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琵琶行> 白居易與他的琵琶行賞析

白居易與他的琵琶行賞析

白居易與他的琵琶行賞析

  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表達了詩人對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發了自己謫居江州後的鬱悶心情,隱含當時社會動亂,政治衰落,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意義深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白居易與他的琵琶行賞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白居易,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省新鄭,青年時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

  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於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被貶官。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今存書近三千首。在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託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與元稹友誼甚篤,稱“元白“。

  白居易貶謫江州時,在一個蕭瑟的秋夜,送客潯陽江頭,偶逢琵琶女,從其苦難的身世聯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頓時觸發了天涯淪落的痛苦心境,悲愴之意油然而生,他飽蘸滿腹辛酸之淚,盡情傾述悲憤之情,寫下了千古絕唱《琵琶行》。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修建了琵琶亭。於是琵琶亭永遠的記載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潯陽江水又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千古的流傳下來。

  詩人有著偉大抱負和理想,長安城是他施展抱負的地方,他被貶之後,表面上安於現狀,可是不能施展抱負一直是他心頭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樂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這都是非常激越雄壯的曲子,正好能釋放自己隱藏在心頭的深深的抑鬱。也將白居易心頭的不快之情一洩而出,表達了心頭激烈的情感。

  塵世太汙濁、黑暗,詩人(包括如詩人一樣的.有志之士)報國無門,請纓無路,他只能在詩歌世界成為士大夫。憑他的才華,他本來應該是這個塵世王國中的一個寵兒,結果卻成了塵世的遺棄兒。他滿懷的愁怨,就算是甘醇的杜康酒也化解不了,詩人的命運是苦楚的,即使醉了也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醒來後又只能繼續走他飄泊的人生路。

  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雅士,一個山野樵父,是音樂把他們聯絡了起來;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這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詩人白居易也在這個不朽的夜晚,踏著溼漉漉的詩行,平平仄仄地走著,一路灑下兩行滾燙的淚水,沾溼了歷史的臉龐,永遠都無法抹去。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表達了詩人對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發了自己謫居江州後的鬱悶心情,隱含當時社會動亂,政治衰落,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意義深刻。“天涯淪落”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寫出了人們對苦難生活的共同情感體驗,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鳴。

  當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來勉勵幹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時,我想起了白居易;當溫總理用“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裡如聞飢凍聲”來警戒各級領導幹部要關心民生疾苦時,我又想起了白居易;當連戰先生北大演講用“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來寄語肩負民族希望的莘莘學子時,我還是想起了白居易。白居易是一個“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的詩人,更是一個鐵肩擔道義,巨筆寫良知的勇士。他把目光投向了田野,他看到人民在飢餓的死亡線上掙扎;他把心靈融進了土地,他體察到了人民耕田種地的艱辛;他把悲憫送給窮人,他把懺悔留給自己,他的詩歌見證了一種苦難的命運,折射出一個肩負社會責任的正直作家的心靈光芒。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古今中外有不少因音樂而相識、相知、共情的佳話。高山流水覓知音,說的是古代一個叫俞伯牙的琴師,遇上了樵夫鍾子期。無論伯牙彈奏什麼,鍾子期都聽得出他的音樂所寄託的思想感情。伯牙彈奏表現高山的樂曲,鍾子期說:“多麼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巍峨的泰山!”伯牙彈奏表現流水的樂曲,鍾子期說:“多麼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奔騰的江河!”從此以後,兩人成為莫逆之交。後來,鍾子期死了,伯牙摔壞了曾經心愛的琴,並且終身不再彈琴,來紀念這個知音。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的確音樂是一種不需要翻譯的語言,不論今古,不論中外,不論年齡大小,只要心境相似,都能產生共鳴。沒有經歷過生活的困苦,我們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沒有經歷過愛情的痛苦,我們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臨別時的踏歌,讓李白感受到友誼的溫暖、深厚。琵琶女所彈出的音樂是在傾訴‘平生不得志’,也好象在述說‘心中無限事’。‘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詩人的肺腑之言。這句詩能成千古名句,是因為它道出了世代不幸者的共同心聲。當人們吟誦這詩句時,總有一種惺惺惜惺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