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勸學> 勸學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勸學教案

勸學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以誦讀培養語感,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標:認識“學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教學設想

  我們教文言文,目的不在於寫作,而在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既如此,什麼是學生閱讀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將文言文譯成順暢的現代語,也不是能對文言語句作細緻的語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經過查詞典、會意而後懂。有時進行點翻譯練習或語法分析不過是達到讀懂的一種輔助性手段。

  教授《勸學》,我擬以“讀”為基調,即朗讀、誦讀、背誦。

  當然,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說,在“讀”的過程中,

  老師應該知道他們掃清字詞句的閱讀障礙,

  引導他們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這對誦讀課文、理解課文、背誦課文,提高閱讀鑑賞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幫助。

  針對這樣的教學目的,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誦讀課文(感性認知)、探究課文(理性認知)、背誦課文(能力昇華)。

  1、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樹立為發展學生能力、智力而教學的觀念,堅持誦讀教學。

  教學難點是:在誦讀中落實本文的文言語法知識教學。在誦讀中滲透正字正音、辨詞析句、層次疏理、文意理解、語言鑑賞等多項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

  2、教學方法

  本文采用誦讀教法、討論交流法。

  誦讀要多次進行,開始照課本朗讀,要求字音無誤,節奏鮮明,讀得順暢;

  繼此再讀,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礎上能大體成誦;

  最後,經過分析、思考,要求領悟文章的基本內容,達到熟練地背誦全文。這種誦讀式的教學,跟先前書塾的死記硬背是有著實質上的區別的。

  為了使誦讀收到實效,首先要善於根據課文內容和寫法上的一些特點,啟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自覺誦讀的要求;其次,在誦讀練習過程中發現難點時,要指示學生運用各種記憶的因素去解決它們,毫不動搖地要堅持做到當堂成誦。

  誦讀練習可以分段、分層地進行,但最後一定要連貫地背誦全文。

  3、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誦讀課文、探究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整理、歸納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識(實詞、虛詞、句式)。

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詞語,掌握並能運用文中的成語。

  2、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熟讀課文,做到能當堂背誦。

  3、品味人物對話的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確呂蒙接受勸告後發生的巨大變化,從而體會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熟讀課文,做到能當堂背誦;

  2、明確呂蒙接受勸告後發生的巨大變化,從而體會學習的重要性.

  難點:

  品味人物對話的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渲染氣氛

  三國時期,孫權手下有一大將軍叫呂蒙,英勇善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孫權十分器重,但他才疏學淺,還不愛學習,每次孫權勸他學習,他都推三阻四,這不今天孫權又來勸說他了,那麼我們一起走進《孫權勸學》去看看他是如何勸呂蒙學習的。

  (二)、資料助讀,瞭解作品

  讓學生課前蒐集有關司馬光及《資治通鑑》的資料。教師補充資料,多媒體顯示如下:

  司馬光(1019-1086)

  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陝州夏縣(現山西夏縣)人。

  《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神宗以其“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鑑》,即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鑑。

  (三)、讀準字音,注意句讀

  1、教師配樂示範朗讀的方式,讓學生聽清讀音,注意句讀。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和句讀。

  3、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指出讀音和句讀方面的錯誤。

  4、展示標有正確讀音的大螢幕,以學生齊讀的方式讀準字音。

  5、展示標有正確讀音和句讀的大螢幕,以學生齊讀的方式讀準句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同桌之間互相討論,疏通文意,

  2、全班以分五大組的形式每組探討兩句話的翻譯,小組之間開展競賽,合作共同完成課文的翻譯工作。

  3、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提出師生共同解決。教師大螢幕展示重點字詞的翻譯。

  (五)、再現故事,品析人物

  師:文章主要人物有哪些?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下面就請同學們找出你感興趣的人物的語言自由練讀。

  孫權: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不悅、責備。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魯肅: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驚奇、讚歎

