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歐陽修> 品讀歐陽修作文400字

品讀歐陽修作文400字

品讀歐陽修作文400字

  這個星期我們學習了《醉翁亭記》,作者,乃齙牙男歐陽修。歐陽修瘦小,蒼白,眼睛高度近視,“面白過耳,唇不包齒。”

  歐陽修雖然長得醜,但是非常有才。歐陽修是宋代的文學家,政治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牛吧!這篇《醉翁亭記》就是一篇千古文章。我來介紹一下他吧。

  歐陽修字永叔,生於四川綿陽,當時稱綿州,和李白是同鄉。尚在吃奶嬰兒期,隨宦遊的父親歐陽觀遷江南泰州。四歲,父親死了,享年五十九歲。母親鄭氏,時年二十九歲,拉扯一兒一女不改嫁。歐陽修四十六歲那年,母親鄭氏去世,享年七十二歲。歐陽修從小就聽母親口中父親的種種故事。丁憂期間,他追思父母,後於熙寧三年寫下動人的《瀧岡阡表》。母親賢而知禮,父親堪稱良吏。

  再說說《醉翁亭記》吧,古文描繪風景,全篇連用二十一個“也”,十三個“者”,二十四個“而”,猶如反覆迴旋的復調。文字如泉水之溢,一派天然。人,亭,山,泉,鳥,皆含醉態,酒醉,色醉,情醉,意醉,真是好極了。景色的'層次分明而流暢,四季迴圈盡收眼底。

  《醉翁亭記》歐陽修除了自己,還提到過另外一人,“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呀!智仙是琅琊山上的和尚,讀到這裡不禁有一個疑惑,智仙和歐陽修為好朋,蘇東坡又和佛印為好朋,這是為什麼呀?這些赫赫有名的詩人為什麼都喜歡和僧人和尚做朋友?回家查查,結果百度百科又不給面子,沒查到。

  從歐陽修的文章中,體會不到一絲的憂愁。從山水之樂,到宴酣之樂,到樂人之樂,始終為樂。可見歐陽修樂對生活,他是一名樂天派,透過一個樂字貫穿全文。

  人的品行不在於長相,而在於心態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