沒有微信祝福,他們不適宜建立“家校共管微信群”。

  田野裡,機器吼叫著,秸稈還田後,老人們傴僂著腰平整著田地準備播種;地頭上有玩耍的兒童;走上一段,路邊就有一把大大的遮陽傘,傘下面擺著幾袋子棗,一個老人坐在小馬叉上……東子陷入深深地自責: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東子回到家裡開啟手機的時候,又是一個接一個的重陽節的問候。

  東子到底沒有高興起來,不是因為沒有登高遊玩,自己收到的祝福紅包也不少……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9

  佳節重陽剛過,心裡還惦念著什麼。重陽曆史淵遠,蘊意豐沛,古人也是奇怪,一個個本該閒適享樂的日子偏偏傷情傷懷,重陽也不例外。“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沒了出遊賞景的情趣,多了一番斷腸的淒涼牽掛;“強插黃花三兩枝,還圖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後,惆悵多於未醉時”缺了“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的縱情,滿了愁腸百結的旅夜情懷;“遙遠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失了縱目眺望的宏闊,有了充溢恣肆的情愫。但毛爺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的豪情萬丈是一個特例。九月初九,無論如何,都脫不了登高的干係。今年重陽因是週五而錯失感受古人習俗的機緣,但錯失有時未嘗不是一種美麗。重陽後第二天攜妻兒登臨龍山,領略著別一番意趣。

  錯失重陽登高的美麗在於心靈的輕盈,不必緊繃心絃惦記重陽,不必在乎菊蕊暗香盈袖,不必忍受酒氣充鼻綿絕,以一種平和自然的心態行事,正如我所登的龍山,我並不熟稔它的掌故,以免讓自己擔著太重的歷史文化負壓。它在我看來只是平常的一座山,由“土、石形成的高聳的部分”,而它一路的景緻也是平常至極,猶如山裡村民日夜跋涉的回家路一般,如此平靜寧謐。但我還是有必要敘述我路上的感受。路上行人三三兩兩,或來或往,與我們擦肩而過。兒子五歲,欣喜於爬向高處的石階,雀躍在通往山頂曲折蜿蜒的道上。路兩邊多荊棘灌木,密密匝匝,綠意仍舊耀眼在秋光裡。素淡的無名小花昭示著生命的存在。路不陡,登山比爬山更確切,人工的鋪砌讓爬的姿勢停留在荒涼的深山密林裡。路上撒滿了兒子清脆的笑語。不經意的回望攝入心底的是鱗次櫛比的高樓。路不長也不短,山腰有一小亭,稍憩片刻,晨風暖日,綠樹薄雲,秋天標準的背景,拈一支枯草,哼幾句心情,跟兒子嬉戲,用相機攝下歡笑的片刻。一切正在不知不絕中演繹,一切與重陽無關,一切似乎與龍山無關,任何的文化與厚重在錯失與忽略中消遁失重,心情的記憶體無比寬餘。

  登山的人大抵把目標總鎖定高聳的頂點,那是征服的峰頂,可以敞開襟懷盡情吶喊,四方風景盡收心底。壯哉,當你把山踏在腳下。然而我以為登山不必求至頂。登山而不能達頂者情況有二,一是現實無奈,或因不識去路,徘徊迂迴;或因無路可走,荊棘叢生;或是體力不夠,前程可望,心餘力竭;或是同伴打退堂鼓,同舟共濟共回;或是登臨隨意,折回無憾;其次,卻是興之所至,興盡而返。登臨是一種歷練,一種體悟,征程過半,興致蓬勃,內心噴薄的情感被激發,再衝頂也不過如此。此種情趣如居山陰之王子猷,“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這是一種瀟灑脫俗。興致的催動可以讓人匪夷所思,張岱雪夜湖心亭的痴舉讓人咋舌,一痕長堤,一點湖亭,一芥小舟,兩三粒人詮釋著興致。秉承古人興致者總有幾個迂腐書生,搖首晃耳,在路上吟詠詩句,和清風融日,不亦快哉。然此類人少矣。而我們也只到半山腰戛然而止,緣於第一次登臨,前路遠近未卜,更是兒子撒嬌要我馱行,不登也罷,興隨情終。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10

  國慶節的第二天就是重陽節,又稱敬老節。相比昨日歡度國慶的鞭炮齊鳴,彩旗飛舞,重陽節更顯出一種蕭瑟的氣氛來,人們要麼登高,要麼吃重陽糕,要麼遍插茱萸,更有甚者直接便回到了老家與親人團聚,何人還在乎這點悽清。

  然而我家則不同。之前團支部發下通知來說每個學生都要為父母洗腳,並且還要拍照寫心得。為父母洗腳的差使似乎歷史很是久遠,自小學便聽說了這樣弘揚孝道的方法,大概都是受了尤浩然那條著名的公益廣告的影響。現在發生在自己身上,除了自嘲,就是不屑:難道如今的風氣是區區一次洗腳的經歷就可以改變的嗎?