  呂蒙:“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透過指讀、齊讀、對比讀、師生合作朗讀、分角色朗讀的形式體會人物的語言,從而總結出人物性格特點。最後讓學生脫本進行人物對話,為背誦課文打下基礎。

  孫權:平易近人、關心下屬、王者權威、重才、善勸

  呂蒙:虛心聽勸、胸懷坦蕩、幽默

  魯肅:真誠、敬才、愛才、講禮節

  歸納成語:吳下阿蒙 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現在演化成一個成語,泛指缺少文才,學識的人。

  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六)、拓展遷移,比較閱讀

  我們學過《傷仲永》,你認為方仲永與呂蒙有何不同?與方仲永的變化相比,你覺得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麼啟示?

  (七)、吟誦課文、結束本課

  學生能背則背,不能背就讀,課堂在課文的吟誦聲中結束。

  (八)、作業設計

  文中有多處省略,請同學們發揮想象,擴寫《孫權勸學》,完善人物形象。語言可用文言,可用白話,也可文白夾雜,字數不限。

  文中有多處空白,為學生的創造性閱讀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話省略了許多未說的內容;“蒙乃始就學”,如何學,本文沒說,儘可以讓學生去想象;“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呂蒙究竟談了些什麼讓魯肅大驚?這些內容儘可以讓學生去想象、去補充。學生在補充時可文言可白話,可文白夾雜,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對文字的個性化解讀

  (九)、板書設計

  呂蒙 虛心 聽勸

  魯肅 真誠 敬才

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瞭解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2、透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

  (三)情感目標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

  教學重點:

  品味魯肅、呂蒙對話並說出其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

  教學難點 :

  聯絡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課型、課時:新課 1課時

  教學手段:

  黑板、粉筆和投影片

  教學設想:

  1、自讀質疑學生藉助工具書自讀課文,將其中疑難提出,小組間討論解決,或提出來共同解決。

  2、編課本劇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將課文編成課本劇,一來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有益於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來可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3、合作探究針對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可透過合作,共同探討解答。

  一、導語設計:

  師:這幾天有個難題讓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幫我想想辦法麼?

  師:什麼事呢?我有個學生,他總是不肯下功夫學習,我勸他應該好好學習,他說自己的事很多,況且又不想當學者,不學也罷。我很想好好跟他講講道理,可又不知該怎麼說,大家看看我應對他說些什麼呢?

  師:東漢時,吳國的國君孫權也遇到這種情況,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麼做的? (教師向學生求教,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且體現了學生式的老師這一課改精神。由此匯入,引發學生求知慾。)

  師:我們已經學過多篇文言文了,那對文言文我們應該怎麼學呢?誰來說說? 學生回答。

  ( 學生參與學習目標制定,益於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對之進行概括。

  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簡介

  1.作者: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2.孫權(182~252)字仲某,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

  3.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

  4.魯肅:字子敬,三國時吳國軍師。

  《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以史實為緯,以年月為經,按時代順序記錄了上起戰國、下至五代長達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歷史,書名是宋神宗所賜,有鑑於往事,資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為皇帝提供統治人民的歷史經驗。

  三、竟讀課文

  師:現在請大家各自大聲朗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工具書,同時結合註解瞭解文章大致內容。

  師:剛才大家讀過課文了,現在把書合上,看投影,然後各自大聲地流利地朗讀課文。 師:大家讀得不錯,現在能不能對著無標點符號之課文大聲、流利學生讀課文?投影片展示無標點符號之課文,訓練學生斷句停頓之能力。教學千法讀為本。讀會字音、再加上個快速?試試看!師:我們來個比賽,看看誰能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課文。學生單讀、小組齊讀。 (讀品意味,真正用朗讀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意蘊。)

  四、合作探究、質疑問難

  師:大家讀得很好,我們藉助各種參考資料繼續瞭解課文內容,不懂的提出來互相研究,解決不了的一會兒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

