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教案(彙編15篇)

錢塘湖春行教案

錢塘湖春行教案(彙編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錢塘湖春行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錢塘湖春行教案1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瞭解詩詞的有關知識

  2 品味語言,體會詩詞意境

  二、 過程與方法

  1 有感情的反覆朗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2 對古詩詞知識方面的知識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

  3 背誦詩歌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 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2 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2學情分析

  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剛剛進入初中,對詩詞的教學還停留在小學要求背誦的階段,而到了初中階段古詩的賞析已是考試考查的範圍了,所以在初中階段除了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還需要教給學生賞析詩詞的方法,並能夠品味詩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課時除了讓學生多讀、美讀、背誦,讓學生透過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完成教學任務,並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中獲得知識,得到美的薰陶。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品味語言

  2、體會意境

  二、難點

  1、品味詩歌優美語言

  2、體會詩歌意境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

  <1>匯入課文

  蘇軾有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寫出了西湖美麗的神韻,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下白居易筆下的西湖吧!(多媒體出示西湖照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2【講授】

  <2>自主學習

  A: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聽錄音,注意讀音、節奏、停頓等

  2、自學詩歌,完成下列各題(學生透過朗讀、查閱資料等方式完成下列各題)

  3、背誦詩歌,教師抽查

  4、瞭解並介紹作者、寫作背景(學生透過閱讀課本、查詢資料等方式對作者和寫作背景有一定了解)

  5、給下列加橫線的注音

  啄春泥( ) 沒馬蹄( ) 白沙堤 ( )

  6、文學常識填空

  《錢塘湖春行》選自《 》,作者( ),字( ),晚年又叫( ),( )代著名詩人,著有《 》。

  7、解釋下列加橫線詞語的意思

  幾處早鶯爭暖樹( )

  淺草才能沒馬蹄( )

  最愛湖東行不足( )

  B:細讀詩歌,品味鑑賞

  8、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是西湖早春景象?

  9、這首詠西湖的詩,形象地描繪了湖上蓬勃的春意。作者繞湖而行,從( )到( )最後到( ) ,對沿途的景物展開描寫,描寫中還選擇了最能體現春色的景物:( )、( )、( )、( ),從而突出了環境和季節的特徵。

  10、“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兩句詩體現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活動3【練習】 <3>歸納總結

  總結《錢塘湖春行》的中心思想

  活動4【測試】<4>自我檢測

  對這首詩歌分析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它描繪了剛剛披上春裝的錢塘湖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寫了對錢塘湖美麗春光的喜愛

  B、三、四句中,詩人抓住了“爭”“啄”這兩個極具表現力的詞語,勾畫、渲染了一幅早鶯爭向暖樹、新燕啄泥銜草的動態畫面。

  C、五、六兩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華盛開、花團錦簇的美麗景象,而淺淺的小草,翠綠如茵,剛剛能把馬蹄埋沒

  D、結尾處寫詩人來到綠樹成蔭的白沙堤上,這裡的景色美不勝收,讓人久久不忍離去,他不禁發出“最愛”這樣的感嘆

  活動5【作業】作業佈置

  背誦詩歌

錢塘湖春行教案2

  [教材簡析]

  《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是一首寫西湖頗具盛名的七言律詩,也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讚歌。全詩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一路上,詩人在那湖清山綠、水漲雲舒的西子湖畔,飽覽了鶯歌燕舞、花繁草嫩,最後,才意猶未盡地沿著楊柳成蔭的白沙堤,一步三回頭,戀戀不捨地離去了。全詩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早春美景給詩人帶來的喜悅之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2.能借助註釋,結合相關資料,理解古詩大意。

  3.透過感情誦讀、合理想象,感受詩中生機勃勃的初春美景,體會詩人的喜悅之情。

  [教學重難點]

  透過感情誦讀、合理想象,感受詩中生機勃勃的初春美景,體會詩人的喜悅之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一、課前展示,點出春

  課前學生誦讀古詩。課前談話。引導學生背一背關於春天的古詩。

  二、引出新課,發現春

  1.板書課題。

  2.讀了這個題目,你能試著說說它的大意嗎?

  預設:春天行走在錢塘湖。(遊玩、漫遊等。)

  師:錢塘湖是什麼地方?

  三、初讀古詩,讀好春

  1.出示初讀要求

  (1)將古詩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得字正腔圓,並讀出詩歌的節奏;

  (2)藉助註釋試著說說詩歌大概的意思。

  2.初讀交流:

  (1)讀:

  ①請兩生讀,正音:“寺、沒、堤”等字。

  ②試著讀出詩歌的節奏、韻律。一生再讀。

  ③全班齊讀。

  (2)說:

  你從哪些詩句中發現詩人寫的是春天?

  預設:相機品讀“水面初平雲腳低”。初步體會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

  (3)填:

  詩人遊覽了西湖的哪些地方?

  白居易漫步在西湖畔。他從( )的北面到了( )的西面,繼續行走,最後,漫步在西湖東邊的( )。

  預設:相機品讀“最愛湖東行不足”,感受詩人“行不足”中的不知疲倦、流連忘返。

  四、品讀古詩,感悟春

  1.過渡:為什麼詩人會百遊不厭、流連忘返呢?一路上他還欣賞到了什麼景物?

  預設: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讀: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2.品味詩歌語言。

  師:讀著讀著,哪些字詞引起了你的注意?

  預設一:“爭”。這個“爭”彷彿讓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生各抒己見。

  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描繪與“爭”字進行對比,感受詩歌語言的凝練。朗讀。

  預設二:“新”:剛從南方飛回來。“啄”:忙於銜取春泥。

  這真是一群﹍﹍﹍﹍的燕子。朗讀。

  拓展:讀著讀著,還有哪些描寫春天小動物的詩句浮現在你的腦海?

  交流。課件補充。從中感受詩人從動態的角度寫出了鶯歌燕舞的生機勃勃。

  預設三:“亂”。從“亂”字感受春花姿態萬千、顏色不一、種類繁多的特點。

  預設四:“淺”。選擇恰當的意思:①時間短;②程度深;③矮小、鮮嫩;④跟“深”相對。

  引:儘管是靜態的亂花,卻使人﹍﹍﹍﹍;儘管是靜態的淺草,詩人卻看到它﹍﹍﹍﹍﹍﹍﹍﹍。於這靜處,我們也讀到了春天的﹍﹍﹍﹍。

  小結:“鶯歌燕舞”、“亂花錢草”這些初春的畫面,它們就藏在詩人的詩句中。板書:詩中有畫。讀出這一幅幅畫。

  五、昇華情感,吟誦春

  1.引讀最後兩句,感受詩人的流連忘返、意猶未盡。板書:畫中有情。

  2.帶著喜悅、喜愛的感情朗讀全詩。

  3.背誦,積累。

  六、拓展昇華

  出示《憶江南》其一、其二,引導學生課後鞏固積累。

  [板書設計]

  早鶯 詩 畫

  錢塘湖春行 新燕 中 中

  亂花 有 有

  淺草 畫 情

  …… , !