  九月三十號晚上,我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我和他關係並不很親密,因此在提及時也選了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他先是愣了愣,然後笑起來,說你還是給你媽媽洗吧,我生怕把腳伸出來時燻到你們。我不置可否。洗腳——無論為了誰都沒有多大區別。

  只是我分明見到了父親眼中那道一閃而過的光。

  那天晚上,倒水,拖鞋,洗腳,拍照,一氣呵成。我不斷地笑,從許多小事中找尋著笑點,僅僅是為了掩蓋心中的尷尬。我慢慢地擦著,聽著那咔擦聲,彷彿在撫摸一座落滿灰塵的雕像。父親也在笑,笑得像個彌勒,笑得像個孩子。

  水濺了一地。

  終於結束了,我帶著餘留下的笑意,最後為父親倒去那盆水。盆磕到了水池邊緣,又濺出幾點。我終於顫抖著觸上那平靜的水面,又迅速地縮回,一層漣漪蕩起,沾溼了一地情。

  水很燙。沒有白氣。但真的很燙。燙得灼心。

  我似乎懂了什麼。重陽節……這原就不是給子女們過的節日,所謂洗腳,也本就不是為了讓正處於叛逆期的子女們痛哭流涕洗心革面回頭是岸的工具,這純粹就是一次為了飽經滄桑的父母們精心排演的舞臺劇,讓他們第一次品嚐來自子女的成長的碩果,讓他們充滿希望,相信未來會更好,從而堅持堅持堅持。

  即使今後子女的迴歸帶來的落差會將他們壓垮,即使明知這僅僅是一抹強顏的虛假的歡笑,但至少,已然收穫過。

  父親心中的淚終於淌下來了。

  九九重陽節抒情散文 篇11

  重陽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既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尊老愛老的節日。對於我來說,九月初九這天更具有別樣的意義,因為這天恰好是我奶奶的生日,也是哥哥的生日。

  奶奶今年八十九歲,跟父母住在一起。由於舊社會時沒的吃,落下了個胃不好的毛病,所以多年來身材一直很瘦小。隨著年齡的增長,整個身軀已成為一個“弓”形,由於腿腳不便,已不能下地走動,整日蜷縮在炕的一角。我見到此狀,鼻子不禁一酸??眼淚忍不住落了下來。往昔的情景依稀在目。那時每當我們回家,她總要手裡拄著柺杖,忙這忙那,一會兒給我們拿柿子吃,一會兒給我們拿香蕉吃,一會兒再給我們找點糖果吃。

  還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我病了,燒的很厲害,躺著一點東西都不吃。奶奶嚇壞了,她不顧自己的小腳不便,急急忙忙去小賣部給我買我最愛吃的糖蜜果。由於走的太急不小心掉到了路邊的溝裡,頭被磕破了鮮血直流,她顧不得傷痛,爬起來繼續往前走。當她回到家看著我吃著甜甜的糖蜜果時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走不動了,她額頭留下的疤痕現在還清晰可見。

  如今她已糊塗了,耳朵也聾得厲害,跟她“吆喝”半天她也聽不到,沒辦法只得打啞語手勢和她交流。以前非常熟悉的同村人她現在也分不清是誰,總是叫錯名字。我和哥哥她卻能一眼認清。見到我們她十分的高興,但卻不知道這天是她自己的生日。看見我為她準備的生日蛋糕卻問:“今天是誰生日?”看見眼前的一幕,我不禁感概萬千??為什麼人要老?!人慢慢地變老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但這又是誰也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想到這些,我就會更加留戀與奶奶相聚的時光。

  在親人的陪伴下,徜徉在歡聲笑語中,奶奶一臉的幸福與快樂。我多麼想多陪陪她,我更想依偎在她的身邊喃喃地撒嬌,享受她無私的付出與關愛。以前總感覺自己還年幼,奶奶歲數也不大,能永遠關心呵護著我們。但事實上,自從爺爺走了以後,我才日漸發現,奶奶老了,猶如一棵蒼老了的大樹,不知不覺中掉光了所有的葉子,光禿禿的。唯有她對我們的愛卻依然那麼偉大,那麼無私。

  帶著對奶奶深深的牽掛我離開了老家,重新開始著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