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描寫成都武侯祠的散文

成都武侯祠的散文

描寫成都武侯祠的散文

  描寫成都武侯祠的散文大家閱讀過嗎?下面就由小編為你分享一下描寫成都武侯祠的散文,僅供參考!

  1、拜謁武侯祠

  成都之行雖然沒有體會到川妹子的“辣”,但卻讓人真正品味到了這裡飲食正宗地道的原汁原味。中午,我們在武侯祠景區側旁的一家小吃攤點匆匆用膳了名吃雜醬麵,在滿嘴既麻又辣的餘味中,我們隨著如潮的人流進入了武侯祠錦里民俗區。也許是巧逢節日的緣故,錦裡窄小的民俗巷裡幾乎湧動著人的潮流。觀光的,瀏覽的,拍照的,買小飾物品做旅遊紀念的遊客是摩肩接踵。我也和眾多的遊客們一起在西蜀第一街深深地陶醉在三國的古文化裡,並呼吸著漢代古樸的民俗風情。

  我們從後門買票進入了武侯祠,並懷著無限敬仰的情感對祠內文物區所有景點逐一進行瞻仰和拜謁。成都武侯祠由劉備,諸葛亮等蜀漢君臣合祀宇及惠陵組成,始建於公元223年,佔地面積達15萬平方米。現分為文物區(三國曆史遺蹟區)、園林區(三國文化體驗區)和錦裡(民俗區)三大塊。在這裡,我們真實地感受了蜀漢的興衰,三國演義的壯烈和文臣武將的千秋凜然。讓我們此生有機會涉入到那段歷史的扉頁裡,有機會在他們戰鬥和長眠的地方拜謁其時代風采。

  武侯祠是我們此行重點拜謁的地方。其因就是這位手持羽扇,文韜武略的蜀漢名相諸葛亮讓這段歷史光鮮和富有傳奇色彩,讓蜀漢走過了一段輝煌的歲月。我們從三義廟來到武侯祠,站在諸葛正殿前,我被大門上的一副對聯深深吸引。上聯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下聯是“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橫批是“名垂宇宙”。措辭精巧,高度概括。這就是後人對諸葛孔明一生最中肯的評價。

  跨入大殿高高的門檻,武侯鍍金坐塑安坐在正殿上方,顯示出了一代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大將風範。那神情讓人感到他似乎在運籌帷幄地策劃著一次著名的戰役。是火燒赤壁?是草船借箭?是六出祁山?是七擒孟獲?…….難怪又一副對聯這樣稱讚他:“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風流於遺蹟,萬古清高。” 這就是“名垂宇宙”的臥龍先生啊!巴蜀大地因他而充滿傳奇,歷史因他而 熠熠生輝。大殿內的左右兩側是他的兒子和孫子的坐塑 ,並展示了他們的歷史功績。這真是“勤王事大好兒孫,三世忠烈,史筆猶褒陳庶子;出師表驚人文字,千秋涕淚,墨痕同濺嶽將軍。”這讓人想到了諸葛世家滿門忠良,一家三代為漢室江山鞠躬盡瘁,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又跟隨導遊來到了孔明苑,在那裡有幸看到了模擬的“明修棧道,暗度成倉”的古棧道、古戰車、木牛流馬和囤積的糧倉,這讓我似乎走進了旌幡獵獵、戰車隆隆、蹄飛塵揚的古戰場…….

  漢昭烈廟和惠陵也是我們這次重點瞻仰的地方。昭烈廟在武侯祠的正前方,且比武侯正殿高出九步臺階。這讓我狐慮滿腹,同時萌生了一種不平的心態。諸葛亮一生功蓋蜀漢,業昭千古,然何祭祀殿建築屈居於漢昭烈殿之下?後在導遊的解說中破譯了其中的奧秘。原來這是君與臣的等級之分。在古代,無論文臣武將的業績如何功蓋環宇,都不能與當朝帝王相提並論,自然武侯也就不能例外了。在漢昭烈殿上,我的目光又被一副對聯緊緊抓住:“唯德與賢,可以服人,三顧頻煩天下計;如魚得水,昭茲來許,一體君臣祭祀祠。”橫批是“業紹高光”。是呀!劉備這位流著漢室血脈的子孫,為了興漢大業,他求賢若渴,硬是以自己正直坦蕩的人品三顧隆中茅廬求得天下奇才扶佐蜀漢政權,使漢室春秋如魚得水,才促使了歷史的三足鼎立之勢。劉備真伯樂也!