錢塘湖春行教案3

  教學目標:

  1.準確朗讀並默寫。

  2.瞭解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和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理解和積累文言詞彙。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教學過程:

  導語設計: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和杜甫的《春望》。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剩下兩首。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去飽覽西湖早春景色。

  一、指導學習《錢塘湖春行》。

  1.作者情況和寫作背景(多媒體顯示)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長慶集》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他在杭州做過幾年地方官,興修水利,鞏固堤壩,官聲極好。他在閒暇時喜歡遊山玩水,西湖的“白沙堤”是他最喜歡的地方。這首詩就是他在杭州任上寫的。

  2.誦讀全詩

  (1)聽錄音把握文章重點字詞。同時,注意斷句,七言詩的節拍有“XX/XX/XX/X,XX/XX/X/XX.”。。如: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2)學生集體朗讀

  3.研習文章

  (1)學生快速瀏覽,結合課文註釋疏通文意。

  指導:

  首聯:寫行程。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輪廓。“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

  頷聯:寫景。早鶯、新燕。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

  頸聯:寫景。亂花、淺草。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

  尾聯:“行不足”,陶醉、流連忘返之情。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

  (2)探究學習

  ①詩中兩聯各寫了那些內容?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是早春的景色?

  ②哪些詩句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③文中為什麼說是“幾處”不是“處處”,“誰家”為什麼不是“家家”?

  明確:

  ①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爭暖樹 啄春泥

  ②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③詩人對周圍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鶯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從這鶯和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甦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出來,使人可以想像出,過不多久,奼紫嫣紅開遍,草長鶯飛的景色就會到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景:明媚春光

  行至|遠眺:天容水態

  |近觀:早,新,爭,啄 鶯燕新來

  ↓亂,淺,漸欲,才能 花草向榮

  白沙堤 行不足———————————情:遊興未盡

  案例分析:《錢塘湖春行》長教版-八年級(上)中的一篇詩歌。

  古詩的教學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古詩的能力,使學生終生受益。於是,我嘗試用“自主、質疑”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古詩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在《錢塘湖春行》這一課的教學當中,我先用古代美女——西施,和宋代大文豪蘇軾的一句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來進行匯入,首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指導學生朗讀古詩詞,在朗讀中積累。在講解的過程中,我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我在旁邊加以點撥和引導,讓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們大膽的提出,然後我再讓同學們幫助解決,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課堂的民主氛圍。透過讓學生尋找春天特有的景物,來理解詩的“春意”,透過尋找關鍵詞,來體現詩歌的靈魂。

  一、課前準備體現“自主”學習。課前佈置學生查詢古詩作者及寫作背景資料,交給學生學習的任務,讓他們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並要求他們利用所收集到的資料在課堂互相交流。在這個教學環節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新大綱十分重視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所以,不用舊模式老師介紹,而讓學生介紹自己蒐集來的資料,效果更好。學生在介紹白居易和寫作背景時,便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及聽說能力,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又為理解古詩的內容做好準備。

  二、質疑討論見民主。這個環節中,訓練學生理解古詩的方法,培養合作精神。先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劃出不懂的字詞,提出疑問後,再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多讓學生交流、評議。整首詩重點字詞的理解到整首詩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出來的。而我只起到組織、指導、點撥的作用,幫助學生總結出理解重點字詞的幾種方法:聯絡詩句、結合生活實際、問別人……看來,人本主義教學觀十分正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

  三、想象誦讀悟深意。在這個教學環節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培養學生的熱大自然的情感。在視聽情景中,讓學生展開想象,各抒己見,體會感情,受到白居易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情感的感染和教育,同時學到了有語氣朗誦古詩的方法,那就是要入情入境、大膽想象當時意境。這個環節還要發展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朗讀和背誦在詩的教學中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這首詩節奏鮮明,韻律和諧,情感豐富,語句簡煉,琅琅上口。古詩的這些特點都要讓學生欣賞、體會。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所以,我讓學生反覆誦讀、體會、品味。

  四、遷移運用積累詩文。課後作業體現自主性,拓展學生詩文學習的範圍。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

  1、透過學習這首詩,對詩中描寫的景物都有了瞭解,那麼同學們回去把自己腦海中所想象的美麗的西湖早春圖描畫出來,下節課我們看看那些同學畫得最有創造性。

  2、背誦這首詩。我們都知道:發展教學是一個開放系統,學生參與活動不應只侷限於課堂與課本,而應該課內外結合。這個作業就是要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及古詩的積累。

錢塘湖春行教案4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和學習能力為指導思想。本詩篇的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進行不斷的誦讀去體會詩歌的魅力,感受中華詩詞的韻律美。

  文以載道,經典古詩文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處世為人的哲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都蘊含其中。

  教材分析

  1、《新課程標準》對學習古詩文的要求:初中語文新課標對古詩詞的標準要求是“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與審美情趣”。這個目標體現了初中古詩詞教學更突出“誦讀”、“欣賞”。

  2、《錢塘湖春行》是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第三單元主要是說“山川之美”,學習本單元可以獲得美的享受,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學習本單元的要求是反覆誦讀,藉助聯想與想象,進入詩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風物之靈秀,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懷。

  3、中華上下五千年,無數的文人志士用文字抒寫了自己的情懷,為後人留下了文化寶藏。古詩文字身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對古詩詞的學習中要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特別是古詩誦讀。

  學情分析

  無論在學習的哪個階段,古詩文鑑賞永遠是一個難點。大多數同學對古詩文的學習都保持一種排斥的態度。八年級的學生雖然之前對古詩文有所接觸,在七年級的時候也做過相應的訓練,但是在鑑賞能力方面依然有所欠缺。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發現同學們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誦讀。他們在讀詩詞的時候完全是沒有感情地機械地去讀,讀不出詩歌的美感與意蘊。希望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誦讀的方法,真正地愛上古詩詞,愛上中國傳統文化。

  教學目標

  1、掌握誦讀詩歌的方法

  2、有感情地反覆誦讀,體會中華詩詞的語言美

  3、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感悟詩人的情感態度

  重點難點

  1.針對單元重點和教材內容,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掌握誦讀詩歌的方法

  2.針對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心理層次,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難點是:有感情地反覆誦讀,體會古詩語言美與情感美。

  教學模式

  1.教法:

  誦讀法,對話教學法,情景教學法

  2.學法:

  預習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策略

  訓練與練習策略、啟發式教學策略、歸納策略、探究策略

  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影片等多媒體素材。

  教學過程

  一、未雨綢繆

  (一)課前預習

  1.掌握本文字詞,熟讀全文,瞭解文章大意,對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記號。

  2.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源,認識並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設計意圖:在課前讓學生透過預習打破與文字的陌生感,所謂“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二)對話匯入

  古詩文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古往今來,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成為祖華文化的命脈。在古詩文的學習中,朗誦顯得尤為重要,所有的理解、學習、延伸都要紮根於誦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共同走進誦讀的世界。那麼,同學們以前讀過白居易的詩嗎?

