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勸學> 孫權勸學的課文分析及練習題

孫權勸學的課文分析及練習題

孫權勸學的課文分析及練習題

  一、課文導讀

  (一)文題詮釋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現在浙江省富陽縣)人,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繼其兄孫策據有江東六郡,在位23年。勸學,勸說,鼓勵學習。文題點明瞭文章所寫的故事的主要內容。

  (二)謀篇立意

  本文僅區區129字,以“勸學”為中心事件展開描寫,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的故事,點明瞭學習的重要性。

  (三)層次劃分

  全文只有一個自然段,可分兩層。

  第一層(從開頭到“蒙乃始就學”)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

  第二層(從“及魯肅過尋陽”到結尾)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四)寫作特點及借鑑

  寫作特點:

  1、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透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寫孫權勸學,著重以孫權的勸說之言,來表現他的善勸,而略去呂蒙的對話,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並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寫魯肅“與蒙論議”,著重以二人富有風趣的一問一答,來表現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而略去二人“論議”的內容,並僅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一句作結。

  2、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味。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讚歎,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於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讚歎的巧妙接應。“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係,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借鑑:

  白描式的語言描寫,突出了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心理、性情,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躍然紙上。語言(對話)描寫不再繁複,而在精準,從人物的思想性格出發,會達到言簡意豐的效果。從真實寫來,不造作,或許就能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本文的這一特點值得在寫作中借鑑。

  二、課文重點難點疑點導學

  (一) 重難點句子導學

  1、“不可不學!”

  導學: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導學:“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絡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3、“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導學:孫權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導學: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讚歎。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導學:表現了呂蒙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的心情。

  (二)重點段落訓練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乃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解釋加點字。

  (1)卿今當塗掌事 當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當涉獵 涉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見往事耳 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卿今者才略 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士”在文中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文言句子。

  (1)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文中流傳至今的兩個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呂蒙的變化給你什麼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當道,當權。(2)粗略地閱讀。(3)歷史(4)才幹和謀略

  2.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學位的最高一級。

  3.(1)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2)讀書人分別三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5.示例:要開拓自己的視野,多讀書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見識。(凡言之成理即可)

  (三)疑難解惑

  魯肅為什麼與呂蒙“結友”?

  導學:文章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結尾。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身教,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後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議論”的餘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