  我們又緩步來到西側的惠陵,這裡是蜀漢皇帝劉備之墓。整個陵墓由照壁、柵欄門、神道和寢殿等組成,排列在南北向的中軸線上,自成一體。照壁正中懸掛“漢昭烈陵”匾額。殿內正中置明代鑄造的三足大鐵鼎一個,造型古樸,鼓腹雙耳,紋飾繁複。寢殿之後,矗立著闕坊建築,闕坊正中鑲嵌墓碑一通,弧形碑帽上雕刻著雙龍搶寶彩繪,碑身正中鐫刻著“漢昭烈皇帝之陵”七個楷體大字。碑後便是拔地而起呈圓錐形,高12米,周長180米,佔地3畝,形若小丘的墳塋。塋上樹木參差,綠草如茵,墓邊古柏森森。四周圍牆環繞,萬竿修竹,枝葉婆娑,寂靜清幽。史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劉備病故永安宮(今四川奉節縣城),五月梓宮還成都,八月葬惠陵。但也有另外一說,當時正逢炎夏,在沒有現代防腐處理措施的情況下,劉備的靈柩不可能從遙遠的奉節運回成都,恵陵是衣冠墳。我們沿墓道環繞一週,向這位賣草鞋發跡的帝王表示了深深地哀悼。

  從武侯祠回來,諸葛亮與劉備魅力的人格總在我的腦海裡疊映,於是,就有了一種強烈地衝動和責任。以上文字的墨痕就算是我此次成都之行對先生人品、帝王偉業的祭奠和敬仰吧!

  2、武侯祠

  一

  最初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產生於《三國演義》,像我這樣大巴山裡的農村孩子,是在父輩們的講述中對諸葛亮有初步的輪廓,之後則是與同齡夥伴們一起手捧連環畫爭論著曹操的奸,司馬懿的詐、郭嘉的智,張飛的勇、關羽的忠、孔明的.神,而讓人記憶最深的還是諸葛亮的傳奇,因為我們知道,諸葛亮的出現,蜀軍將會在敵人的種種失敗中迎來勝利,既使蜀軍身臨絕境,隨著諸葛亮名字的出現,也會峰迴路轉,有更精彩、更動人的故事出現。

  到漢中市裡生活工作已經多年,隨著年齡的增加對諸葛亮的認識也更加清晰和全面,我很早就知道諸葛丞相封地與長眠之地離我不過五十里地,卻一直未曾前往專程憑弔。十幾年前到勉縣講學,閒餘時與學員們又聊起了與三國有關的十連孥、木牛流馬,聊起了定軍山、褒斜谷,聊起了諸葛村、武侯墓……夜宿勉縣,秋雨洗涮過喧囂的縣城此刻格外的寧靜,憑眺遠處,定軍山朦朦的呈現在視野中,鼓角錚鳴聲音在幕色中重新響起,老黃忠刀劈夏侯淵的精彩又在山腰上演,山頂仰天窪屯兵的蜀國戰士操練吶喊聲聲入耳,褒河的那一頭,曹操被陰雨所困,臨河留下“袞雪”的真跡依稀可見……隨著故事的一幕幕上演,漢水河畔,綸巾羽扇、素衣皂絛的諸葛丞相,抱著憔粹之軀,飄然跨過千年孑然北望……一宿暈暈沉沉,盡然穿越到三國中去了。

