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勸學> 《孫權勸學》 教案教學設計

《孫權勸學》 教案教學設計

《孫權勸學》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

  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可透過朗讀來揣摩領會人物形象,讓學生進行討論來理解課文。

  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文匯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

  見往事:知道

  以為:認為

  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麼晚啊!何:怎麼,為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一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呂蒙學習的效果的?

  透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後,有何舉動?

  結友。

  5.概括情節:勸學一就學一議論一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麼特點?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則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透過“議論”之後用魯肅的驚歎,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⑧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絡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⑧“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儘量讀準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麼?

  十分驚奇的神態,

  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

  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並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

  3.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請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係;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六、背誦課文。(可當堂檢查)

  七、說話訓練: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後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八、佈置作業。

  1.完成練習一、二題.

  2.請解釋“吳下阿蒙”並造句。討論並歸納:“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為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3.請解釋“刮目相待”並造句。

  討論並歸納:“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說法”報告後,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冶通鑑》

  勸學:辭一就

  (懇切、關心)

  議論:非復吳下阿蒙

  (驚異、讚歎)

  何見事之晚

  (自得、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