  師:大家看看還有哪些地方要說說? 學生討論、交流,互相質疑問難。學生邊讀、邊議、邊圈點。學生講述課文內容。學生對文中疑難提問;學生自答教師引導。

  (以學生自讀、發現、討論的活動為主,還時間給學生、還主動給學生、還思想給學生。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若提不出問題,教師可就重點詞句之理解發問,避免疏漏,強化理解。)

  1、小組合作翻譯課文,每組確定一中心發言人,展開比賽,看誰翻譯的最準確。

  2、搶答題,詞語解釋選擇正確的一項。

  3、提示古今異義現象。

  4、揣測人物語氣。

  五、編課本劇,深入課文

  師:課文有多處對話,但人物的神態、心理並未直接表現出來,現在,假如你是編劇,你怎麼來編寫呢?假如讓你做演員,又該怎麼樣?小組內先試試。

  師:哪一組主動來表演一下?

  師:透過朗誦、表演,你認為文中的人物當時神態和心態如何?

  師: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對文中任何一個人的看法?小組編劇、表演。學生選出代表進行表演。學生髮表各自的看法。學生討論發言。

  (本環節發揮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藉此深入瞭解課文意蘊,開闊學生學習課文之天

  地。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對課文進行品味。對學生的回答不要簡單地肯定或否定,鼓勵學生互相解答。)

  六、聯絡課文,延伸拓展

  師:學與不學,使呂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今天學習《孫權勸學》是為了什麼呢?難道說只是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嗎?知道了這個故事,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說說?師:很多同學都談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那麼古人在學習上還有哪些說法值得借鑑?

  師:現在,回顧一下課前我請大家幫忙解決的問題,試著再幫我勸勸這位同學。

  師:我們應該帶著問題走進課堂,更應該帶著深層次的問題走出課堂。根據你的理解和認識,有沒有什麼新問題呢?比方說大家有興趣瞭解更多與孫權、呂蒙有關的事情嗎?課文與文學作品一樣麼?讀書使人聰明,老師建議大家課後讀讀《三國演義》,從中瞭解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這一環節既是照應,同時又是加深和強化,使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讓他們自己教育自己。激發學生興趣,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達到延伸拓展的目的。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自主解決問題,做到教是為了不教。)

  七、小結

  師:大家這一節課一定有許多收穫,無論是課堂表現、問題回答,還是課文學習,能不能說出來,我們共同分享?學生就自己這堂課的表現發言。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話給予適當肯定和總結,並昇華德育教育。

  八、作業

  師:課後大家練習背默課文,讓它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另外,我們學過《方仲永》,大家一定還記得那個天才少年,那麼,請以《方仲永巧遇呂蒙》為題,展開想象,寫篇作文,文體、字數不限,只要你覺得表達出你的意思就行。學生針對課文,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作文,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加深和鞏固。

  板書設計:孫權勸學

  《資治通鑑》

  學習的必要性

  正面描寫 現身說法 學習的可能性

  魯肅言行 結友而別側面烘托

  (板書主要內容,儘可能做到簡潔明確,讓學生一目瞭然。)

勸學教案 篇4

  一、基礎字詞

  1.識記字音

  喉嚨(hóulóng)戰慄(lì)清澈(chè)憎恨(zēng)

  翡翠(fěicuì)棲息(qī)蔚藍(wèi)崛起(jué)

  2.識別字形

  3.分辨詞義

  閃爍·閃耀

  閃爍:著重指光亮忽明忽暗,明暗不定。可以說“閃爍不定”。閃耀:著重指光彩耀眼。可以用於忽明忽暗地四射,或非忽明忽暗地四射。

  優美·幽美

  都有美的意思。“優美”是好而美,可以指環境,也可以指動作。如“這個跳水運動員的動作很優美”。“幽美”主要指環境幽靜而美好,如“這裡環境幽美”。

  二、文學常識

  江河,原名於友澤。北京人。1971年高中畢業。任北京膠刃廠工人。職業作家。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三、經典句段

  我和春天一起寫這首詩/和你,和更多的人一同唱這支歌/海水和冰塊猛烈相撞,船衝向浪頭/我們這樣站著/溫柔地呼喚風,像呼喚姑娘們/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樹木都漲滿綠色的帆

  點撥:這些詩句有力地體現了作者對美好春天的嚮往與執著追求。

  問題導引

  1.詩中的“你”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為什麼?