  學生:讀過,《賦得古原草送別》、《池上》、《憶江南》......

  設計意圖:會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增進彼此的感情。緩解學生的緊張感,使學生迅速跟隨老師進入狀態。

  二、知人論世

  介紹作者與該詩創作背景(幻燈片形式呈現)

  設計意圖:瞭解作者及背景簡介可以幫助學生解除閱讀障礙,體會詩歌情感,做出知人論世的評價。品味語言的精妙,提高誦讀的興趣。

錢塘湖春行教案5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詩歌的有關知識;

  2、理解詩歌內容,領會其中所抒發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有感情地反覆誦讀,體會古詩的意境;

  2、教會學生欣賞詩歌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2、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透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1、要求學生蒐集有關描繪西湖的詩文,體會西湖的美;

  2、準備多媒體教學。

  一、創設情景,激情匯入:

  1、匯入:

  師:同學們好!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是公認的天下名勝。那西湖風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就先讓我們一起欣賞幾幅西湖風光圖片,親眼感受一下吧!(配樂,投影風光圖片)

  師: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感覺呀?

  師:西湖風光的確令人陶醉,大家肯定都想去遊覽一番吧?好!今天,就讓我們追隨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足跡,去做一次超越時空的西湖之旅吧!

  2、作者簡介: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今天帶領著我們遊覽西湖的這位導遊。誰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呢?(指一生說)

  (幻燈片出示)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唐朝三大詩人,是唐代詩人中創作詩作最多的一個,代表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等。長慶三、四年間,白居易任杭州剌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著詩人。在任期間,他寫下了很多有關西湖湖光山色的詩歌。請注意:錢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別名。

  3、背景介紹:

  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時候,到西湖遊玩,騎馬走在白沙堤上,遠看風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別的氣質吸引了,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曠神怡,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言律詩,抒發了自己對春天西湖的讚美和熱愛的感情。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讀一讀,領略詩之韻。

  (1)朗讀詩歌的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詩歌。

  師:請同學們先自由朗讀一遍詩歌。

  (3)點名朗讀,同學糾正,師適時板書讀錯的字。

  (4)聽錄音。

  師:俗話說“三分詩七分讀”。讀詩也是講究技巧的,下面請同學們聽錄音,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

  師:現在我們來對照一下,看看我們畫出的節奏是否正確,如果有差錯,請迅速更正。(幻燈片)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5)齊讀詩歌一遍。

  師:現代作家梁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種幸福吧!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爭取能夠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2、譯一譯,通曉詩之意。

  師:在同學們誦讀聲中,不知不覺我們到了西湖,西湖的美景展現在我們面前,現在如果請白居易先生做導遊,他所吟誦的古詩啊,我們可能聽不大懂,怎麼辦呢?下面就讓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譯一譯,通曉詩之意。

  (出示投影)請自由朗讀詩歌,對照課文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如有疑難,可與小組內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

  (1)三分鐘後,比誰能正確講解詩句意思。

  (2)生自學;師巡視,將學生有疑難的共性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3)指名學生翻譯詩歌。

  師備案: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築巢。繁多而五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遊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4)全部講完,學生齊讀詩歌一遍。

  師:好!同學們對本首詩的內容理解得不錯了!下面讓我們再次朗讀詩歌,注意:邊讀邊在頭腦中展現詩句所表現的意境。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後討論:詩中所寫的是春天的哪一個階段,找理由說明:

  明確:寫的是早春,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是“早鶯”,而且幾處,不多,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是不多的幾家,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

  2、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怎樣寫?

  明確:春水,春雲,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春水初漲,春水淙淙;白雲重疊,同湖面相連,水雲相接連成一體;早鶯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剛回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數量多,顏色豔,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剛能淹沒馬蹄印。

  3、品讀詩,賞妙筆

  (1)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為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鬚”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範。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顏色之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

  (2)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學生討論找出並說說妙在哪裡?

  明確: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3)想象詩中優美的意境,教師配樂朗誦。投影錢塘湖的春景圖

  明確: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雲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著搶著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們忙著銜泥築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快要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裡鑽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裡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閒,自在,真要讓人留連忘返了。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

  1、詩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最愛”,表達作者對錢塘湖美景的讚美熱愛之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請學生回答: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我們應持什麼樣的態度?

  3、西湖是我國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是馳名世界的旅遊勝地,有著“人間天堂的美譽”。歷代文人詠贊西湖的詩文很多,你們能舉出一些嗎?

  例: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五、課堂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遊春的樂趣,擷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遊程中所見,最後用“綠楊蔭裡”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目迷神馳。

  六、佈置作業:

  1、能熟練背誦和默寫;

  2、賞析頷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七、板書設計:

  所行孤山寺賈亭西湖東白沙堤

  對春天

  西湖春景圖所見水漲雲舒鶯歌燕舞花亂草綠的喜愛和

  讚美之情

  所感最愛湖東行不足

錢塘湖春行教案6

  一、體會詩意美――聯讀比較賞析《錢塘湖春行》的詩歌內容。

  1、調動積累:運用聯想將原來學過的詩文來為該詩作註腳,用散文去詮釋詩句。本單元中,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草圖”、“春花圖”跟《錢塘湖春行》中“幾處早鶯爭暖樹,幾家新燕著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有異曲同工之妙。啟發學生回憶背誦,比較兩種表現方式的異同,解讀、理解律詩的特點,欣賞律詩的聲律和聲韻之美,積累詩句。朗讀品味對偶句,讀出韻味。

  2、插頁補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池塘生春草,園柳變禽鳴”(謝靈運的《登池上樓》);“昨夜一霎雨,天意蘇群物。何物最先知?虛庭草爭出。”(孟郊的《春雨後》);“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少須顏色好,多漫枝條剩。”(杜甫《麗春》);“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白樸的《天淨沙春》)以上幾首詩中,哪些地方與《錢塘湖春行》有相似意境,進行比較閱讀?

  3、研讀與賞析:“幾處”為什麼不是“處處”,“誰家”為什麼不是“家家”?

  討論明確:詩人對周圍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鶯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從這鶯和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甦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出來,使人可以想像出,過不多久,奼紫嫣紅開遍,草長鶯飛的景色就會到來。

  二、品味意趣――重點欣賞辛棄疾的《西江月》的意境美。

  插頁題解:“西江月”是詞牌名,詞是一種和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也稱“詩餘”、“長短句”等。這首詞有個題目“夜行黃沙道中”,黃沙,即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辛棄疾退隱上饒帶湖期間,經常行經風景優美的黃沙道中。明月、清風、驚鵲、鳴蟬、稻香、蛙聲,詞人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觸覺到的,都是如此令人心曠神怡。物象豐富、意趣盎然。這首詞構畫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美動人。夜色那麼清幽,氣氛那麼恬靜,充滿了鄉土氣息,抒發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1、評讀,品評意趣。尋找詞中有哪些地方表現出了詩的意趣?探究後明確

  (1)夜行山中忽逢陣雨, 恰好“忽見”住過的茅店,想什麼就有什麼,作者真是喜出望外!

