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暑假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凡的世界》暑假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願所有的平凡都偉大,願所有的苟且都開花。
我們總是不甘人下,我們總是不甘平庸,我們一直在尋找心裡的慰藉,一直在迷茫中前行。
一直有人覺得自己很累很累,他們總是抱怨生活的殘酷無情,他們不甘寂寞的尋找心靈的慰藉,他們總是放蕩不羈桀驁不馴。他們從來都不曾想過總是有人比他們更卑躬屈膝苟延殘喘。也許一個人的一生就是自私懶惰且嬉皮笑臉。
總是羨慕著上位者的鮮花掌聲與名利,總是卑微著自己的一日三餐往來禮節與平凡落魄。但慶幸的是會有一些人有著自己的執著信仰,他居於平凡中有自己的獨特,居於螻蟻中有自己的天地,就像陶者居於鬧市遠塵囂。他們可以在精疲力竭的時候孜然有味看心境清雅,也可以在唯唯諾諾的時候壓低高貴的頭顱
人生何其苦人生何其短,我們會在某些特定的時間場合埋怨著一些無關的人,會罰站的時候抱怨為什麼同學沒有提醒自己帶作業,會在錯過一輛回家的車而埋怨為什麼會堵車,會在面對富二代的時候抱怨父母為什麼沒有努力賺錢。可悲的我們一直在這冷漠無情的社會里抱怨為什麼會沒有深愛。
魯迅先生曾說:“戰士的'日常生活,並不全部是可歌可泣的,然而又無不和可歌可泣相關聯,這才是實際上的戰士。”我們都是平凡的,但我們都在戰鬥。我們認真地生活,驕傲地奮鬥。這種戰鬥本身,就是一種渺小而確定的偉大。我們從來不滿意自己的道路卻從來不記得世間的路都一樣,從來不應該被逃避。就像朴樹十年前說生如夏花般絢爛,十年後他說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然而沒有經歷生如夏花,平凡不是現在想要的答案。
自由未必是無拘無束的飛翔,圍城中的也未必代表死亡,不死的信念就是自由。如何在平凡中尋找人生的意義,在孤獨中歷練心靈的富足,是我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的問題。儘管路遙坦言書中人顧不得憂患人類的命運,他們為了改變自己的生存條件而放棄了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但我想《平凡的世界》依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考的藍本:一個普通人如何在不鄙視世俗生活的同時,又竭力使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達到更深的層次。
最後引用網易雲評論人說過的話來結束我對平凡的世界的感觸:
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聽《平凡之路》,看平凡的世界感覺內心翻湧,跟著唱的時候眼眶泛紅,展書觀看的時候愈久彌新。
朴樹,他唱歌的時候像一棵樹。
路遙,他寫作的時候像一張紙。
時間歷久彌新,雖多年話長,但依然在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