  提示:詩中的“你”和“我們”都是青春的象徵,指年輕有為、有著激情和鬥志的青年一代。

  如詩中所說的“你熱情、開朗、像四月的陽光/想象的雲朵在疾風中飄揚/尋找著美好的聲音/愛情的震顫,莊稼的波濤,金屬的鳴響/走向遼遠的地方,放出喉嚨裡的力量”等都是青春的標誌,是青年人的特點。

  2.為什麼“我們”要“一起奔騰”?請列舉詩句舉例回答。

  提示:詩人在第4節詩中用了一系列的問句,如“我們又將給大地留下什麼呢”“我們的手臂又將收穫什麼”“我們死去和誕生的地方還有什麼意義”“我們的勞動、創造還有什麼意義”等充分表現了青年一代——在擁有“青蔥的願。

勸學教案 篇5

  【課文品讀】

   《孫權勸學》是一篇極其簡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節的文言短文故事主體只有兩個部分,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文章主要透過對話的方式,表現人物,推進故事對話言簡義豐,生動傳神,富於情味人物寥寥數語,就表現出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心理和性格在情節的安排上,亦別具風格呂蒙學習的起因是“孫權勸學”,學習的過程略去,學習的結果是魯肅與呂蒙“結友而別”透過“論議”“結友”來表現孫權善勸、呂蒙勤學和學有所成直接描寫、側面襯托、留白再塑、繁簡結合等手法的巧妙運用,讓這一篇小短文既充滿了情趣,又不乏理趣

  【設計意圖】

  文章簡短,教材註釋比較豐富,學生理解起來不會有文意上的困難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學價值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學魅力,則需要教師在深入解讀後,透過生動的教學形式帶領學生一道走進文字,品析欣賞筆者透過反覆解讀和剖析,挖掘出短文裡藏有的多個“三”,這些“三”包含了文章結構、人物形象、藝術手法、文化背景等多項內容,於是,以“找尋三”趣學文言故事作為此設計的總構思

  教學創意:趣學文言故事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謂、博士、但、涉獵、吳下阿蒙、刮目相待、邪、耳、乎等等;

  2.賞析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教學重點:

  賞析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教學方法:誦讀、品析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

  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方法:自由放聲朗讀,自己譯讀,同座譯讀,質疑解難

  二、積累

  要求:圈出並掌握引發關注並需要積累的詞

  方法:自己圈出,落實意義和用法,教師點撥強調

  (以自行整理或統一練習的方式積累)

  以下詞需要強調:

  實詞:謂 當塗 涉獵 見 就 過

  虛詞:以 豈 但 若 乃 及 即 更 何 遂

  人稱:卿 孤 孰

  古今異義:博士 往事

  語氣詞:邪 耳 乎

  成語: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三、品析

  要求:找尋文中獨特的“三”組合並作分析,感受文章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方法:教師示例,學生獨立尋找,教師巡視點撥,學生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文中的“三”組合有以下一些內容:

  1.三個段落示結構

  根據情節把文章分成三個部分,這就是事件的三個階段,即: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這三個段落是:

  初……/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

  2.三個人物證蒙學

  穿插人物介紹:孫權、呂蒙、魯肅

  簡析三個人物(孫權、魯肅、蒙母)對呂蒙學習併成功的證明作用

  孫權: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勸他讀書,對呂蒙滿是關心與厚望正因為有孫權的善於勸說,才有了呂蒙的“就學”及學有所成