  (2)賞明月、拂清風、看驚鵲、聞稻香、聽蛙聲與蟬鳴,感覺閒適與喜悅。

  (3)上片寫景色其實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詞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

  2、吟讀,讀出詞的韻味,劃分節奏。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三、析詞補白――重點欣賞《天淨沙秋思》中煉字美。

  1、探究想像:作者一字一景,惜墨如金,曲中出現的景有哪些?給讀者的感覺是怎樣的?為什麼?

  討論明確:小令的前三句,18個字,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事物,九種事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事物頓生色彩,都帶上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全篇純用白描勾勒出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愁苦之情。

  2、閱讀比較:元代詞曲作家白樸的兩首《天淨沙》小令: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天淨沙秋》)“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天淨沙春》)在情緒上與《天淨沙秋思》有何異同?

  3、改寫:如果把修飾語和中心詞略加改動,讓詩的情緒變得清新、喜悅,如何改?

  4、析詞補白:詩句的簡潔,為讀者創設了豐富的想像空間,正像繪畫和書法中的 “飛白”, 讓人產生無窮的聯想。請學生想像語詞之間的關係,為這首小令補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小令體現的意境表達出來。可以畫、可以講故事、可以配樂朗誦、可以翻寫新詩或者散文。

  四、讓學生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

  五、作業:

  1、背誦並默寫五首詩

  2、課外查詢資料,將下列詩詞補充完整,說說詩詞中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什麼景物,並背誦下來。

  (1) 風吹柳花滿店香(李白)

  (2)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李煜)

  (3)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錢塘湖春行教案7

  一、匯入

  同學們知道“西湖”這個名字是誰先第一個稱呼的嗎?是白居易,他曾經寫過一首詩:《杭州回舫》(出示螢幕)其中有一句話叫“報與西湖風月知”後人才把她命名為西湖。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白居易對西湖情有獨鍾。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白居易遊西湖的古詩《錢塘湖春行》(板書)

  二、讀詩

  1、朗讀這首詩(找一生)

  找生評價:字音、節奏、語氣、情感

  2、聽錄音注意以上四方面。

  3、學生自由朗讀

  4、學生展示朗讀風采:找一生讀,找小組讀,齊讀

  三、賞析

  (一)、理解詩意

  師:這是一首歌詠早春西湖的寫景詩,詩中,詩人像一位高超的攝影師,將鏡頭對準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攝成一幅幅美妙的畫面,一一展現在我們面前。大家想不想看到這些畫面?想!好,現在大家對照註釋理解沒局勢的意思,不明白的小組討論交流。

  品詩明義 描繪畫面

  選擇你喜歡的一句詩描繪畫面,參考句式:

  從————中我看到了————。

  從————中我聽到了————。

  從————中我感受到————

  (二)、賞析古詩

  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寫景的詩歌尤其如此,老師把這首詩還原成畫面,讓大家欣賞一下好不好?現在畫面欣賞完了,畫面美不美?這首詩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現在我們小組合作討論賞析古詩

  1、賞析方法:

  (1)、賞物像(描繪了什麼?)

  (2)、抓特點(怎麼描繪的?)

  (3)、賞語言(品味關鍵詞、抓修辭。)

  (4)、體會詩中的意境和詩人情感

  2、賞析以前我們先找到作者描繪了初春西湖的哪些景物?找生說。

  板書:水、雲,鶯、燕、花、草

  師:賞析這首詩其實就是看作者如何描繪這些景物的?或抒發了作者什麼情感?

  3、舉例:幾處早鶯爭暖樹:“幾處”、“早”寫出了初春黃鶯還不多,“爭”用擬人手法寫出了黃鶯競相飛上枝頭歡歌的景象。展現了初春的勃勃生機。

  4、小組合作賞析剩下的六句話

  5、小組抽籤展示

  A、水面初平雲腳低”:“水初平“意思是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平了湖岸。”“雲腳低”指雲層低垂,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

  B、誰家新燕啄春泥:“誰家”、“新”寫出了初春燕子還不多,用一個“啄”字,描寫出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

  C、“亂花漸欲迷人眼” 亂花,指各種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斕,形態各異,讓人目不暇接。

  D、“淺草才能沒馬蹄”:淺草,剛生長出來的草,“沒馬蹄”既寫出了草淺,也側面點出騎馬踏春的行跡。

  E、最愛湖東行不足: “最愛” 一詞體現出了詩人對西湖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行不足” 一詞表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D、綠楊陰裡白沙堤:只見綠楊蔭裡,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臥碧波之中,堤上騎馬遊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

  師問:最後兩句抒發了作者什麼情感?(板書:讚美,喜愛)

  四、背詩(比一比)

  五、拓展

  1、我來鑑賞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1、第二句話中的“驚”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驚訝、驚喜)

  2、三四兩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簡要賞析。

  詩人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賦予白雪以人的靈性,描繪出白雪的頑皮可愛。

  2、這是一首描寫春天描寫西湖的古詩,同學們喜歡春天和西湖嗎?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描寫西湖的詩句。小組內交流一下,組長可以記錄下來,看一下那個小組積累的多。小組展示。師(出示螢幕)

  六、老師的話

  這節課是詩人在引領者我們與春天通行,讓我們呼吸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人生苦短,春天不容錯過,春天不容辜負,同學們要珍惜青春,讓你的人生如春天一般絢麗多彩!

錢塘湖春行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能力目標:用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透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

  誦讀為主,學生為主,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授課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 匯入新課

  2、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他的歌政治傾向非常鮮明,重視諷喻,崇尚簡單易懂。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

  二、揭示目標

  1、 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詩歌;

  2、 用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

  3、 準確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三、整體感知

  1、點名朗讀,同學糾正。

  2、聽錄音朗讀,感染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標出韻腳)

  3、學生齊讀詩歌一遍 (注意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1)、透過詩歌的題目,我們可以發現什麼資訊?大家猜一下作者是如何遊西湖的?

  (2)、作者遊西湖的路線是怎樣的呢?

  (3)、此詩寫的是西湖什麼時候的景色?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來?

  四、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放聲朗讀詩歌,對照課文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如有疑難,可與同桌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

  2、生自學;師巡視;教師抽查學生自學情況。

  3、指名學生譯講詩歌 。

  五、三讀課文,品味探究。

  1、詩中為突出早春的特點,描寫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幾處”為什麼不是“處處”?“誰家”為什麼不是“家家”?

  3、舉例說明本詩中引用了何種修辭手法?

  4、詩中直抒胸臆的詩句是哪句?

