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節選閱讀答案
白居易《琵琶行》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平仄不拘,用韻富於變化,可多次換韻。那麼你學習了?
琵琶行
白居易
(詩前小序)元和十,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相關試題及閱讀答案
1、指出下列加點字的注音,解釋無誤的一項( )
A. 轉徙(t 移動) 遷謫(zh 降職)
B.憫然(mǐn 憂鬱) 賈人(ji 商人)
C.冷澀(s 滯澀) 鐵騎(q 騎兵)
D.蝦蟆(hm,古地名) 嘲哳(zhāozhā,聲音雜碎)
2、指出下列加點字古今含義解釋有誤的一項( )
A.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古:於是寫作;今:表原因的連詞) 曲終收撥當心畫 (古:在中心;今:提醒小心)
B.整頓衣裳起斂容 (古:穿戴;今:治理) 老大嫁作商人婦 (古:齡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C.暮去朝來顏色故(古:容貌臉色;今:色彩) 如聽仙樂耳暫明 (古:突然;今:暫時)
D.悽悽不似向前聲 (古:以前,剛才;今:向前方) 低眉信手續續彈 (古:隨著;今:書信)
3、指出下列句子中向字,與悽悽不似向前聲相同的一項( )
A.天姥連天向天橫
B.失向來之煙霞
C.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D.磨刀霍霍向豬羊
4、指出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
(1)尋聲暗問彈者誰( )
A.順著 B.不久 C.尋找 D.遵循
(2)初為《霓裳》後《六么》( )
A.為了 B.因為 C.彈奏 D.給
(3)暮去朝來顏色故( )
A. 所以 B.衰老 C.依舊 D.故意
(4)歌以贈之( )
A.因為 B用 C.介詞來 D.連詞而
5、與秋月春風等閒度一句中等閒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等閒識得東風面
B.莫等閒,白了少頭
C.萬水千山只等閒
D.等閒平地起波瀾
6、選出對別時茫茫江浸月理解正確的一項( )
A.告別友人時,心中一片茫然,江水中月影迷離,似瀰漫著詩人的陶醉之情。
B.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彌散著的是詩人揮灑不去的離愁別緒。
C.情景交融,點灑出哀傷之別的幽愁怨恨像茫茫江水。
D.詩人的心情已被融化在這一片迷離的月色之中。
7、對下列描寫琵琶女形象的句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僅準確生動地表現了琶琶女的神態,還暗示出她此時幽愁暗恨的複雜心理。
B.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敘述人物動作神情,也表現了歌女講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C.自言本是京城女,詩人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筆調,寫了琵琶女當高貴的身份,道出歌女不甘淪落天涯的心態。
D.五陵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敘其身價之高,色藝之絕,紅極一時,鬨動京城的輝煌。
8、指出對下列景物描寫作用分析錯誤的一項( )
A.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隱隱點染了聆聽琵琶時悽清的氣氛,又襯托出琵琶女彈奏的高超技藝。
B.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寫出詩人謫居荒僻之地悲涼悽清的情景,映襯出詩人的寂寞與苦悶心情。
C.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不幸者的淪落之情全融進音樂之中,所以聲聲扣人心扉,更加悽悽感人,聽者已不是悄無言,而是皆掩泣,表達了滿座對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9、詩中有三處關於江月的描寫,其意象不同,內涵各異,試分別分析之。
①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是茫茫江浸月。
②車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③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10、翻譯(每句2分)
(1)元和十,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2)本長安倡女,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3)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參考答案:
1、D 2、B 3、B 4、(1)A (2)C (3)B (4)D 5、B 6、B 7、C 8、C(不是景物描寫,而是人物場面描寫) 9、①情景交融,溶溶月色瀰漫著作者的離愁別緒。②音樂與月色互相滲透,令人回味不已。③渲染歌女悽清心境,使人恍若沉浸在潯陽江頭那憂鬱的月光裡,感傷莫名。
10、(1)元和十,我被降職到九江做司馬
(2)我本是長安歌女,曾向穆、曹二善才學習琵琶,由於長色衰,就嫁給商人為妻子。
(3)我聽到這個人的身世經歷,這個晚上自己才感覺有被降職的感覺,因此就寫了這篇詩文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