  魯肅:魯肅“與蒙論議”,一句“非復吳下阿蒙!”從側面反映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魯肅地位高於呂蒙,且學識豐富,由他說出此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非同一般

   蒙母:從情節的角度講,文章的最後一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似乎多餘,然而,細細揣摩,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意味深長了

  魯肅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透過他“拜蒙母”,看得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二人情投意合,側面襯托出呂蒙富有學識;更重要的是,這一情節傳達出古代對讀書的另一個角度的理解:一個人因為讀書而有豐厚的學問,會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尊敬,更使自己的父母也得到尊敬,既而甚至可以提高自己家族的社會地位及威望這一情節深化了選文的中心在表現孫權勸學的效果和呂蒙學習的成果上也都是很重要的一個補筆

  3.三句話語見形象

  要求:體會文中人物的語氣語調,感受說話人的心理

  方法:以讀促析,能透過朗讀體會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簡析: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表現出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深切關心,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大有所益”

  這一句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但又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尤其是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讀來讓人感動

  孫權是善勸的他對呂蒙既嚴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不失人主身份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讚許之態呼之欲出魯肅是個忠厚長兄,這句話流露出他重視學問、善於欣賞他人、對年輕將領的親切讚美之情

  4.三次態度現性格:

  (1)蒙辭以軍中多務

  用軍務繁重來推脫,這裡折射出呂蒙之前不讀書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長經歷

  (2)蒙乃始就學

  在孫權的教育和指點之後,呂蒙無可推辭並知錯能改,這是他實現自我轉變的重要一環

  (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這是呂蒙對魯肅讚歎的巧妙接應可以看出呂蒙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充滿自信我們彷彿能聽到他那坦誠豪爽的笑聲

  小結:

  呂蒙的三次態度的作用:

  (1)讓文氣有起伏;(2)豐滿了人物形象;(3)三次態度就是事件發展的三個階段,也是他成長的三個階段(拒學就學成學);(4)比襯出其他的人物形象

  5.三個留白顯詳略

  要求:根據文字展開適當的聯想,揣摩作者這樣安排情節和詳略的意圖

  方法:說讀結合、討論交流

  簡析:

  (1)蒙辭以軍中多務……

  會以怎樣的說來“辭”?扣緊文意想象、表達

  (2)蒙乃始就學……

  為什麼不寫他如何勤學?

  (3)肅遂拜蒙母……

  為什麼要交代這個環節?刪去了會怎樣?魯肅會對蒙母說些什麼呢?

  前兩個留白是略寫,而最後一個則是擴充出來的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嗎?

  除了以上的“三”,還有一些“三”也不能忽視如:

  三個稱呼表親密:

  “卿”,是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第一次出現是孫權稱呼呂蒙,表現出孫權對呂蒙真切的關心和殷切的期望,既鄭重,又親切第二次出現是魯肅“與蒙論議”後很吃驚地喊出的,表現出魯肅對呂蒙的認可、讚揚

  “大兄”,面對魯肅的吃驚和讚歎,呂蒙巧妙接應“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對話中有同僚間的調侃趣味,更顯兩人志同道合的兄弟般的情誼

  三種語氣傳態度

  人物語言,尤其是語言中流露出的語氣語調能夠揭示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中“邪”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聯絡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中“耳”表示限止語氣,“罷了”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傳達出孫權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中“乎”表示感嘆,可譯為“啊”此句一出,呂蒙自得、自豪、“書中多閱歷,胸中有溝壑”的自信如在眼前

  四、誦讀

  要求:讀熟、讀美

  能夠生動地讀出人物的語氣語調,透過朗讀表現出豐滿的人物形象;努力做到熟讀成誦

   方法:同座位配合演讀;全班男女生配合演讀;全班背誦

  五、總結

  1.文言文章學習的角度:積累詞彙。

  2.文學作品學習的角度:品析寫人記事的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