  5、師生共同歸納賞析詩歌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

  猜猜下列詩句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進行排列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七、課堂達標訓練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的“漸欲”和“才能”表現了 ( )

  (2)這首詩是寫( )作者的興趣不在於介紹某一處名勝或某一種景物,而是從總體著眼描繪( )

  八、課外作業

  1.背誦、默寫全詩。

  2.根據你對《錢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寫為一篇小短文,題目自擬。

  九、教師寄語

  最後老師根據這首小詩,送給大家一幅對聯,希望同學們 都能做一個富有詩情、詩心之人:

  鶯歌燕舞,奼紫嫣紅,西湖處處春明媚

  詩情畫意,齊歡同樂,心海時時愛暖盈

  板書設計: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 水漲雲舒

  賈公亭 遊 春 鶯歌燕舞

  白沙堤 蹤 蹤 花亂草綠

  西 湖 早春圖(最愛)

錢塘湖春行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瞭解詩人基本資訊。

  2、梳理詩歌中,作者所“行”處見到的景緻,體會寄寓在意象中的情感。

  3、品味詩歌中具有藝術張力的字、詞。

  二、教學重、難點:

  品味詩歌中具有藝術張力的字、詞。

  三、教學過程:

  1、作品說明,作者資訊簡介:

  本詩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早春美景給遊人帶來的喜悅之情。尤其是中間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寫出了自然美景給予人的感受。從結構上看,從描寫孤山寺一帶景色到描寫白沙堤一帶景色,中間的轉換不露痕跡,銜接非常自然。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之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梳理作品中的意象、體會作者在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春夜喜雨》的題眼是“雨”字,而《錢塘湖春行》的詩眼就是一個“行”字,一貫而下,統攝全篇。在作者“春行”之時,移步換景,美好春景化作詩人筆下的一串串意象。這些春季典型的意象,成為全詩,引人注目的焦點。

  “水面”“雲腳”“早鶯”“暖樹”“新燕”“春泥”“亂花”“淺草”“綠楊”“白堤”

  自“孤山寺北賈亭西”起,行至“白堤”,作者選取的都是最能表現“春”的景象。

  “一切景語皆情語”。春雨過後的西湖,水色天光,波起波平;“早鶯爭春”“春燕啄泥”寫盡初春時節的生命活力;“亂花迷眼”“淺草新長”將花草的整個生長過程展現得淋漓盡致;最後一聯更是直抒胸臆,以一個“愛”字,一個“不足”點明——作者在早春風光中的無比喜悅、熱愛之情。

  1、品味詩歌中具有藝術張力的字、詞:

  本詩在內容理解,情感體會上的難度不高,抓住意象則能正確體會作者的情思。但本詩最大的成功之處,除了移步換景,不著痕跡外,更重要的是運用了一系列極具表現張力的字、詞。這些點睛之筆,使本就春意盎然的詩歌,平添一份生命力。

  “早”鶯、“新”燕。一“早”一“新”,交相輝映,共同營造出早春的別緻而新鮮的景象。

  “漸欲”兩個副詞,取代了動詞的效果,表現出春季“亂花”自含羞待放到嬌豔怒放的整個過程,極具動態感和生命張力。硬是將原本一時一刻的景象表現成一個完整的生命生長過程。

  “才能”與“漸欲”對仗,表現出春草新長時的“新”“嫩”感。

  這些字、詞,緊扣一個“春”字,也將整首作品推向了一個藝術高峰。值得品味。

  2、反覆品讀詩歌:

  感受作者陶醉在西湖早春風光中的愉悅之情,以及詩歌藝術手法上的張力。

錢塘湖春行教案10

  1、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培養學生賞鑑賞詩歌的能力,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領悟詩中描繪的意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

  (3)、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會觀察生活,欣賞生活中的美。

  2、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賞鑑賞詩歌的能力,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領悟詩中描繪的意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

  3、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會觀察生活,欣賞生活中的美。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匯入】情境匯入

  老師讀小學時從課本中瞭解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中學一畢業就和父母一同去了蘇杭二州,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那裡的景色,我暫且不去評價這句話的真實性,下面先把我們當時拍下來的景給大家看,讓你們自己去親自感受一下那裡的景色究竟有多美! (課件展示圖片)

  用一個成語談談感受好嗎?(大飽眼福,美不勝收)的確美極了。那大家還想不想進一步觀賞一下西湖風光呢?好,滿足你們的願望。

  這節課,老師就陪大家到風光旖旎的西湖,也就是錢塘湖遊覽一番,我們請曾經擔任過杭州刺史的唐朝詩人白居易做咱們的導遊。讓他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走進西湖,遊覽西湖。現在我們就跟隨白居易進行“錢塘湖春行”。(板書)

  【講授】作者、背景簡介

  解題:錢塘湖是西湖的別稱,不言而喻“錢塘湖”交代了遊覽的地點,除此之外從詩題中我們還能獲得哪些資訊呢?時間是在春天,事件是出遊。

  作者白居易我們並不陌生,從小學到現在我們讀過他的許多詩,下面我們再進一步來了解一下他。誰願意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今天的導遊?

  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唐朝三大詩人,是唐代詩人中創作詩歌最多的一個。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詩王”之稱。著有《白氏長慶集》,代表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等。

  3、背景介紹。

  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時候,到西湖遊玩,騎馬走在白沙堤上,遠看風景迷人的西湖,不禁被它獨有的魅力所吸引,他心曠神怡,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言律詩。

  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去遊覽了,那就讓我們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向美麗的西湖進發吧。

  【講授】初讀詩歌

  1、首先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詩歌,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

  2、現在大家就大聲自由朗讀詩歌。要讀準字音和節奏,並試著體會詩歌情感。

  3、指名朗讀。

  4、全班齊讀。

  現代作家梁曉聲說“讀書是一種幸福”。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享受這種幸福吧!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爭取能夠讀出美感,讀出韻味。

  【講授】理解詩意

  剛剛我們已反覆朗讀了詩歌,下面咱們來具體觀賞一下詩中描繪的這些美景。看看圍繞著詩眼“春”,詩人重點勾畫了哪些春天的景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大家先根據老師的提示,試著理解一下這兩句詩的內容。

  這兩句寫了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景色。(板書)隨著詩人的腳步,我們能看到哪些景物呢?有水、雲。(板書)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廣闊的水面和低垂的雲腳,似乎還能看到岸邊植物的倩影映照在光滑的水面上,讓人看了不禁神清氣爽、心情舒暢。

  大家不妨閉上雙眼去靜靜地體會!(播放鳥的叫聲)咦,什麼聲音?鳥鳴聲。哪裡來的鳥鳴,讓我們隨著聲音走近去看看。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大家看到了什麼景象?

  隨著叫聲,我們看到了兩種可愛的小生靈!他們是——鶯和燕。(板書)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上枝頭去歌唱,也許剛才正是它們在一展歌喉呢;而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了銜泥築巢,告訴人們春天來到了。真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啊!從這一聯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帶我們遊覽的正是哪個時節的景色?早春

  其實早春的勃勃生機還不只這些呢,還有繽紛多彩的春花和淺淺的春草。不信你看!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亂花”是繁亂的、繽紛多彩的小野花。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這一聯詩所寫的景色?