  次日晨光未啟,我便沿著一〇八國道到了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的官祠——武侯祠。

  勉縣武侯祠,也叫天下第一武侯祠。祠因取意“不忘北伐曹魏”之意而逆常規坐南朝北。全祠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20米,呈長方形,四周有圍牆,地基八十畝。祠前空地上有一牌坊,高10米,八角起翅,四柱落地,上蓋灰瓦,坊上牌樓正面鑲嵌著邑人胡炳煊題寫的“漢丞相諸葛武鄉忠武侯祠” 十一個鎏金大字,背面為宋豐綏題寫的“天下第一流”,比喻諸葛亮的人品和智慧堪稱一流。祠前一座城門式城樓,屢讓人聯想起三國有名的“空城記”,每每問起前來觀光的遊客,在這種情境下,大抵都不會判斷錯,原來這坐樓正是古陽平關的城樓按照三比一的比例仿製而成。祠內匾聯盡懸,其中清嘉慶八年(1803年)御賜藍底金字“忠貫雲霄”匾為皇帝所賜,最為珍貴。此匾的正下方有諸葛亮泥塑一座,側望關興張苞像,據說,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扮演者正在這裡取了幾分形似。在各時代90餘通石碑中,有沈迥刻立的“蜀漢丞相諸葛武侯新廟碑銘並序”唐碑一通,系唐德宗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所書,歷史和藝術價值極高。城門西側鼓樓東院有木本植物“旱蓮”一株,高約10米,直徑40公分,五月初長花蕊,次年初春三月綻放,類似蓮花,是予名“旱蓮”,旱蓮被漢中市尊為“市花”。

  深秋的清晨,祠內幾無遊人,沿著後人憑弔紀念的文字,我獨自在高大繁茂鬱鬱蔥蔥的古柏間遊走……時間越是流動,越是增益諸葛亮的魅力,這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華夏中國人,都知道這位親臨第一線領軍打仗的丞相。

  二

  二十七歲時,身長八尺,頭戴綸巾,身披鶴氅,其貌甚偉的諸葛亮,在河南南陽的隆中,以講話的方式給三次請他的劉備作了曹操、孫權等各部的勢力狀況、天下格局、以及發展方略狀況的形勢分析,此後,便一直追隨劉備,跨有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取四川以建基業,呈鼎足之勢。扶劉備稱漢中王,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抱興復漢室之心的諸葛亮終因積勞成疾,在出隆中的二十七年後,撒手人寰,興復漢室成為了一個永遠的痛……隨著諸葛亮的逝去,多智而近妖的評價讓他從此走向神壇,之後的一千多年中,因為他鞠躬盡粹死而後已的標杆形象使歷賢相黯然失色,他的人格魅力、軍事才能、親和形象佔據了一個後人難以超越的制高點。

  公元234年8月,諸葛亮歿於甘肅五丈原軍中,漢中作為他北伐曹魏的大本營,最後的八年是在這裡度過的,因此他遺命葬於定軍山下,墳瑩頭北腳南,寓意“永懷西蜀不忘北伐”之心。在諸葛亮逝去的29年後,習隆、向充向後主劉禪上表,以周人懷念召伯、越王勾踐思念范蠡的故事,勸為其立廟,劉禪聽取了建議,公元263年,下詔在沔陽(現勉縣)建廟,勉縣武侯祠所在地是諸葛亮當年赴漢中屯軍北伐“行轅相府”故址。勉縣武侯祠是官祠,也是最早的武侯祠,但最具影響的,還是成都武侯祠,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全國各地儲存至今的至少有十三個武侯祠,可見民望之深。

  尊敬諸葛亮的,不僅僅是民眾,就連對手陸遜、司馬懿、鍾會等敵營將領也從心底裡佩服他卓越的才能。更有皇帝如章武帝劉備、晉武帝司馬炎、康熙帝玄燁、唐太宗李世民等人也給予很高的評價。一千多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諸葛亮縱有攘星之才,也無法延伸生命的長度,五十四年的短暫生命,卻無限地彰示著他生命的張力,陝、甘、雲、貴乃至長江中下游等地都留下了許多如今依然令人神往的名勝古蹟和生動感人的故事傳說。

