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歐陽修> 《歐陽修傳》閱讀答案2篇

《歐陽修傳》閱讀答案

《歐陽修傳》閱讀答案2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閱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答案了,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閱讀答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歐陽修傳》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歐陽修傳》閱讀答案1

  歐陽修,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①。得唐韓愈遺稿於廢書簏中,讀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②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於再三,志氣自若也。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於是仰天嘆曰:“以荒遠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爾,遇事不敢忽也。學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於潤身,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③而不擾,故所至民便④之。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節選自《宋史歐陽修傳》)

  【註釋】

  ①嶷(yí)然有聲:人品超群而享有聲譽。

  ②機阱:陷阱。③寬簡:寬鬆簡易。

  ④便:安逸、安適。

  6、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2分)。

  因取舊案反覆觀之

  7、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讀書輒成誦()(2)及冠()

  (3)得唐韓愈遺稿於廢書簏中()(4)或問“為政寬簡,何也?”()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得唐韓愈遺稿於廢書簏中,讀而心慕焉。

  9、當有文人來訪,歐陽修為什麼不與他們談論文章?請用文中語句回答。(2分)

  10、選文第三段展現了歐陽修的從政思想,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寄託了自己的理想,用,,描繪了美麗鄉村的景象。(3分)

  11、古代文人志士總是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並常和歐陽修一樣用詩文表達出來。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用,這樣兩句詩流露自己想從政報國的願望。(2分)

  參考答案:

  6、(2分)因∕取舊案∕反覆觀之

  7、(4分)(1)就。(2)等到。(3)發現、得到。(4)有人。

  8、(2分)(歐陽修)在一個廢書簏中發現了唐代韓愈留下地書稿,讀後對韓愈十分仰慕。

  9、(2分)因為歐陽修認為“文章止於潤身,政事可以及物”。

  10、(3分)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11、(2分)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歐陽修傳》閱讀答案2

  【甲】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至於負者歌於途,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 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1.解釋下面加點字詞的意思。(4分)

  (1)連月不開( ) (2)雜然而前陳者( )

  (3)長煙一空(? ) (4)遊人去而禽鳥樂(?? )

  1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文第二段描摹出一幅什麼樣的畫面?乙文第一段描繪了什麼樣的場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乙兩文各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並具體說說你對此的理解。(4分)

  答案:

  11. (1)天氣放晴 (2)擺開(3)全 (4)離開

  12. (1)(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遊人知道跟著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

  13. 春和景明圖(或:湖光春色圖/陽光燦爛的畫面) 遊宴場景(或:與民同樂圖)

  14. 甲文表現了范仲淹“先憂後樂”的思想。寫作此文時,作者正貶官在外,但仍然以天下為己任。這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品質,在今天仍有教育意義。

  乙文表現了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思想。寫作此文時,作者被貶滁州知州,但他以寬厚仁愛之心,隨遇而安,與民同樂,這種心態值得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