  這兩句寫的是花草(板書),著重寫詩人的感受,他騎著馬,感受到馬兒在淺淺的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不知不覺便沉醉其中,不願醒來,更不忍離去,彷彿這樣的美景永遠都欣賞不夠。

  所以詩人“最愛湖東行不足,”最喜歡漫步在西湖東邊欣賞美景,總是遊覽不夠,尤其是“綠楊陰裡白沙堤。”那綠色楊柳下的白沙堤。(板書)

  “行不足”就是看不夠遊覽不夠的意思,說明這湖東的美景讓作者流連忘返!哪兩個二是作者內心情感最直接的表達呢?“最愛”

  此時我們眼前所見的這座堤岸就是白居易筆下的白沙堤,是為儲蓄湖水灌溉農田而建造的,因為最初以白沙鋪地,所以稱為白沙堤。現稱白堤或斷橋堤。

  從這一聯詩中我們能讀出詩人對它獨有的偏愛。大家想一想為什麼見過那麼多美麗景色的白居易會最愛這白沙堤呢?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嗎?景色之美固然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他被這為民造福的白沙堤所觸動,想到它能福澤百姓,才對它鍾愛有加。其實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也做了許多造福百姓的好事,後人將白沙堤稱為白堤就有紀念白居易的意思。

  剛剛我們已經隨著詩人的腳步欣賞到了這麼多的美景,他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這些景物的呢?按照“行”的順序——也就是遊覽的蹤跡“遊蹤”,從全湖的標誌性建築“孤山寺”寫起,以最愛的“白沙堤”為終點(板書),寫了這一路所見的景色,使得整首詩的結構十分嚴密。

  現在同學們對詩歌的內容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嗎?那就讓我們再次朗讀詩歌,這回老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了,請同學邊讀邊在頭腦中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色,並體會詩人置身其中時所蘊含的情感。

  (先自己體會,再指名朗讀)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了?對西湖早春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板書)

  【講授】賞析詩歌

  大家覺得這首詩寫得怎麼樣啊?一字概括——美!哪裡寫得最美?下面就分小組交流一下,你覺得詩中哪句寫得最美?哪個字或詞用得最妙?並說明原因。(課件出示問題)

  1、首聯:

  “水面初平”由於連綿不斷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來上升了不少,眼前是一片廣闊而又靜謐的湖水,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雲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西湖水墨圖。

  正當詩人默默地觀賞西湖那靜如處子的神韻時,耳邊卻傳來了陣陣清脆的鳥鳴聲,打破了他的沉思,於是他把視線從水雲交界處收了回來,從而發現了自己實際上是早已置身於一個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2、頷聯:

  “早”、“新”這兩個字,寫出人們初見鶯燕時的喜悅,早鶯出來了,新燕歸來了,人們彷彿正帶著滿臉欣喜的神色,用手指指點點,迎接給人們捎來春意的使者。

  “暖樹”是向陽的樹枝,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黃鶯之所以爭搶著飛上向陽的枝頭,是因為春寒料峭,它們還有些懼怕春的寒意;加上個“春”字,說明冬天已經過去,泥土已經解凍,變得柔軟溫潤,透著春的氣息,大自然已經從冬的沉睡中慢慢甦醒過來。此時不知誰家的燕子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體現出一種動態之美,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簡直把小燕子給寫活了。

  大家注意了,(課件)詩人用的是幾處、誰家,而不是處處、家家,範圍上是有很大限制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現在還是初春,還沒有到處處鶯歌燕舞的時候,可見作者使用語言極有分寸,而且因為少而更帶有欣喜之情。

  3、頸聯:

  “亂”字,使我不禁聯想到朱自清的《春》中的名句,他是這樣描繪的“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句話給“亂”字做了最好的詮釋,使我們很容易聯想到花的生機勃勃。

  “淺”字說明草也就是寸許光景,才從土地裡鑽出來,還嫩嫩的、綠綠的,剛能遮沒馬蹄。大家能不能聯想到比這更早的時候草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曾經學過的其他描寫早春草色的詩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看來以前的知識大家掌握的很好,這正是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的名句。

  4、尾聯:

  “綠楊陰裡白沙堤”留給人們無盡的遐想,一片嫩綠掩映下的白沙堤像一幅色彩明麗的風景畫,是多麼的令人陶醉啊!

  5、總結:

  分析下來我們會發現,整首古詩使用的雖然都是極其普通的字眼,但這些字其實都是經過作者仔細推敲過的。春水初漲與堤岸齊平、春雲舒展貼近湖面、鶯在有陽光照到的樹上歌唱、燕子啄泥銜草忙著建造新巢、春花鮮豔美麗令人眼花繚亂、春草生機勃勃剛剛沒過馬蹄。就是這樣一些看起來普通的字眼,卻把西湖早春景美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神往。大家想一想,讓景色生動傳神原因,除了詩人語言的魅力以外還有哪些呢?他對景色細緻入微的觀察以及對眼前這自然美景的無限熱愛。其實,詩人在這無邊的春色中穿行,自己又何嘗沒有融入其中,成為西湖早春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呢!看來咱們請這位導遊來為我們介紹西湖美景,真是個明智的選擇!

  下面同學們就自由品讀詩歌,感受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之情。根據剛才我們遊覽的整個路線,爭取把整首詩背誦下來。

  有感情齊背。

  【講授】小結

  (課件出示詩歌)我們來縱觀整首詩,詩的前六句景中有情,後兩句情中有景。作者從孤山寺北面寫起,至白沙堤為止,寫了不同的初春之景,我們讀這首詩,自然就有了隨著詩人飽覽西湖美景的感覺。

  【講授】拓展

  其實呢,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在杭州做過刺史的可以說不乏名人,不過,最有名的應當就是白居易和宋代的一位大文豪?蘇東坡。無獨有偶,蘇軾也曾寫過描繪西湖風光的傳世佳作。有誰知道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像這樣描繪西湖湖光山色的詩篇還有很多,課下大家可以查詢並積累一些。正是美麗的西湖賦予了這些文人創作的靈感,也是他們為西湖增添了永恆的詩意。

  【測試】堂堂清

  1、從鳥兒的活動中,描繪春的活力和萬物復甦的春意的詩句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2、詩中勾畫出湖上早春輪廓的詩句是?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3、生動勾畫出春天原野欣欣向榮畫面的詩句是?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作業】課後作業

  我們家鄉的風景雖不及西湖美景那樣令人沉醉神往,但也別有一番韻味,更值得我們去喜愛和欣賞。只要我們肯全身心地投入自然的懷抱,用我們的慧眼去捕捉身邊的美,相信每個人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課後同學們也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我們眼中家鄉美麗的春天!