  三

  讓後人感動的,不僅僅是諸葛亮的故事,還有他的文字。

  劉備三顧諸葛亮於隆中,那時的諸葛亮還算是一介書生,然而常以樂毅、管仲自比的他並不得志,既沒有追隨平定北方的曹操,也沒有投奔割居江東的孫權,而是在家博覽群書,用功苦讀,並時常與當地一些名士縱談時政,被當地譽為“臥龍”。他出山前與劉備在草廬中的一席談話,奠定了他在劉備集團的地位。而談話形式的《隆中對》是他走出隆中的宣言書,也成為蜀國建國的行動綱領。與劉備談話的核心內容《三國志》中記載不足四百字,整個字裡行間全都展示著對當時政局的看法,並根據劉備集團實際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戰略方針,“興復漢室”的目標由《隆中對》開始實質性地拉開了序幕。

  追隨劉備集團二十年,經過東征西討南撫之後,蜀漢政權基本穩固,諸葛亮的目光也隨之北移,但在征戰前,總得將想法對皇帝說清楚,先帝已於四年前去逝,於是向年幼的皇帝上表,此表一出,一篇文學藝術價值很高的文稿出世了,這篇文稿堪稱後世範文而流傳,激勵和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這便是著名的《出師表》。這份報告以懇切的言詞勸勉後主,並表達了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原本諸葛亮想交待一下認識劉備、追隨劉備、輔佐劉備的經過,沒有想到,這道奏摺寫著寫著感動了自己,“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四十七歲的諸葛亮老淚潸然而下,不曾想,諸葛亮的這一哭,感動了後人,也淚透了歷史。

  既便諸葛亮將逝,也說出:“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此言一出,讓人道不完的辛酸,說不盡的感動。

  杜甫的感動最為直接,他在《蜀相》中寫道:“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特別是最後兩句,成為了千古絕唱,成為了描寫諸葛亮的代語。老杜甫淚跡未乾,白居易《詠史》又哭出聲來,“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託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宋代的蘇軾哭著讀了很多次《出師表》後斷言:“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與蘇軾基本同時代的南宋著名將領岳飛,將爛熟於心的《出師表》默寫出來,剛開始還能用楷書工整書寫,越到最後越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整個字都飛了起來,估計岳飛想起諸葛亮也觸動了自己的傷心事,字中摻雜了過多個人情感……每每我站在武侯墓祭廳裡看到這幾塊紅木雕刻,都會佇於前,默誦於腦,止於心困。

  其實,被諸葛亮感動的,又何止這些文人,上至聖賢君主,下至庶民百姓,都在自己的情感深處,為諸葛亮留下一隅空間,庶民因受教育程度沒有辦法將自己的情感用文字加以留傳,只用那種最原始、最樸素的方式表達。在中國文學史中,諸葛亮可能很難以其文學作品被列入,但可以斷言的是,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提起《隆中對》、《出師表》,一提起諸葛亮,全中國沒有幾個不知道的。這便形成了一個很奇特的文化現象,沒有進入中國文化史的思想家、軍事家,卻以其文學作品佔據了文化談資不小的篇幅,且因為不多的文學作品使每個人心中湧出的是那種最真摯的感動,繼而大家開始自發的祭奠,武侯祠不絕煙火近兩千年,就不得不讓人稱奇,這種祭奠與其稱之為一種懷念,不如說是一種文化現象。

  四

  最初去武侯祠的那次因為八點半要趕回來講學,未能到三公里之外的定軍山下武侯墓進謁。後來遊覽或陪人遊的次數漸多,去墓地的敬慕之情油生。當地的百姓為了紀念這位讓人尊敬的丞相,每年清明,墓前便有廟會,百姓也都會自發前去祭奠,這習俗至今不衰。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丞相墓地,一方土冢,無人看守,更無奪命機關,歷經近兩千年而未被盜,在中國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然而這個奇蹟還是在中國勉縣的大地上發生了。經碳14測定墓周圍現存的26棵古柏為漢代無疑,相傳當年為了能找到墓地便在周圍種植了54株古柏,古柏中的這座漢覆鬥型、高五米、周長六十米古墓便是諸葛亮的墓地。一座孤墳,一丘黃土,墓後兩株衛士般的漢桂昭示著近兩千年的歷史,皺巴巴的樹皮穿越雙千年的蒼桑訴說著墓主人“無力迴天”的淒涼,收穫的季節,桂枝穿越歷史將漢代桂香合著將武侯精神灑向了天宇。墓地因近年旅遊開發始有圍牆,荒郊野地,墓中長出的一棵黃果樹與丞相其伴,這棵黃果樹被視為黃月英的象徵,阿醜追隨於此,終於不用再受與諸葛亮生前東征西討的離別之苦,從此長相廝守,與夫君再續經典愛情傳奇。

