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秦觀> 秦觀和賀鑄

秦觀和賀鑄

秦觀和賀鑄

  引導語:北宋詞人秦觀詩、詞、文、賦皆工,而以詞名,賀鑄是蘇軾之後較有創新的詞人,那麼大家對這兩位詩人瞭解多少呢?我們一起來閱讀下面的文章來了解。

  秦觀(1049- 1100年),字少遊,一字太虛,號邗溝居士,人稱淮海先生,揚州高郵(今江蘇)人,著有《淮海集》。秦觀少時喪父,侍母家居,幾乎不與世人相通。平時惟借書苦讀,研習文詞,由此養成了他比較柔弱的性格。這種性格特點,對於他後來的生活和文學創作,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往謁蘇軾于徐州,當讀其《黃樓賦》,譽稱有屈、宋之才。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中進士,後經蘇軾薦舉,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新黨重新執政後,因其與蘇軾交往而獲罪,先後被削職貶官於彬州(今湖南彬縣)、雷州(今廣東海康縣)等地。徽宗即位,受命復職北還,途中死於藤州(今廣西藤縣)。

  秦觀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最受蘇軾愛重。詩、詞、文、賦皆工,而以詞名。其詞風遠承西蜀、南唐,更近於柳永等人。蘇軾稱其詞 猶以氣格為病 ,戲曰: 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①意指其詞風纖弱。但又與柳永的俚俗、白描、講求鋪敘曼衍不同,主要以秀麗含蓄取勝。其自樹一幟為世人所賞愛,足以與蘇詞分庭抗禮,是北宋以後幾百年被視為詞壇第一流的正宗婉約詞家。人譽之 當代詞手 ,② 善為樂府,語工而入律,知樂者謂之作家歌,元豐間盛行於淮楚。 ③秦觀作詞特別注意意境的創造,融情入景,善於透過悽迷暗淡的景色烘托憂鬱悵惘的感傷情緒,詞境悽婉,音律和美。秦觀早年所寫詞作,多為愛情題材,他將男女戀情同個人身世的坎坷際遇結合在一起,以含蓄、淡雅的語言,抒發出來。他的著名慢詞《滿庭芳》: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樽。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全詞狀滿目淒涼景,抒黯然傷別情,描繪了離別的全過程。將離別時的感傷情緒和秋晚日暮的悲涼景象融成一片,寫出了一個潦倒失意文人的無限悽楚。此詞煉詞鑄句,新奇別緻,形象生動。 斜陽外 三句,為 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 ①。從中可見出婉約派視為正宗的風格特色。另外,這種以抒情色彩很濃的感慨之語,繪出精巧工緻、情韻兼勝之作,表現感舊傷今、離愁別緒的還有《望海潮?梅英疏淡》、《八六子?倚危亭》。前首詞有似 陳隋小賦 之稱。詞中打破了上下片的界限,運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透過追懷昔遊的美景勝蹟,展現了令人難忘的生活趣事與舊日盛況,表現了舊地重遊之時,繁華銷歇,不堪回首之狀,與煙暝柳昏中,徒然令人興起無限感喟和一片歸思,只能寄情於流水的無奈。後首詞中,用連綿不斷的春草以喻不可抑止的離恨, 以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傾吐情思,並以黃鸝幾聲撩人情思的啼聲,寓示不可斷絕的相思。他的小詞《浣溪沙》,在以情見長而又餘味不盡中,又見其空靈之境:

  ①葉夢得:《避暑錄話》。

  ②陳師道:《後山詩話》。

  ③葉夢得:《避暑錄話》。

  ①紀昀、陸費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地理類。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此處以極其細膩的筆觸,抒寫了悠長的愁緒。花謝花飛,隨風飄揚,給人以閒散而無牽掛的印象,而飛花的飄蕩無定又使人聯想起那虛幻的迷夢,令人難以捉摸;小雨如絲,迷離景象,又正如閒愁無邊無際。末尾以景作結,點出簾外之愁境與簾內之愁人。全詞在曲折之後方見其意。

  秦觀後期詞作,主要是抒寫貶謫中的遭際和心緒,情調更加悽苦、低沉而哀傷。如《如夢令》,抒寫謫官羈旅:遙夜月明如水。風緊驛亭深閉。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無寐。無寐。

  門外馬嘶人起。

  詞中所描述的那種長夜難熬的苦楚心境,與破敝荒涼、薄衾寒人的景況,使得詞人無數坎坷之感、身世之悲都湧上心頭。結尾之句,寓示這種日復一日的行役生活又將開始。正如人言: 秦詞專主情致,而少故實 ①,卻自多憂苦之音。與他前期詞比,詞中離愁別恨更為深重。如《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韻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詞中抒發了詞人比春水還多的離愁。這種既大且深的 愁 ,在他的《千秋歲》: 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阮郎歸》: 人人盡道腸斷初,那堪腸已無。 等詞中,都有鮮明的體現。

  作為代表秦觀後期詞作風格的,是他的《踏莎行》詞: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詞以比興手法,抒發了詞人在特定環境裡的`迷茫失望和愁恨怨悵的心情。曲折而又盡情,婉轉而又深沉。上片詞人用視覺的茫無所見,來表現其心境的迷亂無主。其中孤館、春寒是身心所感,杜鵑、斜陽是耳目所感,四者構成一孤寂悽清的氛圍,既是寫環境,又是寫心境。下片,將詞人心中所生的離恨,由無形變為有形可 砌 ,使人可感其無比沉重和壓抑。結句以痴語表激情,暗示對生離死別的無奈、赦歸的無望。對此二句,秦觀卒後,蘇軾曾自書於扇,並題曰: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 ①其讚美之情由此可見一斑。