  【活動】板書設計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起)

  遊 水 雲 喜

  鶯 燕

  蹤 花 草 愛

  白沙堤(終)

錢塘湖春行教案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啟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課前準備:

  1、收集與春有關的資料;

  2、收錄機、磁帶;

  教 時:

  一個

  教學設計:

  一、備讀匯入新課(板書 :課題及作者)

  二、初讀熟悉全詩

  三、熟讀理清遊蹤

  (板書:孤山寺,賈公亭,白沙堤)

  四、精讀尋覓春景

  小組自由討論,學生分組討論後自由發言)

  (板書:水平雲底,鶯爭燕啄,亂花淺草)

  師小結:白居易用妙筆為我們繪出了一幅水漲雲舒,鶯歌燕舞,花亂草綠,遊人如織的西湖早春圖。

  (板書:西湖早春圖)

  五、品讀詩中妙筆

  看書,討論,自由發言。

  六、悟讀景中情語

  1、自由討論作者詩中流露的情感(板書:最愛)

  2、師生一起討論晏殊的詞《浣溪沙》的情感

  七、展讀盡顯春機

  板書設計: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 水平雲底

  賈公亭 鶯爭燕啄

  白沙堤 亂花淺草

  (最愛)西 湖 早 春 圖

錢塘湖春行教案12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能力目標:用心品味詩歌語言,培養學生賞析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透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無數文人墨客都歌頌過春天,表達對這個季節的喜愛之情、留戀之情等等。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詠春的詩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2、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他的歌政治傾向非常鮮明,重視諷喻,崇尚簡單易懂。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

  二、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範讀,學生聽讀,注意節奏。

  2、學生自讀,培養語感。(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標出韻腳)

  3、點名朗讀,同學糾正。

  4、學生齊讀詩歌。 (注意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思考:(1)透過詩歌的題目,我們可以發現什麼資訊?

  (2)此詩寫的是西湖什麼時候的景色?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三、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1、放聲朗讀詩歌,對照課文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如有疑難,可與同桌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

  (師巡視,教師抽查學生自學情況。)

  2、指明學生描述詩歌景象。

  3、作者遊西湖的路線是怎樣的呢?

  四、三讀課文,品味探究:

  1、齊讀詩歌。

  討論:(1)詩中為突出早春的特點,描寫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幾處”為什麼不是“處處”?“誰家”為什麼不是“家家”?

  2、本詩中用了何種修辭手法?

  3、詩中直抒胸臆的詩句是哪句?

  4、師生共同歸納賞析詩歌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猜猜下列詩句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進行排列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六、課堂訓練

  1、朗誦詩歌。

  2、以本首詩為例說說律詩的特點。

  七、作業

  1.背誦、默寫全詩。

  2.用自己的話對《錢塘湖春行》進行描述,寫在作業本上。

錢塘湖春行教案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啟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4、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然。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課前準備:

  1、收集與春有關的資料;

  2、收錄機、磁帶;

  課時:一個課時

  教學設計:一、備讀匯入新課:

  1、學生自由背誦唐詩,說唐代著名詩人,引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它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篇多得難以統計。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這首詩以即景寓情見長,寫詩人騎馬瀏覽中所見到的西湖早春風光,使人覺得生意盎然,如親見一般,真不愧為名篇。

  2、學生說白居易的小故事,引出新課;

  二、初讀熟悉全詩:

  1、聽錄音,要求學生正音正字;

  2、齊讀;個別讀;抽生朗讀,指導朗讀技巧(聲音洪亮,節奏抑揚頓挫,情感自然)

  4、範讀,學生思考:A、劃出壓韻的字;B、分析這是一首什麼體裁的古詩?C、找出其中的對偶句,體會其特點。

  三、理清遊蹤:

  1、誰能劃出標題寫了幾方面內容,並說明理由;

  2詩人說“行”,你能找出依據嗎?

  詩人是騎馬遊西湖,所以詩裡提到了“遊蹤”,但詩裡寫遊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著作細緻交代的,要仔細想想才看得出來。詩人的遊蹤為:(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四、尋覓春蹤:

  1.閱讀全詩,想一想,寫了春天的哪一個階段?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

  (學生分組討論後自由發言)

  歸納:早春;大致有春水,春雲,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在具體分析時,結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寫。

  師小結:白居易用妙筆為我們繪出了一幅水漲雲舒鶯歌燕舞,花亂草綠,遊人如織的西湖早春圖。

  五、品讀詩中妙筆:

  1.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為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鬚”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範。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花開之多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你能找出一些嗎?

  自由討論,自由發言,歸納:“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2.個別詞句欣賞:

  ①首聯:詩人從大處落筆,寫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山光水色。

  “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杜甫有句雲“日腳下平地”,形容太陽落山;李賀有句雲“露腳斜飛溼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狀。腳,有下垂義。

  ②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

  “幾處早鶯”有什麼含義?

  (鶯不多;如多,當為“處處”。)為什麼“爭暖樹”。(餘寒猶在,鳥兒也想曬太陽。)鶯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誰家”猶言某家,“銜新泥”者,始築巢也,可見也不多。)鶯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鶯燕不多,故為早春。這兩句專寫鳥兒。

  ③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

  為什麼說“亂花迷眼?(詩人在馬上觀花,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

  這樣寫,跟詩題有關嗎?(暗切題中“行”字)

  淺草有什麼用意?(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沒蹄”,也是暗切題中“行”字。)

  ④問:哪句詩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愛湖東行不足”一句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已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問:最後兩句是怎麼結住全詩的?(用抒情方式)這兩句頗有韻味,能品味出來嗎?詩人最喜愛的是什麼?(在白沙堤的綠楊陰裡按轡徐行,可是開頭只指出方位,“湖東”,面積太大了,為什麼詩人“最愛”呢?到最後才點出白沙堤和它的景物特徵,這就耐人尋味了。)

  六、悟讀景中情語:

  1.作者在全詩中流露出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詩中哪一個詞最能概括這種感情?

  “最愛”;前六句景中有情,後兩句情中有景,全詩情景交融

  3.學了《春》、《錢塘江春行》我們對自然應該持什麼態度?

  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

  4.錢塘湖除了優美的自然景觀,還有兩位大忠臣陪在湖邊,知道他們是誰嗎?

