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與傷寒論
《內經》是中醫學上至高無上的明珠。下面是內經與傷寒論,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內經與傷寒,中醫之經典鼻祖。
內經闡述河圖洛書、易經之醫之用、五運六氣、正邪辯證、陰陽辯證、氣血辯證、六氣辯證、六經辯證、三焦辯證等。
傷寒闡述了中醫臨床辯證重要的臨床辯證論治方法:六氣辯證與六氣辯證。是中醫臨床的經典鼻祖。是中醫臨床重要而最為廣泛應用的一支。
四聖心源闡述了土樞四象,一氣周流的中醫醫理,融內經、傷寒、內經、本草為一體。是中醫潛力最為廣闊的一支。醫理完整,方藥靈活。圓運動同屬此一支。
先看人體狀況。
人體飲食,臟腑生化氣血,食物氣之能量為人體吸收轉化;氣血濡養四肢百骸等,如同水與養料滋養花草樹木,人體維持精氣神形;六腑疏洩,排出糟粕,以通為順。
人體受外界六淫影響,首先是正氣與邪氣相博,正氣強邪氣弱百病不侵;反之,病證層出不窮,百病生焉。
次看六淫中寒氣侵害人體狀況,其餘雷同。注意關鍵,邪氣強於正氣時(歷代醫容易忽略的一點),邪氣從人體薄弱的幾方面侵入人體:
一是四肢末端及頭部,此處氣血輸送距離遠、肢體外路體溫最先降低;寒氣影響榮血衛氣,正氣抵抗邪寒。衛氣強,邪退;衛氣弱後勁不敵,則寒進衛退。衛退毛孔閉塞,營衛不同。寒氣逐漸侵入皮毛。肺主皮毛、主氣,心主血、主營。皮毛有外衛氣內營血,連通經絡,經絡通內。
上焦心與肺正氣生化強大,邪退。反之,寒氣繼續侵入,進入肌肉與筋。脾主四肢。胃主肌肉。肝主筋,主藏血,主疏洩,膽為肝表。中焦脾胃肝膽,視正氣強弱,薄弱之處則寒氣侵入,正氣強大則寒氣敗退。每個環節注意扶正祛邪。
如若正氣弱於邪寒,寒氣在四肢則入骨,在臟腑則入腎。腎主骨,主收藏。水克火,心臟腎臟受到寒氣侵,人體核心被侵入,氣血受阻,寒溼相侵經絡氣弱血淤發作過敏性紫癜發作,寒溼侵入臟器腎炎、腎衰竭發作。心包心臟受寒溼侵入,泵血失常。此時猶如微弱之油燈,正氣愈加微弱。治以扶正祛邪。
猶如二戰衛國戰爭,斯達林格勒保衛戰,邪如德國軍隊。正邪相博。扶正祛邪,抗擊寒溼病邪。正氣強於邪氣,邪退正氣進,逐漸病癒。
二是呼吸系統,寒氣透過口鼻、喉管、直接進入肺部。內部進入寒溼不經經絡正邪態勢與上同。
寒溼等邪侵入人體過程,由皮毛、氣血、肌肉、骨骼、經絡、腑器、臟器、骨髓。步步正邪相博,本表主化如四聖心源所述。寒溼趨下,風熱趨上,其餘自悟,機理類同。
寒溼侵入,病症百證生焉。此時採用六經辯證、六氣辯證等,辯證施治,扶正祛邪。由此中醫世界進入傷寒論之境界。大師直接進入證病方藥,後人從此照葫蘆畫瓢,不解正邪風情,一誤千載。
此謂橋樑,純屬大話,如有雷同,純數巧合。
重要提示,不要當真。宜則聽之,不入耳者勿視勿聽。
拓展閱讀:內經簡說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相傳起源於軒轅黃帝,代代以口相傳,後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於春秋戰國時期集結成書,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衝象學說”“藏象學說”等。實乃中醫藥學之綱目!
概要:只要是筋的問題,治肝沒錯。
只要是骨的問題,治腎沒錯。
只要是肌肉的問題。治脾胃沒錯。
只要是血脈的問題,治心沒錯。
只要是皮膚病毛髮的問題,治肺沒錯。