  從丞相馬革裹屍埋葬於此,鄉親們便在離墓地三百米左右的地方搭建戲臺,每年清明以廟會為主要形式自發祭奠,這種方式至今已沿續一千七百餘年。歷史上那些深深淺淺的盜洞,讓人產生幾多深深邃美麗的懸想,王侯將相的墓葬被盜不可甚數,諸葛丞相卻可在眾人的眼下安臥,這無不得益於對丞相的崇敬,更是緣於公眾心中的一種神奇的道德力量。

  隨意翻開諸葛丞相的幾通家書,已然成為了中國傳統道德修養的優秀教材。如《誡子書》寫到:“夫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非淡泊以明志,非寧靜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需學也,非學無以示才,非志無以成學”。文字不多,卻說理通透,將天倫之愛寓於簡單的哲理之中,“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雖非諸葛首提,但經過他的演繹發揮,已成了為座右銘,被很多人書法後懸掛,藉以激勵自己。在《又誡子書》提到:“夫酒之設,合理以致情,適體歸性,禮終而退,此和致也。主意未殫,賓有餘倦,可以致醉,無致迷亂”,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識,也蘊含做人的大道理,只是很多的酒鬼記住了可以致醉,卻忘記了最重要的一句“不致迷亂”,以至誤國誤事者大有發生。大到明志,小到飲酒,諸葛亮告誡兒子的處世的方法,既便是今天,仍然對所有的人有教育意義。

  他曾給後主上表申報了自己的家產:“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並表示在生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不僅如此,在臨死前留下遺囑“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需器物……”知道這些歷史,再複雜的人也會變的單純,就算盜賊閉上眼睛不去看頭頂的星空、拋開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蒞臨土冢,都會深深一拜,肅然而退。在武侯墓,利慾薰心的盜賊,內心深處依然有沒被汙染的純潔,慾望在這裡找到了自律與他律的結合點,遊客到此,內心都能受到深深的洗滌。

  五

  丞相有理論著作《琴經》傳於世,他長於操琴,更善於聲樂,一首“梁父吟”合著他手撫石琴之音不絕於耳。《輿地志》記載:“定軍山武侯廟內有石琴一,拂之,聲甚清越,相傳武侯所遺。”看著祠內城樓上的丞相遺物,越發願意想起丞相隱於隆中時操琴和歌的樣子了,那時的他,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歲月依然流逝,隆中吟唱二十一年後,一千七百八十五年前,星空下,一位年近半百的老人,捋著泛白的鬍鬚,回想當年二十七歲時的豪言壯唏噓不已。三月的春意給行轅相府披上了新綠,播種的季節在星星點點的深夜催生了一個大的軍事構想,這個大的軍事舉動在實施前要得到一個年僅十一歲小孩子的批准,環宇間靈光一現,流傳千古的前後《出師表》已蓄勢待發。臨別武侯祠,我們不妨選讀: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六

  全國武侯祠內的匾聯很多,而能夠將自己認識得很清楚,準確對進行定位的,又能清晰的進行表達,必是勉縣武侯祠的這幅:

  上聯:兵在攻心,三分聊竭解懸力;