  在秦詞中,也有少數寫得爽健開朗,情高意深之作。如後期所作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此詞以牛郎織女傳說為題材,卻自具機杼,獨領風騷。其構思巧,不落俗,感情起伏連綿、跌宕多姿,將寫景、抒情、述理一爐而冶,寄託了詞人的愛情理想,並使之昇華。尤其詞的末句,是廣為人所傳誦的佳句。

  秦觀有些詞還受民間曲子影響,以俚俗語入詞,有似後來的曲。有的還在詞前冠之於詩,這些都使詞在形式上有所變革而帶有新意。

  與秦觀同時的另一位著名詞人賀鑄,與秦詞不同的是在其婉約詞中又兼有豪放之氣的詞作。在宋詞發展史上,賀鑄可算作從蘇軾到辛棄疾的過渡詞人。這是與秦觀上承柳永,下啟周邦彥所不同的。

  ①轉引自毛禮銳主編:《中國教育通史》第三卷,第 87 頁,山東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版。

  ①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

  賀鑄(1052- 1125年),字方回,自號慶湖遺老。原籍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生於衛州(今河南汲縣)。著有《賀方回詞》、《慶湖遺老集》。

  他是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孫。自稱遠祖本居山陰,為唐賀知章的後裔。賀鑄為人性格耿介,少時意氣豪俠。早歲任武職,後轉文官。由於入仕後喜論世事,傲視權貴,因而終身受抑制,浮沉下僚。晚年更對仕途灰心,退居蘇州,以家藏萬卷書,手自校勘為樂,以此終老。

  賀鑄是蘇軾之後較有創新的詞人,在詞的題材上作了多方面開掘,有抒懷、述志、詠史、詠物、悼亡、豔情,內容比較豐富,風格多樣。他的詞善於融化中晚唐詩句入詞,其技巧堪與周邦彥相比。曾言 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 ①其詞風上承溫、李等人,以濃麗婉約為主要風格。

  他的許多描寫相思情愛的詞,婉轉多姿,饒有情致。如《搗練子》(五首之二):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

  詞人以唐邊塞詩的題材入詞,別開生面。這在宋詞中是不多見的。詞人抓住了 搗衣 、 題淚 兩個生活細節加以描寫,而感人至深。詞中其頗具藝術性的手法,為詞增色不少,詞的開篇興以物起,情以聲寄。這種藝術空白的力量,給人以闊大的想象空間。其中 瑩 字的運用,極具藝術張力,寄意深刻。整首小令,以有限的篇幅展示了一幕人間悲劇,並具有一定社會意義。賀鑄極深於情,而又工於寫情,在他的《陌上郎》中,用 揮金陌上郎 與 化石山頭婦 對比,寫多情的棄婦;《卷春空》中,用 自是芳心貪結子 ,與 惜花人恨五更風對比,寫無情的蕩婦;《芳心詞》中,用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寫荷花以寄意。他的《青玉案》是廣為人所傳誦的一首詞: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在這首寫由相思而致閒愁之作中,採用了象徵性手法。詞人選取了菸草、風絮、梅雨三種物事,以喻濃得化解不開的 愁.詞人用迷濛如煙的春草,以寓其無所不在;用隨風飄忽的輕絮,以寓其紛亂繁複;用梅雨連綿,以寓其難以窮盡。從而使微妙而複雜的抽象思緒,由此變成可見可感的形象。詞人以其 語精意新,用心良苦 ,① 興中有比,意味更長 ②,贏得了 賀梅子 的美稱③。黃庭堅嘉許曰: 解道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④另外如《石州慢》、《踏莎行》、《生查子》等,也都是辭美而情深的婉約佳篇。

  ①《建康集》卷八《賀鑄傳》。

  ①灼:《碧雞漫志》卷二。

  ②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

  ③周紫芝:《竹坡詩話》。

  ④《寄方回》。

  賀鑄有些詞,著力抒寫個人的生世經歷和某些社會現實。由於在題材內容上有所突破,詞的風格也有所變化,顯得聲情激越,慷慨悲壯。這正是 方回詞胸中眼中另有一種傷心說不出處 的反映。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那首《六州歌頭》: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

  間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雲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非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絃桐,目送歸鴻。

  此詞以賦體入詞,把敘事、抒情、議論融為一爐。其句短韻密,繁管急弦,傳達出一種悲壯之氣。將有心征戰,無路請纓之一腔鬱積,洩於詞中。

  從中凸現了一個悵立秋風、引吭悲歌的愛國壯士的側影,顯示了詞人筆力豪健的一面。縱覽北宋詞壇,與之相比者,寥若晨星。惟有蘇軾《江城子》一詞可與之媲美。因此這首盤馬硬弓的悲壯之歌,在雕紅鏤翠中分外耀人眼目。

  它對於後來的許多愛國詞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張孝祥的一首同調之作,成為與之比肩的雙璧。人評他這類詞為 不為聲律所縛,反能利用聲律之精密組織,以顯其抑塞磊落,縱恣不可一世之氣概 ①。此外他的一些託意弔古、直抒胸臆之作,也可見出受蘇軾影響,表現出一個以功業自許的志士,不肯苟安隨俗,但又落拓無成的悲哀。他的這些詞篇,反映了其沉鬱頓挫的另一方面詞風,從而成為南宋前期諸家豪放詞風的先導。

  ①龍榆生:《論賀方回詞質胡適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