  于謙和岳飛;于謙寫了“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則是對岳飛的褒揚,我們要學習他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

  七、展讀盡顯春機:

  同學們,現在請把你們收集到的有關春的作品展示出來,請大家注意:

  1、美術作品請張貼在黑板上。

  2、文學作品上展板。

  板書設計: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水漲雲舒

  賈公亭遊春鶯歌燕舞

  白沙堤蹤蹤花亂草綠

  遊人如織

  西湖早春圖(最愛)

錢塘湖春行教案14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古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瞭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透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教學方法:美讀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蒐集有關描繪西湖的詩文,體會西湖的美。

  學情分析及相應對策:

  七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初中,對詩詞的教學在小學階段要求背誦為止,而到了初中階段古詩的賞析已是考試考查的範圍了,所以在初中階段除了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還需要教給學生賞析詩詞的方法,並能夠品味詩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課時除了讓學生多讀、美讀、背誦,讓學生透過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完成教學任務,並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中獲得知識,得到美的薰陶。

  教學手段:

  為增強本節課的趣味性、直觀性和參與性,讓學生更容易品味詩的形象和意境,藉助多媒體網路輔助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投影西湖春景圖,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樂,由圖片及音樂營造一種濃濃的學習氛圍,從而引入課題。

  2、引出白居易,簡介作者。

  3、出示學習目標

  二、初讀詩,知詩意

  1、給生字注音:啄沒堤

  2、聽錄音範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

  a、朗讀的節奏

  b、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按照古詩的要求學生集體讀課文,四人學習小組互讀課文。

  4、請個別學生作示範性朗讀,然後讓學生互相點評。

  5、學生說出標題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地點:錢塘湖、季節:春、事情:出遊)

  6、明確詩的體裁(七言律詩)

  7、學生讀後討論提出詩中難理解的字詞:水面初平雲腳低暖樹亂花不足

  8、詩題說“春行”,說說作者的遊蹤:孤山寺—賈亭—白沙堤

  三、再讀詩,賞美景

  1、學生自讀後討論:詩中所寫的是春天的哪一個階段,找理由說明:

  寫的是早春,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是“早鶯”,而且幾處,不多,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是不多的幾家,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

  2、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怎樣寫?

  春水,春雲,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

  春水初漲,春水淙淙;白雲重疊,同湖面相連,水雲相接連成一體;早鶯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剛回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數量多,顏色豔,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剛能淹沒馬蹄印。

  四、品讀詩,賞妙筆

  1、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為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鬚”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範。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顏色之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

  2、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學生討論找出並說說妙在哪裡?

  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3、想象詩中優美的意境,教師配樂朗誦。投影錢塘湖的春景圖

  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雲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著搶著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們忙著銜泥築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快要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裡鑽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裡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閒,自在,真要讓人留連忘返了。

  五、精讀詩,悟詩情

  1、詩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最愛”,表達作者對錢塘湖美景的讚美熱愛之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我們應持什麼樣的態度?

  3、西湖是我國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是馳名世界的旅遊勝地,有著“人間天堂的美譽”。歷代文人詠贊西湖的詩文很多,你們能舉出一些嗎?

  例: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全班學生自由朗讀,直到能背誦

  七、全文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遊春的樂趣,擷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遊程中所見,最後用“綠楊蔭裡”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目迷神馳。

  教學反思:

  (1)注重文言文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多讀、精讀、美讀中對詩意逐步瞭解,以至熟悉詩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讀,進一步品味詩的好詞妙句,感受詩中的優美意境,最後達到詩詞教學的目的,熟讀成誦。

  (2)在合作學習中培養探究能力

  賞析詩中的好詞妙句,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好的詞句,在合作小組中討論探究,交流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從而形成合作學習的能力。

  (3)多媒體教學手段激趣

  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的音樂,有關的春的圖片,有關的課件,讓學生有興趣去學習,使教學的內容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學。

錢塘湖春行教案15

  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啟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4、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然。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遷下邽( 今陝西渭南 ) 。晚年官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它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篇多得難以統計。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這首詩以即景寓情見長,寫詩人騎馬瀏覽中所見到的西湖早春風光,使人覺得生意盎然,如親見一般,真不愧為名篇。

  二、初讀熟悉全詩:

  1、 聽錄音,要求學生正音正字;

  2、 生齊讀;正音正字

  3、 抽生朗讀,指導朗讀技巧(聲音洪亮,節奏抑揚頓挫,情感自然)

  4、 師範讀,學生思考:A、劃出壓韻的字;B、分析這是一首什麼體裁的古詩?C、找出其中的對偶句,體會其特點。

  三、讀讀講講問問。

  問:詩人是騎馬遊西湖,所以詩裡提到了“遊蹤”,但詩裡寫遊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著作細緻交代的,要仔細想想才看得出來。試誦讀全詩兩遍,然後說說詩人的遊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問:我們說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早鶯、新燕、亂花、淺草)首聯:詩人從大處落筆,寫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

  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 (按:這是總問,以下再逐句問。)

  問:“湖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為什麼說“雲腳低”?(“虧腳”,指下垂的雲,水位上升,湖面上的雲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講:杜甫有句雲“日腳下平地”,形容太陽落山;李賀有句雲“露腳斜飛溼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狀。腳,有下垂義。

  問:“幾處早鶯”有什麼含義?(鶯不多;如多,當為“處處”。)為什麼“爭暖樹”。(餘寒猶在,鳥兒也想曬太陽。)鶯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誰家”猶言某家,“銜新泥”者,始築巢也,可見也不多。)鶯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鶯燕不多,故為早春。這兩句專寫鳥兒。

  問:哪句詩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愛湖東行不足”一句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已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

  問:第五、六句寫了什麼?(花草)為什麼說“亂花迷眼?(詩人在馬上觀花,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跟詩題有關嗎?(暗切題中“行”字)淺草有什麼用意?(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沒蹄”,也是暗切題中“行”字。)

  問:最後兩句是怎麼結住全詩的?(用抒情方式)這兩句頗有韻味,能品味出來嗎?詩人最喜愛的是什麼?(在白沙堤的綠楊陰裡按轡徐行,可是開頭只指出方位,“湖東”,面積太大了,為什麼詩人“最愛”呢?到最後才點出白沙堤和它的景物特徵,這就耐人尋味了。)

  四、精讀尋覓春蹤:

  師:請閱讀全詩,想一想,寫了春天的哪一個階段?

  生:早春

  師:小組自由討論,詩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寫初春的西湖?

  歸納:大致有春水,春雲,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在具體分析時,結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寫。

  師小結:白居易用妙筆為我們繪出了一幅水漲雲舒鶯歌燕舞,花亂草綠,遊人如織的西湖早春圖。

  五、品讀詩中妙筆:

  師: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為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鬚”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範。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花開之多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機,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你能找出一些嗎?

  生:看書,自由討論,自由發言。

  歸納:“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六、悟讀景中情語:

  師:請全班有感情的朗讀全詩一遍,思考:作者在全詩中流露出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生:自由發言

  師:詩中哪一個詞最能概括這種感情?

  生:“最愛”

  師歸納:前六句景中有情,後兩句情中有景,全詩情景交融

  師:學了《春》、《錢塘江春行》我們對自然應該持什麼態度?

  生:自由發言(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

  師:錢塘湖除了優美的自然景觀,還有兩位大忠臣陪在湖邊,知道他們是誰嗎?

  生:于謙和岳飛

  師:于謙寫了“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則是對岳飛的褒揚,我們要學習他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

  七、要求學生誦讀古詩

  八、教師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一個“行”字上,“行”字寫得好,才能見出騎馬遊春的樂趣。但西湖面積太大,行程太長,所以詩人只擷取其中一段來寫——從孤山寺的北面寫起,至白沙堤止。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遊程中所見;最後用“綠楊陰裡”寫白沙堤之景,這樣,讀這首詩,我們自然就有了隨著詩人飽覽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覺。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