  下聯:魚如得水,六出誠為盡瘁衷。

  3、夜遊武侯祠

  盛夏暑期,來到天府之國核心區域成都市區,攜妻遊覽了四川大學各院校區,成都市各鬧市區、飲食街、商業街、傢俱城、超市等,已費時五天。我雖在八年前秋季來過成都,進過川大和城市的超市、商店、公園、動物園,乘過公交車,觀賞體驗過西南都市諸多美景。但這次與前次來成都感受不同。概括講,交通更加便捷。地上列車、公交車、計程車、微信滴滴打車給出行的人們極大便利;空中各大中型飛機,給西南成都這個交通大樞紐如網狀穿梭,晝夜提供快捷的理想空港;地下還有數路地鐵,充分緩解了地上交通壓力,使忙碌工作和旅行的人們達到目的地更加便捷、快速、如意的出行印象。環境更加優美。不論是市街商場超市、還是校園河堤,到處綠樹成蔭、榕樹滿目,花草隨微風馨香撲鼻,蜂採蝴蝶,雖處炎炎沙拉天氣,但夜雨洗禮後,天空瓦藍,溼潤的空氣給人們清涼舒爽之感。街道巷徑環衛工人辛勤勞作,乾淨整潔,灑水車迴圈各主街道灑水噴霧,成了盛夏的一道風景。大街小巷、乘車打的,購物觀賞,市民言行舉止文明禮貌,未聞高聲喧譁、吵鬧爭鬥之怪相。時光運轉,一晃近十天過去,還沒逛完想去的景點。我和妻子商議,夜遊武侯祠。

  在8月20日晚飯過後,整個成都市已是萬家燈火,滿街通亮,我們乘滴滴打車,隔窗觀賞了通往武侯祠街道兩旁的夜景,看到一晃而過的店鋪賓館、超市商場、高樓大廈各色霓虹燈耀眼閃爍……車輪在通往武侯祠的大道上飛轉,我的思緒隨著飛轉的車輪穿越歷史時空,進入三國時代,那時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天府之國成都,是蜀漢王劉備和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三請諸葛亮”時著名“隆中對”,稱王稱帝的蜀國首都之地。功成名就,在智慧之相諸葛亮逝世昇天成仙之後,當地老百姓為紀念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傳世功勳宰相修建的“武侯祠”。穿越歷史時空的思維透析了諸多三國曆史人物和人文遺蹟。計程車司機告訴我們:“武侯祠到了”。

  我們來到武侯祠入口正門,那身著各色時尚夏裝的人流如潮水般湧入祠院,讓人感覺真有點透不過氣。暑夏的氣溫和人體溫度在擁擠中更加悶熱,入祠院後,一陣夜風吹來,給人們一種清涼。隨著人流,我們挪著腳步,觀賞者武侯祠院八街十巷紅彤彤的桶裝型燈籠、帶有濃厚蜀國風情的彩燈、不絕於耳的音樂、川戲表演、糖人張、蜀繡表演、鑽鼻的食品香、國粹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飲食店鋪坐滿了中外食客。我們夫婦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突破重圍”,擠到了香火旺盛的武侯大殿,正中端座慈眉慧眼、手執鵝毛扇的諸葛亮。孔明塑像兩邊牆壁有標準行書的《隆中對》和馳名古今的《出師表》。這時有一書生模樣的帥男出聲念著馳名錶、對中的言辭,觀賞的人們不時發出讚歎聲。

  遊罷武侯祠,已是零時三十分。聞名中外的成都蜀國慢生活、夜生活也成了這裡工作生活的人們日積月累的生活習慣。招手停的計程車把我們送到家和假日酒店,來到成都以來的所見所聞,特別是夜遊武侯祠的情景讓我夜不能寐,我命筆疾書,寫下了這篇文字權作紀念。在結束此文時,總覺言之未盡,賦詩彌補之歉,以表心情之意。

  盛夏八月來成都,探視愛子解思念。

  吾兒拼搏創事業,拜託摯愛陪旅遊。

  先遊川大和公園,再逛超市與商城。

  感受頗深數交通,空港地鐵均一流。

  列車公交出租車,晝夜出行不發愁。

  街道校園住宅區,四季常綠花如屏。

  榕城公園景色美,花香蝶舞蜂採蜜。

  人間仙境屬成都,文明城市譽中外。

  古有蜀地天府國,世界之林早慕名。

  夜遊景區武侯祠,不虛此行動心魄。

  揮筆散文穿古今,追昔傳承孔明志。

  夕陽晚霞一抹景,共圓民族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